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振兴的文化困局及出路
2016-11-28袁金宝万炳军
袁金宝,万炳军
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振兴的文化困局及出路
袁金宝1,万炳军2
(1.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陕西西安710068;2.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审视研究,认为“本土振兴”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当代发展尤其重要。因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集体向外”的发展热潮正逐渐导致其民族地域文化色彩的脱落。长期的西方竞技体育维模意识使民族传统体育在本土振兴过程中遭遇“文化差异、文化误读、文化自戕”的持续困扰。认为“文化差异”是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振兴的“体育之惑”“文化误读”是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振兴的“信心屏障”,“文化自戕”是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振兴的“隐性危机”。要打破这一困局,需要通过以下路径来实现,即树立以我为主的本土崛起观念;从民族传统体育多元价值中找出路;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建设步伐;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体育”优势;在民俗活动中展现民族体育魅力;利用制度措施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加快民族传统体育进学校的步伐。
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振兴;文化困局;出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国内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如何为民族复兴、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振兴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是我国体育事业全面深入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全民健身计划》普及落实的有力举措。但在竞技体育席卷全球的宏大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更擅长采用外向思维谋求生路,即当面临现代竞技体育的强烈冲击时,首先考虑如何适应它,如何改造自己成为它的反应方式,很少冷静地思考如何不被外来文化飓风所吹倒等内向逻辑,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外热内冷、后继乏力、衔接无序等问题便是直接体现。鉴于此,笔者以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文化差异、文化误读、文化自戕等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如何有效实现其本土化振兴的相关策略,力图为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振兴”的实质内涵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最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一个词无疑是“全球化”。是否具有全球化动作和全球化效果,成为衡量一种文化体系先进性、生命力和普世价值的重要标准。但随着全球化力度的加大和影响的加深,世界文化多样性遭到了极大破坏,引起文化生态学者的共同关注。于是,与全球化思想相对应的“本土化、民族化”思潮甚嚣尘上,成为抵御文化同质化发展的法宝利器,且将其上升为两种主义的较量。持这种基调的人士,内心充斥着对西方现代体育文化的恐惧和拒斥,弥漫着文化沙文主义情结。其实无论全球化也好本土化也好,都是一个过程性概念而非结果意义的即时呈现。全球化与本土化能否实现,在于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能否获得最广泛认同,在于其文化形式和内容是否与当地文化的传统、习俗、精神、信仰等深层标准相契合。最初,“本土化”是针对外来文化在当地的传播而言的,属于外来经济实体在异国他乡开拓市场、顺畅营销所作出的战略性调整。但近代以来,成为国内学界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独立地位和呼吁生存危机的最强有力的号召。其实质是唤醒国人对本土文化流逝消亡状况的自知和自觉,并非鼓吹本土文化主义,更不可能置全球化趋势于不顾。以中国武术为例,上世纪80年代“国际化、申奥、竞技化”是主导思想,但近年来“本土化”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对文化模仿、文化自觉、文化整合、文化安全等问题的探讨无不显现出武术本土振兴的强烈愿望和形势紧迫性。因为近40年间,无论是外向推广还是内向改造,都没有换来中国武术的兴盛与繁荣,人们对当下的武术感到陌生,渐至疏远。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本土振兴应当是民族传统体育在本土价值的认同回归、本土文化参与的自然觉醒、本土文化传承的重新自觉等。
2 本土振兴: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亟需正视的话题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几乎都有属于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像中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传统体育文化更可谓繁花锦簇、美不胜收。同样,当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面对西方竞技体育的强烈冲击时,它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广泛、最深远的。“根据上世纪80年代原国家体委和国家民委统计的数据,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977个,到了2008年前后引经可考的只有320个,而目前仍在进行广泛传承的却不足30个。”[1]这样的项目消亡速度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承受的,因为它同时意味着民族历史记忆的抹杀和删除。尽管人们一直承认它们是各个民族最为典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载体,但人们必须在行动中正视民族传统体育的本土振兴这一时代话题。
