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遗产旅游开发管理比较研究
——基于1985-2014年的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

2016-12-07姚宏郭雪梅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遗产地世界遗产遗产

姚宏,郭雪梅

(1.西安财经学院 商学院 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710100;2.西北大学 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9)



中国遗产旅游开发管理比较研究
——基于1985-2014年的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

姚宏1,2,郭雪梅1

(1.西安财经学院 商学院 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 陕西 西安 710100;2.西北大学 文化遗产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9)

文章筛选整理1985-2014年来国内外对中国遗产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的成果,根据遗产旅游开发、遗产经营与管理及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三大主题,分析对比国内外研究在区域、方法和内容上的共性和差异。其中,国内研究区域呈现重世界遗产地、轻非世界遗产地,研究方法重定性、轻数理模型,研究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国外研究主要测度遗产地周围环境的变化,实证案例偏于精细,文化遗产、遗产建筑等研究是重点。国外研究的广阔前景给国内研究提供良好参照,未来我国遗产旅游研究新趋势,在研究区域上,突破遗产单体研究视角,维护区域发展的公平性;在研究方法上,数字化技术与遗产景区联姻,实现遗产景区永续发展;在研究内容上,多学科交叉实现联动发展,打造中国特色遗产旅游体系。

中国遗产;旅游开发;经营管理

截至2014年6月,中国共计拥有47项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3项,世界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遗产总数名列世界第2位,仅次于意大利的50项[1]。中国的遗产旅游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遗产地普遍存在久被诟病的问题“重申报,轻管理”,因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与科学发展规律的保护体系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30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国遗产旅游开发与管理的文献进行检索与对比分析,总结相关经验,为未来中国遗产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提供借鉴。

一、国内外中国遗产旅游开发管理研究文献总体分析

本研究的文献来源为国际权威数据库Elsevier和中国知网(CNKI)中的国内外核心期刊,检索文献刊出时间自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年份1985年1月起至2014年12月,为确保搜集文献的广度与深度,笔者主要参考Tourism Management、Annals of Toursim Research、旅游学刊、地理研究等核心期刊。

(一)国内外文献数量对比分析

在1996年以前,国外研究成果很少,1996年之后相关研究如雨后春笋,逐步在学术界得到关注。在2005-2014年,国际上关于中国遗产旅游的研究文献量几乎呈直线增长。目前,跨国界申报和管理遗产的工作已经成为新常态,我国的遗产旅游保护与管理已经引起国际专家的关心与思考。

国内自1985年来关于中国遗产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研究数量呈现上扬的趋势。为了方便分析,按时间等距原则将国内研究30年分为三个阶段:研究起步阶段(1985-1994年)、研究发展阶段(1995-2004年)、快速增长阶段(2005-2014年)。

第一阶段(1985—1994年)属于研究起步阶段,本阶段共104篇文献,占检索文献总数的18.7%,年平均10篇。从1982年开始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对遗产的界定和开发研究才刚刚起步。

图1 1985年以来中国遗产旅游开发与管理的国内外文献数量对比

第二阶段(1995-2004年)为发展阶段,与起步阶段相比,文献数量已经大增,共计158篇,占检索文献总数的28.5%,年平均16篇。此时各地申报世界遗产活动已经大规模进行,遗产旅游研究快速发展,特别在1995年文献数量达到最大。

第三阶段(2005-2014年)为快速增长阶段,文献比例最大的时段296篇,比重达到53.4%,年平均30篇。从遗产开发中的多方利益相关者诉求均衡、管理体制变革到政策法规等研究,从概述性研究逐渐过渡到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保护管理研究较多,尤其是2005年《西安宣言》的颁布将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区域拓展到周边环境,学者试图从多个方面来寻求世界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双赢途径。文献的数量也达到最多。

(二)国内外研究区域对比分析

有关中国遗产旅游研究区域的选取上,国内外存在一定的差异。国外对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城市香港、澳门、广州、上海和北京的遗产研究是非常丰富的。文化历史名城所在省份成为国内研究的焦点。

