《西湖》教学设计
2016-12-12王康玲
王康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章。
(2)学习本课生字:素、绵、淡、犹、格、浮、掩、般、令、初;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素有、连绵起伏、犹如、格外、漂浮、掩映、一般、令人、夜幕初垂。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西湖的美丽景色,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朗诵,背诵文章
2.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三、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激发情感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西湖》。
板书课题,PPT展示苏轼《西湖》古诗和西湖图片。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诗,哪位同学愿意举手?
生(举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这位同学朗读得很好,能不能请你根据图片,结合这首古诗,说一说你对西湖的印象?
生:西湖很美,荷花非常漂亮,湖水很清澈,我很喜欢这样的景色。
师:说得不错,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西湖》这篇课文,请同学们根据拼音读生字词。
教师在黑板左边书写“素、绵、淡、犹、格、浮、掩、般”等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哪位同学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生(举手):朗读文章,“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
师:读得很好,这位同学能不能说一说这个自然段有哪些字词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素有、镶嵌。
师:这些词语真的很美,请同学们将这些词语放进第一自然段之中,优美地齐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为什么说西湖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呢,同学们接着往下读就知道了,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美感,读出喜爱之情。
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师:想一想第二自然主要描写西湖什么地方的景色?(湖边)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指正鼓励。
师: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画出你认为美的词语、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象美景。
(教师结合多媒体图片及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等词语,让学生感受山峦的秀美多彩。)
学生齐读课文。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站在西湖岸边就能欣赏到西湖三面环山、美如仙境的景色,湖中的各个景点一定更令人陶醉,同学们想不想去饱览一番?
生:想。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第三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这一小节,分组讨论,想一想这段介绍了西湖的哪些景点,用笔画一画,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景点,为什么?
(堤岸、湖心三小岛)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师:这一段写得太美了,西湖真是让人向往的地方,如果你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找一找文中哪一个词语能形容这种心情?(心旷神怡)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4)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夜幕初垂,明月东升,月光下的西湖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请想一想,文中所说的“又是一番景象”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明月东升,湖光灯光交相辉映,游人伴着悠扬的琴声泛舟湖上)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点评。
3.合作探究,细读品悟
PPT出示课文中的四个比喻句:“平静的湖面,犹如……;孤山东边的白堤……;明净的湖水晃动着……;岸边的华灯倒映在……”
师:同学们看投影仪,读一读这四个句子,想一想在读这些句子时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
生:西湖的景色被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了,我就像见到真实景色一样……
师:这四句话中有没有哪些近义词?
生:犹如、像、仿佛、宛如。
师:哪位同学可以用这些词语造个句子?
生:冬天的小河弯弯曲曲,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就像一条玉带。
师: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比喻?排比?拟人?
生:和课文结构很像,应是比喻句。
师:什么是比喻句,哪位同学补充一下?
生:用一个东西比作另一个东西就是比喻。
教师点评,黑板出示比喻句定义:用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被比作的事物叫喻体,本来要说明的事物叫做本体,本体和喻体通常用比喻词“好像”“宛如”“仿佛”等连接。
PPT出示10个比喻句,请学生尝试辨别本体、喻体、比喻词。
4.美读体验,拓展延伸
师:西湖,是一首诗,是一幅天然图画,无人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哪位同学能赞美一下这么美的西湖?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首诗……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3遍,各组两个词语。
2.背诵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五、板书设计
西湖
远眺:山峦、湖面
近赏:山、堤、岛
夜景:华灯、琴声
明珠
六、教学反思
文章至美,但学生需要对西湖有深刻的直观了解和一定语言积累才能理解这种境界。“十里明湖”“秀美典雅”“湖水荡漾”这些词精练抽象,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难以感悟。本课生字共有30多个,给教学增加了难度,学生初读不尽如人意。学生在背诵练习上不够深入,检查背诵情况,很多学生完成得不好,第三自然段方位词多,学生背起来有些吃力。
教师要放缓教学速度,根据三年级学生实际水平开展课堂教学,生字应在初读课文前进行,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背诵应当堂进行,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理解着背诵。
编辑 杨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