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2016-12-07梁以华
梁以华
摘 要:旧城的街区重建,结合民居、街道、公共空间的保护发展,一直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关键。香港的旧城 (维多利亚城)经历百多年发展,传统的街景及公共空间亦经历更生,从中可以追寻一些处理方法的优缺和得失。介绍了香港早期旧城历史街区形成的背景,指出“唐楼”作为香港传统华人民居构成的街区特征,再就几个近年的唐楼活化项目的公共空间更新个案进行解析,希望借此寻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近代都市民居的方向。
关键词:香港旧城区;唐楼民居;活化街区;公共空间
Abstract:The reconstruction of blocks in the old city, together with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houses, streets and public space, is always a key of urban planning. The old city (Victoria City) of Hong Kong has been developing for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 and the traditional street views and public space have also undergone regeneration, from which we can pursue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some certain handling methods.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forming background of historic blocks in the old city of Hong Kong, pointed out that “Chinese tenement” a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house w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ocks in Hong Kong and analyzed several updated cases of public space of Chinese tenement active programs in recent years. Hope to find a direction for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folk houses.
Key words:the old city of Hong Kong ; Chinese tenement ; active block ; public space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2-90(4)
1 香港旧维多利亚城的华人历史街貌及公共空间
香港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珠江口东岸,濒临南海。1841年鸦片战争后英国人开始管治香港,沿着海港建立了最早的旧城——维多利亚城。当时的维多利亚城分为三个区域:城的中部被称为“中环”,是英国人行政、商贸及军事核心;城的西岸被称为“上环”,是最早期码头华工聚居地,进入民国时间各地华商南来聚集此区经商,遂成为华商的居住及生活中心;城的东岸被称为“下环”,即是现时的湾仔,初时是英商舶船及存货地,后期逐渐填海,英商将仓地改建或出售,遂成为华人聚居地。
时至今日,中环现代的摩天大厦与雄伟的英式文物建筑交织排列,是许多游客所认知的香港殖民历史城貌,但这并非本文分享的议题。在上环和下环(湾仔),现在依然可以看到华人传统的民居街景,本文将集中讨论这两个华人区域在街区重建中如何处理民居公共空间的经验。
香港最早期的华人市区居所沿用岭南式竹筒屋,下铺上居,垂直于街面平排而建成,其正立面向街道,深处有窄窄的天井,楼梯及厨房均设于天井内。随着香港逐渐发展成为英国人的商埠后,人口激增。至19世纪末,华人区越加稠密,频频将旧楼加建及密封,埋下许多危机。当时旧楼危机问题很多,主要有:居住密度大,导致加建,因而木楼板超出负荷范围;增加住户,权责不分,管理出现混乱,屋顶失修无人管理,漏水带来污水的卫生问题;擅自加建、分间,导致某些房间没有直接通道,杂物严重阻塞消防通道,有时甚至楼梯也被僭建,导致火灾时难以逃生;每家人自建厨房,有时加建的厨房会无天井窗、无烟囱,不能排烟导致油烟积聚, 滋生鼠虫;旧楼没有卫生间,竹筒形的平面使得内房住户的粪桶需要穿房入舍才运出前门,粪水滴落在大厅或过道上,极不卫生;由于过度加建,往往连天井也封密作为居住空间,因而后面的内房无空气流通, 加速疾病传染。
