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祖父的花园》教学纪实

2016-12-03楚晨光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倭瓜呼兰河萧红

楚晨光

教学内容:小学教科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能够带着自己的理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

2.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花园的自由美好和“我”在园中的活动,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感悟祖父对作者的疼爱和宽容,以及作者对祖父的怀念。

3.学习揣摩作者鲜活的、独具个性的语言和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并学习运用。

4.通过体会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2.感悟因为有了祖父的宽容和爱,才有了“我”的自由与快乐,有了这个童年的乐园。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回顾旧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和祖父的花园》。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解决了这篇文章中关于字词的一些问题。那么,对于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了解呢?你可以从文章的作者、出处,或者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这几个方面来回答。

生:这篇课文节选自《呼兰河传》,作者是萧红。

师:我们学习一篇好的文章,的确是应该了解它的出处,知道它的作者,这也是我们对作者的一种尊重。

生: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童年和祖父在花园里度过的一段时光。

师:对于萧红的这段童年生活,在《呼兰河传》一书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花园和我是一个都不能少的!生齐读。)

师:萧红为什么会说“祖父、花园和我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呢?这节课,咱们就再一次走进这座花园,去感受萧红的这段童年生活。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课文大家已经读过几遍了,现在请再一次默读课文,看看整篇文章给你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是什么。你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找到这个词,把它圈画下来。

(生默读。)

生:整篇文章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自由。

师:自由,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呀!只是听着,就让人心生向往之情。对于自由,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生: 自由是没有大人们的约束,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情。

师:哪一个成语可以概括你刚才表述的意思?

生:无拘无束。

师:这是大家对“自由”的理解,萧红对于“自由”又有着怎样的理解呢?找到“自由”一词所在的句子去读一读,你就会有所发现。

生:我找到的语句是:“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就是萧红对于自由的理解。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读出你对于自由的理解,也读出萧红对于自由的感悟。

师:在整篇文章当中,“自由”就如涓涓细流,在字里行间中流淌,“自由”一词,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词,它所在的语句,就是这篇课文的中心句。

三 对话文本,理解感悟

(一)品读园中之景,感受花园的“自由”

师:在整篇文章当中,哪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对于“自由”的体现是最明显的?

生:第15自然段。

师:就请同学们读读第15自然段,想想萧红是如何来描绘这花园的自由的。一会儿咱们来交流。交流的时候,你可以从句子本身的内容来谈;还可以从作者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来谈;当然,你还可以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对相关语句进行品评。总之,只要是你的发现和感受,就都可以来交流。

(生默读第15自然段。)

师:现在把你读文的感受交流一下。先读出相关的语句,再谈谈你的感受。

生: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反复出现了“愿意……就……”的句式,表现出了花园里农作物的自由。

生: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这些生长在园子里的农作物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主人不会去干扰它们的生长,也不会“拔苗助长”,它们按照自己的想法随便生长,非常自由。

生:我觉得这个园子里的农作物非常幸福,可以自由生长。

师:你能试着把你所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只读表现倭瓜自由的语句就可以。

(生读,但语速过快。)

师:在朗读时,你抓住了最能够表现出自由的句式,用重音突出了“愿意”“就”这两个关键词,语速也适中,这很好。可是“自由”还是一种很惬意的生活状态,就像你刚刚说到的,倭瓜是非常幸福的,那该怎样读呢?

(生再次朗读。)

师:调节重音、语速,这些朗读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心体会。刚才在你读这句话时,用心去体会了,所以脸上都洋溢着幸福,非常棒!现在,请同学们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农作物,通过朗读,表现出它的自由。

(生试读。)

师:谁想来读一读?

(生踊跃举手。)

师:可是,我会把这段文字变成这样,你还敢读吗?

