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创呼吸机规范化培训在青年护士中的应用效果

2016-12-12张秀美陈伟慧倪圣贤

上海护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呼吸机规范化报警

张秀美,陈伟慧,王 彦,倪圣贤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上海 200081)

·护理教育·

有创呼吸机规范化培训在青年护士中的应用效果

张秀美,陈伟慧,王 彦,倪圣贤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上海 200081)

青年护士;有创呼吸机;规范化培训;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选择参加呼吸机使用岗前培训的护士42名,均为女性,年龄20~30岁,平均年龄(25.2±4.5)岁;学历:本科5名,大专21名,中专16名;职称:主管护师5名,护师7名,护士30名。均具有护士执业资格,在外科和重症监护室工作3年以内。

1.2 培训方法

1.2.1 成立培训组织 由科护士长担任培训组长,由在重症监护室工作3年以上,具备丰富呼吸机相关专科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组成组员。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担任呼吸机临床护理知识的讲座和机器操作技能的示范培训,由组长负责相关理论知识讲座,组员负责带教,组长进行考核。

1.2.1.1 召开科室培训考核小组会议 科护士长向小组成员讲解对使用呼吸机的岗前培训的重要性和意义,使每名小组成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把呼吸机培训和考核的具体内容和日程安排发给每名成员,使成员们心中有数。

1.2.1.2 培训资料准备 由科室培训小组成员完成岗前培训资料,培训资料根据呼吸机的型号改变,随时更新,给每名受训护士人手一份岗前培训资料。

1.2.1.3 培训考核 小组对培训对象分组制定时间,42名受训者分为3组,每组14名。培训理论学习时间为1周,技能培训时间为2周。

1.2.2 培训内容

1.2.2.1 有创呼吸机选择 本次培训选择的是drug型呼吸机,该呼吸机在结构上包括了主机、湿化/加温器、空氧混合器、压缩泵等标准组件,以及氧气、压缩空气导管和电源线等基本附件。

1.2.2.2 技术操作训练 制定《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并以此为参照对象进行技术操作训练[3-4]。内容包括:测试呼吸机;呼吸机管道连接;电源气源准备;开机和关机;呼吸机面板的调节与使用前调试。

1.2.2.3 理论讲解 结合技术操作训练,讲解相关理论。内容包括:常见呼吸机面板识别,主要呼吸模式的工作原理,常用参数的临床意义及设置范围,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人工气道护理的要点及方法,呼吸机管道的连接与更换消毒方法[5-7]。

1.2.2.4 培训方式 手把手进行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的示范;讲课形式:每周授课4次,每次时间1 h。集中讲课与在岗培训相结合,以授课为主,自学为辅,由

培训小组的组长进行集中的理论授课和示范,课后受训人员在培训组员的指导下进行分散操作练习,剩余时间自行练习,直至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各项相关理论知识为止。

1.2.2.5 培训时间安排 培训时间为4周,培训期间不独立当班。第1周由培训小组成员进行呼吸机相关理论知识授课;呼吸机的模拟使用的培训;第2周深入重症监护病房,了解呼吸机患者的护理情况,熟悉吸痰等人工气道护理的要点、方法及呼吸机管道的管理,各种型号呼吸机控制面板的识别,并进行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的示范;第2周对每名学员进行操作训练;第3周进行理论考试,成绩达不到90分者需补考;第4周进行实地呼吸机应用操作考核。

1.2.2 检查考核 检查培训计划落实情况。由科护士长负责考核和检查,包括理论考核,提问和笔试;实际操作能力,正确连接呼吸机管路,正确检测呼吸机,各呼吸参数设置转换的操作,故障排除。成绩达不到90分者需补考。补考仍未达标者,不能上机操作,进入下1周期的培训。通过操作考核检查培训的绩效,并有针对地对学员的薄弱环节进行讲评。

1.2.2.1 理论测试 根据培训内容建立考试题库,分为笔试和口试,随机抽取试题进行测试。42名培训对象全部达标。

1.2.2.2 操作技能测试 考官由考核小组成员组成。将考核结果按具体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42名中有2名第1次测试未达标(余均达标),经补考后全部达标。

1.3 评价 根据《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评分标准》对培训者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分为两部分。①技术操作部分:包括测试呼吸机、呼吸机管道连接、电源气源准备、开机和关机、呼吸机面板的调节与使用前调试。②理论提问部分:包括常见报警原因及处理,呼吸机终末消毒。考核满分为100分,其中技术操作部分80分,理论部分20分。考核成绩<90分为不及格,≥90分且<95分为合格,≥95分为优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t检验。

2 结果

2.1 培训效果 技术操作考核99%通过,其中50%在95分以上。呼吸机使用操作技术部分平均得分为78.8分(满分80分),平均掌握熟练程度达98.5%;理论部分(常见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平均得分18.6分(满分20分),平均掌握熟练程度达93%。

