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016-12-06何惠宇单健良董红宾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全口义齿口腔实验组

何惠宇, 单健良, 董红宾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修复科, 乌鲁木齐 830054)



·医学教育·

慕课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何惠宇, 单健良, 董红宾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修复科, 乌鲁木齐 830054)

目的 比较慕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口腔学院2011级本科1班和本科2班口腔专业10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级本科1班51名学生作为实验组,采用慕课教学模式。2011级本科2班53名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程结束后,采用试卷考核和问卷调查方法对2种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平均成绩(80.5±3.24)分,高于对照组平均成绩(72.47±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发放调查表104份,回收104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实验组学生参与度、学习互动性、提高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目标、查阅资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慕课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慕课; 教学方法; 口腔修复学; 应用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口腔修复学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口腔修复学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做到能够在临床实践中独立接诊、判断病情、作出诊断并完成相关临床操作。要使口腔修复学的教学做到高效,口腔修复学教师不能单纯依靠灌输纯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入手,积极探索新的适应当代口腔修复学发展的教学模式。

讲授式教学方法(LBL)为传统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知识。LBL不易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也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慕课教学模式,其主要是利用现在的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的优势,以互联网形式将世界各地的授教者与学习者通过慕课平台紧紧相连,二者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教学方法。慕课教学模式不仅可有效地记录学生在其平台上的学习、互动、分享、答疑、测试等学习情况,而且更加注重师生互动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还原了“学”的本质,加快了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灌输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的转变。本研究将慕课教学模式引入到口腔修复学临床教学中,并比较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2011级口腔本科1班学生51人作为实验组,其中男生21人,女生30人,平均年龄(23.2±1.3)岁。以2011级口腔本科2班学生53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生25人,女生28人,平均年龄(23.5±1.2)岁。

1.2 方法 实验组采用慕课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同一版本授课教材,授课计划相同,将《口腔修复学》中的全口义齿作为研究部分。两组学生分别在课程结束后 2 w内进行相同百分制试卷的考试,将两组学生所得成绩进行比较。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104人进行问卷调查。

1.2.1 传统教学模式的实施 按照全口义齿教学大纲,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模式,课程以教师讲授和多媒体课件为主,在每次课结束前5 min为学生答疑,总结本次课程的重要内容。

1.2.2 慕课教学模式的实施 首先,由教师经过精心准备、重点讲授,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接受知识[1],教师上课要增加课程趣味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口腔修复学》中全口义齿章节:全章通过穿插视频用以讨论有关全口义齿无牙颌的解剖标志,按全口义齿的固位与稳定、修复前的准备、全口义齿的制作、初戴以及戴入后的问题和检查、修理等问题各自形成独立的教学单元,再分别以印模与模型、颌位关系记录与转移、排牙、试戴、完成5个独立的教学视频,最终形成一个微课程教学体系。

其次,着重关注学生所提交讨论的疑难问题,可将这些问题通过慕课平台做成相应的微课程。以便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老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如讲授《口腔修复学》中全口义齿章节时,可提出与全口义齿相关的无牙颌解剖标志有哪些、全口义齿固位与稳定的原理是什么、影响全口义齿固位与稳定的因素有哪些、全口义齿戴入后出现的问题有哪些以及怎样处理等问题,并制成微课程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最后,将慕课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进行教学活动。选择较为优秀的慕课视频课程上传至平台,对于慕课平台上的疑难问题,应用慕课视频,分章节教学,在线讨论,使学生易于掌握理解。学习后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口腔病史、口腔组织状况、全身健康情况和社会心理等因素对患者做出诊断和治疗。能够熟练掌握印模的制取;确定、记录垂直距离和正中关系;能够详细介绍义齿的日常家庭维护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并能够给义齿有问题的患者提供心理治疗和义齿调磨。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试卷成绩比较 实验组平均成绩(80.5±3.24)分,高于对照组平均成绩(72.47±2.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共发放调查表104份,回收104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实验组学生参与度、学习互动性、提高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目标、查阅资料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效果评价/人(%)

