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进化博弈模型的“龙头企业+农户”订单履约机制研究

2016-12-10周业付

统计与决策 2016年22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订单收益

周业付

(九江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基于进化博弈模型的“龙头企业+农户”订单履约机制研究

周业付

(九江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九江332005)

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呈现高发态势。作为农产品供应链源头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协调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考虑到龙头企业与农户博弈的长期性与动态性,文章针对“龙头企业+农户”的订单履约问题进行进化博弈分析。通过博弈模型分析发现,实行弹性农产品收购价格、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信息充分共享、建立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机制,可以有效地增加双方的订单履约率。

龙头企业;农户;订单履约;进化博弈

0 引言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呈高发态势,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已刻不容缓。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特别是农产品供应源头利益协调问题。假设农产品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和农户不能积极参与并实现亲密合作,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我国传统农村经济体制的限制,农户普遍具有经营规模小、生产分散和资金短缺等典型特征,市场控制权一般都掌握在龙头企业手上,农户常常处于谈判劣势,不具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只有被动地接受价格,结果就是加剧了农户的投机主义倾向,增加了农户的订单违约风险。因此,对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订单履约关系进行研究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龙头企业与农户是协同共生的关系,他们之间通过物质、信息和情感关系等相互联系。然而,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订单履约问题上也面临着利益联结关系不够紧密等问题。而且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博弈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双方还会通过信息传递途径了解其他人的博弈结果从而调整策略。比如,当龙头企业与农户紧密合作为最终消费者提供了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后,赢得并共享了共生利益,它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就会通过信息传递渠道影响和激励其他农户的安全农产品生产行为,当不同农产品供应链成员都纷纷效仿的时候,整个农产品市场就将发展成为由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主导的供应市场。因此,基于“龙头企业+农户”构成的二级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本文尝试着通过构建进化博弈模型来研究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订单履约博弈问题,以期找出目前我国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 进化博弈模型及假设

进化博弈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假设参与博弈的各个主体具有有限理性和反复学习并调整策略的能力。进化博弈主要研究在相对较稳定的环境中个体之间经济关系的长期稳定趋势,找出群体的进化稳定策略,而不是一次性博弈结果或短期经济均衡等的预测。其考虑到参与人是社会中的人,在选择策略时会受到文化背景、教育、以往以及他人经验的影响。在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订单履约进化博弈中,农户和龙头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均试图寻求实现自身经济效用最大化,结果是双方均难以选择并执行符合完全理性的行为策略。因为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是随时波动的,所以订单签约价格有可能大于或小于市场价格。若订单签约价格大于市场价格,龙头企业违约获取的收益大于违约成本,则其倾向于违约;若订单签约价格小于市场价格,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户有可能讲诚信,也有可能为了增加收益而违约。而龙头企业与农户存在长期合作关系,非完全理性的农户或龙头企业也可以通过学习不断调整策略以增强信誉实现长期合作来获取更多的收益。而他们学习与调整的速度则受到博弈主体个人因素、认知能力以及信息传播效率等因素的影响。

本文以“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为基础,对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进化博弈模型提出以下5个基本假设:

(1)农产品市场处于完全竞争性市场,产量与价格之间不存在影响关系,市场上有足够多的农产品生产者存在。

(2)假定龙头企业与农户均是有限理性博弈主体。f代表进化博弈模型中的农户,e代表龙头企业,两个博弈群体的策略空间为sf(守信,违约)和se(守信,违约),sf为农户的策略空间,se为龙头企业的策略空间。

(3)x、(1-x)分别代表农户采取“守信”和“违约”措施的概率,y、(1-y)分别代表龙头企业采取的“守信”和“违约”措施概率,其中0≤x,y≤1。

(4)龙头企业的收益为Ue1、Ue2,农户的收益为Uf1、Uf2。q表示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的订单数量,Pri(i=0,1,2)表示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的农产品收购价格,Pr0表示实际市场价格,Pr1表示低于Pr0时的收购价格,Pr2表示高于Pr0时的收购价格,其中Pr1≤Pr0≤Pr2。Gi(i=0,1,2)是指龙头企业在不同收购价格下的收益。G1=G0+(Pr0-Pr1)q,G2=G0-(Pr2-Pr0)q。

(5)c表示农户在农产品生产中消耗的成本,d为龙头企业或农户违约后的惩罚金,并假设惩罚后龙头企业或农户能够及时恢复经营,不影响其未来收益。鉴于中国农产品市场的无序性以及农户分散性,则双方都违约时双方收益为零。

根据上述基本假设,得到该进化博弈模型的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表1 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进化博弈收益矩阵

2 博弈过程与均衡分析

假设在博弈的初始阶段,农户选择守信策略的比例为x,选择违约策略的比例为(1-x);龙头企业选择守信策略的比例为y,选择违约策略的比例为(1-y)。博弈主体农户守信出售农产品的期望收益Uf1、通过违约的期望收益Uf2以及农户群体的平均收益-Uf分别为:

