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下一种新打结方法
2016-11-29董祖海龙晨蒙李锋
董祖海,龙晨蒙,李锋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广西柳州545002)
经验交流
腔镜下一种新打结方法
董祖海,龙晨蒙,李锋
(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广西柳州545002)
随着医学的发展,腔镜下手术范围开展越来越广泛,而镜下打结是一切腔镜手术的基础,结扎是否牢固及打结是否顺畅关系到手术成败。作者结合传统绕线打结法的经验,自创了一套安全可套,且不需要任何特殊器械的打结法,以期在狭小空间也能顺畅打结,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腹腔镜;打结;新方法
腔镜下打结是外科医生的基础操作,传统绕线打结法经典可靠[1]。但在腔镜下由于空间的限制,或在单孔腔镜手术中,由于操作钳之间处于基本平行状态,使用传统方法打结时也会出现不顺利的时候[2]。笔者介绍一种新的打结方式,不需要任何特殊器械,并在实际运用中检验该法简单、安全、可靠,在狭小的空间中也能顺畅运用此法打结。并命名为“董氏打结法”。
1 打结方法
镜下打结步骤见附图。①如附图A所示,分离钳a钳夹住打结线一端,并预留出约0.5 cm长度尾线;②如附图B所示,钳a的钳杆顺时针转动2圈(若转2圈则最终形成外科结,转1圈则形成单结);③如附图C,钳b夹住线头并松开钳a;④如附图D和E,运用钳b夹线并使线圈绕行在钳a的钳杆上;⑤如附图F所示,钳a夹住远端回头线;⑥如附图G所示,将结锁紧。一个外科结就成功了。此结基础上加一个或多个反向单结即很牢固。
附图打结方法
2 讨论
随着医学的发展,腔镜下手术范围开展越来越广泛,而镜下打结是一切腔镜手术的基础,结扎是否牢固及打结是否顺畅关系到手术成败。在单孔腔镜下两把操作钳之间相互靠近接近平行状态,丧失三角关系,采用传统打结方法很有难度。实际操作时年轻医生在腹腔内打一个外科结耗费3min以上的情况并不少见。此种新方式步骤简单,即使在两把操作钳相互靠近平行时使用该法缝合打结也很容易。操作前可将打结线先湿水而使线的硬度不会太大,在绕圈时线圈不易从钳上滑脱而解散,在两钳相互协助下使线完全绕行于钳杆上,然后夹住远端回头线锁结。运用此方法打结最终生成外科结与传统方法无异,殊途同归,在外科结基础上再加一单结便牢固可靠。此法学习曲线短,经练习后能在狭小空间里或缝线很短时运用。笔者在大小腔镜手术中运用此法打结尚无滑脱及松结。此法在单孔或多孔腔镜手术下均运用方便,值得推广。
[1]吴孟超,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8-219.
[2]Miyazaki D,Ebihara Y,Hirano S.A New technique for making the aberdeen knot in laparoscopic surgery[J].Journal of Laparoendoscopic&Advanced Surgical Techniques,2015,25(6): 499-502.
(吴静编辑)
R 615
C
10.3969/j.issn.1007-1989.2016.02.027
1007-1989(2016)02-0111-02
201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