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视觉传达系统在历史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

2016-12-12李栋晶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视觉公共空间艺术

李栋晶

摘   要:通过了解六朝博物馆中对于艺术设计与公共视觉传达的创新应用,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公共视觉传达系统,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提出公共视觉传达系统的趋势将在今后的发展中日益壮大,不断进步与完善。

关键词:公共空间;视觉;艺术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3-0200-01

2014年南京六朝博物馆正式开放,为南京首座贝氏建筑,是贝津铭长子贝建中资深设计团队亲手建造,面积为2.3万多平方米。公共空间指供居民生活中公共使用的空间。公共视觉传达系统日益成熟,从功能性走向服务性,更注重人性化,公共视觉的发展和优化是离不开视觉的展现。

一、公共空间视觉识别

视觉识别是人类最常见的行为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生活习俗以及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影响下,形成各种视觉符号,他们将文明简略压缩,是独有的。如今,视觉识别已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一幅完整的图片而是将人们眼中的事物转化为图形或文字,用其吸引注意力以及传达信息。

六朝博物馆是艺术设计创造的源泉,是以真实的历史文明完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真实事物。六朝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会不断的积累与沉淀,有无穷艺术创造力。建筑“六朝博物馆”,字出自王羲之之手,显示出当时书法盛世的多样化。

二、公共空间视觉导视

视觉导视的建立,能够化零为整,达到统一的的表现方式,具有完整性,同时也提高了被表现事物的整体品质。心理学专家经过研究,发现人们接受外界事物大多来源于视觉。公共视觉导视系统的发展是从难到易的一个过程,最终成为符号。博物馆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公共空间,空间大且布局多,融合了各种图形和文字信息,使人眼花缭乱。六朝博物馆的导示系统相对来说复杂,最终目的就是指引人需找到正确的信息并将所想要传达的信息表现。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水平发生了变化,对于图形符号的相对调整,元素的重新构造都有了不同的观点。符号的进步,也会受到社会经济与市场、文化、精神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的审美特征,出现多样化的趋势。

三、公共空间视觉形象

在六朝博物馆中,视觉形象是一个图形标志提炼出来的结果,它体现着博物馆里展览的风格及其艺术的品味。中国的传统元素的展现离不开物质载体。专题博物馆视觉形象是一个符号系统,包括两方面:(1)一系列图形符号、色彩和图形色彩的多种组合,以及这种组合在专题博物馆整体环境中得以应用的系统;(2)专题博物馆发展历史中具有文化价值和意蕴的实物。六朝博物馆的视觉形象设计体现了六朝时期的精神文明及其文化。美学的理念不可丢掷,视觉形象在整个公共空间中占据着特别大的影响力。它能影响这人们的心理和价值观,来使人们感受到美,吸纳到美,从而认识到美,将六朝博物馆的个性化魅力发挥到极致。

四、公共空间的视觉语言

公共视觉语言随着公共空间的日益剧增,人们交流场所日益多样,视觉语言的广泛传播已经遍及全球,它不受教育水平的限制亦不受年龄的局限,是已经超越了国界的一种广泛的表现形式。其中,图形语言占据公共艺术视觉表现的一个很大地位。

博物馆中语言大多以视觉图形的形式出现,因为图形相对于文字而言 ,识别力更强,更容易被人们所认知与理解。视觉语言的出现,即使设计灵感上的创新,也为设计灵感发挥更多的释放。它引导了人们的意识感官,使其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产生出多维的感官效果。六朝博物馆在“六朝风采”的展厅里,“竹林七贤”的典故运用的淋漓尽致,并且贝氏设计团队将苏州园林的设计手法打造于内。展厅内几乎观察不到实体的墙壁,而是用大片的光影和竹林相互交错,通过灯光以及竹影的效果,将起打造成私家花园的游览仙境,体会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独特的六朝风雅颂。

五、公共空间视觉尺度

人类的空间认知规律就是不同的空间规模应对着不同的空间尺寸。随着公共空间的多样化发展,空间视觉尺度已不再是一个无法探讨的问题,对于人们面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与接收能力所发生的不同的反应。不同的视觉空间的不同尺度,带给人们的视觉体验将是天壤之别。

六朝博物馆中有一处“六朝风采”区,在这个展区中,人们可发现是由多个屏风拼凑而成,并根据拼缝的字画雕刻,形成了四周围合的场面。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也出现在博物馆中,他们借助于多种形式,将细长的通道变成多彩的交流互动空间,以生动且不占据空间的影像帮助着人们梳理观展内容。

公共视觉传达系统在引导着人们创新,并赋予更多人性化的可能性,公共视觉传达系统日益完整,对于设计者来说,可以以更完美的设计美感冲击视觉,以人性化、服务化的理念设计创作,可以提升设计本身的品质,提高了生活的质量与品位。

参考文献:

[1]李函儒.论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现代化融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2).

[2]威廉阿伦斯(美).当代广告学(第八版)(上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霍海滢.专题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的设计方法[J].青年文学家,2011(02).

猜你喜欢

视觉公共空间艺术
纸的艺术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