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6-12-12曲发义邹红菲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

曲发义 邹红菲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基于目标导向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曲发义 邹红菲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急剧扩大后,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滞后于规模扩张。从研究生课程体系本质目标出发,分析研究生课程体系基本要求和结构,梳理课程体系构建问题,深入研究以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和教学管理等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建设,提出目标导向行为下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设想,有助于完善体系建设,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发展。

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导向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急剧扩大,招生规模从2000年的12.8484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62.1323万人,在校研究生人数截至2014年达到184.7689万人。急剧增加的学生数量与教学资源冲突,以及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位教育出现后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冲击,出现压缩学制、缩减学时、开设更多应用类课程、轻教学重论文现象,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遭受一定程度破坏。自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以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升课程建设的战略高度,全面审视教学方法、师资、评价监督体系等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导向行为”

目标导向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进入目标行为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1]。本文以培养目标为导向,通过分析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过程的所谓“目标导向行为”厘清“目标行为”的方向、内容、程度及其有效性。

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研究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创新精神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技术工作的能力。由于行业性、地域性以及学科主体研究方向差异性赋予培养目标更加丰富的特色和要求,因此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要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既要体现研究生培养的总体要求,又要兼顾个性需求。

研究生课程体系从狭义上理解是为达到特定目标而开设课程构成的体系[2]。课程作为主体要素并以模块形式在体系中动态集合,服务于某一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达成。研究生课程学习在研究生教育中起到全面、综合和基础的作用。研究生课程教学要向研究生提供高层次专业教育,为科学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在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过程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要素要围绕“以科研为导向”这一核心目标设置和考虑;课程评价体系设计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科学的评估体系和有效监督,才能保证课程体系有效实施;就业质量是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科学与否的检验,除行政部门各种评估体系外,最终还要通过研究生就业质量反馈验证,因此课程体系构建在知识结构和维度以及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也要有所体现,保质保量为社会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本文构建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目标导向见图1。

图1 研究生课程体系目标导向

二、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行为”

课程体系是研究生教学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研究生培养最稳定的质量保障要素,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直观评价指标。本文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行为”是指研究生课程体系内容复杂,需要研究生教育者遵循一定行为准则,围绕培养目标,继而开展一系列系统研究、探索、实践等行为。

(一)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

1.注重基础,兼收并蓄。扎实、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支撑[2]。转变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速成培养理念,重新认识基础理论知识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把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认知能力作为研究生课程体系科学化的检验标准。加大基础理论课程比重,打破学科藩篱,注重跨学科互相渗透,可按一级学科、按门类或研究对象设置通用类课程供学生选择,奠定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理论基础。

2.结构合理,动态管理。研究生教育结构从宏观上分析比较复杂,不仅层次上有区分,而且同一层次内也要区分。要严格划分博士与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同时要考虑知识体系的连续。硕士层面的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之间要区分培养目标,按照分类培养理念,要求各自课程体系在课程种类和知识组织上有所侧重,理论类课程与实践类课程要有明显差异;全日制与非全日之间要区分培养方式,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要聘任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创新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在培养目标一致下体现特色和差异。此外,研究生课程体系应具有动态更新能力的生态系统特征。在规定周期内,依据特定课程评价指标,按照程序,围绕研究热点问题,动态调整研究方向,不断设置新的选修课程,保证紧跟科学发展前沿。

3.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研究生在学以致“研”培养目标约束下,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要实现特定培养目标,仅仅依靠课程教学显然无法完成,因此课程体系构建要充分考虑学术交流、实习实践等其他要素作用。这些要素或者环节要足够丰富,且形式多样才能有效引导研究生实现既定培养目标。

4.科学评价,督管结合。我国研究生课程普遍存在重内容轻管理现象,教学秩序从课堂组织到考核都比较松散,只有“教”的过程,看不到“学”的效果,严重削弱研究生教学的权威性和重要性。科学、多角度评价研究生课程,不仅评估课程体系实施效果,还能促进课程体系各参与要素按照培养目标自我完善。因此,可基于大数据视域,将教学参与者、监督人员、管理者的意见和建议数字化综合,通过数据挖掘,对评价体系网络化改造。督导员和管理者听课的主观印象可修正客观数据,解决客观数据不“客观”问题,使数据管理科学高效。

