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称代词“他”回指的功能分析
2016-12-03蒋东立
摘 要:文章主要探讨现代汉语自然交际话语中人称代词“他”与先行语不定指称形式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基于先行成分的低可及性,“他”并非发挥提取实体的功能,而是作为言者表达内容的例示对象,凸显并深化前述的先行成分,通过发挥其认知参照视点的功能,唤起受话人对言者命题或观点的高度及持续关注,进而维持会话内容的推进。
关键词:回指 “他” 非提取功能 归属性用法
代词用作回指被视为一种语法手段,用于替代同指的名词性先行项,其所指向的指称对象在前述语篇中应该是明确提及的,所以大多用于进行直接回指,而没有明确先行词的回指现象,人们称之为“间接回指”或“深层回指”等。但是,通过收集的会话语料,我们发现,“他”回指的对象在先行句中并不明确,在交际双方心中可及性程度较低,说话人也无意使用“他”指称某个概念成分,对此类间接回指现象的关注在以往研究中并不多见。本文语料均来自电视访谈节目《杨澜访谈》。
一、可及性对代词回指的阐释
可及性是指人们在语篇产生和理解过程中,从大脑记忆系统中提取某个语言或记忆单位的便捷或难易程度。[1]“回指可及性理论”认为不同回指语标示了先行成分在大脑记忆系统中的不同可及性,[2]回指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语篇动态语境中先行概念实体的提取问题。[3]
回指语使用的可及性等级表明先行成分在大脑中的不同可及程度,据此,Ariel将回指语分为“低可及性标示语”“中可及性标示语”和“高可及性标示语”三大类。其中,“高可及性标示语”指解译时需要依赖“语言语境”的指称词语,主要包括代词和零成分。实证研究证明,回指可及性还涉及由先行语本身所表达的可及性,以及回指语本身的属性。[2]
(一)先行成分的语义指称特征
第三人称“他”的本质在于回指与替代,基于同指关系的直接回指过程中,回指语“他”可以直接指称或替代已经存在的先行成分。根据可及性理论,代词“他”内涵意义最少,形式较为简单,反映出先行成分在说话人心中可及性程度较高,但是通过以下例句表明情况并非如此。
(1)杨 澜:其实说到这个口碑的营销,要让客户真的觉得你好,互联网时代是这样,如果你不超过他预期一些,他根本不会给你一个好评的,对吧?
雷 军:是。
(2)陈奕迅:对,《任我行》的MV音乐录影带,是在那边拍的,但是那个是一个朋友,用手机帮我拍的,他是我制作人,他也很想念那边,他也在那边成长。
例(1)中,先行语“客户”为光杆普通名词,表示人物的身份属性,既可以表示集合概念,又可以表示单数概念。陈平(1987)提出,判断一个名词性成分是有指还是无指的一个简捷方法是,有指成分可以用种种方式加以回指,而无指成分则无法回指。[4]将“他”替换成“客户”意思不变,因此可以看作是有指成分。先行成分也可以视为泛指群体概念,“他”可以替换成“他们”。例(2)中,先行成分“一个朋友”其指称对象可能在说话人那里有所指称,但是在受话人认知中并不可及。陈平(1987)认为,说话人在发话人使用某个名词性成分时,如果能预料受话人能够将所指对象与语境中某个特定的事物等同起来,则成为定指成分,相反则称之为不定指成分。[4]因此,这里的先行成分是作为不定指称对象介绍给听话人的。
(3)李彦宏:这样的话呢就是数亿的人每天都在做这个事情,那我们就有了一个人类意图的数据库,如果他就是身体感觉不适的话呢,他可能就会搜索有关症状之类的。
先行成分是表示集合概念的有定描述语“数亿的人”,“他”回指其中的个体,表示不定指称意义,并且与先行项未保持数量一致关系。
(4)汪向东:其实呢,干了这么多年,效果都不好。等到你去沙集看的时候,你看到不识多少字的人也可以做生意的时候,你明白了。
杨 澜:所以关键是要有钱赚,是吧?