(课件出示:倭瓜愿意爬上架就_____,愿意爬上房就_____。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_____,愿意结一个黄瓜,就_____。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_____,一朵花_____,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_____,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生读文。)

师:同学们,你们太棒了,课文只是读了几遍而已,你们竟然能够把这一段背下来,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生:因为在这段话中,作者都是应用了“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个句式,就很容易背诵下来。

师:特殊句式不但能够加深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有助于我们的记忆和背诵。我们一起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背诵。

师:看来,只要是生长在这个园子里的农作物就都是不受约束的,都是自由的。那么,对于第15自然段,还有你想要交流的语句吗?

(课件出示: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生: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这个花园的自由。

师:从修辞的角度,谁还要补充吗?

生:作者还运用了排比的句式,条理很清晰,就像诗一样,很美。

师:你能读出这种美妙的感觉来吗?

(生读。)

师:在这个花园里,虫子们可以轻声细语,鸟儿们可以轻声吟唱,这该是一个怎样美丽的花园呢?

(生配乐朗读。)

师:你读得可真好,我也仿佛置身于这鸟语花香之中了,这就叫入情入境。咱们一起入情入境地来读一读。

师:我如果把这段话变成这样,你还会读吗?

(课件出示:花开了,就像花_____;鸟飞了,就像鸟_____;虫子叫了,就像虫子_____。)

(生一齐配乐背诵。)

师:读着读着,这幅美景就读到咱们心里去了。对于第15自然段,你还有哪些内容想要和大家交流呢?

生:作者还提到了蝴蝶,文章中是这样写的:“蝴蝶随意的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句子中的“随意”“一会儿……一会儿”,都表现出了蝴蝶的自由。

师:在第15自然段,作者萧红字字都在写自由,处处都洋溢着自由的味道。那么,在这个花园里,还会有哪些动物、植物也是自由的呢?我们能不能尝试着用这样的句式来写一写呢?愿意写谁,就写谁;愿意写几句,就写几句,你们也是自由的。

(课件出示:_____愿意_____,就_____愿意_____就_____。)

(生进行句式仿写,汇报。)

生1:蜜蜂愿意采蜜就采蜜,愿意筑巢就筑巢。

生2:花儿愿意笑出来就笑出来,愿意随风舞蹈就随风舞蹈。

生3:桃树愿意开花就开花,愿意结果就结果,就是一朵花也不开,一个果也不结,也没有人问它。

师:这是一个多美妙的花园呀,凡是在这花园里的,就都是自由的。可是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这动物、植物的自由,萧红是怎么知道的呢?难道她去问过了?倭瓜你自由吗?倭瓜说,我很自由。是这样吗?

生:我觉得萧红是凭借自己的想象来写的。

生:我觉得是因为萧红在这个花园中很自由,所以她看到这些植物、动物,也觉得它们很自由。

师:萧红看似在写花园中动物、植物的自由,其实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自由。这种写法就叫做借景抒情。

(二)品味园中之趣,感受“我”的快乐

师:刚才同学们谈到了,生活在花园中的萧红也是自由的。作者又是如何讲述自己的这份自由的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4~13自然段,找到最喜欢的一件事,反复读一读相关语句,并将感受凝练成几个词或短语在书中批注。自主学习结束后,将你的感悟在小组内交流。

(生浏览课文、思考、交流。)

师:谁愿意先来和大家分享你的阅读感受?交流的时候,先读出你喜欢的语句,再说清你批注的词语,最后谈一谈你读后的感受。

生:“采一个倭瓜花心,捉一只大绿豆青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也许就把蚂蚱腿绑掉了,线头上拴了一只腿,而不见蚂蚱了。”我批注的词语是顽皮、搞笑。她用线绑蚂蚱,竟然能把蚂蚱绑丢了,我觉得特别有趣。

师:童年时代的作者还真是个粗心的小丫头!

生:“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的菜种不但没有被土盖上,反而被踢飞了。”我批注的词语是随心所欲。祖父播种小白菜,而小萧红却是“瞎闹”,还将菜种踢飞,应该挺过瘾。

师:在你刚才的回答中,提到了“过瘾”,你所说的“过瘾”仅仅是萧红将菜种和泥土踢飞吗?