1.国内案例研究区域分析

通过对国内研究的三个阶段进行案例地的研究频率统计,排名前5位的省份的聚类结果如表1。对比各个阶段的聚类结果,得出两个结论:案例地的选取表现为单极辐射向多极辐射发散趋势;案例地研究数量与学者的追踪研究数量正相关。

表1 三个阶段研究文献数量排在前5位的省份聚类结果

第一,区域案例选取呈现由单极辐射向多极辐射发散态势。三个阶段排在前5位的省份文献数量分别占本阶段案例研究总数的66%、40%和26%,研究成果有高度的聚集性。排在前5位的省份研究文献所占比重在三个阶段中依次下降,研究的地域范围逐渐扩大,这与全国更多景点的申报遗产成功有关,研究密切围绕世界遗产地旅游开发所产生的一系列实践问题。

第二,区域案例数量与学者的跟踪研究呈正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较多的旅游目的地,有大批学者对同一目的地进行跟踪研究。陆林多次以整个黄山为例,对其从各个视角进行系统性研究[2-4];张朝枝等则连续发文对武陵源的管理体制变迁,游客对索道的满意度等进行研究[5]。学术专家的研究偏好增加相关案例地研究数量。

2.国外研究区域分析

国外学者对中国遗产资源禀赋高的旅游地关注是最多的。 研究的案例地以休闲的文化遗产居多,其次关注北京、广州、香港、澳门、上海等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大都市。

国内外研究热点都是实践导向型。国内研究从单个遗产资源富集的遗产地研究向澳门、北京等历史文化名城的遗产地转移,从微观向宏观的研究视野逐步打开。国外研究地域更多关注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城市香港、澳门、广州、上海和北京等的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此外,国外对台湾地区、新疆等地遗产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研究是国内很少关注的。

图2 2002年以来国际研究中国遗产旅游开发与管理案例的文献数量

二、国内外遗产旅游开发与管理研究内容对比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下面主要从遗产旅游保护与开发关系博弈、经营管理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三大部分来进行对比分析。

(一)保护与开发博弈关系

遗产旅游保护与开发博弈关系一直是大多学者争论的焦点。下文将从遗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两个方面研究内容进行对比。

1.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

国外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侧重于开发理论的研究。相关学者认为遗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对遗产的原真性提出巨大挑战[6],所以遗产资源的开发评估不应该忽略非物质层面,否则扭曲其原真性,以商业化迎合游客需求,会对遗产的原真性提出巨大的挑战[7]。还有国外学者对原真性的界定进行了外延拓展,归纳出了五个特点:原始性、自然性、影响力、特殊性、参考性等[8]。

国内侧重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开发模式升级探讨、中观遗产廊道和微观单个遗产保护设计技术研究。

一是宏观层面——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升级探讨。 文献表明,遗产旅游开发模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种,轮休型或功能分区开发模式:针对不同生态系统的功能确定旅游开发的程度,使得旅游区域自然化并且受到最小程度人类的影响,让景点轮休或分区域开发模式,将遗产地分为核心保护区、核心环境区、缓冲区和边缘区。还有学者主张“创意产业化”与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不同的文化遗产的开发经营模式,包括设定“文化遗产日”,建造文化生态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主题公园[9]。第二种,景区社区联动开发模式:采用“山上游”与“山下住”的发展模式来开发,特别对世界遗产景区,应该将世界遗产旅游与社区相结合。有学者提出实现世界遗产地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地方经济共同发展的多赢模式,即“景区游,社区休闲”[10]。第三种,动态循环开发模式:动态循环开发模式由规划、开发、管理、检测等四个环节组成。此外,可以对世界遗产使用多种开发模式。第四种,融合型开发模式:将物质与非物质遗产融合到一起来开发。