从大的角度看,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产业基础之上的。但近代中国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快速转型,城镇化脚步逐渐加快,也使传统文化的继承远离了原来的生存土壤,传统体育因民族生存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中国每天约有80个村落消失。”[2]中国武术素有“拳打卧牛之地”的美誉,但在都市训练馆柔软的地毯、明亮的大面镜、高挂的国旗和墙壁上令人羡慕的冠军照片等时尚背景下,再在田间、地头、院落里练习武术就显然落了俗套,一些拳师也因受邀到高等院校的训练馆教拳为荣。“舞蹈、耍剑、舞枪、盾牌舞等军事体育内容因无用武之地和现代科技娱乐方式的兴起被打入冷宫。”[3]除此之外,“一部分过去在少数民族同胞生活中影响深远的竞技、游戏活动接连失传,一大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如彝族三笙、土家族的摆手舞、布朗族的刀舞、独龙族的溜索等目前则正处于濒危边缘。”[4]“各级运动会上的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除比赛前夕组织在校学生专门训练参赛外,真正在群众日常生活中以竞赛手段开展的情况已经十分少见。”[5]近几年,随着国家非遗保护名目的增多和保护力度的加大,不少项目似乎迎来了崛起的契机,但从入选名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后续发展来看,效果并不明显,“重申报、轻保护”成为制约其生存发展的新难题。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国家政府层面的关注扶持力度,另一方面更为直接地取决于本土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和执行力度。“本土振兴—异地传播—扩展发扬—走出国门”才是民族传统体育应有的发展逻辑。
3 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振兴遭遇的文化困局
3.1 文化差异: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振兴的“体育”之惑
霍夫斯坦特曾这样定义文化: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对于身处不同环境,具有不同社会经验、教育经历的个体或群体而言,这种共同的心理程序产生差异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即文化差异必然性。人们关注并研究文化差异,一是认清差异的外部表征、产生原因等价值思想内容,二是从中寻求给养,谋求文化的发展。但对文化差异的偏执崇拜和依赖往往会成为文化发展的障碍和束缚。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便是如此。
民族传统体育曾是华夏子孙休养生息、教育后代的重要生活方式。最初的它被人们用来祭祀、娱人、娱神乃至搏命安身,它身上虽然有现代体育的影子,但绝不唯体育是从,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所反映出来的民俗、艺术、传统、道德等非体育的东西更加珍贵。这是民族传统体育不因时代变迁而褪色的根本原因,探求其新时期的发展道路也会因此变得多彩多姿。但一直以来,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处置方式却一直以体育为尊,这种体育处置模式也使其戴上了难以摘除的政治面纱。“国内全运会、城运会、农运会、大运会等运动会上的奖牌之争已经变成地方政府政绩的体现,成为官员、教练、运动员之利益所在。”[6]在CNKI上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题进行检索,大量结果都是以体育谈体育,很少关注民族传统体育的其他文化特征及发展出路。有学者针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时指出:“时至今日,在许多民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中,体育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情况十分普遍。如舞狮、舞龙、高跷、旱船以及形形色色的武术表演,还有彝族‘火把节’上的摔跤、赛马、斗牛,苗族‘踩花山’时的吹笙跳舞、爬花杆,傣族‘泼水节’中的赛龙舟、掷花包,蒙古族‘那达慕’盛会时的赛马、摔跤、射箭等。”[7]
有学者研究指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劣势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即“传统体育文化相对自我封闭,数字化传播处于劣势;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影响推广;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了解断层,文化自觉意识有待加强”[8]。人们认为倘若一味地按照以上标准来规划民族传统体育的话,就会长期甚至永久陷入“画地为牢”的泥潭。因为它对于本土化振兴而言是格格不入的,“东西方文化就像天上之鸟与水中之鱼,无论其本质与形态,全然不同,各成系统,东西方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世界。”[9]民族传统体育的本土振兴需要的不是数字化,而是鲜活亲切的实践体验;需要的不是科学的评价标准,而是在民俗体育活动中的欢声笑语和亲身体验;需要的不是56个民族对彼此体育文化的了然于胸,而是对本民族传统体育习俗的熟知和价值的遵守。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本土振兴,应当重新理解其作为民族文化的本质,超越当前“体育”带来的文化束缚,不要让体育文化差异阻挡了其他形式的本土振兴道路。
3.2 文化误读: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振兴的信心屏障
文化误读是文化差异的直接反映,也是文化信心获取的意识屏障。身处不同环境、具有不同社会经验、教育经历的个体或群体,对文化认知的心理程序不同,势必造成对文化理解的偏差和误读,“一般而言,文化的符号系统、价值系统和思维系统在不同民族中是相对固定的”[10],这也是该民族进行文化选择、切割和解读的重要依据。
众所周知,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是长期客观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两种社会制度的对立以及对中国的轻视和污蔑,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先入为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爱德华·赛义德在其《东方主义》中便承认:“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存在着严重的歧视及狂妄自大心理”。中国在这方面并没有表现出高明之处,人们同样认为其他文化不如自己,沃尔夫冈·顾彬曾说:“中国学者总是告诉人们,欧洲历史不可与中国历史同日而语,美国完全没有什么文化,在几个世纪里欧洲人被中国人看做野蛮人,至今仍呼为‘洋鬼子、大鼻子’。”文化误读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意利用这种误读制造负面言论,如西方世界担心中国的崛起对中国造谣中伤,大肆抛售“中国威胁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误读,首先表现在对其发展环境的错误认识,仍停留在两种文化刚刚接触的初始时期。