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血钠水平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影响

2016-11-29朱连英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1期
关键词:血钠危重神经内科

丛 伟 朱连英

1)济南市槐荫区妇幼保健站 济南 250022 2)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内科 济南 250022



探讨血钠水平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影响

丛 伟1)朱连英2)

1)济南市槐荫区妇幼保健站 济南 250022 2)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内科 济南 250022

目的 探讨血钠水平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收治的神经重症患者266例,按是否发生高血钠症,分为高血钠组(64例)和非高血钠组(202例)。制定“高钠血症相关因素调查表” 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记录患者的血钠浓度、患者出院时的转归情况(死亡与否)。结果 2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钠血症组死亡43例,病死率为67.19%,非高钠血症组死亡86例,病死率为42.57%,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高钠血症组患者依据血钠浓度分为145~155 mmol/L组,156~165 mmol/L组,166~175 mmol/L组和≥176 mmol/L组。随着高钠血症组患者血钠水平升高,病死率升高。结论 高钠血症组的病死率高于非高钠血症组,随着血钠浓度的升高患者病死率逐渐增加,高钠血症与神经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高血钠症;危重;病死率;神经

高钠血症是在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经常伴随的严重电解质紊乱状态,通常情况下依据血生化电解质指标中血清钠离子浓度> 150 mmol/L 即可诊断为高钠血症[1]。研究显示,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高钠血症的发生率较高,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是一个可以影响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2-4]。本文探讨高钠血症对神经内科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01—2014-10我院神经ICU住院的神经重症患者266例。纳入标准:有明确的神经系统疾病;符合神经ICU收治标准;住院时间>24 h。男162例,女104例;年龄15~69岁,平均(41.5±10.8)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15分,平均(7.5±3.6)分。按患者是否发生高血钠症,分为高血钠组(64例)和非高血钠组(202例)。高血钠定义为:入院时或在住院期间1次及以上化验的血清钠离子浓度> 150 mmol/L。高血钠组男46例,女18例,年龄(39.5±10.6)岁,BMI(25.13±3.25)kg/m2,GCS评分(7.3±4.1)分;有脑卒中史13例(20.31%),脑梗死史10例(15.63%),脑出血史6例(9.38%),糖尿病史12例(18.75%),吸烟史16例(25.00%),高血压史25例(39.06%)。非高血钠组男116例,女86例,年龄(41.3±9.8)岁,BMI(23.61±3.64)kg/m2,GCS评分(7.6±3.2)分,有脑卒中史44例(21.78%),脑梗死史32例(15.84%),脑出血史18例(8.91%),糖尿病史41例(20.30%),吸烟史56例(27.72%),高血压史82例(40.59%)。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时立即采血检测,3 d后复查,采血时间为6:00,检验值异常或高危者连续监测,如患者接受甘露醇注射液脱水治疗,每日作2次以上电解质检测。

1.3 观察指标 制定“高钠血症相关因素调查表” 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等,记录血钠浓度、出院时的转归情况(死亡与否),并记录有关高钠血症形成的高危因素。

2 结果

2.1 预后比较 高钠血症组死亡43例,病死率为67.19%,非高钠血症组死亡86例,病死率为42.57%,2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血钠水平患者病死率比较 将高钠血症组患者依据血钠浓度分为145~155 mmol/L组,156~165 mmol/L组,166~175 mmol/L组和≥176 mmol/L组。随着高钠血症组患者血钠水平升高,病死率升高。见表1。

表1 不同血钠水平患者病死率的比较 [n(%)]

3 讨论

高钠血症是临床上一种严重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机体状态,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并发症。大量研究证实,高钠血症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顾兴生等[5-7]发现,高钠血症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高钠血症者;高钠血症纠正者的病死率显著低于未纠正者,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发生率较高,及时纠正有利于降低病死率。黄宝和等[6-7]以上结果均与本文结果一致。

高钠血症在神经科重症患者中普遍存在,尤其使用脱水剂治疗时,血清钠≥160 mmol/L是病死率增加的独立风险因素[8]。神经源性高钠血症的发生是由于损伤后神经递质分泌紊乱,在炎症因子的作用下致下丘脑调节失衡,导致肾排钠障碍,使血钠升高,水电解质失衡。探讨不同血钠水平患者的预后,结果发现随着高钠血症组患者血钠水平升高,病死率升高,提示高钠血症随着血钠浓度的升高患者病死率逐渐增加。导致高钠血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患者发病后出现意识障碍,摄水不足;反复大剂量使用渗透性利尿药进行脱水、降颅压治疗;头部创伤、神经外科手术、缺血性脑病等使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受损;摄入过多钠盐等[9]。正常生理条件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抗利尿激素(ADH)共同维持体内机能平衡状态。ACTH具有兴奋醛固酮分泌而保钠排钾的作用,而ADH 的作用恰恰与 ACTH 的作用相反,二者维持平衡。脑部损伤所致中线移位、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直接或间接使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受损,导致中枢性尿崩症,可能是导致高血钠发生的原因之一。高钠血症已成为 ICU 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10]。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样本数量有限,还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进行佐证;其次未能同时标注脱水剂使用和液体出入量,这些都是影响高血钠发生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高钠血症组的病死率高于非高钠血症组的病死率,随着血钠浓度的升高患者病死率逐渐增加,高钠血症与神经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要提高对高血钠的认识,及时治疗,特别是防止医源性高钠血症的发生。

[1] 张运周,高岱伦,陈卫碧,等.高钠血症对神经重症患者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9):951-953.

[2] 陈珍.神经危重症患者高钠血症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回顾性调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3] 吴琼.高钠血症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4.

[4] Funk GC,Lindner G,Druml W,et al.Incidence and prognosis of dysnatremias present on ICU admission [J].Intensive Care Med,2010,36(2):304-311.

[5] 顾兴生,顾天一,周丽,等.高钠血症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4,13(6):64-68.

[6] 黄宝和,是明启,邵春香.急性脑卒中并发高钠血症例诊疗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15(11):1 718-1 719.

[7] 周成熙.高钠血症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0):42-43.

[8] Aiyagari V,Deibert E,Diringer MN.Hypernatrmia in the neurologic intensive care unit:how high is too high [J].J Critical Care,2006,21(6):163-172.

[9] 赵杨.高钠血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68-69.

(收稿2015-09-11)

R743

B

1673-5110(2016)21-0097-02

猜你喜欢

血钠危重神经内科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