3 讨论

2008年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联合提出慕课MOOC,即Massive Open O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2]。2012年,Udacity、Coursera、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加快了慕课的发展,因此2012年被称为“慕课元年”[3]。至今,我国已有多家慕课平台成立,如智慧树慕课、好大学在线、极课学院、学堂在线、爱课网、华文慕课等[4]。2014年,慕课进入到医学教育的视野,并凭借其开放性、非营利性的优势迅速覆盖全国多所医学院校。这标志着全国第一个医学教育慕课平台的建设正式启动,因此2014年被称为我国“医学慕课元年”。

慕课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方式,满足了学生对口腔修复学知识的个性化学习,根据需要选择学习,可以巩固和加强知识。教师通过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对口腔修复学知识的具体理解情况、日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临床实践能力,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内容和安排,并提供关于口腔修复学的多种课件或资料,帮助学生做好学习准备。上课中,着重对口腔修复学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总结,开展病例教学法、混合教学法等,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课后,慕课会通过各种考试来检测学生对口腔修复学专业的掌握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理论考试中,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得到很大的的提高,平均成绩绝对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也证实了此点,实验组学生对口腔修复学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学生愿意参与到慕课教学模式中。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学习兴趣没有得到充分调动。

但是,口腔医学慕课本身条件有限,国外关于口腔医学的慕课研究甚少,在国内的慕课网站上可以很容易搜索到大量的口腔慕课课程,但是教学系统仍然是零散的,相比于传统教学特点,显然不够完整和系统化。慕课无法取代有着严格要求的、基于对话的、面对面的课堂学习。除此之外,仍有一些不足:鉴于“慕课”表现形式不够多样化,因此在课程内容展现方面仍有欠缺;慕课课程教学比例的分配还需要调整;由于是网上教学,授教者不能实时根据学生上课状态作出高效的教学模式的调整等。

慕课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主动查阅文献解决实际问题,在集体讨论中,相互交流又扩大了知识面,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渴望进一步深入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任何单一教学方法都无法做到的。在全口义齿的慕课教学中,当1名学生接诊到1名无牙颌病人时,其他学生要积极思考自己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该怎么做,怎样向患者介绍自己的修复方案,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并集体讨论。这样,每个学生都对无牙颌患者的整体诊疗过程和具体细节都做了认真思考与讨论,每位学生总结的病例、查阅的相关文献在每次讨论之前上传到慕课平台得以共享。由于每个学生都对临床病例进行认真的分析,所以本研究中更多的学生认为通过慕课教学模式,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面对慕课对传统教学的冲击,口腔医学慕课的未来还需要时间来考验和衡量。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根据慕课的特点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慕课教学模式相结合,根据慕课的网络化教学特点,合适安排在线讨论时间。同时应对教师进行严格培训,使教师尽快掌握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理念与技能。总之,教师应使慕课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二者完美结合,为将来的口腔事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1] Wolland J. Psychology for the Classroom:Behaviourish[M].New York:Routledge,2010:102-103.

[2] 王文礼. 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9(2):53-57.

[3] 吴维仲,关晓辉,曲朝阳.“慕课”浪潮引发的高校教学改革思考[J].东北师大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0(2):190-194.

[4] 张晶.我国Mooc发展现状及展望[J].软件导刊,2015,14(1):156-158.

(本文编辑 周芳)

新疆医科大学第Ⅶ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G2015006)

何惠宇(1963-),女,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修复学专业,E-mail:hehuiyu01@126.com。

G642

A

1009-5551(2016)12-1610-03

10.3969/j.issn.1009-5551.2016.12.031

2015-12-20]

猜你喜欢

全口义齿口腔实验组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老年微创种植国家级学习班通知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通知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义齿稳固剂改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临床研究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