二是中观层面——遗产廊道、遗产链的整体性开发保护。遗产保护工作从单体保护逐步拓展到周围环境建设带的保护,带来遗产廊道、遗产链的热点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如下:第一,“丝绸之路”研究:“丝绸之路”旅游资源丰厚,特别是历史遗址荟萃着各种各样的特色个性资源,可以联合起来在整个大西北开展遗产群落的特色旅游。河西走廊作为丝绸之路段,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特色,变迁规律以及保护与开发问题同样引起了学术界关注[11]。2015年“长安-天山廊道”申遗成功,“丝绸之路”遗产保护的跨国研究进一步推动遗产链整体性开发保护。第二,“大运河”研究:基于遗产廊道研究视角丰富多样,涉及面广;工业遗产廊道构建,文化生态廊道聚落形态研究或生态变迁研究,遗产廊道的开发模式研究以及水陆遗产体系构建[12]。第三,“茶马古道”研究:茶马古道的线性遗产廊道的保护研究、聚落空间关系研究和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旅游发展战略研究均依托于茶马古道的历史与现状。第四,其他遗产群落研究:如河流山岳群落的跨区域研究、珠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开发、长江流域“黄金旅游线”的古建筑和古遗址等。

三是微观层面——单个遗产资源的实证研究。在选取单个遗产景区为案例地的文献中,三个方面研究内容较多。第一,采用数理模型对案例地的实证研究,数理模型会对遗产地的开发与管理提供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开发规划思路,如有学者利用市场需求-承载力模型和吸引力-承载力模型对遗产地的论证,提供了规范化的开发模式。第二,借鉴国外的经验,在遗产旅游开发中应该设计有效的路线,合理控制游客对生态旅游敏感区域的进入度也是实证案例研究的焦点。第三,遗产旅游深度开发,如基于遗产特性的产品体系的深化与扩展以及旅游质量的提升,莫高窟的遗产数字化战略等。

国内外对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上探讨的侧重点不同。国外研究注重挖掘现象背后的理论支撑,注重真实性的机制探讨,引发真实性矛盾的动因分析。国内对遗产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则是面对单一的现象,研究思维经历从点到线到面的转变,即微观-中观-宏观的研究方向。但是,根本上是透过现象来讨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上的感知能力欠缺。这也是国内外在遗产资源的开发研究中显著区别之一。

2.遗产资源保护研究

国外有关遗产资源保护研究中,注重技术运用,GIS技术、3D技术、激光技术和虚拟技术运用成为研究的主流。

国外研究中,遗产资源保护的数字化技术研究,主要包括交互式展示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等,前者是凭借网络中的可扩展标识语言而建立虚拟的现实体验,既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又对遗产地的分流起到一定作用,间接保护了遗产资源,是虚拟遗产实时应用的新框架;后者主要使用GIS监测景点的地理分布并据此讨论其与客源城市的时空关系,或者利用GIS结合区域的气候参数得出四种气候地图[13]。动力学视角下保护研究包括低碳研究成为生态旅游背景下研究的新动向。在中国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有学者利用微分动力系统模型与模糊系数模拟低碳旅游在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区域保护的必要性,WangYu以中国武隆为例,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传感器节点定位监测世界自然遗产武隆的植物炭储量[12]。随着商业化和超容量负荷等问题出现,学者们总结促进遗产保护意识形成的因素,并提出遗产资源保护与游客的休闲愉悦体验可以在游客参与的过程中协调一致,为遗产保护提供新思路[14]。此外,其他一些新型的思路也渗入到遗产保护的研究中。

国内研究注重保护理念与方法的更新。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归因于遗产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非人工再造性、真实性与完整性。有学者从地理空间、信息系统、问卷调查等多种技术手段和保护世界遗产的现实意义论证了世界遗产保护的必要性[15]。建立新的保护体系是保护方法理念上的突破,提倡建立遗产保护体系的构想可以归为五类。第一类,遗产教育体系: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保护我国的遗产资源,建立了一套针对不同利益主体的世界遗产旅游教育体系。第二类,法律监测保护体系:从法律、公众、标准、示范、创新和监测六个方面建立子体系,共同搭建一个完整的遗产保护体系。第三类,三维架构的保护体系: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三维架构的保护体系或者政府、遗产经营者和市场环境三方面的保护体系是最新的尝试方向。第四类,遗产廊道保护体系:面对我国遗产保护区域化的趋势,遗产廊道保护体系是一种在绿色通道思想的指导下对自然、经济、历史等多重目标的一种保护体系。第五类,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体系是建立在遗产价值的基础上。

