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对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影响及预警心脏性猝死的价值
2016-12-05吕超强
吕超强
PCI对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的影响及预警心脏性猝死的价值
吕超强
目的 分析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对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影响和预警心脏性猝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确诊的118例冠心病患者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1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为对照组,且将观察组手术后发生心脏性猝死与室性心律失常者当作事件组,剩余当作非事件组,对比各组T波峰末间期指标。结果 观察组Tp-Te指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事件组T波峰末间期各项指标均比非事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波峰末间期指标能够对冠心病者缺血程度、冠脉病变产生影响,且其对心脏性猝死等不良事件具一定预警价值,可为疾病尽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和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T波峰末间期;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指于心脏疾病基础上出现心肌复极功能和自主神经性功能异常而导致的一种结果,具较高发生率,且心室颤动为其电生理机制,多数患者和冠心病存在密切关联,因此对缺血型心脏病者室颤风险的预测至关重要[1,2]。本研究对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确诊的118例冠心病患者和本院同期1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的T波峰末间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确诊的118例冠心病患者资料,作为观察组,其中男女比例为65:53,年龄为35岁-80岁,平均年龄(55.48±2.10)岁,缺血型心肌病10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3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73例;另选取同期本院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11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女比例为66:52,年龄为34岁-80岁,平均年龄(55.46±2.09)岁,两组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方案均得到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对象均自愿签署同意书,于检测前未服用对T波峰末间期产生影响的药物,将并其他器质心脏病者排除,且均和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合[3]。
1.2 研究方案 所有研究对象均行PCI治疗,将引导管送至患者冠脉口部,置入导丝,经病变部位抵达血管的远端,按照病变血管实际状况选取适宜支架与球囊,且于手术后24 h借助十二导联描记心电图机对患者心电图进行记录,设置参数:10 mm/mV电压,50 mm/s走纸速度,对患者各导联心率、QT间期和Tp-Te间期加以测量,以Tp-Te最长导联当作测量导联来计算Tp-Te/QT、。随访1年,对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与室性心律失常者Tp-Te/QT、Tp-Te指标进行测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T波峰末间期(Tp-Te/QT、Tp-Te)指标和观察组组内事件组、非事件组T波峰末间期指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T波峰末间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Tp-Te/QT、Tp-Te均较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组内事件组、非事件组T波峰末间期指标对比 事件组Tp-Te/QT、Tp-Te均较非事件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T波峰末间期指标对比(Mean±SD)
表2 观察组组内事件组、非事件组T波峰末间期指标对比(Mean±SD)
3 讨论
冠心病为临床一种常见疾病,易发生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增加心脏猝死发生风险,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伴随临床不断深入研究,缺血型J波与无创指标Tp-Te间期对冠心病引发心脏猝死预测价值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4-6]。为探究PCI对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影响和预警心脏性猝死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对比分析118例冠心病患者和本院同期11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T波峰末间期指标情况,旨在积极采取有效防治举措,促进患者病情缓解及预后改善。
1 李毅刚, 王群山, 宿燕岗, 等. 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综合防治新方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42(2): 184.
2 朴晶燕, 韩百合, 宋涛, 等. 心率减速力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预警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 2014,34(6): 506-508.
3 王青山.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0): 2743-2744.
4 张晓敏, 郭五一. 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后Tp-Te间期和缺血性J波的分析[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 14(8): 1075-1077.
5 雷普平, 李桢, 李利华, 等. 心脏性猝死79例危险因素及病理分析[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1(1): 51-55.
6 魏彤.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35(18): 5310-5311.
528000 佛山,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