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理论依据和实施

2016-11-29姚晓盈

关键词:汉英语料语料库

姚晓盈

(河南工程学院 外语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52)



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理论依据和实施

姚晓盈

(河南工程学院 外语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52)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是以科学统计方法和语言学理论为纲领,探讨实现真实语料在双语间文本转换中的应用的活动。它融合各种翻译活动的超语言因素,对语料进行历时和共时的探究,真正实现了翻译理论研究与语料转换的结合。基于语料库检索出来的句子为译词提供共现语境,有助于译者对合适译句的筛选和确定。以语料库为基石的翻译课堂教学的经验性和实践性比较强,学生可以自主观察和探寻不同的语言现象,认识语言使用的复杂性和语言句式,不断发现和总结母语与外语的转换规律,提高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

语料库;理论依据;翻译教学应用

西方的翻译实践注重文本与译文之间的对等性,在以 “忠实”为标准的基础上,很多译者提出了自己的翻译准则来指导翻译实践,比较著名的翻译理论有 Nida的动态对等论、TytIer的三原则论和Newmark的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论。国内的翻译原则主要以“信、达、雅”为基础,并辅以 “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的标准对翻译行为进行界定,虽然这并不是翻译的“通用法则”,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翻译实践。国内的翻译学者通过对客观翻译现象的阐释和个案的实证分析来界定翻译理论模式。随着翻译方法和工具的不断完善,以语料库为辅助工具的翻译研究和翻译教学实践逐步开展起来。英国翻译学者Mona Baker首次提出了借助语料库进行翻译实践探究的思路,开创了基于语料库方法论的翻译研究的先河。他认为,译者借助原语文本语料库和翻译目标语文本语料库,揭开了“翻译文本作为沟通活动媒介的本质”[1]。

1 语料库在翻译实践研究中的作用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正确并创造性的再现原语言文本的过程,它可以分为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子阶段。在理解阶段,在翻译语料库的帮助下,译者可以正确理解原文的词汇语义韵律和原作的创作风格,这有助于实现译文的忠实性;在表达阶段,翻译语料库提供的信息检索可以使译者掌握大量的参考词汇、句型表达方式,在翻译语料库的协助下译者可使译文更加精准和地道;在校核阶段,翻译语料库提供的检索评价系统可以对译文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对译文进行深层次润色和完善。

某些词语往往与特定的词项进行搭配,该词汇在与特定词项的搭配时会产生一种连续的意义氛围,这被称为词汇的语义韵律。Santos认为词汇的语义韵律可以分为积极语义韵律、消极语义韵律和中性语义韵律,这些语义韵律可以表达使用者的立场和态度[2]。在进行翻译活动时,译者有时很难感知和把握词语的 “弦外之音”,要精确领会和界定第二语言的语义韵律,译者可以利用翻译语料库的关键词检索功能,以关键词为核心进行词组对照,通过纵向和横向的量化对比,基本可以清晰确定词汇的使用语境,进而领会词汇的隐含意义和语义韵律。比如:cause经常与trouble、problem、damage等词进行搭配,就可确认与cause进行搭配的词汇具有消极的语义,那么cause就具有消极的语义韵律。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会很难找到合适的对应译句,这种情况下,译者通常会寻求语法书或词典的帮助。随着双语语料库的建立和语料库检索平台的不断开发,译者借助翻译语料库提供的检索信息,可以快速找到满意的对应译句。如近义句检索系统可以对输入的句子自动分析出其重要性权值,并依据权值的总和检索出输入句子的近似句,然后按照权值列出对应译句。检索出来的句子为译词提供了共现语境,这有助于译者对合适译句的筛选和确定。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制的中英双语近义句检索系统可为译者在输入阶段筛选最佳译句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王克非等曾详细介绍了这一检索的运作方式,系统可以自动识别输入的是中文还是英文句子,并根据识别结果处理输入的句子,如果输入的是中文句子,系统可以按照长词优先的原则对句子进行划分。信息检索系统使用TF(Term Frequency)*IDF(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计算出句子被划分后的每个词的权值,然后自动查找与输入句子有共同词汇的语句,并统计出共同词汇在不同文本中的TF*IDF。共同词汇在不同文本中的TF值不同,取TF的平均值*IDF算出权值的总和,最后在得出的综合值的基础上对相关语句和译句进行排序,译者可以快速准确地搜索到近似句和它的对应译句[3]。

2 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是以科学统计方法和语言学理论为纲领,为实现真实语料的双语间文本转换,它融合各种翻译活动的超语言因素,对语料进行历时和共时探究,真正实现了翻译理论研究与语料转换的结合。归根结底,语料库与翻译研究之间隐含着潜在的联系,翻译研究大体上涉及文化、译者、文本和翻译过程等超语言及语言要素,而语料库不仅提供了翻译所需的语言信息,更包含了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超语言要素。