生:从表面看,被萧红踢飞的是泥土和菜种,实际上,是表现了萧红的快乐和自由,是不被限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师:烦恼、忧愁都踢飞了,留下的就是——

生:快乐、幸福。

师:谁来读出小萧红此时的快乐、幸福?

(生读。)

生:“玩腻了,又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奇怪的就是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了,下雨了!”我批注的词语是无拘无束。萧红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花园中随意折腾,

生: 在这句话中,我还找到了这样几个关键词“抢过来”“拼尽了力气”“扬”“大喊”,“抢过来”表现出了萧红当时急切的心情;“拼尽了力气”“扬”“大喊”都让我体会到了萧红当时的快乐、兴奋。

师:通过对关键词语的品味,让你对这段话的理解更为深刻了。把你的体会带入到语句当中,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下雨了,下雨了。”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两次,变换着节奏和重音,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萧红可能会怎样喊?

(生读。)

师:被萧红扬出的仅仅是水花吗?

生:是快乐。

师:萧红喊出的还有什么?

生:是自由。

师:咱们就来读出萧红内心的快乐和自由。

师:同学们,现在你觉得萧红在这花园里度过的是一段怎样的童年时光呢?

生:是一段无拘无束的生活。

生:是一段幸福快乐的生活。

生:是无忧无虑、令我们无比羡慕的生活。

(三)体会祖父之爱,感悟自由之源泉

师:无拘无束的小萧红,在自由的花园里度过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你们同意我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那这篇文章的题目完全可以改成《我的花园》,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问题,你可以找到课文当中与祖父相关的语句来读一读,你一定会有所感悟的。

生:“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在这一句中,我体会到了作者与祖父之间的亲密。

师:我和祖父之间,亲密到了怎样的程度?

生:小萧红就像是祖父的小跟班。

生:小萧红像祖父的小尾巴,总是跟在祖父身边。

生:我想到了一个成语叫形影不离。

师:课文中像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你找到了吗?

生:“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我体会到了祖父对萧红的呵护,处处为小萧红着想。

生:小萧红把谷穗当成狗尾草铲掉时,祖父也不批评萧红,反而还在笑,我感受到了祖父对萧红的宽容。

师:无论是我和祖父之间的那份亲密,还是祖父大笑时对我的那份宽容,亦或是细心地拔下锄头杆,我们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生:爱。

四 深度拓展,升华主题

师:同学们,其实萧红的童年生活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般幸福。她的亲生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的父亲因为她是女孩,所以并不喜欢她,她的后母常常虐待她,在这个家里,疼她、爱她的人就只有祖父了。所以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就写道——

生:呼兰河畔的这座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

师:作者怀念童年、难忘故乡,更忘不了——

生:祖父。

师:现在,你是否明白了萧红为什么会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花园和我,是一个都不能少的”?

生:因为祖父爱她,所以祖父、花园和她自己是一个都不能少的。

生:如果没有花园,萧红就不会那么幸福;如果没有祖父,就没有人疼爱萧红。

师:萧红把她童年生活中的快乐之事、自由之景和难忘之人,都写在了这本《呼兰河传》里。萧红在写《呼兰河传》时已经30岁了,祖父呢?早已长眠于地下,留下的就只有怀念了。

(课件出示:呼兰河畔的这座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

师:在《呼兰河传》的尾声部分,作者写道:“呼兰河畔的这座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读一读这本《呼兰河传》,你一定还会有更多感悟。

(作者单位:牡丹江市长安小学)

猜你喜欢

倭瓜呼兰河萧红
邻家大娘
倭瓜情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我爱种倭瓜
梦游呼兰河(组诗)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倭瓜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
浅谈《呼兰河传》中萧红的“赤子之心”
概念整合视阈下文学翻译创造性叛逆解读——以萧红《呼兰河传》英译本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