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化教育理念创新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
2016-12-10姜绍忠
姜绍忠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航空航天与汽车学院,天津 300350)
基于国际化教育理念创新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
姜绍忠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航空航天与汽车学院,天津 300350)
针对当前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基于国际化教育理念,通过国际合作,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国际化合作协调保障机制、建立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方面进行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国际化教育理念;校企合作
目前我国是世界汽车工业最大的市场。然而据相关统计数据,当前在我国针对现代汽车新技术经过培训的优秀专业人员至今仍显匮乏。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探索职业院校汽车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坚持“中国特色,双元特点的人才培养”的建设理念,贯彻“重实践、强基础、校企化、国际化、复合型”学科建设思路,建立了“中国特色,中德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学校同步借鉴德国汽车企业的售后服务先进技术与经验,紧密依靠与德国职业院校合作的有利条件,与德国专家以及合作企业一道,组建了基于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国际化试点班,开发出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课程体系,通过近3年的试点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卓越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
1.专业建设与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同步互动
学校与德国柏林机动车学会、奔驰汽车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聘请德国汽车专家全程为项目的课程体系、教学团队、校内实验实训设施、校外汽车企业资源群等环节建设把关,还使我方汽车专业教师的前往德方高校、企业学习和访问常态化,确保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及先进技术同步。
2.建立健全协调保障机制
教学改革伊始,学校就非常注重组织、协调及保障机制的建立。先后成立了中外合作协调组、校企合作专家组、课程开发教师团队,制定了一系列实施计划和保障机制,确保改革一开始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通过广泛深入的行业企业调研、专题座谈、专题研讨等方式了解到,目前企业迫切需要“精操作、知工艺、通维修、会检验并能满足生产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技能型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在此基础上,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托国际合作、夯实校企合作,紧贴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企业岗位任务、能力要求,突出“三位一体式”(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4.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与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遵循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念,按“企业实际岗位设置、企业实际典型工作任务、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学校学习领域转换”的步骤,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以学校人才培养对接企业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为切入点,建立了与企业职业岗位工作能力相适应的全新的课程体系。
5.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实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院教师与合作企业及德国专家一道,在汽车类专业教学中应用了基于行动导向的微观教学法,推进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升级与完善。将企业实际工作情境引入到学校的实际教学工作当中,设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积极投入到项目任务的实施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校企联合互动,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一是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整合。打破传统课程的界限,努力实现由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转变。根据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实际,结合企业实际需求,以能力为基础进行课程教学内容整合,校企双方教师共同开发并实施了适合学生发展、适应最新汽车技术发展及应用的课程体系。二是推进优质资源课建设,加大校本教材的开发。为使教学内容与企业、与先进的汽车技术接轨,学院加大校本教材的开发,编写了基于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基于工学结合的全部核心专业课程的任务工单及学生教学工作页,形成了系列化校本教材。三是教学内容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突出技能培养,突出工匠精神培养。以企业真实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实践教学训练项目,编制实训大纲,开发实训课程资源,强调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养成,让学生在校内接受生产性实践训练。四是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方式。首先是建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过程考核方式,强调过程考核的重要性,改变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学评价制度。在对学生的考核及评价体系中,大幅度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权重。其次是加大期中、期末实训考核的成绩占比,在实践考核环节,引入企业实践专家的考核及其评价。实训考核项目以企业教师为主进行命题、过程考核及其评判,学校教师辅助,使学生的实训考核更加接近于企业实战。通过考核方式改革,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的平时学习行为,注重平时能力的养成,注重企业道德、企业素养的养成,避免了以往为考试而考试,“期末终结性”考试带来的种种弊端。具体考核的方式举例如下表1所示。
表1 基于工作过程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考核方式
图1是“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国际化试点班与非试点班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对比,可以看出,改革后的试点班期末成绩分布整体上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图2是“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维护与保养”课程国际化试点班与非试点班的综合成绩对比(包含了基于企业实践专家参与的实训考核成绩)。可以看出,改革后试点班的总成绩普遍提高。另外从学生实操考核成绩也明显反映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图1 期末考核成绩对比
图2 综合成绩对比
6.师资队伍建设
派:近年来,学院使选派汽车专业教师前往德方高校、企业学习和访问成为常态化,确保始终跟踪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以及德国汽车售后服务的先进技术。同时学院还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利用寒假、暑假深入企业进行实践、调研以及顶岗实习,让教师走出学校进入企业,走下讲台走进车间,真实体验企业工作过程。
赛:实施“专业教师技能提升”工程,通过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各类说课、教案设计、微课设计、教师技能大赛等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水平和实践能力。
