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训练对高职院校武术运动员成绩影响的研究
2016-11-30康雕
康雕
【摘要】本文通过对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武术训练队队员心理特点的初步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武术队员心理能力的现状,心理能力与运动成绩的关系。同时提出了对高职院校武术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的多种有效方法,已讨为高职院校校武术运动员掌握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发挥最佳的竞赛水平。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训练 运动成绩 影响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23-02
一、前言
心理能力的好坏已成为运动员是否能在竞赛中取得成绩优异的重要条件之一。高职院校武术训练是很艰苦的,对一套路动作长期的反复练习,训练单调枯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适当的把心理训练放到武术训练中以增强训练的趣味性,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这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结合高职院校武术运动员训练的特点及心理现象来分析和讨论武术运动员的心理训练,要求必须具备顽强的意志及克服困难的精神,特别是吃苦耐劳、用于拼搏的精神。在高职院校武术运动员训练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没有抓好心理训练将直接影响到训练的全面性和成绩的提高,通过心理训练不仅能提高运动员们的心理素质,创造出良好的成绩还能使运动员处理好以后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院武术运动队队员10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查阅国内心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与心理以及个人训练实际经验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2)调查访问法
访问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家界学院、吉首大学的教练员10人,心理学老师6人,他们对于课题的研究给予支持并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
三、结果与分析
1.心理因素的竞赛成绩的影响
(1)什么叫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有多种含义,从广义上说心理训练就是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施加影响;从狭义上说,则是使运动员学会各种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参加运动训练和完成复杂的比赛任务。从这一概念来看,大脑是人体这一完整控制系统中的指挥部。心理训练是通过这一控制系统进行的,如增加必要的“负荷”消耗较大的心理能量,克服内外障碍,调节运动功能,以便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形成最佳心理状态,发挥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已获得良好的成绩。
(2)心理训练的生理机制
大脑这一复杂系统承担了机体进化过程中的负荷,从而使大脑皮质的结构趋向复杂化,进而促进了机能的高度发展,所以它在机体里日益精确地适应周围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训练就是对大脑皮质进行训练,以调节心理机能,使心理因素推动有机体有效地“运转”,促使肌肉运动动作迅速、有效、合理的反应。
(3)心理因素对竞赛成绩的影响
影响竞赛成绩的因素表现为基础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基础因素有技术、战术、身体素质三个要素。在竞赛中是通过相对技术能战术运用、体力三个要素表现出来的,心理素质包括动机、认知能力、意志、情绪等因素具体的表现,它不仅对竞赛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还会对基础因素中的体力和战术运用产生作用,间接的影响到竞赛成绩,这反映了心理因素对基础因素的影响,也反映了心理因素对竞赛成绩影响的复杂性。国内外实践已经证明,既进行身体训练又坚持心理训练的运动员,比那些只进行身体训练的运动员成绩要好很多。心理训练也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需要发费很多的时间才能有效,它不可能立竿见影。
2.影响运动员比赛发挥的主要心理因素
(1)比赛动机过强
武术比赛主要是个人项目(除集体项目外),需要经过个人努力实现目标,运动员往往因个人方面的利益,把比赛成绩看得过重,期望值过高,反而使运动员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压力。
(2)盲目自信
运动员不了解整个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只看到自己的一面,沾沾自喜,对困难估计不足,当遇到困难时又感到力不从心,因为事先没有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只好任其发展,仓促的结束比赛。
(3)战术失误
在武术比赛中,有目的、有计划、合理的控制好节奏、把握好时间,并且每一个动作都要位,才是个人最好成绩的表现。因此,在武术比赛前就要有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设想比赛中可能突发的情况,在场上要做到头脑清醒,心中有数,合理安排,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4)注意力分配的转移
注意力集中是坚持全神贯注于一个正确目标,不为外界因素干扰而产生分心的能力。运动员在受比赛本身的气氛及场外的干扰时,使得因注意力不能集中而表现出神志紧张,只想取得优异成绩,忽视了心理因素对成绩的影响。
3.高职院校武术运动员宜采用的几种心理训练
(1)充分认识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认识到心理训练的重要性,他就不会寻求心理训练的方法。我们的一些教练员已经充分认识到心理训练的重要性,运动员参加比赛必然有其动机和目的,他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其参加的信心。因此,提高运动员对比赛的认识,端正比赛动机乃是进行心理训练的首要环节。
(2)意志品质的培养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内脏功能、身体素质及技术战术,还必须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训练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在势均力敌的竞争中取胜。
(3)专项心里素质训练
在训练前,如果运动员的信心不足,要学会用“自我暗示法”来提高自信心,训练中为了体会武术竞赛的感觉,提高武术单个工作完成的质量,可以通过“想象训练法”来体会。
(4)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是用接近比赛的实际情况对武术运动员进行实践的反复练习,以提高运动员对比赛适应能力的训练方法。模拟训练可预防运动员赛前不良训练状态的发生,提高运动员的稳定性和应变能力。
(5)环境更新法
所谓环境更新法,就是改变训练环境,减少精神疲劳,经常不变的训练环境是造成人脑皮质与机体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经常更新训练环境,就会减少精神疲劳,提高训练效果。
(6)自我暗示法和放松训练
这种训练方法是一种以一定的“套语”进行自我暗示,能使肌肉放松进而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机能的方法,在肌肉放松以后,在默念包括有一定愿望的“套语”,以振奋精神,起着自我动员的作用。
四、结论
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已被心理学工作者和体育工作人员的实践所证明,它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武术项目的训练中,狠抓高职院校武术训练的特点和心理现象,采用环境更新、自我暗示、放松训练等心理训练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运动员在训练中出现的枯燥、厌烦情绪,提高运动员的心理耐力水平,从而保证最大限度地动员体能潜力,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白晋湘.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M].民族出版社,2009.5.
[2]蔡仲林.武术(第3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
[3]国家体委武术院编纂,中国武术史[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4]邱丕相,陈亚斌等.中国武术教程(上)[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5]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5.
[6]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7]伍天慧.武术教学中运用导学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体育学刊,1999,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