(二)目标行为下研究生课程体系特点

1.丰富多样的公共课组合。公共课对研究生基础理论巩固和提高以及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我国研究生公共学位课主要由政治理论课、公共外语课和公共选修课组成,内容、形式较为单一。政治理论课对研究生“三观”培养至关重要,其中“自然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与社

会科学方法论”对研究生形成“科研观”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政治理论课内容经典,通过“目标行为”打破教条的课堂教学模式,聘请专业课教师和校外资深专家结合研究内容和科研过程以专题讲座形式实施,辅以参观实验室和教学基地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兴趣中找到政治理论与科研结合点。从目标导向上分析研究生基础外语课程功能和定位,教学内容、课程结构及教学方法均有别于本科教学,因材施教成为研究生外语教学重要的目标行为:丰富课程内容,加入应用性更强、更符合教学实际的科技论文阅读、写作或专业外语类内容;引入高水平外教开设本土文化类和国际交流类课程,开拓学生视野,支持研究生国际交流;制定开放选修政策,开启自主学习新模式。

此外,公共选修课程设置空间被严重压缩,只保留外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等,一些文化通识类课程和实验类课程及备受研究生关注的经济类、生命科学类、心理健康类和创业创新类课程严重不足。这些大类课程,关注研究生全方位发展,构筑宽广知识结构,对研究生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2.各司其职的模块化课程。研究生课程区别于本科学习,重在指导研究生的科研训练与实践,从知识、方法论、学术道德三个方面对课程体系提出更高要求。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摒弃单打独斗的条块分割独立课程,从知识本质层面要求一类课程具有学术探究性[3],通过课程学习,促使研究生知识水平实现从量到质的提升;方法论层面要求一类课程具有科研指导性,这类课程必须以较高的知识架构及求真务实的科研方法指导研究生从事科研活动;学术道德培养则要求从整体上保证科研活动有序开展和可持续创新。

3.求同存异的课程组合方式。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学科属性决定课程体系构建差异化原则,尽管以一级学科为主构建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共识,但在构建过程中宏观管理和微观课程设置均存在是否相容问题。我国高校及其二级学院布局基本以“基础理论+应用方向”作为区分,在同一基础理论指导下,服务于不同行业的高校分立,学院设置更是细化到研究方向,各自办学,纵向发展有余而横向联系不足。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属于同一一级学科不同高校间或是不同学院间课程差别很大,即使同一学院内,部分一级学科仍然存在差别,致使课程体系构建时具有自我分裂倾向。坚持遵循一级学科为单位的同时兼顾学科特点,在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共识下,围绕学科领域前沿课程群设置专业选修课程,紧密结合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指导学生的研究工作。

4.多维度课程评价与监管。研究生课程评价体系对研究生教学具有实践检验价值。研究生教学活动目的性强、参与者多,因此在研究生课程系统设计与构建中以目标达成为导向,倒追整个教学活动各个要素完成水平与程度,考查全部要素设置指标合理性。在评价体系中,教师自评与学生评教是客观数据的来源,教学督导督查与管理者监管是客观数据的校正,用人单位反馈是对数据的验证,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数据收集与处理,才能客观反映研究生课程体系实施效果,课程评价体系作用于课程体系,形成容错性闭环反馈系统[4],使课程体系具备强大的自适应能力,保证课程体系阶段性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三、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基于上述“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探讨,构建科学有效、特色鲜明且具有自适应能力的课程体系,需要从研究生需求出发,遵循研究生教育的学术探究本质,围绕研究生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手段和评价监督方式,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本文设计的目标行为下课程体系基本结构见图2。

(一)课程设置是关键

1.课程设置口径宜宽不宜窄。坚持以一级学科为单位设立培养方案,在二级学科学位课基础上,适当增设一级学科基础课作为学科核心课程,让研究生接触更多基础理论知识,能够提高其学科认知能力,扩大研究方向选择范围,提高论文选题成功率。

