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山”自然生长
——浅谈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2016-12-08颜敏
文 颜敏
返璞归“山”自然生长
——浅谈农村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文 颜敏
我园背靠云台山,和“花果山”山脉相连,有着得天独厚的大山资源。结合我园地域特点,迫切感受到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重要性,并通过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教育形式,真正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农村幼儿园 回归自然 课程游戏化
教育家卢梭主张“教育要归于自然”,幼儿园游戏也应回归自然。我园背靠云台山,和“花果山”山脉相连,有着得天独厚的大山资源。但是由于家长教育观念落后,追捧小学化教育的现象严重。幼儿游戏的空间、时间有限,幼儿游戏得不到充分的保障,我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也就成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基于这种现状,结合我园地域特点,我们通过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改变了原有的教育形式,真正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一)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每个儿童都是一个有独立存在价值的实体,儿童有自己的权利、思想、情感、需要,是正在发展中的人。我园的课程游戏化方案,正是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观点,还幼儿于生活和大自然中,满足幼儿需求,激发幼儿的愿望。
(二)把游戏还给孩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我们遵循“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的理念,利用身边的本土资源,让幼儿在玩一玩,做一做中,构建自己的认知。
(三)确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
将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因素皆纳入到课程中,它体现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可生成,也可预设,我们树立了一日活动皆课程的理念,使幼儿的生活起居也成为课程游戏化建设的内容。
二、探索适宜的课程游戏化方案
我们尝试通过对课程内容游戏化、生活化、适宜化的改造,突出以幼儿为主体,以游戏贯穿始终,让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我们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育形式和生活活动四个方面进行了改造,具体如下:
现状改造设想课程结构偏重知识结构,以灌输为主,过分强调知识的定向化。以思考为纽带的和谐的行动结构,以幼儿发展为导向,以经验获得为过程和目的的动态结构。让孩子在行动中学习,把生活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课程生活化、游戏化。课程内容忽略五大领域的相互融合,忽视幼儿生活经验。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适宜孩子的需要,让游戏真正地成为幼儿活动的基本形式,树立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让幼儿课程更生活化、游戏化。教育形式偏重集体教学活动,不注重幼儿主体性,忽视小组和个别活动。合理灵活地规划活动空间,恰当地布置桌椅,满足幼儿游戏活动需要,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探究,教师专注观察,适当给予引导,减少时间和空间的浪费。生活活动以集体生活活动为主,幼儿消极等待时间较长,无自主性。重视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满足幼儿需要,让幼儿尝试自主喝水、进餐等,将生活活动与幼儿区域相结合,合理地安排和管理,让每位幼儿都有选择的机会,避免幼儿等待的现象。
三、创设互动式的课程游戏化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园利用云山的本土“山”资源,创造数量充足、种类多样、材料丰富、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游戏空间,真正为幼儿主动发展提供条件和保障。
(一)创设自主、宽松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应为幼儿营造宽松、愉快的活动环境。我们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强教师自身修养,建立良好的家园关系,用心爱护每个幼儿,形成良好的师幼关系,为幼儿的活动、游戏、生活,营造安全、温馨的精神环境,让幼儿在园充满安全感和归属感,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二)营造充满童趣的户外环境
山里的孩子最喜爱大山,我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立足生活游戏,我们利用走廊空地做成组合器械区、木质钻爬平衡区、玩球区、投掷区、饲养角、大型积木户外建构区、帐篷角色区,想方设法,力求让每个角落都焕发生命力。
(三)打造生活化的室内环境
坚持《指南》引领下尊重每个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差异性,力求和孩子一起锻造属于孩子们的空间,利用生活中的经验和资源,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
(四)创建丰富、多元的课程游戏化活动区域
我园秉承以尊重幼儿兴趣爱好、激发幼儿自主活动为宗旨,根据我园课程实施进展情况,利用本土资源创建数量充足、种类多样,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游戏区域。
四、建设开放、整合的课程游戏化资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挖掘“山”文化资源
我们将本土云台山“茶”文化、“西游记文化”等资源引进课程,创建数量充足、种类多样、与幼儿发展相适宜的游戏区域。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根据山上一年四季的变化,让孩子了解山民不同时节的一些习俗、劳作等,利用踏青、种植、采摘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
(二)整合家长资源
《纲要》要求我们要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因此,我园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联系,让家长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工作,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
(三)建立“信息资源中心”
以“山野童趣”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建立有效的交流载体,家园共同挖掘有关课程资源,在丰富课程资源容量的同时,发挥网络的远程交流功能,形成内容科学、管理有序、应用有效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
五、提高课程游戏化能力
(一)加强课程游戏化的园本培训,提升教师的规划设计能力
学习先进的课程游戏化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转换教师活动设计的视角与深度,引领教师研究幼儿的“学”,以“学”定教,掌握活动设计方法策略,贯彻游戏精神,以此来提升教师游戏化活动的规划设计能力。
(二)开展“二次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组织实施能力
“一切以幼儿发展为本”,观摩幼儿游戏活动,并进行二次研讨,分析存在的问题,研讨出改进的方案,从而提高了教师游戏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
(三)注重日常活动细节,提高教师观察分析能力
观察需要教师有持之以恒的耐心,有勇于反思和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在日常活动中,教师明确观察的态度,制订了合理的观察计划,用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客观、全面分析。
(四)通过专家引领,提升教师诊断改善能力
通过现场观摩游戏促进教师的思考,进而教研交流活动,明晰游戏设计的思路,理清游戏发起、游戏观察、游戏评价等要点,帮助教师进行经验的归整和梳理,进而改善教师对游戏的创设、材料提供、游戏的跟进、指导策略等,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诊断改善能力。
同时,通过努力,提高自身影响力,引领周边民办幼儿园和家长的教育观念,一切从幼儿角度出发,让幼儿园课程真正的生活化、游戏化,让孩子们在快乐游戏中和谐发展。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云山中心幼儿园)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2]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3
[3]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Z}.2012-10
[4]朱文雁,董麒.《幼儿游戏活动组织方式探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