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学生工作中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若干问题

2016-11-28吴宗志黄小琴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南岸400065

人间 2016年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高校辅导员

吴宗志 黄小琴(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南岸 400065)



浅谈高校学生工作中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若干问题

吴宗志 黄小琴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南岸 400065)

摘要:由于各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导致部分高校对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以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的重要性为基础,分析高校辅导员开展此类工作的优势地位,研究辅导员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定位,并依据实践经验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对有效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问题;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工作;方法与对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竞争愈发激烈,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反观当下高校大学生,却由于心理亚健康导致产生各种新问题,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被人们所注意,也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高校学生工作中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作用

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我国早在1995年就开始重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将其视为高校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至2003年12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的下发更是体现了国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通知中要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入学校日常工作范畴,并要求相关学校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咨询工作在全国各高校逐步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后,越来越多的高校辅导员加入到心理咨询工作中。高校辅导员除了处理日常学生事务外,还应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工作,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辅导员加入到心理咨询专业队伍中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成效,还能提升其综合水平,健全学生心理健康的三级网络,对学生的实际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咨询工作的独特优势

众所周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主要围绕学生进行,辅导员的工作以学生为本,并与学生共同成长,是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生活中的引导者和陪伴者。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方面,辅导员能够以校园文化活动或者各类学生团体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深切体会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遇到特殊情况的学生,辅导员应对其单独辅导,帮助学生早日走出阴影,并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另一方面,辅导员长期在一线工作,是最了解高校学生的心理和生活状况的老师,他们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和心理学知识,而且高校辅导员有着与高校学生相似的年龄、经历及知识背景,能够与学生交流,学生也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之分享。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这样的双重身份对于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有着莫大的裨益。

三、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定位

1.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有正确的认识。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两者既有联系亦有区别,是辨证统一的。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有时需要以一个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身份出现,以一个思想引导者的角色来帮助学生度过心理难关,从而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的向前发展。

不论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心理咨询工作,从学生个人成长角度和适应社会的情况来看,其宗旨均为帮助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总体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各个层面来研究和了解人;心理咨询工作却更加具体地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研究。在日常实际工作中,上述两者往往交织在一起,且两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人群只需掌握相关心理学的基本方式方法,就能够对人的一般思想观念和心理特点有一个了解,进而更好的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还可以从个人性格、情绪、日常表现等具体情况来对个人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具体事件具体分析,增加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心理咨询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能为相关咨询者提供正确有效的帮助。

2.正确把握心理咨询师和学生辅导工作双重角色。高校学生工作中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是高校专业心理咨询队伍的有效补充。辅导员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不仅是新时期加强和改善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紧迫要求,也是新时期高校学生的时代要求。

在开展心理咨询的实际过程中,很多高校辅导员却无法适应心理咨询师与学生辅导员的双重角色,导致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步履维艰。从学生方面来看,大多因在乎辅导员对自身的看法,害怕辅导员对自己有一个较低的评价,学生基本都保留了自己内心深处一些更加真实的看法。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辅导员毕竟是学生的管理者和引导者,许多学生找到辅导员进行咨询时,都带有较高的期望,学生希望辅导员看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并希望辅导员能够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既要学习相关心理辅导技巧,更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和角色,使心理咨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高校辅导员开展有效心理咨询工作的方法与对策

1.提高自身人格魅力,通过心理咨询提升学生自助能力。历来教育讲究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欲正人,先正己”,因此,高校辅导员自身必须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然后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并尊重每一位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我们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前进,还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在处理心理问题时的自我调节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国家的发展,社会的需要。

2.借助各方教育力量,发挥互助优势。辅导员在实践过程中,应积极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日常学习状况,共同探讨值得注意的问题,以便于更好的帮助学生成长;另外,还应与相关心理专家保持联系,以便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时能够及时与其商讨对策;最后,在学生中设立相关岗位,以便掌握学生的生活状况。

综上可知,如若辅导员能将心理咨询与学生的交往有机的结合起来,一定可以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使学生健康成长,也能使辅导员出色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传新.政治辅导员兼职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9).

[2]马建青.思想教育工作者从事心理咨询的利弊[J].上海:高教研究,1995,(4).

[3]魏鹏程.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的角色分析[J].南昌高专学报,2007,(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88-01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问题高校辅导员
优化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分析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措施分析
高校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