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经济学供求关系研究

2016-11-29陈禹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33期
关键词:均衡点供给价格

◎陈禹

西方经济学供求关系研究

◎陈禹

在西方经济学中,供求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研究问题。本文将分别从短期分析和长期分析两方面来研究供求关系的经济学原理,并结合实践进行说明。同时,本文在微观和宏观两手抓的情况下,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供求关系决定着社会商品和服务的定价,也影响着政府政策的实施。因此,供求关系的研究在经济领域中备受推崇。

供求关系简介

供给。在微观中,生厂商在一定时期内以自己愿意的价格提供售出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即供给。主要分析的是短期。在短期中,随着产品的价格上升,其供给量也会相应的上升;在宏观分析中,供给则相对复杂。社会总供给即经济社会的总产出,分为短期供给和长期供给,短期供给与微观经济学类似,长期供给则差别较大。

需求。在微观分析中,商品或者服务的需求即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和市场上,基于各种可能的价格,愿意并且购买的该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即个人需求。个人需求的加总为市场需求;从宏观角度来讲,需求指的是社会对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包括市场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

供求关系。微观分析中假设供给和需求曲线均为价格的函数,而生产厂商基于局部均衡理论可知产品的定价和合适的生产数量(见图1)。其中DD′曲线和SS′曲线分别表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其中E为均衡点,即市场出清。宏观分析中短期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同DD′和SS′曲线。

供求关系研究

宏观层面的短期分析。供求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因素,一个国家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经济状态,都必须时刻关注本国的社会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变化。比如通货膨胀或者经济大萧条时期,政府通过政策的制定作用于供给和需求曲线,最终实现政策的实施。

当国家处于经济萧条时期时,国家对内需求不足,产能严重过剩,社会失业压力大,此时如果政府不能很好的利用供求曲线的关系制定相应的政策应对,国家的经济将会遭受严重的损害,甚至崩溃。因此,正如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时罗斯福新政一样,各国政府在经济危机或者本国经济疲软的时候,都会适当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增长。假设国家一开始的供给和需求曲线为S和D1(见图2),由于国家经济出现疲软现象,政府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即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在增加国债发行和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的条件下,提高了人们的收入水平,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即需求曲线从D1移动至,从而与原先的供给曲线达成了新的均衡点。从图2可知,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不仅增加了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即Q1增加至Q2,同时产品的的价格也从P1提升至P2。由此可知,有效需求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是经济萧条时期的一大强心针,罗斯福新政成功的让美国摆脱了经济大危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相反地,当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时,同样可以通过改变供求曲线来调节经济的节奏。正如凯恩斯所说,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的正是由于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关系发生变化引起的。因此,通过调节供求关系,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假设一开始国家间的供给和需求曲线为S和D1,由于通货膨胀,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抑制需求,从而控制物价的不断上涨。因此需求曲线从D左移至D1,与供给曲线达成新的均衡点。由图2可知,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从Q2下降至Q1,同时价格也从P2下降至P1。

由此可知,无论是经济萧条亦或是通货膨胀,政府均可以通过有效的政策来刺激需求曲线来达到预想的政策效果。由此可知需求在短期内可以迅速的反映,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宏观层面长期分析。在短期分析中,由于工资等因素具有粘性,因此短期供给曲线的描述一定是朝右上方倾斜的;在长期分析中,由于工资和其他投入品的价格均不在具有粘性,因此生产成本的价格都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由此长期供给曲线是刚性的,产量不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即为一根垂直的直线。当然,长期供给曲线并不是完全一成不变的,它也将随着国际生产总值的变化而左右移动。当经济增长时,长期供给曲线将会向右移动;而当国家经济萎缩时,长期供给曲线则将会向左移动。

假设一开始国家的总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为S和D曲线,此时达到均衡点,价格为P1,产量为Q1(见图3)。当国家经济发展较好,促使长期供给曲线S移动至S1,与需求曲线达成新的均衡点。价格从P1下降至P2,同时产量从Q1增加至Q2,社会总福利增加。相反的,当国家经济发展开始停滞,迫使长期供给曲线S左移至SS1,此时不仅价格上涨至P3,社会对产品的需求也降至Q3。由此可知,在长期分析中,供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此外,长期供给曲线的变动主要取决于有效供给中的产品品质和生产成本。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厂商通过提高生产技术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可以有效的刺激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刺激经济的增长;同样地,在维持产品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生产商将产品的价格降低,使消费者同样的收入水平能够消费更多的产品。因此,有效的供给不仅拉动了社会的总需求,也提高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水平,更促进了社会的经济的发展和再生产。

政策建议

西方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蕴藏着深刻的经济内涵,消费者和生产商,尤其是政府作为决策者,均可以通过供求关系的研究来提升社会的福利水平,同时促进一个国家经济的正常平稳的运行。

在短期分析中,无论国家是经济萧条亦或是通货膨胀,政府均可以通过财政政策作用于需求,从而影响社会产品的供给和价格,进而影响人们的福利水平。

在长期分析中,有效供给也为生产商们提供了提高福利水平的可行建议。生产商的重点应该是通过提高生产技术,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或者是降低产品的成本,方能成为生产中的赢家。而作为政府,也应该鼓励生产商积极提高技术,提高国家的产品质量或是降低成本,不仅提升了生产商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更提高了国产品的竞争价值,使国产品立于不败之地。

西方经济学发展历史悠久,人们对供求关系的研究热度一直不减,说明供求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对供求关系的研究,更能清楚的了解政府政策实施的背后深刻的含义,也更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猜你喜欢

均衡点供给价格
三级供应链投资模型的评价管理
价格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价格
价格
均衡点移动的直观图示及其例析
不确定条件下n人非合作博弈均衡点集的通有稳定性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