国外学者从数字化视角、动力学视角出发,结合微观个案,整个研究注重实践性。同时,一些新型的思路也贯穿在遗产资源保护中。如从文化创意、低碳旅游等新视角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均衡。国内学者研究的核心是遗产资源保护理念与方法的探索。对遗产资源保护的必要性从资源本身的稀缺性、保护的现实意义进行技术论证,得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世界遗产资源保护的依赖。

3.遗产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关系

国内研究宏观视野开阔,注重理论的升华,但是实证研究微乎其微。一些重大的新理念也只是停留在构想的阶段,真正应用新方法的研究很少。国内学者在遗产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孰轻孰重的理论仍存在很大的分歧。 “二元结构冲突”主要涵盖三大基本观点。第一,保护为先。世界遗产保护为先是永恒的主题[15]。第二,同步进行。遗产资源的市场化开发是经济发展中环境代价最小的一种现实选择,所以保护与开发之间是可以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的。第三,冲突根源分析。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根源是理论二元结构冲突,这些理论冲突主要包括:主体真实与客体真实;文化商业化发展结果争论;遗产地承载力容量以及展示与解说的矛盾[16]。

(二)遗产旅游的经营管理研究

遗产旅游的经营管理主要集中在制度研究与经营实践研究这两个方面。

1.管理制度研究

在制度研究方面,国际上已经很成熟。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实行中央政府的垂直管理,与地方没有任何关系,实行国家级的统一管理与体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私人多方合作管理,导致资源管理权排他性不强。大多数遗产地有不同层级的权利机构管理,如85%的遗产地当地权力机构的干预,65%的遗产地有地区权力机构介入管理,而62%的遗产地有国家权力机构的干预[17]。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理念与举措,更多从世界遗产公益性出发,而不是单纯以赢利为目的,主张移植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从旅游市场关系出发,提出“二权分离”,使遗产旅游遵循市场机制进行经营[18]。我国应从完善法律监督,理顺资源处置权,确立清晰的产权主体。在比较分析文化遗产“国际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四权分离与制衡”的管理模式[19]。

国内现有的遗产旅游管理的制度研究还处于初步模仿国外阶段,理论不成熟,片面、割据和条状等管理问题已经导致遗产地的不可持续发展。对创新未来发展的管理体系的构建、法律法规的完善、遗产形象的创新与保持等研究都相对薄弱,也缺乏一个动态、弹性、适合本国国情的包罗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反馈一体化的管理计划研究。

2.经营实践研究

20世纪末,国外特色的管理体系已经逐步成型,鉴于外文参考的局限,只对我国遗产地的经营与管理的经典特色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如表2所示)。

表2 我国世界遗产的管理实践模式对比

根据我国经典实践模式对比得出:第一,黄山模式是游客管理及旅游开发成功的一个典例。但黄山模式的弊端在于它的成长依赖于变化的时代,“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做法已经与当前的发展相矛盾,无视社区居民的参与,无视生态脆弱,不能保证“山上游,山下居”的旅游方式都影响了黄山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西湖模式为景区免费开放提供了一个特例。西湖的“零票制”为遗产地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对它的可复制性进行了探讨。第三,平遥模式与丽江模式都是对古城保护模式的新探索。平遥模式的成功内因在于政府引导,企业主营;门票一卡通;“新旧分离”保护模式是其成功的主要因素。丽江模式是文化资源保护成功应用。

3.管理制度与经营实践相互影响

管理制度指导实践经验模式形成,实践经营的困境又促使管理制度的升级完善。在理论上,我国遗产管理制度选择正在经历由完全移植到创造性借鉴。我国的世界遗产地管理制度多采用“二权分离”的“经营权转移”制度。在管理实践中,管理主体都是当地政府或管委会,经营主体均是企业, “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经营实践模式是我国采用的模式。如平遥古城股份有限公司与当地旅游局在政府的引领下导致了多重目标问题。即便如此,不同景区特有的模式又为其他景区的经营管理提供了参考价值。这四种模式均有可借鉴之处:“保护先行”的发展理念,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创新体制以及遗产类旅游服务的公益性经营与非遗产类的营利性经营是值得学习的。