基于以上的问题,当年华人区频繁发生火灾及塌楼,终于在1894年,上环太平山区爆发了最严重的鼠疫,造成二千多人死亡。 当时的港督罗便臣 (Robinson) 爵士接受英国工程师查维克 (Chadwick) 的报告,认为当时华人极度恶劣的居住环境是鼠疫爆发的主要成因,继而在1903年推行香港历史上第一条《建筑及公共卫生条例》,引入英国当时工业革命后期最先进的结构、通风、采光、防火、逃生标准,并融合了华人生活习惯和岭南营造技术,衍生为建筑的标准。此后根据此条例建造的房屋,形成了独特的华人民居建筑形态,香港人称之为“唐楼”,用以区别洋人住的“洋楼”。
唐楼的形态由当时特殊历史情况衍生的建筑物条例演绎而成,建筑要求主要有:楼房有高度限制,使得面向街道的窗户可以享受到自然光;每栋建筑物之间需要防火分隔,不可以用木板墙,必须构造实心的砖墙作结构及隔火的分界墙;阳台可以伸出街外,适合南方气候,让公众可以有遮阳的同时,住户也可以在楼上有乘凉透气的地方;建筑物的密度、容积率和楼层均受到控制,初期只可建造3层,控制民居不要过密;地面通常是商铺,可以占用整个地盘,上面住宅平面要内缩,令到向后的房间和厨房均可以采光;需要配有后巷,即两栋唐楼背靠背的地方,中间是公用的后巷,方便运送粪桶和火灾时可以多一条路径逃生;建筑物之间的街道虽然依然如旧非常狭窄,但由于控制了建筑物高度,顶层也要后退,建筑物沿街底层依然可以采光。
香港的华人旧区沿街多由唐楼组成,因此街区的面貌概括来说,是连串的阳台、临街的回廊、共享的窄街、后退的顶层和让厨房及后走廊开放的后巷景貌,也就是上环区和湾仔区的传统街景。
2 重建城市公共空间的手法演变
香港唐楼群特有的建筑形态,构成旧区特殊的共享空间,例如:两旁布满街档的窄街,唐楼之间后窗互望的后巷天井,临街的露台,骑楼下人们商贸及进行各种小区活动的空间。过去数十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旧城公共空间也在发生改变。
以往香港重建旧区的手法并不成熟,往往破坏了小区的传统公共空间。1960年后,香港建筑条例改变,容许建造高楼大厦,以覆盖率和容积率来控制楼宇的密度,楼宇开始可以建起得很高,唐楼群逐渐被拆作重建,大致会发生以下几种情况。
2.1 以往在窄街旧区里个别地盘重建
从1960年至大约1990年代,发展商重建旧区时只关注新建筑的实用性。个别发展商将个别唐楼拆建,但旧有街道却没有拓宽。虽然新的覆盖率条例要求塔楼收窄,但是由于香港没有塔楼后退的条例,所以塔楼建造时多靠近临街立面,造成狭窄的旧区街道如同深坑一般,比昔日更密不通风,旧日临街骑楼下的公共空间因此消失。此外,裙楼紧贴后巷,令旧日天井也消失了。整体来说,旧有的公共空间都被破坏,街区微气候也恶化了。
2.2 以往在旧区里进行单一大型重建
发展商有时会整合旧区地盘,改建为单一大型屋苑组群,将几幢塔楼建于裙楼上。裙楼紧贴临街面,裙楼前的街道依然狭窄。塔楼收窄后腾出空间形成裙楼上的平台,被塔楼围困,并不提供给公众使用。整体来说,旧有的公共空间反而被私有化。
2.3 近年在窄街旧区里跟据城市规划的单一小型地盘重建
近20年来香港政府城设点规划大纲会在旧区预留某些荒地,形成不同小型的“袋口公园”,供公众作休憩使用,可惜成效不理想。由于防火的要求,公园两侧小型地盘独立发展重建为高楼,高楼的墙面要用实墙,公园像被高楼围在深坑一样得不到光线或空气,高楼与公园亦不发生关系,民民难以有效使用这些空间。
2.4 近年旧区单一大型地盘重建
近20年来,城规有时会要求大型重建损拨出部份地面给公众使用,但是考虑并不周详。发展商将许多旧区唐楼拆卸,整合为一大地盘。由于不再是独立唐楼,无需后巷作走火或运输垃圾之用,重建甚至可以占用原属私人业权的后巷。新建筑会在大堂门前拨出空地建造一个漂亮的大型罗马式广场开放给公众享用。虽然在城市设计上已经比昔日思维有所改进,但是与旧区肌理不能发生关系。而且新建筑的裙楼紧贴旁边剩下的旧楼,令旧巷环境比以前更差。
以上四种旧城重建的手法均不理想,将旧有的传统街景破坏之余,亦将小区的公共环境质素下降。
3 活化城市文物建筑的空间案例
以上例举的旧区改造均是以前并不理想的做法。幸而在近十年里,香港社会保育文物建筑的意识有所提升,政府和业界亦对旧区重建有了一些新的思维,开始尊重旧区的公共空间和街道原有的脉络,以下简述几个较有代表性的案例。
3.1 案例一:湾仔区和昌大押 (当铺) 保护及更新项目
位于湾仔庄士敦道的这一列四幢的战前唐楼,始建于1888年,其中一个单位里的“和昌大押”,经营典当业过百年,最为香港人所熟识。这列唐楼的最大的特色是沿街有相连的阳台和古典式长廊,成为湾仔旧区的地标。2005年,香港的市区重建局将这列唐楼与周边地盘一并发展。经过6年的规划、保育及更新工程,成为新式住宅及商业综合项目,而这四幢唐楼被加固并活化为时尚餐厅。这个项目可算是香港最早的一个将唐楼经活化后而能够自负盈亏的项目,因此整体来看是个平衡发展和保育的例子。
在这个例子里看到的是香港旧城沿街唐楼群特色的连串阳台及回廊,结合了岭南民居与英国人在南洋殖民地遮阳挡雨的特色设计。这个项目最大的特色是恢复了阳台及回廊,保存街貌旧样,并将天台辟作公众空间。