汪向东:对!它得真金白银的,得有效,有效了,他那种被压抑的那种积极性啊,我说你摁都摁不住。
杨 澜:嗯。
汪向东:他不会打字没关系,接上旺旺,叮咚拉过来,声频就可以做生意了。
例(4)中,先行成分作为一个实指成分被介绍给听话人,但是语言环境(linguistic context)提供的信息并不能帮助受话人确定这些名词性成分在语境中所指的特定对象,因此,“他”并非能用传统语法研究中简单的回指与替代功能解释。
(5)赵薇:我不这样认为,我完全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一个人,如果在平常不具备爱的能力,他平常就具备的话啊,就算对象出现,他也没有爱的能力,所以才会爱得千疮百孔。
(6)李彦宏:我觉得是人们会更加的开放和平等吧,就是说技术的这种进步呢,使得普通人使得那些相对贫困的人,他就是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得到这些好的东西,这些巨大的一种能力,对吧。
例(5)、(6)中,先行成分指称对象较为模糊,“他”在语义上表示不定指称,泛指具有某些特征个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在会话语篇中“他”回指的先行成分多是表示不定意义的个体,如“一个人”,或者具有修饰成分,表示类属概念的集合名词短语,如“贫困的人”“数亿人”。作为先行指称词语的形式丰富多样,以下名词性成分均可以作为先行概念出现:
定指---------------------------------------不定指
专有名词>这/那+名词>光杆名词>数词+名词>“一”+名词>量词+名词
以上排列可以看作是先行成分具有不同的显著度等级。据熊岭(2014),汉语的显著度等级与名词的有定度等级呈正相关。光杆名词、数量名短语和指示词短语依次标示类指、无定和有定,所指物在听话者意识中逐渐清晰,显著度不断增加,可识别性也不断增加,[5]但是,作为回指语的人称代词“他”在表征以上各种名词形式时,其可及性程度具有较大差异,对于有定的专名而言,其所指在语境中能被确认,“他”提取实体的程度较为容易,可以认为“他”主要是发挥提取实体的功能,而靠近右边作为先行成分出现的名词形式,“他”回指对象的可及性程度低,不符合可及性理论对其“标示高可及性”的一般看法。所以,我们认为,“他”不再以提取实体功能为主,但是表示定指的人称代词与表示不定指的先行语之间仍然可以形成回指关系。
(二)“他”回指先行成分的类型分布
本文考察了50万字口语语料,其中,“他”在口语中共出现6650例,依次对每一例的先行成分类型的频次进行统计,各种类型分布见下表:
专名一般表示人物的姓名,指向某个特定的个体,属于定指用法。光杆名词、名词短语以及数量名短语是否表示定指,取决于听说双方的认知状态以及说话人意图。语料分析表明:当先行成分为光杆名词时,说话人对其所指处于知晓状态,而听话人却对其无从知晓,共计1188例,占81.65%;当先行成分为名词短语时,说话人无意指称某个具体的对象,听说双方均不知晓的情况共计375例,占34.88%;说话人知晓而听话人知晓的共计700例,占65.12%;当先行成分为数量名时,听说双方均不知所指共计250例,占52.63%;说话人知晓而听话人不知晓的共计212例,占45.89%。因此,只有当先行成分为专有名词时,“他”回指对象可及性程度较高而真正为听说双方所知晓,共计2376例,占总比例35.73%。
数据表明,在口语中,以专名形式引进第三方的情况接近总比例的1/3;“他”回指的对象是说话人无意指称的某个个体,而听话人也无需知道具体所指共计625例,占11.64%,接近总比例的1/10,即“他”的先行成分有近1/10是无所指称的。
二、“他”的非提取性用法
Ariel(1990)指出,指称实体相对受话人越可及,指称词语的编码信息就越少,指称实体的凸显性与指称词语的明晰性呈现反相关,[6]但是,指称信息越少并不能说明指称实体在说话人心中的可及性,因为这里“他”的先行词都是不确切指称或者所指并不明晰,因此,二者并不是反相关关系,尤其是先行成分可以作为虚指成分出现,虚指成分的所指是在说话人表达非现实的语境中具有存在的可能性。陈平(1987)认为,言者使用某个名词性成分时,意愿里其所指对象是一个虚泛的概念,其实体在语境中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因此,这些成分在说话人作为非现实场景中的举例说明中并不凸显,不易被听说双方所识别,听话人也无需理解“他”的具体所指。[4]事实上,指称词语的信息表现并不总以受话人的认知状态为前提,语篇中的活跃实体不一定选用零形式或代词形式指称语,而非活跃实体也未必不能选用零形式或代词指称形式。因此,可及性理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作为回指语的代词,其回指对象实体的可及性程度相当低。回指语标识的内容不是对象实体的可及性那么回指语还有什么其他功能?