(三)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的共识,但是国内外研究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对比可得,国外研究注重实践研究,运用技术与手段研究具体案例地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更侧重于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国外学者研究的可持续多采用实证研究,注重技术层面的改进。通过实地调研,相关学者发现土楼建筑室内的环境质量比一般农村建筑的高,然后对这些差异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20]。还可以采用当地铁匠和传统艺术基础来进行救援、维护和保护古建筑[21]。此外,景观破碎化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可持续视角中科研应考虑的。

国内学者全面研究了世界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认为发展遗产旅游除了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外,还得处理好其他两大矛盾:旅游经济与旅游文化,供给质量与项目数量之间的矛盾[22],同时构建了文化在整个世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完整体系。此外,信息技术、区域模式开发、利益相关者矛盾等因素均被各位学者认为是与遗产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联动因素,形成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困惑。最终,构建一个包含遗产战略环境分析、遗产内在环境分析、遗产战略使命、目标体系制定和实施的动态管理体制,设计以法律为基础、以国家为主导,以地方为主体、第三方机构参与、社会公众监督的总的利益相关者一体化的可持续遗产管理模式可以在制度与方法上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困难[23]。

三、结论与启示

通过梳理近30年来的国内外重要文献,本研究综述涉及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关系、遗产旅游经营管理和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体上讲,中国遗产旅游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聚焦点。国外对中国遗产旅游开发管理的研究为未来中国遗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同时从侧面反映出国内学者研究的薄弱环节,值得我们借鉴。

(一)研究区域突破遗产单体研究视角,维护区域发展的公平性

国外研究将更多关注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城市香港、澳门、广州、上海、北京等的历史文化名城,甚至细微到很多遗产建筑、遗产树种的保护,遗产片区气候、环境、碳排放量等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由“点-线-面”的遗产保护思路在国外研究中已经实践;国内遗产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研究重头仍属单体遗产旅游地。国内研究视角应避免围绕世界遗产名录,全面、协调研究遗产资源是关键。目前,需要加强对我国自然遗产的普查、登记、遗产价值研究,特别要加强对我国西部地区名山、大川、典型地质构造、化石遗迹的遗产价值研究。

(二)研究方法数字化技术与遗产景区联姻,实现遗产景区永续发展

国外的研究是实践指导型的定性与定量的结合,特别是数字化保护技术的运用。由上文可以看出,交互式展示技术、信息空间管理技术、游客拥挤分流技术等多种方面,对遗产的发现和保护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全球已经进入信息国际化时代。2014年,我国“智慧旅游年”的口号已经深入人心。云技术联姻世界遗产,许多景区相继打造自己的“智慧”系统。所以,旅游信息化技术成为全新的视角应该被高度重视,用计算机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实时监控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带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的动态变化;利用计算机虚拟显示技术和仿真技术可以模拟遗产资源在各种外力的胁迫下产生的变化,并制定合理的规划、调控方案;利用网络技术和三维显示技术还可以实现遗产虚拟旅游,使大多数遗产地既能够为全人类所享用,又能保护遗产本身。只有与时代先进技术相结合,我们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研究才会永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多学科交叉实现联动发展,打造中国特色遗产旅游体系

制度上,国内遗产旅游的研究应该显示其预见性,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同时,结合自身的优势,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的管理方法。实践中,应该加大学科交融的优势,将信息、数学、物理、化学、心理学等相关科学提供的专业方法运用在遗产旅游的挖掘、保护和游客高体验的研究中。在优秀遗产景区的个案发展模式中,寻找出一套让我国的世界遗产联动发展的全新模式,打造出中国特色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体系。将优秀旅游资源整合,联合促销,形成中国旅游品牌将发挥1+1>2的功效,所以相关学术研究在内容上应该拓宽思路,为区域联动整合贡献力量。

[1] 百度百科.中国世界遗产[EB/OL].[2014-07-12].http://baike.baidu.com/view/139046.html.[2] 陆林.山岳风景区国际旅游经济效益探析——以黄山国际旅游业为例[J].旅游学刊,1991(1):43-45.