3.2 案例二:上环永利街唐楼保护及更新项目
香港电影《岁月神偷》取得国际电影奖项,电影取景的上环永利街唐楼群因而成为热门旅游景点。香港市区重区局顺应民意,取消原来重建计划,将这一列九幢建于1950年代初的唐楼全数保留,拆除骑楼违章物,将门窗及栏杆修复。项目最大的特色是保留了原本居住的用途,供香港大学海外学生短期租用,可谓将唐楼最“原汁原味”保存及更新的例子。
上环永利街唐楼群保留了香港旧城沿山小区的形态。在开埠早期将该类山区规划成一排排唐楼的时候,前面均有一公用空地,被称为“台”,小区居民可用作乘凉或聚集,甚至有小铺将货物展示在空地成为“地摊”。这个项目除了保持唐楼群为住所及小铺外,亦保留台地作共享空间,市区重区局并安排文艺活动在楼宇及台地举行,保存了小区风貌。
3.3 案例三:湾仔蓝屋唐楼群保护及活化项目
湾仔石水渠街有一排上世纪20年代的砖木结构唐楼,称为“蓝屋建筑群”,因其鲜蓝色外墙和铁栏骑楼而成为香港地标。通常这个年代的唐楼多数已经残破不堪而被丢空,但是这组房屋却属于罕有在市区内仍然有居民长住的唐楼群,成为香港社会文化的话题。香港政府邀请湾仔地区非牟利福利服务组织——圣雅各布福群会合作,以创新“留屋又留人”理念进行活化——保留旧住客,同时另新设社企运作的店铺,如故事馆、有机食物店、社会服务中心等,剩余的单位也迎来文化艺术工作者作为新租客。
蓝屋活化的空间特点是利用原有建筑结合后巷及荒地成为新的公共空间。除了巩固旧楼及改进消防与卫生设置外,新设计在唐楼后巷空中以回廊、电梯贯穿相连,增强单位互动,又把后巷和荒地变成公共花园,让居民、街坊、社工及艺术家互动沟通,为旧区建立新社群网络。
3.4 案例四:上环余乐里后巷唐楼群更生项目
上环余乐里是一排建于上世纪30年代唐楼的后巷,状况十分残旧,卫生环境极差,难以有效全面复修原貌,居民也不想留下,多年来促请政府重建。市区重建局将这排屋与附近地盘整合,重建为新型住宅高楼,却将唐楼剩余部分化成装饰元素融化入公共空间。
此项目的新建高楼设在旧街巷的外围,以便腾出空间作为公园,保留了三幢相连式颇具特色的唐楼,保留唐楼外框,拆除破烂的屋瓦,唐楼遗迹活化为室外展馆。重现香港旧区的巷里空间,保存了石墙、楼梯及老榕树,让公众在步行巷里的过程中体验旧日风情。
3.5 案例五:湾仔“艺术小区”茂萝街唐楼群活化项目
茂萝街唐楼群,是两排共十幢在湾仔旧区建于1910年代的三层较完整的唐楼组群,在香港是十分罕有的。此案例为笔者设计的建筑保育项目,同时达成三个目标:在狭窄的旧区提供公共空间;保育历史建筑;活化为公众文化艺术场所,在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同时,展现唐楼的历史以及保育传统建筑的手法。
在设计手法方面,着重以下几方面:
3.5.1 公共空间
为了符合城规要求提供小区公共空间,将残破的唐楼部份拆除,辟作公共空间,将旧区原有后巷融入其中,活化旧区巷里空间,并以地砖及灯光刻划出旧建筑原有平面,用保存的旧建筑的向内立面造成解剖面,让公众行走在内部天桥时能感受旧日都市唐楼群组的规划及尺度。
3.5.2 街景塑造
不强求塑造怀旧景象,充分尊重历史变迁。完全保存了1910年代最完整的四栋唐楼,并修复其特征元素,尤其是骑楼栏杆及法式门窗等,从而保留引人瞩目的历史街景。但是在整理其余已经被严重改建过的两栋唐楼的时候,融合现代元素,得出来的整体效果呈现新旧的交错、反映街景的蜕变。
3.5.3 室内空间
这个项目需要活化旧有空间,就必须符合现代的舒适要求及安全标准,故此将所有钢铁楼面结构和消防冷气装置隐藏,让公众在欣赏艺术展品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传统的木梁、砖线和门窗等旧有元素。
3.5.4 互动空间
这个设计开辟了新的庭院,公共空间与建筑形融为一体。垂直绿化墙可以变更为电影屏幕或装置艺术房间,玻璃幕墙后的木条百叶可以随意调整,配合中庭的活动或天气的变化,让各层室内的游人同时欣赏内庭院的景色和表演,创造了互动空间,经常举办公众文化艺术活动,让市民参观及参与香港漫画动画创作,如今已是“动漫基地”,推动了香港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4 结语
香港上环及湾仔的旧城区由唐楼民居建筑组成,结合了19世纪末的西方结构及卫生标准,与岭南营造技术和华人起居模式,是我国近代民居的独特类型,见证我国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历程。由唐楼组成的香港历史街区,营造出的传统街景及公共空间,成为昔日华人社群生活和交易的环境值得研究和保存。在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华人历史街区的过程中,应尊重原有的历史空间,改善住宅卫生、通风条件,优化历史街区环境,引入市场的功能,鼓励地区的文化产业,延续当年唐楼街区这种新旧交融的历史使命。在探索我国近代都市民居建筑发展路途的当下,希望这些香港更生旧城区的经验有助于提供有效而实务的方法。
责任编辑:于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