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救护模式的回顾性研究

2016-12-05钱湘云谢幸尔黄红霞王园园

护理研究 2016年33期
关键词:回顾性传染病对象

钱湘云,谢幸尔,顾 平,黄红霞,王园园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救护模式的回顾性研究

钱湘云,谢幸尔,顾 平,黄红霞,王园园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救护模式的应用效果,探索、完善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救护模式。[方法]采用查阅病历、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回顾性地了解医院及病人基本资料、救护模式、医院管理、病人转归及医护人员的评价。[结果]医院共接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确诊病人1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126例,其中重症病例66例,均全面康复,痊愈出院,医院感染为零,医务人员整体评价较好。[结论]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救护模式值得借鉴,但还需加强传染病专科培训、情境演练、心理维护机制建设,提高医院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应急救护能力。

呼吸道传染病;救护模式;回顾性研究;访谈

新发传染病是指新近30年来人们新认识到的或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公共卫生问题的传染病[1]。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2]、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3]等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基因结构变异大、类型复杂、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等特点。人类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缺乏足够认识,缺乏基线资料,其流行趋势很难预测,早期发现和诊断较为困难,难以防范[4],极易造成暴发和流行,且很难控制,给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成为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也给医疗护理带来较大的救护压力。如何有效地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问题,迅速有效地展开医院传染病应急救护,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减少发病人数,积极救治病人,降低病死率,是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的重要责任。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调查某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救护模式,探讨如何优化医院救护模式,提高救护效果,保障公众安全。

1 对象与方法

1.1 访谈对象 选取参与新发呼吸道传染病SARS(2003年)、甲型H1N1(2009年、2016年)救护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护士长、护理部管理人员共12名,年龄32岁~52岁(39.50岁±7.24岁),工作年限均在13年以上,了解救护全过程,且具有较为丰富的传染科医疗、护理经验。为全面了解病人和救护情况,在访谈上述人员时,重点对隔离病区护士长进行了深入访谈。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n=12)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①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辅以翻阅病历和抢救记录,收集发生时间、病人例数、男女比例、送入医院的时间、医院救护小组人员配比、病人个人情况等信息。②拟定半结构式访谈提纲。为避免有遗漏现象,访谈前设计好访谈提纲。内容包括:医院应急救护的应急预案和救护流程如何?医院采取了哪些措施保证对呼吸道传染病病人救治?医院实际的救护模式是否与预案中的要求一致?你如何评价医院面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救治能力?在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方面还需要做哪些改进?通过这3次的救治,除了现有应对措施外,还应做哪方面的应对准备?等等。访谈人数以信息饱和为度。

1.2.2 资料收集方法 ①通过自制的调查表了解收治病人的例数、基本情况,翻阅和查看每例病人的病历或救护记录、病情变化及转归、处置情况等;②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了解救护的展开模式、医护人员救护经历及对3次救护的评价 。访谈时选择安静、独立的空间进行,访谈前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目的及方法,遵守保密原则,征得其同意后签订知情同意书。访谈时间为20 min~40 min,访谈过程中深入发掘受访者感受,研究者不对其进行诱导。以收集资料饱和为止,全程录音,并记录其情绪、表情、举止等非语言行为。

1.2.3 资料分析方法 对病人的基本资料、救治效果等量性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定性资料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资料,将访谈录音转化为文字,输入计算机,不删减或篡改受访者的原意。并结合现场记录的非语言行为进行综合分析,分类推理,归纳形成主题[5]。

2 结果

2.1 医院和病人基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为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基地,全院核定床位1 200张。2003年收治SARS确诊病人1例;2009年收治121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其中重症病例63例;2016年收治甲型H1N1流感病人5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

2.2 救护模式

2.2.1 迅速启动呼吸道传染病应急预案 我院是南通市传染病应急医疗救治基地,有相应的传染病医疗、护理救治、行政后勤保障小组。接到急救中心的电话通知后,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携带必需的治疗用品、药品及防毒用具等及时赶赴现场,有效开展医疗护理救治。并根据救治要求,及时抽调技术力量和应急物资,启动隔离病区,开展救治工作。

2.2.2 启动隔离病区并展开救治 启动隔离病房,按照既定的接诊和转运病人的路线,与“120”转运车辆交接,呼吸道传染病的隔离要求对病人实施有效隔离;安置病人进入准备好的病房,负压病房内工作人员规范个人防护,配合疾病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标本采集工作、诊治、上报卫生行政部门等。根据已制定的应急方案,启动门急诊、发热门诊预检筛查流程和各项救治程序,如疑似或确诊病人的接诊流程,筛查病人入院流程,接收外院转诊的疑似或确诊病人流程,标本转运流程,疫情上报流程,等等。

2.2.3 积极协调,保障救护到位 医院领导随时协调可能出现的人力、物力资源、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及时调动诸如无创、有创呼吸机等抢救仪器设备。密切关注流行趋势,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政中心联络,保障医疗安全,避免疫情扩散。

2.3 院内救治结果

2.3.1 病人迅速隔离、救治,避免疫情扩散 1例SARS病人、126例甲型H1N1流感病人,重症病例66例中因呼吸衰竭需要无创机械通气支持6例(孕产妇4例,肥胖1例,原有基础病1例)、有创机械通气支持2例(肥胖1例,原有基础疾病1例),青壮年占重症病例的主要部分,均全面康复,痊愈出院。医院感染为零。

