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高海拔地区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的患病特点及相关因素
2016-12-06秦志宏李国峰朱爱琴
钟 欣 李 凌 秦志宏 李国峰 朱爱琴
(青海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7)
不同高海拔地区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的患病特点及相关因素
钟 欣 李 凌1秦志宏1李国峰 朱爱琴
(青海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研究所,青海 西宁 810007)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患病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三个不同海拔地区,青海西宁(海拔2 260 m)、海南地区(海拔3 300 m)、玉树地区(海拔4 000 m)的AMD 185例(288眼)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40岁组和70岁及以上组AMD 患者分别为10.27%和52.97%,随着年龄增加患AMD有增高趋势;男性AMD 109例(58.92%)高于女性76例(41.08%);干性AMD 162眼明显高于湿性AMD126眼;血色素180 g/L组83例(44.86%)为最多;AMD患眼中汉族125例(67.57%)最多、藏族32例(17.3%)次之。海拔2 260 m AMD122例(65.94%)最多;在全身疾病中高血压所占比例最高;可控因素中,按对AMD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甘油三脂(TG)、血细胞比容(HCT)、血糖(BGS)、尿酸(U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论 高原地区AMD患者年轻化,且随年龄、血色素、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增加而增加。黄斑变性仍是高原最主要的致盲眼底病变。
黄斑变性;海拔;血色素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神经视网膜退行性变而造成一种不可逆性视力下降或丧失的疾病。临床上分为干性AMD和湿性AMD,本病作为欧美国家的首要致盲疾病而受到关注,在亚洲其发病率亦呈逐渐增多的趋势。国内西藏、青海等地眼科医师对高原人群AMD有少量报道〔1,2〕。本研究探讨高原地区AMD患病的特点及相关因素。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门诊和住院AMD患者185例(288眼),其中59例80眼合并有白内障,这些患者均来自青海西宁(省会)及州县海拔2 260~4 000 m的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3 100 m。年龄40~86〔平均(68.79±11.86)〕岁,男109例,女76例。主要为藏、汉、回等民族。职业包括工人、农民、牧民、教师、离退休人员和家庭妇女等。文化程度以小学为主。患者>70岁者98例 (52.97 %)。
1.2 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所观察患者眼科临床资料,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直接检眼镜眼底检查、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应用眼底照相机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用稀释荧光素钠静脉注射行过敏试验,对10 min后无反应者行造影,10%荧光素钠5 ml注射于肘前静脉,2~5 s快速注射完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实时连续拍片,观察15~30 min。所有检查均由固定眼科医师进行,保证检查方法和结果可靠。全部患者由老年病科专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详细询问年龄、性别、职业、眼和全身病史、个人生活和饮食习惯等。患者及监护人知情同意。
1.3 AMD 诊断及分类标准 AMD 临床诊断依据1988年第2届眼底学术会议制度的相关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①矫正视力≥1.0。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不支持AMD。③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黄斑部或后极部有单个或散在色素上皮浆液性脱离,脱离灶少于 1/3 视盘。④存在其他眼底疾病无法看清眼底者。⑤既往有黄斑部病变史,无法辨别是否为 AMD。视力损失分类标准:以视力较好眼为结果,检查如果矫正视力<0.05 诊断为盲,矫正视力≥0.05 但是<0.3为低视力。
1.4 实验室测定方法 AMD患者空腹采10 ml静脉血。以4 000 r/min离心,离心半径8 cm分离血清,置-70℃冰箱保存。进行血细胞比容(HCT)和血色素测定。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抗凝,采用日本东亚分类血球分析仪进行测定。应用日本产日立-7170 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尿酸(UA)、血糖(BGS)和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试剂盒由英国朗道公司提供。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6.0 软件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AMD患者中,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以上者分别为10.27%、14.05%、22.71%、52.97%。随着年龄增加患AMD有增高趋势。本组中男性109例(58.92%),女76例(41.08%),男性AMD明显高于女性(P<0.05)。干性多于湿性,单眼少于双眼,见表1。
2.2 AMD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青海西宁(海拔2 260 m)AMD患者122例占65.94%;海南地区(海拔3 300 m)AMD患者51例占27.57%;玉树地区(海拔4 000 m) AMD患者12例占6.49%,见表1。
2.3 AMD与血色素的关系 4个不同浓度血色素组中,血色素180 g/L组AMD患病者83例占44.86%为最多。见表1。