(一)“他”会话过程中的功能与用法
高卫东(2008)认为,回指语在语篇中并不总是用来提取旧实体。回指语在实际使用中经常用来执行非提取功能,如引入新实体,传递新信息。因此,回指语在语篇中主要担当两类功能,即与提取对象实体有关的功能和与提取无关的功能。[7]
观察以上例句发现,“他”是典型的语境指称,仅仅是预设现实世界中具有潜在的实体,而且说话人并非意在指称某个对象。从认知角度考虑,处于话题地位的回指代词“他”通常具有较大的凸显性,一般是注意力的焦点或概念中的参照点,通过显性形式的概念重现照应先行成分,是保证会话连贯的一种手段。
人称代词具有较高的预设内容,即说话人关于受话人能够对指称对象做出指别的判断,而且基于代词的索引功能,人们普遍认为人称代词需要指称话语表达中的实体概念。我们据此认为,说话人之所以选择代词形式“他”进行回指,正是基于先行成分的不够明晰即低显著性,使用“他”是为了尽可能凸显先行成分,激活在受话人大脑中的共享信息,使之作为具有认知参照点功能的主题成分,唤起受话人对命题观点的高度及持续关注,进而维持话轮,从而在低显著度先行成分与具有高预设内容的回指语之间形成互补。激活是一种心理状态,在讲话时能成为说话者注意焦点的信息。这种功能类似于话语中主题提升,即将话语里全新的、不可辨识的、处于未激活的主题指称提升为激活状态。[8]此外,“他”只是预设对象在说话人非现实的语境中具有存在的可能,所以听话人无需对“他”是否指称某个对象进行释义。
(二)人称代词的归属性用法
Jaszczolt(2001)指出,用于指称的表达式常被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指称词语,如专名、某些代词和指示词语,其指称功能可以从话语语境中获得;另一类是非直接指称词语,如有定描述语和无定描述语(definite descriptions and indefinite descriptions)。[9]在语言哲学中,“有定/无定描述语”通常分别称为限定摹状词和不定摹状词,Donnellan(1966)区分了摹状词使用时的指称性用法(referential use)和归属性用法(attributive use)。所谓归属性用法是指使用一个限定摹状词的说话者,在论断中述说有关凡是如此这般的(适合该摹状词的)人或东西的某件事情。说话人是在把某种特性或属性归诸某个符合该限定摹状词的人或物,描述此人或物,可以不必知道到底哪个人或物符合该限定摹状词。“指称性用法”是指运用某个摹状词指称某人某物,而这种性质是否归属于那个摹状词并不重要。[10]Nunberg(1993)注意到人称代词可以作摹状词使用,并以英语中“I”“We”以及单数的“You”为例,说明了人称指示词在话语表达中的归属性用法。[11]
在第三人称回指过程中,“他”的先行成分作为一个不定成分或有定描述成分出现时,由于“他”回指对象在受话人认知中并不可及,“他”不再担任提取指称实体的功能,因此“他”不是作指称性用法而是作归属性用法,是言谈双方对某种情境中主题成分所做的描述而非指称。例如:
(7)雷军:我觉得本质上是一条,是我们中国不乏很多既聪明又勤奋的人,又有能力的人,很多这样的人,然后这样的人有个通病就是很自信,甚至自负。
杨澜:他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
雷军:他不信命,他觉得他自己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8)汪向东:当人们在互联网的这个背景下去追求一种生活的便利的时候,方便的时候,那么的确呢它会造成这种个人隐私有可能被泄露。我是这样想,如果没有这些人在线下交易,体现中间的安全,当他做这个移动互联网,当他把他的银行号提交的时候,他会有很多很多的顾虑。因为他有过体验,我在线下我也是交易……
如例(7)中,“他”并不指称某个人,而是指称具有上述特点的某类人。“他”是从先行句中提取的话题,并具有上述“通病”的特征,出于语言经济原则,提取出来的“他”作为话题便于称说,维持话轮或者会话的推进。
会话过程体现人的主体意识,话语的主观性就是人们交际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即说话人在说一段话的同时,也表明了他对所说的话的评论和态度。观察例(5)、(6)、(7),我们发现,在包含回指代词“他”的例句中,说话人倾向于传递一种带有普遍共识性的观点或评论,一些话语表达中含有或添加主观性话语标记“我觉得”。这些观点可以通过说话人假设,使相关人物处于“非现实”的情景之中,非现实中的对象均由不定指称形式“他”来例示。但是说话人并不对所指对象的存在做出承诺,非现实语境的一个明显标记即出现假设连词“如果”。
三、结语
传统回指语研究主要是考察回指语对先行成分的回指释义,回指语的目的在于提取先行语中的成分,而忽略先行成分对回指语功能的制约,即“他”属于直接回指或间接回指取决于先行成分的指称性质。可及性理论强调先行成分在言说者心理空间中可及程度,并使用回指语对先行成分进行搜索识别,但是,当先行成分以作为不定或类指形式出现时,回指语“他”由于不再是以指称实体的方式在使用,因此也不再发挥提取实体的功能。人称代词语义内容相对贫乏,在作回指用法表征概念内容时不可能与先行成分建立直接对应关系。本文认为,会话语篇中“他”作为主题,是当前说话人表达内容的承载对象,在保持会话语篇内容连贯的同时,以“他”为核心深化了隐性的先行成分,激活听话人对当前话题或言者观点内容的持续关注,进而推进会话的持续进行。
注释:
①其余1282例,包括语料中“他”无先行成分用法以及“他”的预
指用法等,以上均与本文研究内容无关。
参考文献:
[1]许余龙.语篇回指的认知语言学探索[J].外国语,2002,(1).
[2]张德禄.回指可及性影响因素的认知心理学研究述评[J].外语学
刊,2014,(1).
[3]高卫东.语篇回指的功能意义解析[D].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2008:70.
[4]陈平.释汉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J].中国语文,
1987,(2).
[5]熊岭.名词短语的认知显著度及其词汇、句法表现[J].汉语学
习,2014,(5).
[6]王义娜.从可及性到主观性语篇指称模式[J].比较外语与外语教
学,2006,(7).
[7]高卫东.回指语的预设新用功能[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2).
[8]牛保义.主题提升理论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9,(2).
[9]Jaszczolt K.M.Referring Expressions:A Unified
Approach[J].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2001,(2):1-22.
[10]A.P.马蒂尼奇.语言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51.
[11]Nunberg,Geoffrey.Indexicality and Deixis[J].Linguist.
Philos.1993,(16):1-43.
(蒋东立 广西南宁 广西大学文学院 53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