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思考*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12-10苏艳丽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疆大学生

苏艳丽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思考*
——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苏艳丽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一带一路”战略为新疆发展带来重要契机,也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空间。高校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既能帮助他们开阔格局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业能力,也能使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同时使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与祖国利益相通、命运与共的理念,为中国以及新疆实现和谐、安宁、富裕增添正能量。

“一带一路”;战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带一路”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秋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两个伊斯兰教国家时提出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意蕴深远、意义重大。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正式实施,新疆连接中亚、欧洲的桥头堡作用日益突显。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1]。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高校如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治疆大略和民族团结大局,如何创新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一个值得研探的课题。

1 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基础与现实意义

对于高校而言,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工作,是教育事业和国家稳定大局、民族团结大业的交汇点。从1989年开始,国家启动了内地高校支援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协作计划。从2006年起,国家又实施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全国内地共有300余所高校招收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累计招生6.4万人,为新疆输送了2.9万余名毕业生,为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积极贡献[2]。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相继召开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怀着高度的爱与责任,把新疆大学生培养成坚定的爱国者、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成发展新疆和维护稳定的生力军、培养成连结新疆和内地的情感纽带和事业纽带。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各高校倾注了心血智慧和人力物力,从心理环境适应到思想政治教育,从人际关系构建到学生骨干培养,从学业辅导体系到中华文化认同等等多个侧面,展开

了卓有成效的育人实践,为新疆输送了一大批人才。但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培养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地进行理念创新和路径模式探索。其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突出的现实意义,是个值得关注的增长点。

1.1 新疆在古“丝绸之路”中的历史作用

古“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中国古籍曾这样记载当年的贸易盛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3]由于经此西运的货物中丝绸制品影响最大,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将这条贸易通道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广为运用[4]。在这条举世闻名的世界通道中,新疆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从地理位置看,新疆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东起长安,经河西走廊进入新疆,分北、中、南三路,无论哪一条,都必经新疆。其次,从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考量,新疆在地理上与亚欧邻国民族、文化、宗教相亲相通,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对话的桥头堡。第三,从经济因素来看,新疆拥有丰富的农产品、玉石等资源,养蚕业、丝织业、玉器加工业也十分发达,这是古丝绸之路兴盛的重要保证。新疆的先民凭借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不仅在丝绸之路上书写了繁荣的贸易盛景,有力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往来,而且和沿线国家建立了深厚往来,并广泛汲取各国的文化养料,形成了灿烂的文化景观。

1.2 新疆穆斯林善于经商的文化传统

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区,目前在新疆生活的民族有47个,其中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锡伯、满、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和塔塔尔13个民族是新疆的世居民族。来内地高校读书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占绝大多数,他们多为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不同于汉族的耕读传家,穆斯林有经商的传统,这一族群特色可以在伊斯兰文化中找到出处。《古兰经》有许多关于商贸行为和商人形象的论述,认为经商是受安拉喜悦的职业,并多次以“出外奋斗者”“大地上寻找财富者”指称商人[5]。《古兰经》说,“谁为主道而迁移,谁在大地上发现许多出路和丰富的财源……真主必报酬谁”(4:100)[6]圣人穆罕默德自己也经商,而且曾说:“安拉的恩典百分之九十在交易中”,又说,“商人犹如世界上的信使”[7]。“完纳天课”是伊斯兰教的五项功修之一,它要求穆斯林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余财济贫助困,用以净化财产、纯洁内心。其中,经商的“天课”比例是2.5%,农业的“天课”比例是5-10%[8]。伊斯兰教鼓励经商、尊重商人的经济理念由此可见一斑。正是秉承这样的理念和传统,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了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不避险远、敢闯敢干的风格特点。

1.3 “一带一路”战略为新疆大学生带来广阔空间

当下的“一带一路”战略,成为新疆发展的重要契机和引擎,同时,也为新疆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口岸边境贸易、信息通道建设、跨境人民币结算、航空陆路交通、物流货运业务、文创产业发展、旅游景区开发……方方面面都需要人才。大学生是新疆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和引导新疆大学生把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立志为“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做出贡献。而对于那些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的同学,更要因材施教、大力扶持。特别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更是要结合区域经济优势,集合各方优质资源,鼓励他们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大潮中有所作为。

2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实践分析

深圳拥有创新之城、创业之城、创客之都的美誉,是首个以城市为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与此同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深圳市“创

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在“双创”教育方面先行先试,既有政策的扶植与引导,又有系统深入的课程建设和平台建设,为众多学子实现创业梦想提供了舞台。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可谓得天独厚。