2.2 技术操作与报警分析扣分情况 见表1。

2.3 规范化培训前后的效果 见表2。

表1 技术操作与报警分析扣分情况

表2 规范化培训前后的效果()

表2 规范化培训前后的效果()

P<0.05

阶段理论知识掌握(%)呼吸机操作应急能力(%)处理呼吸机报警(%)安装时间(min)培训前87.31±3.0717.31±3.1918.23±4.778.5±3.5培训后98.31±1.074.28±0.121.28±0.725.5±1.5

3 讨论

3.1 规范化培训考核结果理想 42名规范化培训青年护士均参加考核,各项考核成绩均达标。培训前、后让青年护士在理论知识掌握、呼吸机操作应急能力、处理各种报警及安装时间都有所提高。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作为推动下一阶段的动力和依据,考核人员对考核中发现的不足给予及时指出和纠正。经过考核,基本上所有的受训人员在理论和考核中均达到预定目标。在临床工作中,护士长和组员随机将抽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将存在的不足及时反馈给当班护士,以便进一步改进。

3.2 规范化培训青年护士能有效保证培训质量 青年护士缺乏呼吸机专业学习和临床经验,临床工作中周而复始地进行临床呼吸机培训,依据循环的完整性、连续性,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的特点[8];每次循环都有新的目标,都能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使呼吸机培训质量明显提高,避免了因工作安排的随意性造成简化或遗漏培训;同时严格考核是检查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培训效果的评价,有助于改进、完善和实施培训计划,保证了培训质量。

3.3 规范培训对青年护士进行呼吸机培训的必要性

随着危重病与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呼吸机治疗技术作为人工替代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在各种危重病的抢救和综合救治中必不可少,并成为抢救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医护人员正确熟练地使用呼吸机,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9]。对年轻护士而言,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是必须面对的工作,熟练调节呼吸机模式和参数、处理常见报警和故障,以及管道连接和消毒等属于呼吸机的日常工作范畴。由于呼吸机治疗技术的专业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且临床上呼吸机数量及型号多,通过循环管理法对青年护士进行呼吸机培训后,全部通过考核,未出现因操作及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差错或事故,青年护士均能熟练掌握呼吸机治疗护理技术。

3.4 规范培训有助于提高青年护士呼吸机理论知识掌握及实际操作能力 呼吸机应用的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所有的理论知识最终必须通过操作呼吸机,应用于具体的危重症患者身上才得以实现[10]。运用规范化培训后,青年护士理论知识掌握、呼吸机操作应急能力、处理报警及安装时间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提升。

4 小结

呼吸机作为常规急救设备,其使用操作的安全性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运用规范培训对青年护士进行呼吸机培训后,能熟练掌握呼吸机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呼吸机操作技能,相关护理操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提高了护士对呼吸机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及抢救技能,使参训的护理人员加深了对呼吸机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1]肖胜春,卢兴平,曹德森,等.呼吸机通气质量检测及质量评估方法[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1):41-43.

[2]冯群星,张益娥.情景教学法在基层医院护士呼吸机培训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9):64-65.

[3]杨涛.呼吸机的基本原理和日常维护[J].医疗装备,2003,16(5):8-10.

[4]葛斌,胡兆燕.呼吸机知识讲座(1)[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3,9(5):45-48.

[5]王少丹,郭延玲.呼吸机使用过程中常见失误及原因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7):1099-1100.

[6]李国平,卢平,杜英荣,等.关于对SARS病人呼吸机消毒问题的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2003,18(6):1.

[7]葛斌,胡兆燕.呼吸机知识讲座(2)[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3,9(6):39-41,43.

[8]陈莉涛,甘秀妮,陈柳霞,等.PDCA循环在临床教学质量控制中的运用及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4):319-320.

[9]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187.

[10]刘玉英.呼吸机应用不规范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全科护理,2010,8(10):2794-2795.

R473.56

B

1009-8399(2016)06-0086-03呼吸机是临床应用风险等级最高的医疗设备之一,也是常用的急救和生命支持设备[1]。呼吸机是一种能代替、控制或改变人的正常生理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减轻呼吸功消耗,节约心脏储备能力的装置。呼吸机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包括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急性肺水肿和哮喘持续状态、呼吸功能不全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颈部和气管手术等。呼吸机的使用有着明显的专科性特点,对护士操作及观察、呼吸机报警处理,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对于使用有创呼吸机的护士,必须拥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和正确操作呼吸机的熟练技能,才能适应呼吸机治疗技术发展的需要。青年护士缺乏呼吸机专业学习和临床经验,熟练掌握呼吸机应用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呼吸机相关知识和技能操作掌握程度不一[2]。为了使年轻护士较快掌握呼吸机的使用特点,我院采用规范化培训青年护士呼吸机相关理论和操作技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2016-02-18

张秀美(1971—),女,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猜你喜欢

呼吸机规范化报警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LKD2-HS型列控中心驱采不一致报警处理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2015款奔驰E180车安全气囊报警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