现在的时代环境是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地位日益提高,文化积累空前繁盛,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充满自信,仰人鼻息、妄自菲薄的年代已经过去。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国内解放战争,中国社会饱经战乱的摧残,社会弊端丛生,国民精神从“天朝上国”直落谷底,民族自卑心态急剧上升。著名学者刘梦溪曾言:“清末民初到‘五四’、再到后来,骂自己的文化、骂自己的国家、轻贱自己的民族,一切都维西是举,只知有西,不知有东,几成时尚、潮流。”[11]这种民族自轻心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正常成长和发展。文化误读的第二种表现在于过分信任西方文化的普适价值,过分依赖别人的文化发展模式。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几千年深深扎根于中国乡土文化之中,生生不息,但在西方“兵式体操”体育模式的影响下,短短十几年便舍弃了其原有的技击特色而步入“文化模仿”的快车道。马良创编推动的“中华新武术运动”便是在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西方竞技体育优劣之争当中酝酿产生的。但是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所谓“洋”体育模仿之后,发现其发展模式并不适合武术的民族特点和传承习惯。“全国性的运动会,观众少之又少,但以文艺表演为主的开闭幕式却例外。”[12]可见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参与与竞技性参与对大众参与兴趣的调动有很大区别。人们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区分地采取相应措施。
3.3 文化自戕: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振兴的隐性危机
文化自戕是文化误读的深入,是文化自卑的极端表现。就人类自戕行为而言,尤以二战时期日本军国主义鼓吹的疯狂自杀式袭击让世界胆寒。对文化而言,则是以自卑为心理特征,以漠视、嘲讽、谩骂甚至诋毁为心理表现的一种文化行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中西文化“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的道路之争,再到钱玄同对民族文化自戕的绝决诠释,都深刻反映着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自戕危机。他曾说:“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20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非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13]
就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而言,文化自戕更多地体现在对其成长发展模式的否定,对其自然流逝现象的漠视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浪潮的推进,人们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流失现象感到痛心疾首,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日益关注。学者彭林在2007年9月的《环球时报》上撰文呼吁“要民族自信,先停止文化自戕”,指出“近百年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文化自戕已有了相当的积累,如不引起警觉,恐会殃及民族的文化根基。”我国古建筑文化、戏曲文化、书法绘画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就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而言,文化自戕主要反映在由于对西方价值理念的盲目遵从、对西方竞技体育模式的忠诚效仿而造成的自我文化流逝。西方人认为体育就是竞赛,体育就是对抗,体育就有胜负,体育就有标准。那么凡是不适合此规则的,只能自谋出路。中国武术也因此催生出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二元对立局面,技术动作有规定和自选之别,武术中的技术切磋不再有“点到为止”,武术套路演练不再强调技术风格,只需跳得高、站得稳、打得快。至于为什么要跳得高、能不能打上人、有没有效果,则无暇顾及,造成的后果是技艺呈现千篇一律,“打练分离”“内外单修”。对于这样的结果,管理者将其看成是社会价值自然选择的必然,这种武术文化自然流逝的管理无意识只会加剧文化自戕的深度发展。中国武术在20世纪80年代的全国挖整工作中显示“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一体”的拳种有129个,在1997年出版的《中国武术实用大全》中却只列出了62个,十年之内拳种消失一半或者说只保留了一半,对武术整体而言是无法弥补的损失。这样处置的后果是武术观赏性增强、技术实践性降低。2015年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的现场,除了运动员和裁判员外,观众对于比赛而言已经是“稀罕物”。因此,人们应当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自然流逝的现状予以高度关注,政策制定不到位、措施推动不得力也是文化自戕的重要方面。
4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振兴的出路
4.1 树立“以我为主”的本土崛起观念
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正确的发展观念为依托。正确的发展观念意味着对彼此文化差异的超越,能起到减免文化误读深入发生的作用。在当前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历史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土振兴应当以本原土壤为力量来源,以还原其历史真容为事实保障。这即是以我为主的本土崛起观念。以我为主就是以中国56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地域特色、民俗特色为主要立足点,而不是以外来文化对本土民族文化的影响方式来谋求发展。世界上凡是依靠拿来主义生存的民族都是失败的,极难获得独立自由,这样的文化也是遭人诟病的文化。莎士比亚、歌德、贝多芬的创作灵感来自于自我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二战以后英国国际形象的崛起和塑造也是依靠本民族深厚悠久的建筑艺术、古董、手工艺等工业传统,法国则更将文化外交作为强国战略,通过立法来强化民族文化的国家归属意义,为本国文化贴上了“浪漫、高贵、优雅”的时代标签。如前所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快速流失,就是没有真正做到以我为主,而是以它为主否定自我、以体育为主否定非体育意义。以中国武术的奥运梦想而言,人们为之奋斗了40多年,但“外表繁华内核荒凉”的境况却愈演愈烈,这与大量丧失民族传统价值给养有最直接的关系。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本土振兴必须确立以我为主的核心观念。