2.课程设置层次宜简不宜繁。以往课程设置一般先区分学位课和选修课,再区分公共课和专业课,各种性质课程交叉,比较适合一级管理模式下课程监督与管理。目前各培养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普遍为学校、学院两级管理,课程责任

主体发生变化,先设置公共课和专业课,再区别设置学位课和选修课更符合管理实际。为利于辨识,建议单独命名。例如在公共课下设置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在公共选修课中设置模块化通识类课程和通用平台类课程。在专业课下设置一级学科核心课和二级学科专业学位课及专业选修课。把课程分级并加以细分,一是明确不同课程模块承担培养任务不同;二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可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专业要求和学习兴趣自由选择课程;三是保证基础课程在学分中占有相对固定比例,强调基础教学的重要地位;四是责任清晰,分工负责,学校、学院和学科分别对不同性质课程进行评价和管理,研究生管理单位负责监督与追责。

图2 课程体系基本结构

3.课程设置数量宜精不宜多。在课程设置中,“因人设课”“因课设人”的现象普遍存在,研究生课程设置较为随意,严重影响研究生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在统一课程编号,遵循统一课程设置原则基础上,打通本、硕、博课程体系和选课限制,最大限度减少重复课程数量,整合课程资源,使课程层次更清晰,目的更明确,为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提供条件。学科交叉融合已经成为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标志,应打通学科壁垒,鼓励学科融合,拓宽人才培养路径。通过研究生课程凝练和综合,突破学位层次和学科限制,管理者以更高更广视角评估课程开设必要性,把注意力集中到课程开发与建设上。

(二)课程内容是灵魂

研究生基础理论课程内容比较稳定,设置紧跟科学前沿的选修类课程要求具有动态性。随着学习深入,研究生从理论学习进入科研探索之后,知识需求方向发生变化,因此课程内容设置要求复杂且标准更高。

1.基础类课程内容要“稳”。经典基础理论知识,特别是学科核心课程,内容要求扎实、确切,经得起推敲,争议较少且没有明显学术门派倾向。这类课程可使研究生对本学科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对形成正确的科研观非常重要。因此,设置之初要严格甄选、审核,同时兼顾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内容要足够宏观、基础。差异较大的一级学科可以考虑把本学科研究方法论或学科发展史作为核心课。

2.工具类课程内容要“准”。专业外语、实验平台等工具类课程内容要具有明确指向。在设置课程阶段,可以考虑把专业外语同基础外语结合,一是分阶段实施,在一门课程中先强化基础外语,然后由专业教师结合本学科研究内容教授专业外语内容;二是由专业教师开设专业外语课程取代传统基础外语教学,以本学科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为主。实验平台类课程内容以大型实验设备操作为主结合理论知识讲授,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专业选修课程内容要新。专业选修课程依托研究方向,并具体指导研究生围绕论文开展科研工作,带领研究生深入了解本学科最新科研动态和成果,避免重复劳动,保证科研活动更有价值。

(三)教学方法是手段

传统教学方法往往以“教”为中心,电教化、

小班化、讨论式、参与式等,强调实现教师知识传授目标,忽视研究生知识转化功能,方法相对单一,效果不明显,教学方法在构建课程体系实践中较少被考虑。现代教学方法创新应是“慕课”和“翻转课堂”等革命性教学方式的爆炸性发展,对课程体系有效实施具有推动作用。“慕课”和“翻转课堂”作为现代教学方式更加关注“学”的效率和成效,更加重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重视研究生的“自我实现”。结合现代化教学方法,可以对课程结构优化,突破单一培养单位师资力量限制,全国范围内甚至世界范围内选择更优秀课程,为课程体系增加新鲜血液,低成本实现课程国际化成为可能,保证课程质量在一定范围内的最优化程度。另外,现代教学方法运用得当,能够打破传统课堂限制,随时随地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预习、学习和复习,把知识带在身边,甚至可以现场指导,边学边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已经尝试在高等工程学院将“慕课”引入博士课程体系,并制定学时——学分转化表等实施细则[5],现代教学方法作为辅助手段将给研究生课程体系带来更大的变革。

