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分析

2016-12-09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患肢溶栓脑梗死

孟 丹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0



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分析

孟 丹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0

目的 分析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3-04-2015-10收治的100例需行动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进行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时,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

动脉溶栓;急性脑梗死;临床护理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因各种原因导致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急性脑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脑组织坏死,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恶心、言语不清、肢体瘫痪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不醒的症状[1-3]。对于急性脑梗死临床上通常采用动脉溶栓治疗,这种方法可迅速恢复大脑供血的动脉血流,使缺血区域再次灌注,缩短脑缺血时间,减少神经功能的损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2014-04-2015-10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动脉溶栓治疗,其中50例行常规护理,50例行有针对性护理,了解两种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04-2015-10就诊行动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37~58岁,平均(45.6±2.1)岁,其中大脑中动脉梗死23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18例,颈内动脉梗死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24例,言语不清12例,共济失调16例,瘫痪5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5~61岁,平均(47.6±1.8)岁,其中大脑中动脉梗死21例,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16例,颈内动脉梗死1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23例,言语不清15例,共济失调13例,瘫痪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对比研究。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经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符合动脉溶栓的标准,起病6 h内,生命体征稳定,患者或家属同意加入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脑血管造影提示血管阻塞与临床症状无关,凝血功能异常,合并颅内出血、颅内肿瘤等,患者或家属拒绝加入试验。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行溶栓治疗:使用全血管造影机(DSA)监控,采用局部麻醉的方法,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查看梗死部位和梗死程度,了解侧支循环情况。微导丝引导下将微导管送至血栓内,通过微导管注入尿激酶25万U溶于50 mL生理盐水中,以1万U/min的速度持续泵入,每注射10万U后进行一次微导管超选择血管造影,如造影显示血管已通则需停止溶栓,如显示未通,则需继续泵入,尿激酶总量不得超过75万U,时间不应超过2 h。经充分溶栓后,将微导丝穿过血栓,增加溶栓药与血栓的接触面积,以达到增强溶栓的效果。术后对术肢加压包扎24 h,以防出血,导管保留2 d,再行拔除。术后和24 h后应复查头MRI,了解患者是否有颅内出血。术后24 h口服阿司匹林片(300 mg/d,10 d后减至100 mg/d,长期服用)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500 mL静滴,1次/d,共10 d)提高患者缺血组织周围灌注和改善局部脑组织循环、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1.3.2 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模式,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患者起病急,对动脉溶栓不了解,极易产生紧张等心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急性脑梗死的有关知识,进行动脉溶栓的必要性,手术过程及注意事项等,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同时运用如分散注意力等心理技巧,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保证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都能够以最好的心理状态去面对。②术前准备:术前行常规检查,并排除手术禁忌,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术前6 h禁饮、禁食。③术后常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术侧制动,仔细观察术肢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在患者卧床期间,家属应对术肢进行按摩,以免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在患者留置溶栓导管的2 d中要保持导管的固定和畅通;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使其抗凝状态,极易发生穿刺点出血或皮下血肿形成,因此,在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穿刺点要进行常规消毒、更换敷料,预防感染,同时在换药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换药时观察患者的体温及穿刺点周围皮肤颜色。另外,还应关心患者的基本生活情况,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忌刺激食物,多食用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因心情因素导致疾病再次复发;积极治疗原发病。④并发症护理:动脉溶栓后易发生脑出血,引起颅内压升高,引发患者头痛及意识障碍等,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情况、瞳孔的变化,如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血压升高等异常情况,则需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对症处理。⑤康复指导:术后绝对卧床24 h,患肢功能位,2 h一次体位变换。告知患者及家属及早进行康复训练,使患者自身有及早进行康复训练的意识,积极配合,早期可在家属的协助下进行被动训练(活动患肢及及关节),病情稳定后,鼓励患者尽早进行自主训练(患肢平衡、站立、行走等),训练时,要根据康复师的指导进行,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操之过急,从而使患肢得到早期锻炼,有利于功能的恢复。出院后,也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长期适当的锻炼,使患肢功能尽早恢复。

1.4 观察指标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治疗效果: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量表)评分来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治疗效果:基本痊愈为评分减少90%以上,显效为评分减少46%~90%,有效为评分减少18%~45%,无效为评分减少18%以下或评分增加。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统计学软件SSPS18.0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起病急,若不及时进行脑动脉血管的再灌注,极易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造成不可恢复的后遗症,因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需选择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4-6]。动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方法,可进行快速溶栓,保证大脑血液的再灌注,缓解大脑缺血状态,减少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7-8]。在上述实验中,实验组患者由于发病急,对疾病及动脉溶栓的不了解,会造成心理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普及,动脉溶栓的必要性及心理疏导,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可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溶栓治疗。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应用了尿激酶溶栓剂及抗凝药物,使患者的血液处于抗凝状态,因此要在治疗后进行加压包扎,避免穿刺部位出血,同时在护理中还应注意患者的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或其他部位有无皮下出血,在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等基本情况及有无头晕、呕吐、意识不清等状况,换药时还应注意患者的穿刺点周围有无异常情况,若有异常,则应立即告知医师进行对症处理。在进行动脉溶栓后,要给患者及家属讲述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的必要性,鼓励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康复锻炼,从而有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故而实验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进行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时,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可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

[1] 庞洪波,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1):31-32.

[2] 李敏.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1,3(17):242-243.

[3] 赵晓红.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研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8(4):269-270.

[4] 郭玲.导管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0):3 136-3 138.

[5] 阎萍.早期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旬刊,2011,24(9):4 867-4 867.

[6] 关红梅.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100-102.

[7] 金敏,周大勇,沈利明.急性脑梗死行动脉溶栓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9):49-50.

[8] 鲍玉华,王琴,庄凤娟.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8):2 026-2 027.

(收稿2016-03-07)

R473.74

B

1673-5110(2016)22-0129-02

猜你喜欢

患肢溶栓脑梗死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溶栓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近期及远期康复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