2.3.2 医护人员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救护模式基本满意 医护人员对3次救护的评价及对访谈资料进行主题分析,发现医务人员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救护模式和过程表示基本满意。①医院的救护模式基本能满足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救治,接诊、筛查、确诊、隔离、救护等流程到位顺畅。对象1:医院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高的救治能力,能够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有及时的认识和准确的治疗。对象2:医院救护能力和经验是很强的,应急预案、救护流程、消毒隔离、后勤保障、医院感染控制等都非常到位。②平时做好应急预案的修订,应急人员的培训、救护演练对迅速展开救护起到了有效保障。对象6:医院每年都会针对突发传染病进行应急演练、培训,特别是流感季节,进入隔离病区感觉还是比较适应的。对象10:通知我进入隔离病区时比较紧张,但是进入后,发现按照平时应急演练的程序工作,没什么大不了的,都很到位。如果下次有这样的突发事件,我还是愿意来的。某种程序上讲,作为传染科医生,应对这样的事,挺有职业成就感的(自豪)。对象8:第一次SARS护理给我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之后再次进入隔离病区,没有什么压力,能轻松应对,家人也能理解,我也觉得这是作为传染病护理人员责无旁贷的事件(庄重)。

2.4 救护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①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视程度需加强。对象4:SARS、流感过后医院、大众重视程度较高,近几年未出现大的流行,但其实呼吸道传染病一直处在间断的流行状态,比如每年的流感、2015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医疗系统比较重视,但大众的重视度不够。②应急培训模式需多样化,救护能力仍要提高。对象3: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应急演练、培训,包括负压病房的启动、应用每年都会进行拉练,但也仅限于这两种模式。一些没经历过的年轻医务工作者,没有实践经验,需要采取多模式的培训,比如加强应急能力的院内轮转培训,必须接受ICU、感染病区的轮转、培训、考核(皱眉)。对象11:对于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救护能力要提高,要加强情境考核,比如急救设备呼吸机的使用,虽然加强培训,但个人感觉有的医务人员用得不是很到位。对象5:目前专科护士培养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很多专科护士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对于传染病专科护士培养方面还没省级及以上级别的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我院虽是本市区传染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但还是期望有机会获得较高层次的培训。③政府层面仍要加强支持。对象5: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发病季节、流行特点、易感人群等,政府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支持和投入,如防护用品、有创和无创呼吸机等。虽然传染病发病率在逐年下降,但是一旦发生比如像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之类的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其对社会和人类的危害还是很大。对象9:公益宣传也要做,比如今年流感,就没有看到电视等大众媒体做相应的宣传。

3 讨论

3.1 医院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救护模式值得借鉴 我院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救护模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的指南为引导,借助我院良好的传染病救治基础,有较好的应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应急预案、工作流程,门急诊、发热门诊预检筛查制度,疑似病人留观、确诊病人收治隔离病区流程,行政部门督查上报制度,应急人力资源库。重点部门的人员培训有条不紊地进行,并设有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各个环节衔接到位。作为一所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较好完成了政府给予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收治任务,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避免了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保障了公共卫生安全。

3.2 针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特殊性,需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政府协调和支持 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不断发生,病人均有高热、寒战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严重者会出现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会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表现,均须隔离、抗病毒治疗,重症病人需进行氧疗、机械通气-无创或有创呼吸机维持以及循环支持[6-7]。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既要有传染病的专科知识,也要有重症救护的经验,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需要合理设置培训课程,优化师资力量,不断加强传染病医护人员的培训[8-9]。其次,在收治过程中,部分病人是其他医院收治转院来的,这也充分表明培训不能仅面对传染病医院,各级医院门诊均需加强培训,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鉴别诊断,控制传染源。同时政府部门要适时协调支持,并加强大众宣传,提高对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认知。

4 小结

通过3次新发呼吸道传染病的救护实践,为以后更好地应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回顾性的调查及访谈进一步分析救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医护救护能力提供了依据。作为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应努力探讨、不断优化救护流程和模式,加强情境演练,完善安全保障制度等,提高应对能力,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心理素质稳定且致力于传染病救护的医务人员队伍。

[1] 郭积勇.新发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n 11 June 2009,the pandemic (H1N1)2009 was declared [EB/OL].[2009-06-11].http://www.euro.who.int/influenza/2009-06-11.

[3] 朱娜,陈涛.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大暴发:MERS-CoV 可持续人际间传播能力是否增强?[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5,13(3):125-127.

[4] 朱叶飞.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及其应对策略[J].江苏预防医学,2015,26(4):54-57.

[5] Colaizzi P.Psychological research as the phenomenologists view[M]//Vaile R,King M.Existential-phenomenological alternatives for psych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48-71.

[6] 保成兰.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危重患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7):656-657.

[7] 卫生部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编撰专家组.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10):725-734.

[8] 张宇,谢丽娟,巩玉秀.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师资培训效果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8):886-888.

[9] 孔庆新.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防控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1-2.

(本文编辑李亚琴)

Retrospective study on rescue model of patients with emerging respiratory infectious diseases

Qian Xiangyun,Xie Xing’er,Gu Ping,et al

(Nantong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Jiangsu 226006 China)

南通市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编号:HS13969。

钱湘云,副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226006,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谢幸尔(通讯作者)、顾平、黄红霞、王园园单位:226006,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

R47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3.036

1009-6493(2016)11C-4201-03

2016-03-24;

2016-10-17)

引用信息 钱湘云,谢幸尔,顾平,等.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救护模式的回顾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11C):4201-4203.

猜你喜欢

回顾性传染病对象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