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训练差异性研究①

2016-11-28冯涛雷玉莉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福建厦门361005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9期
关键词:后备人才差异性训练

冯涛 雷玉莉(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 福建厦门 361005)

中美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训练差异性研究①

冯涛 雷玉莉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 福建厦门 361005)

摘 要:美国篮球在国际篮球运动发展中,始终处于霸主地位,不仅因为美国具有篮球人才科学的培养模式和完善的联赛体制,而且具有先进的训练理念和科学的训练方法。中国虽有“篮球大国”之称,但是与之相较还是相差甚远。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提升,学习借鉴美国篮球发展中的经验和优势显得十分必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对中美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训练机制的差异性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提出中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训练过程中的不足,针对性地借鉴美国青少年篮球训练的优势,为中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训练提出建议,以期对中国篮球后备人才训练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篮球 后备人才 训练 差异性

中美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训练方面,教练员的任用、青少年竞赛规则、中美青少年对文化课的兼顾问题、训练动机,之间有较大的差异。该文的重点就是对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对比,总结我国在培养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时需要借鉴并改进的地方,以提高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训练质量和竞争力。

1 中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概况

1.1中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概况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举国体制”培养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且在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该阶段中国竞技篮球冲出了亚洲走向世界。中国是一个“篮球大国”,有庞大的篮球群众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国家对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也进行了改革,开始由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联合培养篮球后备人才。 “体教结合”使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向着多元化培养渠道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受“奥运战略”“全运战略”指导思想的影响,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受到了冲击,有的部门为了争取奖牌,排斥集体项目;甚至出现“买人打比赛”的观念,导致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出现瓶颈期,有数据表明:“从1980—1993年全国各类体校的篮球人数减少了40%,教练员减少了28%,全国各类体校的篮球运动员还在以每年22.7%的速度递减。”[1]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向上一级输送人才的大本营,目前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储备不能为上一层输送充足的优秀后备人才。

1.2美国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概况

美国有“篮球王国”之称,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在各级学校中有序进行。“中学是运动员培养的第一阶段,每个学校都会有篮球代表队,中学时期的校内比赛频繁,在美国中学篮球运动员约60万左右;大学是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第二个培养阶段,大约有20万的大学生篮球运动员。”[2]篮球运动在小学、中学、大学都有配套的校园篮球联赛和学训系统,因此他们在校园中就可以经常参加很多篮球比赛,进入更高一层的联赛之前他们大部分已经有合格的技能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战术意识等;美国对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丰厚的体育奖学金吸引着许多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参与,强大的篮球后备人才队伍支撑着职业队的发展,市场经济与竞技篮球的完美结合推动着篮球水平的不断提高。

2 中美青少年篮球竞赛规则差异探析

中国中学生篮球联赛和大学生篮球联赛的竞赛规则是根据国际篮联的竞赛规则制定,并随着国际篮联规则的改变而改变,没有根据青少年身体发展规律以及生理特点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不利于青少年篮球兴趣、创造力等各项素质的培养。比赛与训练相互结合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关键,我国CUBA的发展,改善了“练多赛少”的问题,但是与真正的“以赛促练”差距较远。美国各个州都有自己制定的篮球竞赛制度,每一级比赛规则都是有区别的。如NCAA是上、下半时,每半时20min,高中为8~10 min×4节,而初中则是2~8 min×4节,且使用较小的比赛用球等;这些规则是为了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并保持对篮球运动的热爱,使他们脱离机械的运动,机械的打球,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不得不承认美国各级篮球联赛竞赛规则充满人性化和实用性。

3 中美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训练差异性探析

3.1中美篮球后备人才训练动机的差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热爱篮球才能在篮球事业上走得更远,才能为篮球的发展推波助澜。中国的学生运动员训练动机不明确或者梦想上大学打篮球,能打到CUBA已经满足了,多数没有更高的职业发展要求。如何将“要我练”转变为“我要练”是眼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美国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篮球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训练动机,有研究表明:“美国中学篮球运动员训练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美国大学高额学费对美国一般家庭是一个不小的经济负担,美国中学生和家长都希望得到高额的运动奖学金;二是大学生篮球赛(NCAA)是通往NBA的必由之路。”[3]在美国成为NBA/ WNBA是很多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梦想。在训练场上他们总是生龙活虎,一丝不苟。