农户群体的复制动态方程(采用“守信”策略类型的农户比例的动态变化速度)为:

考虑农户群体能够通过反复学习并调整策略,它采取某种行为策略的比例是一个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当Fx=0时,表示学习和调整的速度为0,此时该博弈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当Fx=0时,为复制稳定状态的解。然而,这3种稳定状态可能不同是进化稳定策略(ESS)。为此,还需要进一步求解农户群体复制动态稳定解:

若y=y*时,则Fx=0,这表示所有水平均达到稳定状态;

若 y≠y*时,令Fx=0,得x*1=0,x*2=1是x的两个稳定状态。

图1 博弈主体农户的复制动态相位图

博弈主体龙头企业选择“守信”行为的期望收益Ue1、“违约”行为的期望收益Ue2以及龙头企业平均收益分别为:

龙头企业的复制动态方程(采用“守信”策略类型的基层组织比例的动态变化速度)为:

根据动态方程,当Fy=0时,有d)÷(G1+G2-G0)为复制动态稳定解,进一步求博弈主体龙头企业复制动态进化稳定解:

若x=x*,则Fy=0,这表示所有水平均达到稳定状态;

若x≠x*,令Fy=0,得是y的两个稳定状态。

3 策略动态演化趋势分析

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复制动态趋势合并,在同一个面上表示,如图2所示:

图2  龙头企业与农户策略选择的复制动态演化图

当初始状态落在A区域(x<(G2+d)÷(G1+G2-G0), y>(Pr1q+d-c)÷((Pr1+Pr2-Pr0)q-c)),博弈将收敛于进化稳定策略,即农户采取“诚信”而龙头企业“违约”;当初始状态落在D区域(x>(G2+d)÷(G1+G2-G0),y<(Pr1q+ d-c)÷((Pr1+Pr2-Pr0)q-c),博弈将收敛于进化稳定策略,即农户采取“违约”而龙头企业却“守信”。当初始状态落在B区域或者C区域,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则主要受博弈主体双方在信息获取后各自的学习和调整速度的影响。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博弈初始状态将会产生不同的均衡结果,x=(G2+d)÷(G1+G2-G0)及y=(Pr1q+d-c) ÷((Pr1+Pr2-Pr0)q-c)所决定的A、B、C、D区域面积起决定作用。区域面积与违约成本、签约数量以及价格上下波动的程度都有很大的关系。(Pr1+Pr2-Pr0)与(G1+G2-G0)表示市场价格上下浮动的程度,程度越大,C区域越小。B区域越大,表示因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极不稳定性龙头企业与农户倾向于守信。q是农产品的订单签约数量,q越大,x*、y*越小,B区域越大,博弈双方更倾向于“守信”。订单数量大表示农户的生产规模大以及龙头企业的规模大,为了保持信誉以及双方长期合作故守信。因为现实中农户的违约成本一般都小于违约带来的收益(Pr2-Pr0)q,因此y*的值较小。同样,现实中龙头企业违约的惩罚成本远远小于违约带来的收益(G1-G0),因此x*的值较小。

综上分析可知,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订单履约博弈的初始状态落在B区域的可能性较大,即选择“守信”策略的农户比例大于(G2+d)÷(G1+G2-G0),同样选择“守信”策略的龙头企业比例大于(Pr1q+d-c)÷((Pr1+Pr2-Pr0)q-c)。这是最好的状态,也是龙头企业与农户都期望维持的状态。但稳定状态的策略必存在这一方违约,这是因为市场价格与订单价格差异太大,而市场上又没有有效的制约措施,龙头企业处于供应链中的强势地位以及具备信息优势,更倾向于违约;而农户通过信息传递,了解其他博弈的结果,从而通过违约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此时稳定策略主要取决于龙头企业和农户各自通过学习和调整收敛的速度。如果龙头企业收敛于y=0(违约)的速度大于农户收敛于x=0(违约)的速度,那么博弈将向D区域演变,最终的进化稳定策略为(1,0),即农户选择守信而龙头企业选择违约,龙头企业欺负弱势农户群体。但如果农户收敛于y=1(违约)的速度大于龙头企业收敛于y=0(违约)的速度,则博弈将向A区域演变,最终进化博弈策略为(0,1),即龙头企业选择守信而农户选择违约,这时一般农户的生产规模较小、农产品供不应求。可以说,这两种进化稳定策略都不利于维持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合作的长期性,究其根源在于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性以及签约价格的不合理性,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违约。

4 模型分析及建议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龙头企业和农户均是满足理性经济人基本假设的,在信息不完备不对称、契约不完全、惩罚约束机制不健全(违约成本为零或者极低)的条件下,为了追逐和实现最大化自身经济利益,双方非常容易选择投机主义行为策略。鉴于此,订单契约需要妥善解决好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