[3] 陆林.皖南旅游区布局研究[J].地理科学,1995(1):23-24.

[4] 陆林.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1997(1):92-100.

[5] 张朝枝,徐红罡,保继刚.世界遗产地内索道游客的特征、满意度及其影响——武陵源案例研究[J].旅游学刊,2005(3):33-37.

[6] Andriotis K. Genres of heritage authenticity:Denotations from a pilgrimage landscap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4):1613-1633.

[7] Apostolakis A. The convergence process in heritage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4):795-812.[8] Pendlebury J,Short M,While A. Urban World Heritage Sites and the problem of authenticity[J].Cities,2009(6):349-358.

[9] 谢凝高.关于风景区自然文化的保护利用[J].旅游学刊,2002(6):8-9.

[10]梁学成.对世界遗产的旅游价值分析与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2006(6):16-22.

[11]Mimi Li,Bihu Wu,Liping Cai.Tourism development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a geographic perspective[J].Tourism Management, 2008(1):308-319.

[12]Wang Yu.Sensor nodes deployment strategy for monitoring roadside biomass carbon stock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a case of wulong world natural heritage, China[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7,34(3):789-804.

[13]Loulanski T,Loulanski V. The sustainabl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a meta- study[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1,19(7):837-862.

[14]Richards G. Creativity and tourism:the state of the ar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11,38(4):1225-1253.

[15]吴必虎,李咪咪,黄国平.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J].地理研究,2002,21(5):618-620.

[16]魏小安.五化:解决争论症结的一种观点[J].旅游学刊,2002(6):30.

[17]Mechtild Rössler, Cécile Menétrey-Monchau,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World heritage reports:periodic report and action plan europe 2005- 2006[R].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2007.[18]朱建安.世界遗产旅游发展中的政府定位研究[J]旅游学刊,2004(4):79-80.

[19]王兴斌.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模式的改革[J].旅游学刊,2002(5):15-21.

[20]Tongbin Chen.The rescue,conservation,and restoration of heritage sites in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ravag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J].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2012(1):77-85.

[21]Hailong Li,Dihua Li,Ting Li,Qing Qiao,Hemin Zhang.Application of least-cost path model to indentify a giant panada dispersal corridor network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Case study of Wolong Nature Reserve in China[J].Ecological Modelling,2010(221):944-952.

[22]陶伟.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00(5):36-41.

[23]罗佳明.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体系建设[J].旅游学刊,2003(1):51-55.

(责任编辑:任红梅)

Study on Chinese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A Review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Researches from 1985-2014

YAOHong1,2,GUOXue-mei2

(1.School of Business, Morden Enterprise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Xi’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Xi’an 710100,China;2.Institute of Cultural Heritage,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s of heritage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from 1985-2014, focusing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perating and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rstly, the important literatures were picked out and counted at home and abroad. Then it stated the regional case studies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regional spatial distribution was close to the positions of world heritag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was also given to describe the classification and progresses of Chinese heritag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researches in recent 30 years.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papers and report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themes of the relation analysis of heritage protectio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heritage tourism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broad prospects of foreign research provided a good reference for domestic research, the new trend of China’s heritage tourism research will be: firstly, the research will change the perspective to maintain the fairnes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secondly, the research methods will be combined with digital technologi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rdly, the crossing of multi-discipline will realize the linkage development, to create a unique heritage tourism system.

Chinese heritages; tourism development; operating and management

2015-05-18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3BGL087);国家旅游局青年专家培养计划(TYETP201559)

姚宏(1975-),女,湖南郴州人,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西安财经学院现代工业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遗产旅游;郭雪梅(1988-),女,山西临汾人,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

F590.7

A

1672-2817(2016)06-0062-07

猜你喜欢

遗产地世界遗产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
跟淘气章鱼巡游世界遗产
遗产怎么分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千万遗产
从丝绸之路到世界遗产探析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