Johansson指出借助语料库方法论可以真正实现翻译理论研究与翻译教学实践的结合。他认为未来语料库翻译研究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可以将理论研究与翻译教学紧密结合[4]。现代语料库是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对真实语料处理、存储及检索的技术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起,针对语料库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目前国外比较著名的语料库有Hansard(法——英对应语料库)、ENPC(英语——挪威语对应语料库)[5]。国内自主研发且有一定规模的语料库有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汉英对应语料库”,这些语料库主要用于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等两个方面,可以对翻译策略的运用意识和翻译难点的处理意识进行整合,从而不断提高译者的翻译技巧和能力。

针对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这一课题,Barlow认为,语言学习者可以使用语料库对两种语言之间的词与结构的对应转化进行探究学习,在语料库提供的检索语料的基础上,学习者可以自主建立恰当的“图式-意义”关联[6]。语料库应用于翻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有助于整体翻译教学水平的提高。

与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相比,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既是知识的发现者,更是知识的研究者。在语料库提供的信息引导下,学生能自主观察和探寻不同的语言现象,对真实的语言素材进行整理和分析。翻译课堂教学的经验性和实践性要求比较强,而作为一种自主学习方式的基石,语料库有助于学生发现和总结母语与外语之间的转换规律,从而促进翻译能力的提高和翻译意识的培养。

2.1 自主学习与语料库翻译教学

自主学习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协作,自主学习下课程设置的内容和教学策略的实施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密切相关[7]。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可以从教师讲授中习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不断实践和积累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更倾向于指导和协调学习知识的活动。在实施原则上,王宇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活动要在教学目标设置、课堂教学和作业评估等环节涉及学生参与等因素[8]。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利于不断提高严谨的思维能力,批判性分析参考译文,充分挖掘译作的闪光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课程设置”的教学模式主要围绕自主学习策略进行,注重学生自主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分析不断提高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

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需要考虑检索技术的支撑、自主学习的原则和翻译教学的实践性等因素。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点挑选相关语料;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观察和分析双语语料的搭配、语义偏向和语义韵律等语言现象,自行建立翻译对应项的形式—意义关联,不断总结翻译技巧和提升多语语言敏感度;教师对学习反馈及时进行归纳和分析,持续和灵活地检验以语料库为平台的翻译效果,这些教学流程都是传统翻译课堂很难做到的。

传统的翻译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对翻译质量的评估主要靠教师的直觉来判断,学生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接触的翻译范例仅限于教材,很难发挥自主构建翻译策略的能力。以语料库为基础的翻译教学,可有针对性地提高译者的翻译技巧和处理翻译问题的能力。在自主学习环境下,学生借助语料库来分析真实的文本;教师把翻译教学活动由传授技巧转化为培养技巧意识。这就避免了学生盲目接受译文的框架分析工具和翻译技巧,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真实语料与语料库翻译教学

存储双语或多语文本的语料库为翻译教学提供了实施平台。与传统的翻译教学相比,以语料库为基础的翻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语言使用的复杂性和各种语言句式。在真实的语料中,学生通过对相关语境的理解更容易掌握范例的翻译准则。同时,通过分析和比对某些词汇在不同语言中的对应语,以语料库为特定的参照系,学生对专家译者对典型问题的典型处理方法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掌握。翻译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文化顺应过程,学生可以被看作某一语言团体的成员,在这一语言团体的思维、交际模式下,不断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活动[9]。作为翻译教学的重要工具,语料库的实用性突出,它按语类和题材对语料进行分类存储,有助于学生对比原语同译文的语言及语篇,更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语料。

传统的翻译教学内容大多是从词的翻译扩展到对句子、篇章等层面的转译上[10]。这样的教学内容编排胜在编排条理、层次分明、易于授课,但对于教师来说,授课内容的难易程度很难把握,虽在词组层面的翻译教学效果明显,但涉及句子及篇章翻译的教学效果模糊。总体来说,传统的翻译教学更富有教学规定性,但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存储大量翻译素材的语料库可以按照使用频率原则编排教学内容,教师在语料库里检索出某一语言现象的翻译策略,对出现频率较高的翻译技巧和策略优先进行讲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掌握有普遍意义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学有余力时再去探究和掌握那使用频次低、难度较大的翻译策略和手段。