2.4 AMD 与全身疾病史 AMD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者为40.08%、糖尿病史为20.54%、心血管疾病为14.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35%。在可控因素中,按对AMD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TG、HCT、BGS、UA、LDL、TC及HDL。在生活习惯中,吸烟41例(22.16%)高于饮酒35例(18.91%)。
表1 AMD年龄、性别、海拔、血色素的关系〔n(%)〕
2.5 不同民族的AMD患病及视力损伤情况 AMD患眼中汉族AMD 125例(67.57%)、藏族32例(17.3%)、回族21例(11.35%)、蒙古族5例(2.7%)、土族2例(1.08%)。视力检查发现致盲与低视力的比例较高,AMD 患者中26只(9.03%)盲眼,82只(28.47%)低视力眼。在汉族AMD患者中,视力为0.3以上者163眼(82.16%)。藏族AMD患者中,视力为0.3以上者23眼(46.00%)。回族AMD患者中,视力为0.3以上者23眼(76.67%)。蒙古族和土族AMD中,视力为0.3~0.5者以上和0.05~0.29者均占50.00%。藏族患者低视力仅低于汉族位居第二,而且视力减退也较之明显,见表2。
表2 不同民族AMD患眼视力〔眼数(%)〕
3 讨 论
AMD是引起中老年严重视力丧失最主要的原因。尽管进行了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由遗传、慢性光损害、营养缺乏、中毒、代谢、种族、饮食、免疫等多种因素作用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神经视网膜发生退行性变从而造成不可逆性视力下降或丧失〔4,5〕。目前AMD在欧美国家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6〕,虽然AMD现在尚未成为中国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但是随着年龄增长,AMD发病率逐渐上升已跃居我国第三大致盲原因,其危害作用正随着我国人口的老年化而增加〔7,8〕。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纬度36°37′,平均海拔3 500 m以上,年平均气温在2℃~9℃,日照时间2 762 h,为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日照长、太阳光辐射强,氧分压低等特点。海拔4 000 m处空气中的氧分压为55 mmHg,海拔3 000 m处空气中的氧分压则为67 mmHg。海拔2 200 m处空气中的氧分压则为77 mmHg。高原地区气压低、缺氧、气候干燥寒冷、日照时间长、太阳红外线及紫外线辐射较强、部分地区终年积雪,这些独特环境对人体与视觉器官均有不同影响。国内学者〔9,10〕观察高原低氧主要对视网膜血液循环影响,眼底改变主要为血管改变,即动脉痉挛、静脉扩张弯曲及早期视网膜出血等表现。陈玉华等〔11~13〕研究也显示AMD在西藏和高海拔地区AMD有较高的发生率,认为与日照时间延长,地面辐射量增加等有关。
AMD是50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的致盲眼病,据统计在50~65岁人群中发病率是11.6%,75岁以上则上升为30%〔13,14〕。与我们此次回顾性病例调查的结果相似,不论是何民族,其发病都是与年龄密切相关,资料发现青海地区AMD患者年轻化40岁年龄组(10.27%),70岁以上者年龄组(52.97%)明显增高,AMD有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趋势。通过资料分析发现无论是干性和湿性AMD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倍以上,这可能与高原地区地势高,日照辐射量大,男性接触光照和户外用眼长和吸烟等高危因素概率高于女性有关〔15〕。而我国平原地区普查男女无差异〔16〕。本组AMD 185例中,双眼患病比例均高于单眼。干性AMD患者明显高于湿性AMD,占56.25%,与青海省河南县相同〔17〕,而与Wu〔10〕和陈玉华等〔11〕报道的高原地区AMD以湿性为主不同。
本组资料表明,随海拔增高,日照时延长,地面的辐射亦增加,但AMD构成比在高海拔组无增高的趋势。可能与高海拔偏远地区、经济落后,交通相对滞后、信息传播缓慢、医疗条件差,当地农牧民对眼疾病认知的意识以及传统观念的制约,造成高海拔偏远地区患者来我院就诊率低有关系。
在4个不同浓度血色素组中,血色素180 g/L组AMD患者83例为最多占44.86%。可能高海拔地区老年人随海拔升高、血色素升高和留居高海拔地区时间增长引起机体一系列改变,包括本文所见AMD改变。缺氧导致红细胞增多,血色素升高,血液黏滞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血管扩张和红细胞聚集引起微血栓形成,造成海拔越高,眼底改变发生率就越高〔18〕。
近年来研究〔19〕发现 AMD存在大量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全身因素、眼部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基因因素,心血管疾病是AMD的危险因素,各种类型的动脉硬化症和高血压可增加AMD危险性,可导致脉络膜血管壁变硬变厚,内径减少,血流阻力增加,组织内血供减少,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损伤,锥体和杆体外节分离,诱发AMD的发生。糖尿病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且常常与心血管疾病并发且相互影响。 但Keilhauer等〔20〕的研究结果相反,认为高脂血症、心肌梗死与 AMD 的发病没有相关性。在其他全身疾病中,Klein等〔21〕发现有肺气肿病史者发生视网膜色素上皮脱失的危险增加1.20倍,肺气肿是独立于吸烟和年龄之外的危险因素;有痛风病史者发生AMD的危险增加2.48倍。本研究结果分析认为AMD 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高原地区氧分压降低,饮食中维生素含量少而蛋白质、脂类增多,可能也起一定作用。
本组AMD 185例患者来自五个不同民族,汉族最多,藏族患者仅低于汉族位居第二。这和当地居住人口分布密度有密切关系。不同民族AMD患病不同之处,藏族和蒙古族患者的AMD患眼视力减退较明显,而汉族和回族患者的患眼视力较好,表明其视功能受损也较轻。这可能与民族素质及生活的地理条件不同有关。回族与汉族居住的地理环境基本接近,故这两个民族的发病情况基本相近,但藏族和蒙古族居民居住在海拔高、日照辐射量大的低氧环境,长期反复光照后,黄斑部对光损伤的易感性增加。加之其民族饮食偏肉食,高脂肪、高能量,这些都是探讨高原地区AMD患病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本调查结果显示随年龄增加屈光间质混浊影响眼底病的检出率,所报告的检出率实际上是患病率的最低估计。所以临床上及时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有助于发现早期的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对于防止严重视力损害具有一定价值。青海省位于高海拔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医疗条件差,受教育程度低,医疗救治意识差,大部分患眼已发展到晚期,失去治疗机会,眼底病诊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对高原地区进行AMD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以期能为本地区开展防盲、治盲提供参考。