4.2 从民族传统体育多元价值中找出路
与西方竞技体育竞争文化的纵向延伸不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走向是横向多元的全面推进模式。因此,在其多元价值中寻找出路,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土振兴的关键问题。它的当代价值除了体育形式附带的经济、政治价值外,还包括其形式所承载的民俗节庆、宗教祭祀、休闲娱乐等非体育价值。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文化模仿之后,如今的民族传统体育变成了只是体育,没有民俗、艺术、传统、信仰等其他文化属性的怪胎。体制归属上隶属国家体育总局,与国家民委、文化部、教育部之间距离的拉大也是制约其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人们需要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本土振兴这一话题,需要厘清其活力源头在哪里。那就是“在各民族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中,在各民族军事斗争的历史记忆里,在民族群众的娱乐祭祀活动中,在民族宗教信仰的虔诚膜拜中”[14],唯独不在人们当前极力捍卫和努力靠近的竞技体育中。在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发展实践中,也充分暴露出寻找源头动力的迫切,如“第9届贵阳少数民族运动会就把众多体育项目分成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两大类,表演项目又分成竞技、技巧、综合3个大项”[15],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将众多项目“细分为‘竞技类、游戏类、舞蹈类、表演类、节会类、养生类等6大类型’”[16]。因此说,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本土振兴,还应该从不同项目的文化源头寻找动力。
4.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建设步伐
在时代的轨道上,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都离不开科学平台的承载和推移。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而言,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建设步伐便是继承发扬其精神品质、思想精华和内容优势的关键步骤。1998年7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体育学上升为一级学科,下设5个专业。武术专业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包括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3个领域),开始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步伐,但多年来并没有在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两个领域取得更多实质的进展。例如舞龙舞狮专业方向,虽然在不少体育专业院校有专业教师,但却没有明确的课程规范,或者用其他内容顶替。不少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学科规划上列入了社会体育与休闲专业中,如陕北的腰鼓、秧歌等。因此,应当加强和规整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建设进度,使其能够在高等教育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进行学科建设,可以减少因为文化交流不畅、文化自解能力不够引起的文化误读。民族传统体育的“标准化、理论化、数字化、科学化”建设便是学科建设的重点努力方向。这是减少文化误读、避免认知冲突的重要手段。
4.4 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体育”优势
体育属性虽然不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唯一属性,但绝对是重要属性之一。因此,其本土化振兴离不开对其体育属性和形式意义的挖掘。因为“竞技体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体育的主流,已经成为了世界体育发展的‘引航灯’”[17]。面对西方竞技体育的强势侵入,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不应持狭隘的民族保护主义立场,而应当认真对待现代竞技体育对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引领作用和积极价值。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同样应当在逐渐适应竞技体育模式的前提下实现融合发展,以促进其本土振兴进程。但需明确的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身上不仅带有竞技对抗的体育色彩,它还具有浓厚的民俗、艺术、休闲、娱乐、健身等人文色彩。这注定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改造的选择性和适当性。即一方面选择部分适合竞技体育改造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造,另一方面“适当借鉴现代体育的规则规范、竞技性强、观赏和对抗性强的特点进行改造”[18],而非彻底为了突出现代体育的特点而让大家感到陌生。只有如此才能够使民族传统体育改造事半功倍。舞龙舞狮、风筝、龙舟竞渡等项目竞技体育的改造无疑是成功的,既保留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娱乐特色,又充分吸收了竞技体育的精华。
4.5 在民俗活动中展现民族体育魅力
