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

2016-12-07刘玉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初中

刘玉挺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网络道德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规范自身的网络使用行为,还可以用道德的力量帮助学生远离网络“负能量”。笔者基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就加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网络道德培养方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旨在为初中计算机教育工

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 信息技术教学 网络道德培养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德育因素。信息技术不仅是获取、加工、交流信息的工具 ,更是适应未来社会终身学习发展的基础。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创新实践 ,共同建构健康优秀的信息文化 ,引导学生在获取信息,学会评价信息与遵守信息安全过程中 ,逐步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网络社会中消极无序的道德失范行为,如今网络犯罪、色情资料、灌输暴力思想、散布摇言和虚假信息等己严重危及人们的正常生活。维护网络安全 ,只有坚决遏止消除这些不良信息的传播,才能增进先进网络文化交流与发展 ,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的和谐发展。信息技术中开展网络道德教育从规范学生的思想、言行 ,行为入手,通过调整着他们的内心活动引导学生健康负责任使用网络,提高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 ,自觉抵制不道德的行为。

2.社会法制教育的重要补充

网络的全球性、隐匿性 ,各种有害信息往住游离在法律的边缘,让人防不胜防。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 ,人们的传统习惯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规范 ,在依法规范网络行为的同时 ,道德具有更广泛的调整范围。人们的网络行为更多需要和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制教存有机的结合 ,才能维护网络的安全和保障网络健康与发展。

3.学校网络道德教育严重缺失

初中各科教材及信息技术教材中专门涉及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多,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往往照本宣科 ,教学时很少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及生活实际 ,部分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了解的很少甚至一无所知 ,大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过重放在技能操作上 ,很少去关注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根据对全市信息技术教师调查与访谈 ,部分信息技术教师缺乏知识产权及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往往当着学生的面迷恋网络游戏、使用盗版软件等不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老师很少 ,信息技术课是学生唯一正面接触网络的阵地 ,但在这一阵地上网络道德教育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教师未能给学生正确的方向引导,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思考。

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师要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富有个性发展的教学观和人才观 ,不断更新知识 ,以研究者的眼光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中可充分结合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的特点 ,发挥服务德育教学的优势,尽可能多的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帮助其收集开发优秀课程教育资源 ,关注学生的生活应用和实际需要 ,挖掘德育教育素材,开辟新的德育手段 ,实施相应的德育教学。针对信息评价,信息安全事件我们可以创设情景 ,小组教学 ,辩论、创新、探究 ,在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时既可以追求内容的丰富,也可以追求形式上的多彩,倡导学生积极参入学习目标、评价目标的制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情感上体验与深化。

2.做好学生上网心理辅导

信息技术教师结合相关教学内容 ,定期与学生进行网上交流讨论,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见解、态度和观点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的同时 ,懂得社会生活应遵守的规范 ,掌握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学会做人 ,昀后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教师还可尝试有效利用网络交流虚拟平台,通过网上心理咨询等方式为师生沟通建立一个良好的五动交流渠道 ,交流时可隐去真实姓名 ,讲真话 ,以便交流中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动态 ,纠正其偏差 ,避免了现实生活中直接交流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弊端,帮助学生解决真实的思想问题。

3.培养学生负责健康安全的上网习惯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负责、健康、安全使用网络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心理品质 ,所谓习惯 ,就是经过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而巩固下来行为方式和的思维模式。比如在上机实践中 ,信息技术教师要经常性地教育学生从爱护机房设备、环境卫生 ,正确负责、安全使用网络资源的好习惯入手,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 ,提高对网络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效率,懂得利用网络去接触社会、服务社会,逐步养成利用网络搜索信息资源 ,获取信息知识 ,促进创新能力。对一些学生恶意幵关机的行为 ,直接去制止 ,学生可能产生负面低制情绪 ,从侧面点拨告诉学生这种操作容易造成系统损坏机器无法正常启动。同时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重要的还要使其了解网络信息社会的复杂性 ,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和法律法规意识 ,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教师引导学生冇效利用网络五动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能更好的利用网络去自主学习 ,学生在网上获取大量健康信息,通过有效的分析、整合、吸纳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为学校资源建设,信息管理出力、献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利用校园网及丰富的主题网站资源 ,提升校园网的文化品位及培养学生文明上网习惯。经常性利用校园网及专题报告 ,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网络行为规范。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技能,经常性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绘画、电子板报制作、网页设计、动画制作等评比竞赛活动 ,并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发布到学校的网站上形成共享网络资源 ,让大家共同来欣赏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达到育人的优化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必须要结合相关网络德育教育理论,从培养学生良好网络使用习惯入手 ,引导学生对网络信息具有批判的意识 ,不参与不良的信息交流活动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负责任的使用与加工信息 ,逐步提升网络道德修养,为学生终身可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代明.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与培养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探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4,26:161-162.

[2]陈彩霞.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思考 [D].甘肃教育,2016.

[3]吴前雄.浅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J].科学导报,2014(12):194-194.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初中
春风化雨,“化”身多维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