2.1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实践调查

2016年4月,课题组面向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三个年级50多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6份,对他们的基本情况、在深圳的学习和生活、文化认同和宗教信仰、期待和建议等方面展开调查,其中,包括了创业意愿和创业实践的调查,见表1。

在这项关于创业意愿和创业实践的多选调查中,平均每个样本勾选了1.4个答案。结果显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无论是创业意愿还是创业实践,从数量看都远远高于大学生的平均状态。其中,中学期间就有过创业尝试的有6人,比例高达16.7%;大学期间开始创业尝试的有7人,比例为19.4%;二者相加,在大学毕业之前有过创业尝试的占36.1%。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有14名同学计划毕业后自主创业,占比38.9%;对于实施的路径,有22名同学表示先工作积累经验然后再创业,占61.1%;在调查中,表示没想过要创业的仅有3人,占8.3%。

课题组在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接触的过程中,的确有种纷纷开微店、争相做生意的感觉,微信朋友圈经常被他们各种推销信息“刷屏”。他们经营的商品有哈密瓜、大枣、杏干等新疆特产,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玉器、手饰等工艺品,也有服装等日用品。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何以有如此高昂的创业热情?除了前文提到的穆斯林群体重商的文化传统,深圳特区以及深职院良好的创业环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经济因素。

对于生活费用及来源的调查,有34名新疆同学作出了回答。家庭/亲友提供的月均生活费用一项,500元/月及以下的,合计13人,占38.2%,其中,有8人不从家里拿钱,完全依靠校外兼职、勤工俭学、奖助学金、创业收入来支撑生活用度。家庭/亲友提供的月均生活费用600-900元的共计13人,占38.2%;1000-1500元的8人,占23.5%,见表2。很明显,在深圳这样一个消费水准较高的国际性大都市,新疆少数民族同学从家庭中得到的经济支撑是比较弱的,好多同学在上学期间就进行创业尝试,包含了“穷人孩子早当家”的现实因素,他们的自立自强精神是令人尊敬的。

2.2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的特点和局限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经营模式和创业成效如何呢?课题组经过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新疆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商机捕捉能力。他们不辞辛苦,利用假期、周末和课余时间打理自己的“生意”。有的同学逐步从小打小闹走向正规经营,比如,艾合麦提托合提·热杰普同学于2015年9创办了深圳市卢卡迪路商贸有限公司,并通过竞争成功入驻深职院的大学生创意创业园。他的公司以经营新疆特产为主,兼营电子产品、通讯器材、办公设备等。公司创办以来,好多师生都成了他的客户,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但是不可否认,新疆少数民族创业的学生中,走向正规经营的是少数,他们的创业实践存

在着一些普遍性的“短板”。

表1 深职院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创业实践调查(可多选)

表2 深职院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生活费调查

首先,经营模式绝大多数都是低买高卖的商品贩运模式,缺少基于技术或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缺少大资金运作的眼光、魄力和专业知识,非常容易被复制。

其次,不擅长、不重视文化建设,单纯倚重产品本身的质量和特色,对文化和品牌的附加值开掘不足。

第三,新媒体运用技术有待提高,在“互联网+”的语境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营销手段显得单一粗放,网络平台建设缺少亮点。

第四,语言沟通能力和文案策划能力有待加强,任何一门生意都离不开与客户的沟通以及商品信息的传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沟通能力、文字驾驭能力、文案策划能力是普遍性的短板。

第五,一部分同学经营项目过多过杂,“啥都卖”反而难以形成专注于某一项目、某一产品的品牌效应。

3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创业教育路径思考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不仅能够改善自身的经济环境,培养创造力、责任心、意志力等企业家精神,而且关系到民族区域的未来发展,同时也会加强新疆学子与祖国内地之间的情感关联和事业关联。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校一项崭新的课题。

3.1 发挥既有的资源和平台优势,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创业能力

首先,要充分利用所在区域、所在城市的创业生态、创新环境,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格局、视野、思维和能力。以课题组所在的深圳市为例,这座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有着开放包容、锐意创新、敢为人先的文化品格。发行新中国第一只股票、敲响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口号,深圳屡屡突破陈规旧制,创造了城市发展的奇迹。截至2015年底,深圳的外贸出口已经连续23年位居中国内地城市之首[9],截至2016上半年,深圳在境内外的上市公司已达300多家。深圳不仅有着令人称道的经济实践和社会实践,而且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观念。深圳独特的文化个性和良好的创业生态,无疑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直接惠及有志创业的学生。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2015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这对于包括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的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是良好的成长和发展契机。大学围绕大学生创业开展的帮扶指导、教学实践、文化引领和政策措施,有助于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并有效减少创业的弯路和盲目性。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更有一些高校先行先试,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年来,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基金和创业基金,开设了大学生创意创业园,成立了创业学院,开发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起了创客中心和微观装配实验室,成功举办了首届深圳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会,发起成立了国际大学生创客联盟。学校还经常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创意集市”、“深职创客街”等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上述的举措和平台面向全校学生,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完全可以充分借助学校的资源和平台,大胆开展创业实践。