3.2教练员任用特点探析

在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上,教练员担负着提高青少年球员技战术和促进青少年球员全面发展的重任,因此训练水平的高低和教练员的任用不无关系。中国在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上对教练员的任用主要依靠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体育系统内多是专职,教育系统内一般是兼职教练,部分教练兼教师和教练两职。从事青少年篮球训练教练员的高水平经历和高学历,二者同时兼备的较少。中国大学的教练基本上采用任命制,在教师与教练上没有明确的分工,教师兼职的教练考核、考评、职称、提升等仍是以教学科研为主,不利于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在这样的用人机制下,教练员不能一心一意地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进行训练,有时会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美国的篮球教练员大部分都是专职教练而且美国有严格的篮球教练员资格评审制度和教练员执教要求,并且有明确的有效期。美国教练员的聘任制使教练员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工作,他们有较高的薪水且没有明确的合作时间限制,如果球队成绩不好,他们可能会随时被解聘。这些规定都要求他们只能在训练前做好充足准备,科学安排训练,提高训练效果,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高度专业的教练队伍为美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

3.3对文化课的兼顾问题的差异性

学习和训练的矛盾由来已久,即使在当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制度,也难以掩盖端倪。在体育系统中的各级体育运动学校中,重“训”而轻“学”;而校园中“学”重而“训”轻,“学”与“训”没有科学地结合。各级各类体校基本上都是半天学习、半天训练,但每天大强度训练使其精力恢复占用了大量的时间,降低了学习效率;加上“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等观念作用下使篮球后备人才厌学、弃学。学生篮球运动员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校方会因为他们的篮球成绩适当地降低标准或者加分,使其顺利过关。多种不良现象的存在使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致使他们的战术思维、理解能力等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文化理论的学习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开发大脑皮质,提高运动员的“球商”等。美国在处理青少年运动员学习与训练时要求运动员和普通学生一起按相同内容、进度和要求学习,运动员在文化课通过率和毕业率方面没有特权;美国高校在招收中学运动员时没有因为其运动成绩优秀而开“绿灯”,甚至更严格。“有关规定参加校际竞技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在校全日制大学生,每学期必须修满12个学分,学习成绩必须达到全体学生成绩的平均值,否则将失去参赛资格。”[4]为了解决学训矛盾,美国校方提供灵活的学习机制,帮助其高质量地完成其学业。学习与训练的科学结合使美国校园里培养出来了一批批优秀的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他们的篮球生涯充满了神秘与奇迹。

4 发展对策

我们无法一成不变地复制美国培养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模式,我们也不会照搬照抄。我们需要借鉴他们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1)在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竞赛制度上应根据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的阶段性适当调整竞赛规则,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对篮球的热爱,并且要贯穿“以赛促练,赛练结合”。(2)教练员任用不合理,执教不科学,根据个人意志对青少年后备人才进行盲目训练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对教练员的任用上应该有合理的教练员等级考评制度来约束,并要定期培训、学习,不断更新篮球知识结构,与时俱进。(3)我国青少年后备人才训练动机不明确,训练动机决定他们是否能愿意刻苦训练,自觉训练,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引导机制,使其有明确的训练动机,使他们愿意为篮球事业奋斗终身。(4)学校各部门应该加强对篮球运动员的管理,不能因为体育成绩突出而出现文化课成绩“放水”现象,这是对篮球运动发展的不负责任,因为这样的后果是我们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打死球,死打球”,打篮球也需要智商。(5)完美地将竞技篮球融入校园,是篮球发展的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刘玉林.现代篮球运动研究[M].北京:人们体育出版社,2005:30-40.

[2]JeffHaefner.Basketball Tips: How to Get a Basketball Scholarship[EB/OL].Breakthrough Basketball Blog.

[3]于振峰.新时期我国竞技篮球项目后备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133-155.

[4]曲宗湖,杨文轩.域外学校传真[M].北京:人们体育出版社,1999:219-229.

中图分类号:G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7(a)-0046-02

基金项目:①中央高校基金项目(20720140028)。

作者简介:冯涛(1992,7—),男,汉,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9.046

猜你喜欢

后备人才差异性训练
中国排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大学生篮球联赛后备人才培养与参赛队伍建设研究
云南省投掷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研究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