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影响的研究
2016-12-01霍明艳付世杰周青云高海超丁振江
霍明艳,张 娜,付世杰,周青云,赵 洁,高海超,丁振江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影响的研究
霍明艳,张 娜,付世杰,周青云,赵 洁,高海超,丁振江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目的:评价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60例中青年冠心病病例,随机将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80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对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教育前后的健康行为影响这三项观察指标。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行为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护理满意度,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个性化健康教育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实施。
个性化健康教育; 中青年冠心病; 健康行为
本文针对个性化健康教育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60例中青年冠心病病例,随机将1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49例,女31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为45.6±5.1岁。观察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为44.7±4.6岁。所有患者均无其他内科合并症,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护士依靠以前的临床经验,向患者采取口头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基本的、常识性的健康教育。观察组:个性化健康教育。实施内容:①健康教育调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调查。建立问卷调查,需要了解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程度以及患者的生活方式。②制定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依据调查结果,为每一位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将健康教育中的内容进行完善,使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其作用。定期进行冠心病健康讲座,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知识交流,为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实现多种健康教育结合的方法。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向患者介绍冠心病的发病原因以及如何控制和消除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1.3 观察指标:对比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健康行为影响、护理满意度三项指标。
1.4 评价标准:①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进行测试问答,测试的内容包括冠心病知识、自我保健知识等。每个项目的答案为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且对应的分数为3分、2分、1分,冠心病知识总分为30分,自我保健知识总分为30分,两者的总分为60分;②对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健康行为量表共有52个项目,其中包含人际关系、运动情况、心理健康状况、营养等内容,每一项分为1~4分,分数越高表示健康行为越好;③针对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调查,量表分为25个项目,每个项目为1~4分,分为越高则表示越满意,总分≥90分为非常满意;总分在80~89分之间则为满意;总分≤79分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分(冠心病知识、自我保健知识及总得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表1 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
表1 健康教育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自我保健知识冠心病知识 总得分观察组 80 11.23±0.31 11.01±1.21 22.24±1.52对照组 80 12.01±0.26 10.34±1.10 20.35±1.36 t -7.125 8.543 1.419 P - >0.05 >0.05 >0.05
表2 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
表2 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比(±s)
组别 例数 自我保健知识冠心病知识 总得分观察组 80 31.33±0.68 29.44±1.71 60.77±2.39对照组 80 26.13±1.97 23.31±3.01 49.44±4.98 t- 16.132 19.346 21.573 P- <0.001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前的健康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 健康教育前 健康教育后观察组 80 101.45±5.46 145.37±6.21对照组 80 100.58±6.35 113.28±8.75 t -0.923 26.583 P -0.357 <0.001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44,P=0.002),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中青年大多认为自己身体好,在饮食上不加控制,过多的食用动物脂肪、胆固醇,进而造成中青年的机体出现脂代谢异常或是紊乱,出现脂蛋白、胆固醇等的异常,这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2]。从中青年自身进行分析,可能与中青年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有关。长时间处于工作和生活的高度紧张环境中,情绪的波动起伏等都会诱发冠心病。所以针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有效的实施针对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以掌握自我急救、保健等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患关系的调节纽带。个性化健康教育包含的内容有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生活指导、健康教育、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等。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贯穿于患者治疗的整个过程,给予患者耐心的指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护理质量和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提供帮助,并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等[3]。
诱发冠心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不良的健康行为,为了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需要加强健康教育,纠正患者的不良健康行为[4]。在本次研究中,个性化健康教育组患者在教育后的健康行为改善情况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P<0.05)。个性化健康教育组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亦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P<0.05)。个性化健康教育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P<0.05)。
[1]李金锋,吴秋霞.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158~159.
[2]王砚丽.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建立健康行为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5):627~628.
[3]张永怡,余小萍,张娴,等.国内外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2,12(5):62~66.
[4]陈夏明,张艳萍,诸笔科,等.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干预实验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2):356~358.
1006-6233(2016)10-1719-03
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6.10.058
丁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