3 语料库辅助翻译教学的具体应用

Monzon认为,翻译学习者认识翻译的最佳方式是使他们置身其中(exposure),而创造此种翻译环境的重要辅助工具是语料库,因为语料库既能为学生提供观察原语言的系统规则,又可以使他们领会翻译文本的实质[11]。与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相比,语料库辅助翻译教学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在真实翻译语料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增强翻译意识,他们的思维模式不再局限于对独立的词汇、句子或文本的翻译,而是以语料库为辅助工具,对大规模的原文及其译文进行比对翻译,通过对词、句、文本意项等惯用频率的统计和筛选,不断完善翻译实践。其次,与传统的规定性(prescriptive)翻译教学方法相比,语料库辅助翻译教学融入了描写性(descriptove)方法,学生不断观摩双语译文,逐步深入认识翻译活动。第三,以学生为翻译教学活动的主体,使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借鉴文本语料的过程中,逐步提高翻译应变能力。

3.1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句型对译检索功能的翻译教学

英语与汉语都有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在进行英汉互译时,一些特殊句型和结构的使用规则并不能在教科书上都被清晰呈现出来。而语料库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12]。在双语平行语料库中,原文和译文的句子对照整齐划一,学习者可以清晰观察汉英之间不同句子的翻译转换规律。在翻译转换过程中,英语句子涵盖句式的转换,词语和不同修辞手法的转换。英语的被动句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如政府言论,法律条文等,被动句使用较多的文本通常比较严肃和正式。汉语的书面语在文本结构上很少使用被动句。英语还经常出现省略句、存在句和无主句等。笔者在平行语料库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检索时,发现了一些典型的汉英互译句子。如汉语中“把”字在不同的句子结构中的意义不同,汉语的“把”字结构翻译成英语通常有三种主要的形式,详见表1。

表1 汉语“把”字结构翻译成英语时的三种主要形式

借助双语平行语料库,学习者还可以了解翻译材料和译文的文本特点、语言特征信息、句法模式和词汇共现等,真正理解译语文本的用词特点、文体特征和译者风格。通过类似这样的英汉互译检索,学生可以直观感受“把”字结构的分型及其翻译策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翻译方法的归纳和总结,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3.2 基于语料库的汉英翻译搭配教学

搭配是语言表达中词与词的组合。Firth最早提出了“搭配”的概念,即词汇的习惯性结伴[13]。利用现代语料库对词汇的检索和观察表明,能否掌握一种恰当的搭配是区分一种语言的母语使用者和非母语使用者的重要标志,它已成为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词汇搭配模式,搭配的翻译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14],Bahumaid认为译者在进行搭配翻译时可能会遇到两个问题:语内问题和语际问题。语内问题一般有:①搭配与非搭配的界限模糊,如a good/ strong/high probability,日常用法中没有明确地判断good/ strong/high到底哪个词汇与probability搭配更为恰当;②一些同义词在某一特定语境中可以重叠,而在另外的特定语境中不可重叠,如:我们可以使用remote/distant past,而不能用remote/distant village,根据惯用法,remote常与village 搭配,distant常与memory搭配。语际问题一般有:①原语中的短语在目标语中可能搭配也可能不搭配;②词汇在原语和目标语中有不同的搭配范围。一般来说,搭配有内隐性的特点,学习者很难直接观察到不同的搭配形式,这就需要借助大型语料库进行针对性的检索,发现最佳的搭配形式。在翻译教学中,学生对目标语的搭配知识掌握不够丰富,同时受原语搭配模式的影响,所以他们的译文中常出现不当搭配,进而影响译文的质量。

教学实践证明,目标语为英语的单语参考语料库和汉英对应语料库在进行汉译英搭配教学时的作用较大。以汉英对应语料库(CEPC)为平台,我们对“克服”一词进行搭配翻译。“克服”的常用英语对应词是“overcome”,通过检索发现,“overcome”在英语中的搭配模式与“克服”在汉语中的搭配模式差异较大,“克服”在汉语中的搭配模式与英语中“overcome”的搭配模式不相匹配。汉英对应语料库中“克服”与“overcome”常见的搭配模式分别是:与克服搭配的主要有现象、矛盾、阻力、观念、缺点、错误等;而 overcome 的常见搭配有:overcome problem/ obsttacle/ shyness/ difficulty/ shortingcoming/ disadvantage/ prejudice/ hardiship/ jealousy等。

可以发现除了“困难”、“缺点”、“阻力”这三个搭配词外,其余的汉语搭配词与“overcome”搭配词并不匹配。鉴于“克服”和“overcome”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搭配模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因此在把汉语“克服”翻译成英语时需要灵活处理,不能一概而论地全部译为“overcome”。“克服”的其他翻译模式通过汉英对应语料库(CEPC)我们可以检索到不少,详见表2。

