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敏灸治疗高脂血症3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6-12-02程书桃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10期
关键词:经穴敏化腧穴

程书桃 陆 苇 刘 芳

(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335000)



热敏灸治疗高脂血症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程书桃 陆 苇 刘 芳

(江西省鹰潭市中医院,335000)

高脂血症又称血脂异常,是人体脂肪代谢失调致使体内血液脂质成分异常增多的中老年常见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代谢性疾病,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据报道,血胆固醇每增加10%,冠心病危险即增加20%~30%[1]。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针对中老年人群应加大高脂血症的筛查,大力提倡降脂治疗;改善血脂代谢紊乱状态可以明显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及脑卒中的发生[2]。我们通过腧穴热敏灸治疗高脂血症30例,并与药物治疗的30例比较,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60例高脂血症患者均为我科2014年3月—2015年2月住院患者,按患者先后就诊顺序分为热敏灸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9.4岁;其中TC增高19例,TG增高4例,两者均增高7例。对照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50.1岁;其中TC增高17例,TG增高5例,两组均增高8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P>0.05)。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和1997年中华心血管学会血脂异常防治建议的诊断标准,拟定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周内测血清TC≥5.72 mmol/L,TG≥1.70 mmol/L,具备1项或1项以上可确诊。

纳入标准:①符合前述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②年龄35~60岁者(包括35岁和60岁)。③自愿进行临床观察,并能坚持完成疗程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具备4条者可纳入课题研究。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35岁以下或60岁以上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半年内发生过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严重创伤、重大手术后患者。⑤有精神病或肝、肾、造血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⑥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吩噻嗪类和某些避孕药等)诱导的高脂血症及纯合子型高胆固醇症患者。⑦正在用甲状腺素、肝素或其他影响血脂代谢的药物,以及在近2周使用过其他降脂措施的患者。符合以上任一条者列为排除对象。

治疗方法

1.治疗组:①热敏化穴的探查:患者选择仰卧及俯卧位,充分暴露腹部、背部及四肢,医者手持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腹部、背部及四肢,距离皮肤表面约3 cm处分别进行回旋、雀啄、循经往返及温和灸各1 min,激发经气感传,当患者出现六种灸感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透热、传热、扩热、表面不热深部热、局部不热远部热或出现酸麻胀痛感),此点即为热敏点,重复上述方法、步骤,探查出所有热敏点。②热敏点悬灸方法:在上述热敏化腧穴上实施艾条悬灸,每次选用1~2个热敏化腧穴,施灸时间应个体化,一般在15~100 min范围,灸至透热或感传等热敏现象消失为一次施灸剂量,完成一次治疗。隔日治疗1次,20 d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2 d,治疗2个疗程。

2.对照组:辛伐他汀片,每次10 mg,每晚1次,口服,连服20 d,休息2 d,继续服药20 d,疗程同治疗组。

治疗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基本控制:血脂TC、TG恢复至正常范围;显效:血脂达到以下任何1项,TC下降≥20%,TG下降≥40%;有效:血脂达到以下任何1项,10%

结果:两组治疗后在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水平调节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C、TG比较

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讨论

高脂血症在中医属“痰浊”“湿阻”“血瘀”等范畴。高脂血症多发生在年长体弱或正气不足之人,邪毒滋生,蛰伏体内,蓄势伺机而发。本病属本虚标实,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为其本,痰浊血瘀为其标。治则:补益肝肾、健脾化痰、活血逐瘀;治疗当标本兼顾,扶正祛邪。

艾灸可以弥补针药不足之处,说明艾灸疗法使用的广泛性及重要性。热敏灸是在热敏点上施行艾条悬灸,使之产生透热、传热、扩热、表面不热深部热、局部不热远部热或出现酸麻胀痛感以及激发经气传导或气至病所,施以个体化的灸量,从而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4]。人体经穴存在敏化态与静息态两种状态,而经穴“热”敏化是经穴敏化的一种新类型,“热”敏化穴的最佳刺激为艾灸热刺激。“热”敏化态经穴在艾灸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乃至气至病所。热敏灸的关键在于找到热敏化腧穴[5]。本临床观察中发现,该病热敏化穴位多位于神阙、中脘、天枢、内关、足三里、丰隆、三阴交等区域附近。治疗时医生和患者都必须凝神静气,以最大限度激发经穴效应。神阙为生命之根源,任脉经穴,灸之有调理脾胃、活血化瘀之功;中脘为胃的募穴,有调理中焦气机升降的作用;天枢为大肠的募穴,有调理脾胃、通腑通便的作用;内关通于阴维脉,有宽胸理气、安神之功,气机畅通则血行无阻,血活则脉调,气血流畅则瘀滞祛,瘀滞祛则脂消[6];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灸之有健脾化痰之功;丰隆为足阳明经穴,为祛痰之要穴,具有化痰降浊、宣通脾胃经气的作用;三阴交是肝、脾、肾三条经交会的穴位,可达到调理肝、脾、肾三脏,则气机调达、血行通畅,痰浊膏脂无以内存。灸上穴可奏调脾降脂、调畅气机、活血化瘀、疏肝利胆之效。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理肝、脾、肾三脏的功能,维持机体脂质代谢的正常运转,使血脂水平有所下降。

目前降脂治疗,西医仍以改变生活方式和降脂药物为主,降脂药物飞速发展,但药物费用高、毒副作用大、禁忌证多及患者依从性差,使得药物应用受到一定局限性。通过本组临床观察,腧穴热敏灸治疗高脂血症具有疗效肯定、操作方便、易掌握、无副作用等优点,是一种无创痛穴疗的新方法,且远期疗效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王宏宇,胡大一.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策略[J].中国医刊,2003,38(7):61-62.

[2]韩捷.高脂血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17(6):79-8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71-172.

[4]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的临床应用[J].中国针灸,2007,27(3):199-202.

[5]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

[6]徐晓莉.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0,25(2):325-327.

2016-06-30)

猜你喜欢

经穴敏化腧穴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穴位敏化柔性辅助检测传感器的研发
冠心病穴位敏化现象与规律探讨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近5年敏化态与非敏化态关元穴临床主治规律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运用反射疗法和经穴按摩及配方沐足液调理常见气郁体质袁忠亮
旅途止泻按脾腧
铜的硫化物对电极在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梁丘穴在治疗急性胃痉挛中的应用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