民族传统体育来源于多元的民族文化当中,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则寄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之中。因此,在民俗活动中展现民族体育的独特魅力,是实现其本土振兴的核心环节。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推进为我国民俗旅游产业的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对此,有体育学者提出“要适度开发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促进民俗节日旅游经济的繁荣”[19]的观点,但人们认为将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定位在“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找寻契机”更符合实际,因为对于数量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言,很难构成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它对旅游资源的依赖太强,少林寺、武当山也不例外。顾拜旦曾经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参与实践也需要以典型的民俗活动为依托。这实际上是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评价问题。以往对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状况的评价是以活动次数、奖牌数量、全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规模、组织数量等为标准,实际上这种量化评价不如“质性融合”评价更符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客观状况。这是一种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落实到地方民俗活动实践效益的评价方式。对该评价方式的制度化与科学化操作,可以最大程度上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振兴和发展。
4.6 利用制度措施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
加强制度立法建设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本土振兴的强有力举措。正如《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推出对于全国足球运动的推动效力。到目前为止,民族传统体育仍然缺少必要的立法保护,更多的是软强调。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体育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宝贵遗产,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并在民族地区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2004年8月中国加入了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珍珠球、马球、叼羊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相继加入了国家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使其濒危之势得以缓解。但这样的保护方式,对其长远发展并没有真实效力。监管制度不完善、机构协同保护意识差等执行操作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唯有通过立法、制度、政策的形式才能见到效果,也唯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文化自戕现象的持续发展。
4.7 加快民族传统体育进学校的步伐
学校教育是减缓或避免民族文化自戕的最佳途径。遗憾的是,目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武术之外,在学校当中的推广普及力度十分薄弱,包括一些民族聚居地区的学校,在保持地方传统体育活动开展上也缺少特色。纵观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格外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如泰拳在学校传统技击项目中被列为必修科目;跆拳道、民族舞蹈是韩国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俄罗斯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大纲中,民族民间舞蹈、摔跤、游戏、滑雪、滑冰等贯穿始终;日本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把柔道列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空手道一直是大学生炙手可热的项目。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只有武术被大中小学列入教学大纲,但执行效果同样不容乐观。2007年的一项全国中小学校武术教育普查结果显示,有73.2%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这样的现实相比其他众多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校开展,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再者,我国在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中,没有将地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弘扬列为考核内容。需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当地中小学校,甚至大学,其目的已经不是普遍意义的增进健康、培养意志品质,而是具有维护民族统一、增进民族友谊、增强凝聚力、维护社会和谐等广泛性意义。能否确立优势项目面向全国、弱势项目面向地方的继承策略,值得深入探索。
5 结束语
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华文化中本是一种集生存、教育、娱乐、祭祀、休闲于一体的传统生活方式,但在与近代西方体育的接触交往中,却逐渐被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束缚住前进的脚步。在试图通过解构西方竞技体育来确认自我身份的现代性过程中,引起国民对自我文化的深层误读,更导致集体无意识的文化自戕。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首先应实现其文化的本土振兴,这就需要全面突破由文化差异、文化误读、文化自戕带来的文化困扰,树立以我为主的发展观念,从民族传统体育的源头找动力,强化民族传统体育的体育化改造,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大众评价机制,加快民族传统体育进学校的步伐。
[1]李雪颖.保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N].中国体育报,2015-02-12(4).
[2]冯骥才.中国每天有80个村落消失[N].北京晨报,2013-12-24(4).
[3]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化与现代化中的民族传统体育[J].体育科学,2004,24(1):65-67.
[4]张宏宇,李小兰.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抢救和保护[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19-1321.