(四)评价体系是监督

课程评价体系作为客观质量监控工具原则上是一个独立运行系统,但评价体系通用性和客观性相对弱化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这种影响由评价体系的复杂结构、评价指标和数据客观程度决定。本文把课程评价体系作为课程体系辅助部分研究构建,围绕课程差异性,在统一评价原则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校正评价指标和数据,可提高评价体系的准确性。由于研究生学位层次区别和学科差异,使研究生课程层次、性质、功能迥然不同,为更好评价课程,应根据课程特点确定评价办法,并明确课程评价主体为任课教师、研究生、教学督导、各级管理人员和用人单位(毕业生),评价指标中任课教师自评部分则由任课教师制定交给评价实施人员,以问卷形式发放给学生,学生打分后回收统计。各评价主体评价指标需采用不同模板,不同层面评价人员通用模板应根据各自关心问题和兴趣点科学设置:研究生和用人单位的指标相对简单,注重教学效果评价;教学督导以听课记录形式注重教学秩序评价;管理人员则从内容、过程和成果多方面综合评价。此评价体系虽目标明确,但如果作为一个独立系统运行则因工作量繁重,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可把评价体系融合到教学环节,不同管理层面课程由不同人员实施评价,把任课教师、班长、助教、学院专兼职管理人员、学科兼职管理人员、研究生辅导员、教学督导和研究生院管理人员调动起来,分级评价,集中反馈,以解决实施效率问题,增强可操作性。

(五)教学管理是保障

教学管理模式设计是通过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指导各级管理人员监控课程体系各要素有序实施。在管理理念上,坚持服务于课程体系实施原则,坚持全程、全员参与理念,规范培训制度和教改资助等激励办法,帮助管理者建立科学课程设置理念,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在制度设计上,围绕课程体系要素(管理者职责、任课教师水平、两级教学督导制度、课程建设、评价体系完善与实施等),区分行为主体加以改革优化,建立健全培养方案动态更新、新开课审查、教学监督管理、课程考核管理、课程质量评价和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等责任明晰、立足于服务的科学化制度;在评价数据运用上,建立及时反馈机制,依托大数据挖掘技术,做好预警,为教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建议

(一)加强统筹,科学谋划

提升课程体系构建战略高度,设立智力支持机构,统筹、协调各层面研究生教育参与者的力量,切实保障课程体系构建有序开展[6]。要借助校内外专家和用人单位组建的咨询委员会力量,组织专家反复研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同类、同规模高校研究生教育经验,结合实际,准确把握研究生“教”与“学”基本行为特征,明确研究生培养目标,推进课程体系构建工作稳步开展。

(二)加大投入,支持与引导并重

给予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岗位待遇等多方面支持。优先资助课公共课改革、一级学科特色课建设、优秀教材建设、全英语课程建设等项目;设立专项教改项目,鼓励研究课程体系建设难点、热点问题;为教学方法

改革设立专项预算,为慕课和翻转课堂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加强管理,制度是保障,激励是手段

建立信息沟通与反馈制度,随时纠正工作失误和偏差。调动教学督导的积极性,定期开展检查、评估工作,强化过程管理。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制度为准则,既要有宏观规划,又要有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规范课程体系建设行为,保障课程体系从规划到验收环节目标明确、步骤清晰、责任明确。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将课程体系建设同教学工作量核算挂钩,同先优模评选及工作业绩挂钩,激发教师笔管理人员创造性和积极性。

[1]张欢欢.美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塑与优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2).

[2]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编研组.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2)[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章丽萍,赵张耀,等.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塑与优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

[4]卢铮松,李珂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生课程评价模型[J].现代教育技术,2009(10).

[5]韩钰,张江龙,陈新.关于将MOOC引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5).

[6]田松杰,汪勋清,王春霞,等.农科研究生课程体系科学构建与优化——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

G643

A

1672-3805(2016)05-0072-06

2016-08-24

黑龙江省2014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大数据背景下农林高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GXM_HLJ_2014001)

曲发义(1974-),男,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