带:老带新、师带徒,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师傅,指导中青年教师和新教师,定期对他们进行理论教学、实训教学、课程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兼: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之间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技术骨干作为长期稳定的兼职教师;学校教师与合作企业教师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共同建立教学资源库,共同并承担“一体化”教学任务。
引: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从德国及国内行业企业、大专院校聘用、引进人才,尤其是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技能大师等。充实师资队伍、参与专业教学改革及课程开发。
7.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对于学校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行业、企业、学校深度融合,坚持“内涵式发展战略”。学校坚持校企共同育人,制定“内涵式发展战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校企合作开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参与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和管理保障工程。学校在合作企业设立教师流动工作站,企业在学校设立名师名家工作室,建设“双师双能”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实施实验实习实训中心内涵建设工程,共同创建系统化、项目化、柔性化和开放式管理模式。
研究建立校企“双赢”共同促进的合作机制。首先,学校要转变观念,不要总埋怨企业对于校企合作不支持。要树立主动为企业服务的意识,要想企业之所想,做企业之所需。其次,校企要进行双向交流,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长期培训、技能鉴定,接收企业项目开发和研究等智力支持。再次,校企双方要增强协调功能,在校企合作中,能够做到信息对称,相互有效督导、反馈、奖惩,保证合作的实质性、全面性和长远性。同时学校也明确提出,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要充分重视企业的话语权,要努力打造实现社会、企业、学校与学生四方面“共赢”的局面。
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创建校企共赢的合作机制。学院成立了以德国专家、国内名优企业高管为主体的“专家委员会”,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会为专业教育教学把脉。通过骨干教师与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对接,共同研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指导方案,共同编写专业特色课程教材、试题库、学生评价方案,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学校的实际情况、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有机结合。
建设校企合作的校内和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建了校企合作汽车技术教学及实训中心,中心引进了“企业工作室”用于企业开展产品咨询、产品推广、交流研讨、产品论坛、产品技术服务等,这些模式的建立不仅有效地服务了教学、科研,也很好地实现了“校、企、社会、学生”的多方共赢。
校企双制,共评学生能力。在学生能力的评价过程中,学校改变了过去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能力评价的做法,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了校企互认的职业能力评价制度,共同实施人才培养评价。企业作为第三方评价人员,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课程终结性考核、技能鉴定考核、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学业成果评价、学生创新能力考核、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等方面,达成了人才职业能力评价的企业和学校互认性,开创了学生、企业、社会三赢的良好局面。
二、改革取得的成效
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先期试点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自2014年开始,先后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共计10余个班级进行了国际化改革的试点推广,受益学生300余人。归纳总结起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教育、教学改革,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独立思考、制定计划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刻、扎实。近年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大学生在天津市、国家各个级别的职业技能大赛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通过教学改革,教师们的国际合作能力、教学、教研能力、技能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
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初步形成了“学校教师加企业教师”的新型双师队伍,企业教师参与学校教学不再是应付了事,学校教师服务企业的意愿和能力明显提升。
通过国际化试点班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实践,在行业内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用人单位认为学生上岗后能够很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上手快、提高快,很快就能为企业创造效益,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016年,通过我们对试点班毕业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点班学生毕业一年的流失率小于15%,毕业学生对企业的满意度、用人企业对毕业学生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基本上形成了学生、企业、学校、社会多赢的局面。
[1]郑雅萍.再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完善[J].中国成人教育,2012(4):5-6.
[2]程玉光,张葵葵.基于中德“SGAVE”项目汽车机电人才培养“能力导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5-8.
[3]菲利普·葛洛曼.国际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编辑 朱荣华
Skilled-Talent Cultivation Mode in Innovative Vocational College on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Education——On the major of Automobile Testing and Maintenance
JIANG Shao-zhong
(Aviation Aerospace and Automobile College,Tianjin Sino-Germa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Tianjin 300350,Chin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o explore the mode of skilled-talent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education,to tackle the current common issues in the cultivation courses.And it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on the coordin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courses in corresponding with the competence required by jobs,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staff,the system of the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Vocational college;Talent cultivation;Concep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education;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G712
A
2095-8528(2016)06-008-04
2016-07-01
姜绍忠(1964),男,吉林扶余人,教授,研究方向为车辆工程与高等职业教育。
此文为2015年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XV104)和2016年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关于完善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JWDY2016300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