表2 从汉英对应语料库(CEPC)检索出的对 “克服”的其他英语翻译模式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英语的常用表达方式中,“overcome”与“phenomena”不能搭配,因此,当翻译含有“克服现象”的句子时,“克服”常被译为do away with/reduce/put an end to;“overcome”与“contradiction”不能搭配,克服矛盾中的“克服”通常译为resolve;“观念”被转译为“myth”,而在英语表达中,“overcome”与“myth”一般不搭配,因此,“克服”通常被译为“explode”。关于克服缺点和错误的翻译,由于“overcome”不能与“mistake”搭配,这时的“克服”分别被译为:do away with, correct, remedy。

利用汉英对应语料库(CEPC),我们分别按照“汉译英”“英译汉”的方向对“克服”进行检索,发现“克服”的英语对应词分别如下:①当汉语—英语时,“克服”的英语对应词:do away with/reduce/put an end to/ resolve/ surmount/ explode /correct/ remedy;②当英语—汉语时,“克服”的英语对应词:straighten/outgrow-prevail over/conquer/get out of / contend with。那么,汉语“克服”的英文对应词就是两者的和。

借助语料库这一检索平台,学生可以在不断检索和观察中逐步提升对翻译的直觉认识,掌握汉英互译中的搭配差异,并对原文本进行恰如其分的翻译。一种原文本可以被译为多种可行的目标文本,但从多种目标文本中选择出一种最为可行的文本,需要译者的不断观察、分析和实践。由于汉英语境和文化的差异,这对学习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搭配是翻译教学的一个重点,依赖教师讲解约定俗成的用法为学生提供的翻译搭配形式有限。语料库可以开阔学习者搭配翻译的视野,是学习者提高翻译能力的重要途径。

4 结语

目前国内关于利用语料库翻译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在翻译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加深入,把理论和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统一,逐步改变研究领域窄、理论研究欠缺等问题,继续拓展语料库翻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路线,实现翻译和真实语料的结合。相对来说,利用语料库开展翻译教学在教法选择上比较灵活,语料库中真实可靠的翻译语料可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创造性地运用翻译理论和技巧,取代规范式的翻译过程。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模式还原了真实的翻译情景,实现了翻译理论和翻译实际的真正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翻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 BAKER M,G FRANCIS,TOGNINII BONELLI.Text and technology:In Honor of John Sinclair[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3.

[2] SANTOS,D.Tense and aspect in English and Portuguese:A Contrastive Semantic Study[D].Lisboa:Universidade Technica de Lisboa,1996.

[3] 王克非.双语对应语料库:研制与应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 JOHANSSON S.Reflections on corpora and their uses in cross-linguistic research[M]//FZANETTIN S BERNARDINI,D STEWART.Corpora in Translator Education.Manchester:ST Jerome,2003.

[5] VERONIS J.Parallel text processing:Alignment and Use of Translation Corpus[M].C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0.

[6] BARLOW M. Parallel text in language teaching[M]//S P BOTLEY,A M MCENERY ,A WILSON,ed al.Multilingual Corpora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Amsterdam:Rodopi,2000.

[7] 李德凤,胡玫.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课程设置[J].外国语,2006(2):59-65.

[8] 王宇.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再思考——探索“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的一次尝试[J].外语界,2003(1):17-25.

[9] BERNARDINI S.Corpora in the classroom:An overview and some reflections on future developments[M]//J M SINCLAIR.How to Use Corpora in Language Teaching.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2004.

[10] 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1] MONZO E. Corpus-based teaching:The use of originzal and translated texts in the training of legal translators[J].Translation Journal, 2003(07):69-74.

[12] 王克非.英汉/汉英语句对应的语料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10-416.

[13] FIRTH J.Papers in linguistics[M].London:OUP,1957.

[14] BAHUMAID S.Collocation in English-Arabic translation [J].Babel,2006(52):133-152.

THE APPLICATION OF CORPUS IN TRANSLATION TEACHING:THEORETICAL BASIS AND IMPLEMENTATION

YAO Xiaoyi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enanInstituteofEngineering,Zhengzhou450052,China)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use scientific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linguistic theories as the guiding principle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real language materials in the translation of bilingual texts.The research combines the super language factors of various translation activities,conducts a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study of corpus,which truly realizes the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data conversion.The sentences retrieved from a corpus provide a common context for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arget language,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sele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appropriate translation sentences.Corpus-based classroom translation teaching is relatively empirical and practical,thus,students can observe and explore different language phenomena and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language use and language patterns,constantly discover and summarize conversion rules of mother tongue and foreign language,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solve translation problems.

corpus;theoretical basis;translation teaching application

2016-06-30

2015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880027);2016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6-JKGHA-0053)

姚晓盈(1984-),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跨文化教学。

1673-1751(2016)03-0164-07

G642

A

猜你喜欢

汉英语料语料库
基于归一化点向互信息的低资源平行语料过滤方法*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郑州市公共场所公示语汉英翻译调查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汽车德汉英图解词典(五)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汽车德汉英图解词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