3.2 面向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有针对性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创业有其自身的优势,但也如前文分析,存在普遍性的短板。因此,如果高校能够结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实践平台、开展合作交流、开发课程包等不同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

育,为他们提供文化、资本、业务、智力等不同方面的支持,不仅有助于新疆学生创业实践的良性发展,同时也有助于他们与祖国建立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度关联。

在文化内涵方面,充分发掘新疆以及少数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引,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使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强化青年学子的责任和使命,牢固树立与祖国利益相通、命运与共的理念。

在平台建设方面,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发专门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创业实践的信息平台和课程体系,同时,也可以着力搭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所在城市、与不同高校不同民族同学之间多层次立体化的交流平台,鼓励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创业实践活动,拓展他们的格局视野,提升他们的素养和能力。

在创业实务方面,要着重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首先,要帮助新疆创业大学生发掘、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特别要注意培养倚重技术或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确立卓有个性的核心竞争力,才不至于很快被复制或者陷入同质化竞争,也才能跳出传统的赚差价的经营模式,收获更大的文化附加值或技术附加值。其次,要强化守法意识和规则意识。创业是条艰辛之路、风险之路,特别是规模扩大之后,用工、税务等方方面面都需要通晓相应的法律和规则。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创业,要面对环境、语言、习俗等多方面的挑战。懂法守法,既是对风险的规避,也是对自身权益的保护。第三,提升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电子商务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移动互联已经深度嵌入现代人的生活。因此,如何借助新媒体提升传播效率和广度,是任何创业者都必须面对的课题。第四,提升语言沟通能力和文案表达能力。好多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考汉”,有的上了初中才开始学习汉语,学习英语的起点时间就更晚,近一半同学上了高中才开始学英语。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创业,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表达沟通、文案策划等能力。

4 结 语

在历史与现实中,新疆都是重要的国际通道和贸易重镇。“一带一路”战略为新疆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也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空间。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值得关注的增长点。有条件的高校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校,不妨把“一带一路”战略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把所在区域所在城市的创新文化、创业精神,以及高校自身的成功经验注入到新疆生的教育培养之中。一方面助力新疆生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增强新疆生与祖国利益相通、命运与共的现实动力。与此同时,也要结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创们克服创业路上的“短板”,开阔他们的格局视野,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激励和引导新疆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稳健发展。

[1] 新华社.授权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http://news. xinhuanet.com/finance/2015-03/28/c_1114793986.htm

[2]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内地高等学校支援新疆第七次协作计划工作部署会议纪要[EB].中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srcsite/A09/s3082/201604/t 20160428_241255.html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西域传.

[4] 王一.“丝绸之路”是谁命名的[N].解放日报,2015-04-13.

[5] 张永庆,马平,刘天明.伊斯兰教与经济[M].银川:宁夏回族出版社,1994:23.

[6] 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45.

[7] 肖敬芳.诚信经商是真主的教导[N].中国民族报,2015-07-03.

[8] 中国民族宗教网.伊斯兰教的五项基本功修[EB].http://www.mzb.com.cn/html/Home/report/13 11663932-1.htm

[9] 彭勇.深圳2015年外贸出口16415亿元连续23年位居大中城市首位[EB].http://news.xinhuanet. com/fortune/2016-01/21/c_1117851880.htm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Xinjiang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under the Strategy of “the Belt and Road1 (B&R)”—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Polytechnic

SU Yanli

(Shenzhen Polytechnic, Shenzhen, Guangdong 518055, China)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The Belt and Road or B&R)" strategy has brought great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and Xinjiang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t helps to broaden those students’ horizon, cultivate their imaginative thinking, and enhance their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The Silk-road spirit based on peace,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ing, tolerance, cooperation and win-win spirit is carried on. Only when Xinjiang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firmly hold the belief that they share the common interests and fate with their motherland, can a stable, peaceful and affluent Xinjiang be realized.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Xinjiang ethnic minority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10.13899/j.cnki.szptxb.2016.06.007

G525.5

A

1672-0318(2016)06-0040-06

2016-09-01

*项目来源: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项目“深圳穆斯林社会融入问题研究”(课题号GD14CSH0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一带一路战略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课题号801522z02003)阶段性成果

苏艳丽(1972-),女,河北人,主任编辑,主要研究方向:德育、民族与宗教研究。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新疆大学生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新疆多怪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