[5]张小林.少数民族村落现代化中传统体育文化价值认同与需求的实证研究——来自湘西少数民族群众的声音与调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2):98-103.
[6]王建,陈俊钦.从建构主义视角探索体育对国家形象的塑造[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2):7-13.
[7]胡飞燕,田雨普.融合视角下的艺术体育观[J].体育文化导刊,2006(11):53.
[8]李卫平,王智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1,3(6):28-32.
[9]王岗.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问题:文化模仿[J].体育科学,2006,26(7):71-74.
[10]邹威华.跨文化语境中的文化误读与文化宽容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7(5):175-180.
[11]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30.
[12]段辉涛.对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9,16(8):90-92.
[13]朱岚.文化论证与中华文化自信心的培育[J].重庆社会科学,2012(1):17-22.
[14]张建华,常毅臣,卢平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研究:价值、进展与走向[J].中国体育科技,2013,49(3):133-139.
[15]蔡莉.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国际交流与传播[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4,33(3):131-135.
[16]陈炜,文冬妮.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评价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0):42-45.
[17]王岗,吴松.“大武术观”视域下的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19-25.
[18]霍红,王洪珅.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7):41-44.
[19]白晋湘.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34-37.
责任编辑:郭长寿
Cu lture Dilemma and W ays of M ain land Prom otion for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YUAN Jinbao1,WAN Bingjun2
(1.Wushu Department,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710068,Shaanxi,China;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Shaanxi,China)
nation traditional sports;mainland promotion;culture dilemma;ways
Using themethod of literature,interview and logicalanalysis,the developmentsituation of our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s exam ined.It argues that“local revitalization”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in our country,because the collective developmentupsurge to outward of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s gradually leading to the color loss of the national region culture.Long-term western com petitive sports dimensionalmodel consciousnessmakes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the local revitalization process encounter the persistentdistres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culturalm isreading,and culture suicide.It argues that culture difference between nation traditional and com petitive sports confused themainland promotion,culturem isreading is confidence par-close,and culture suicide is recessive crisis.We should take the follow ingmeasures to acceleratemainland promotion of nation traditional: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the rise of local rising;find outlet from multi-values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enforce the subjectbuilding step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take the“sport”advantage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show sport charm through folk activity;pull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development through system measures;accelerate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enter into school.
2015-11-14;
2015-12-27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5CTY021;“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报告会”专题报告。
袁金宝(1980—),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传统体育学。
G85
A
1004-0560(2016)01-01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