(1)采取“保底收购,随行就市”原则,实行弹性农产品收购价格。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对于作为市场经济中理性经济人的农户来说,采取哪种行为策略取决于d与(Pr2-Pr0)q的比较,即当市场价格大于签约价格时违约取得的收益与违约成本的比较;而对同样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的龙头企业来说,采取哪种行为策略也取决于d与(Pr0-Pr1)q的比较,即当市场价格小于签约价格时违约取得的收益与违约成本的比较。考虑到农产品市场价格所具有的波动性特点,本文认为可以采取“保底收购,随行就市”原则,双方签订一个弹性的农产品收购价格。也就是说,以一个双方均可以接受的农产品价格为基准,然后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进行上下调整。这样可以平衡交易双方所获取的收益与成本,从而促使双方都倾向于选择守信行为。

(2)优化农户信息传递和获取路径,实现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信息充分共享。

当订单履约博弈落在B区域情况下,龙头企业与农户则都会选择守信行为策略。然而,在农产品供应链中龙头企业始终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关于市场信息获取的更为及时、更为完善,当订单签约价格高于市场价格时,为了寻求自身更大的经济效益,龙头企业很有可能就会选择违约行为策略;而规模小且经验分散的农户则属于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信息获取途径比较闭塞,加上自身经验不足、农产品销售渠道比较单一,受信息不对称的限制很大可能会继续执行守信行为策略,从而博弈进入A区域。在订单履约的长期动态博弈过程中,农户也会根据人际传播渠道所获取的信息来调整自身行为策略,为了保证或增加自身经济利益则有可能会选择违约行为策略;即使是在龙头企业选择守信策略的情况下,却由于人际传播的信息存在失真情况,农户也有可能会错误地选择违约行为,此时博弈则落入C区域。考虑到这些情况,必须优化农户信息传递和获取路径,实现农产品市场的真实信息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充分共享,帮助交易双方根据农产品市场的具体情况共同协商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减少农户通过人际渠道进行非理性学习的影响,从而提高订单履约效率。

(3)提高订单违约成本,加大违约惩罚力度,建立契约治理机制。

这里的违约成本不仅指双方违约的惩罚成本,还有双方的交易成本、沉默成本。如前文分析,龙头企业与农户发生违约的主要原因在于违约成本太小,违约取得的收益远大于违约成本。现阶段,我国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还很不健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签订的订单契约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形同虚设的违约惩罚约束机制很难得到有力执行。通过建立契约治理机制,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规范化和内容完善的订单契约,补充违约惩罚条款,增加双方的专用性投资或预付保证金比例,提高违约成本,加大惩罚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避免交易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减少订单违约发生概率。

(4)发挥信任、声誉等社会资本因素积极作用,建立关系治理机制。

考虑到交易主体有限理性和资产专用性、交易不确定性等交易特性,以及契约不完全性等因素的影响,仅仅依靠契约治理并不能得到完全理想的效果。在订单安排和履行的长期性博弈过程中,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在长期合作和深入交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任、声誉、互惠等社会资本因素也有利于提高订单履约率和增强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契约关系的稳定性。建立包括信任、声誉、互惠等要素在内的关系治理机制,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户在信息充分共享的基础上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双方的交易费用,促进双方的守信行为,提高订单履约率。

[1]Roy E P.Contract Farming[M].Danvill:Interstate Printers and Pub⁃lishers Inc.,1963.

[2]马义玲.农业产业化的内生动力——陕西富平订单农业模式[J].西部金融,2016,(1).

[3]马九杰,徐雪高.市场结构与订单农业的履约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3).

[4]郭红东.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安排与履约:理论和来自浙江企业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2).

[5]郭红东,蒋文华.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订单安排与履约——一个一般分析框架的构建及对订单蜂业的应用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7,15(1).

[6]王亚飞,黄勇,唐爽.龙头企业与农户订单履约效率及其动因探寻——来自91家农业企业的调查资料[J].农业经济问题,2014,35 (11).

[7]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订单农业合同履约率影响因子的Logistic实证研究——基于陕西381个订单农户的样本[J].当代经济科学,2014,36(3).

[8]周业付,罗晰,韩茜.蛋鸡行业订单履约问题的博弈及策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中国家禽,2015,37(15).

[9]秦开大,李腾.多不确定条件下的订单农业供应链研究[J].经济问题,2016,(2).

[10]万俊毅,彭斯曼,陈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关系治理:交易成本视角[J].农村经济,2009,(4).

[11]陈灿,罗必良.农业龙头企业对合作农户的关系治理[J].中国农村观察,2011,(6).

(责任编辑/易永生)

F322

A

1002-6487(2016)22-0047-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662019;71462020);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16GL3);九江学院人文类重点项目(2015SKZD02)

周业付(1976—),男,湖北黄冈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订单收益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