1 吴乐正,陈又昭,曹心嫄,等.藏族和汉族的老年黄斑变性〔J〕.眼科学报,1987;3(3):179-81.
2 张招德,林文雅,罗布次仁.高原地区年龄相关黄斑变性特点与诊治体会〔J〕.西藏医药杂志,2008;29(3):9-11.
3 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组.老年性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标准〔J〕.眼科新进展,1986;6(4):14-5.
4 Tomany SC,Wang JJ,van Leeuwen R,etal.Risk factors for inciden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pooled findings from 3 continents〔J〕.Ophthalmology,2004;111(7):1280-7.
5 Lim LS,Mitchell P,Seddon JM,etal.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J〕.Lancet,2012;379(9827):1728-38.
6 Li WJ,Peng QH.Research progress i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etiology〔J〕.Int J Ophthalmol,2011;11(9):1558-60.
7 杨 立,陈芝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0(32):4569-70.
8 Wu LG,Sun XH,Zhou XT,etal.Cause and 3-year-incidence of blindness in Jing-An district,Shanghai,China2001-2009〔J〕.BMC Ophthalmol,2011;11(1):1-22.
9 黄仪平,黄淑欣,张景文.高海拔地区缺氧所致眼底改变〔J〕.高原医学杂志,1997;7(2):B31-3.
10 Wu LZ.Study of aging macular degenaration in China〔J〕.Jpn J Ophthalmol,1987;31(3):B349-53.
11 陈玉华,申济奎,张宁弘,等.高原地区老年性黄斑变性〔J〕.高原医学杂志,1993;11(1):B41-2.
12 武正清,曹金娥,姚香衡,等.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眼科杂志,1992;28(4):246-7.
13 El Matri L,Bouraoui R,Chebil A,et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in a Tunisian hospital population〔J〕.Bull Soc Belge Ophtalmol,2012;319:35-41.
14 Margherio RR,Margherio AR,De Santis ME.Laser treatments with verteporfin therapy and it spotential impaction retinal practices〔J〕.Retina,2000;20(4):325-30.
15 吴乐正.老年黄斑变性的研究〔J〕.眼科学报,1989;5(3/4):67-74.
16 曹翠萍,王 菡,任广运,等.老年黄斑变性的患病情况〔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4):1956-7.
17 Shi K,Zhang W,Zhou XY,etal.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ocular funds disease in Mongol above 40 years in Henan county〔J〕.Chin Ophthal Res,2009;27(3):239-42.
18 郭灵常,苏公祥,齐 梅,等.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眼球结膜微循环改变的观察〔J〕.中华眼科杂志,1994;30(1):68-9.
19 van Leeuwen R,Ikram MK,Vingerling JR,etal.Blood pressure,atherosclerosis,and the incidence of age-related maculopathy:the Rotterdam Study〔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3;44(9):3771-7.
20 Keilhauer CN,Fritsche LG,Guthoff R,etal.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evaluation of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associations〔J〕.Eur J Med Genet,2013;56(2):72-9.
21 Klein R,Klein BE,Tomany SC,etal.Association of emphysema,gout,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with long-term incidence of age-related maculopathy〔J〕.Arch Ophthalmol,2003;121(5):674-8.
〔2015-03-14修回〕
(编辑 冯 超/曹梦园)
朱爱琴(1964-),女,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高原老年疾病研究。
钟 欣(1976-),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高原老年疾病研究。
R77
A
1005-9202(2016)21-5429-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1.098
1 青海省人民医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