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力”与“脑力”并举 实践与理性融合一位新华社记者关于深入调研的“深”思考
2016-11-27晏国政
□ 文/晏国政
“脚力”与“脑力”并举 实践与理性融合一位新华社记者关于深入调研的“深”思考
□ 文/晏国政
结合近年来的新闻采访实践,作者认为,深入调研的“深”不仅要体现在“脚力”上,更体现在“脑力”上;不仅是一项项简单的新闻实践活动,更考量着一名新闻从业者的理性思维。只有实现“脚力”与“脑力”并举,实践与理性融合,才能更好地将调研引向深入,采写出带露珠、有温度、有思想、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调研 新华社 基层 民营医院
一、深入基层一线和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在新闻采访的语境中,“基层”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概念,更是一种空间和行为概念,体现着新闻从业者的价值取向。它更多是相对于“办公室记者”“材料记者”而言,要求记者离开办公室和材料,走近新闻事件现场和采访对象。不过,即便如此,仍有不少记者在深入基层过程中,存在“身至而心不至”的现象,看似到了新闻事件现场,找到了采访对象,但不能有效采访,也不能走进采访对象内心,忙忙碌碌却达不到深入基层采访调研的目的。
由此观之,深入基层采访调研,首先要求记者要离开办公室,摆脱材料依赖,深入到新闻事件发生的“一线”去,动员各种感官系统,走进采访对象内心,获取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或者信息。
2011年4月,我参加了新华社组织的一个关于革命老区的调研小分队。采访之前,组织的徐老师就强调要真正深入基层,并采取夜宿的调研形式。4月25日,在徐老师带领下,我们调研小分队一行4人在颠簸险峻的吕梁山里行走两个小时,于晚上7时左右到达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大山头村。稍作停歇,又连夜步行3里多山路前往与其相邻的小山头自然村采访。等回到大山头村我们借宿的老支书家时,已是晚上10点多。我们在老支书家的炕头上边吃饭边采访,不知不觉已到子夜。第二天一早起床,我们又陪着老支书的儿子前往2里多外的水井挑水,并分头走访了留守在大山头的每一户村民。
此次夜宿调研,我们真正与老区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信任,他们把心窝子里的话全讲给记者听。我们获得了这个村庄光棍多、吃水难、缺乏基本医疗、低保等保障,乃至小山头村两户人家不通电、不通水、两个十几岁的孩子没上过一天学等诸多信息,亲眼见证了老区群众的极度贫困、生活艰辛,以及对党的朴素感情。特别是,老支书家自己吃莜面粗粮,专门给我们下白面面条等,给我们带来无限感动。
在扎实采访和感情共振的基础上,我们写了一篇夜宿见闻稿件,获得各级领导批示,督促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深入调研的作风和成效也获得上级领导机关肯定。徐老师根据亲身经历采写的札记稿件《一碗面条的愧疚》,因其真挚的情感和思想,获评当年的中国新闻奖。
2016年9月,时隔五年后,我们一行五人再次来到大山头村夜宿采访,了解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变化、期望等等。临走时,老支书拉着我的手,眼泛泪光,叮嘱再三。这种深情,实在让人动容。围绕此次采访写作的稿件,再次获得各方肯定。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类似的真正深入到基层一线和采访对象内心的基层采访调研,能写出那些真实、全面,并饱含情感、打动人心的稿件。从真实经历的事例也可发现,只有“身”和“心”、“脚”和“感情”全都到了基层,并与采访对象同频共振,才能真正达到深入调研的目的,写出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二、深入探寻新闻事件本质,避免流于一般现象描述
深入基层调研,“身”“心”都要真正沉到基层。但沉到基层要干什么?本人认为,最基本的是要调查,即全方位搜集有价值的新闻素材;更为重要的则是研究,即探寻新闻事件的本质。二者缺一不可。
2016年5月初,大学生魏则西死亡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不仅将搜索引擎竞价排名等推向风口浪尖,也将以莆田系为代表的民营医院中的诸多问题展现在世人面前。众多媒体开始长篇幅报道莆田系民营医院如何在各地开展虚假宣传、虚假医疗,有的媒体到涉事医院蹲守,有的则到福建省莆田市进行追踪溯源等等。可以说,通过这些报道,以莆田系为代表的民营医院一度到了“人人喊打”的“境地”。
这些报道可以说是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调研的结果,充分向受众展示了大多数民营医院“是什么”。然而,总体梳理发现,它们并没有解答受众更深层次的疑问。比如,民营医院在我国医疗体系中到底承担着什么样的功能?当前民营医院的整体状况是不是都像部分莆田系医院一样?民营医院乱象的根源在哪里?政府应该如何支持、引导和规范民营医院的发展?相比于“是什么”,这些“为什么”和“怎么办”可能才是更加全面的事实,也是一个行业发展及规范更为需要的东西,也更能体现新闻媒体的社会功能。
事实上,近几年,媒体关于民营医院的质疑和监督报道从未间断。2015年三四月份,我根据相关线索开始展开民营医院调研。调研的缘起就是本地媒体有关一些民营医院劣迹的报道。调研之初,我也曾因相关报道而对民营医院满怀激愤,但多年的基层调研经验提醒我,这或许不是事实的全部。于是,我设立了调研目标:一是摸清楚当地民营医院的由来、发展轨迹以及当前真实的存在状态;二是搞清楚民营医院乱象的根本原因;三是探讨针对民营医院的更为完善的扶持和监管政策。
此后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实地走访了当地十家左右的民营医院,采访了他们的管理者和部分医生、患者;采访了省、市卫生部门和市物价部门等主管和监管单位,以及民营医院发展协会,搜集了部分案例,了解了当地民营医院发展历史、当前运行的整体情况、政府扶持政策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政府监管的漏洞等等;我还采访了一些业内专家,他们从相对中立的角度谈了对民营医院的看法。
相对于“是什么”,我更关心“为什么”和“怎么办”。通过深入调研,我发现,民营医院乱象确实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其表面原因是资本的疯狂逐利性带来的内部管理失序。深层次的原因则在于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带来的与公立医院的不公平竞争,以及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
事实上,我国自2005年起,就已出台多个文件,要求从土地、人才、职称评定、医保等多方面支持民营医院发展。然而,在调研中,很多民营医院业内人士和主管部门反映,这些政策落实得极不理想。在与公立医院的竞争中,民营医院在起跑线上就处于超负重状态,不仅背负着土地房屋租金等巨额成本,还因不能评职称、医生多点执业难等因素,难以引进高层次医卫人才。此外,由于医保报销的限制,也吸引不来太多患者。在负重竞争状态下,一些民营医院在资本盈利本性的驱使下,开始无底线地走上“坑蒙拐骗”等发展路径。与此同时,相关管理部门也缺乏专门针对民营医院的监管举措,在监管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与民营医院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由此形成了监管漏洞。
搞清了“为什么”、摸准了病灶,“怎么办”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根据调研情况,我从“政策渐成‘玻璃门’同等待遇盼落实”“失信问题触目惊心 监管方式亟须创新”等角度撰写了两篇调研报告,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得到了有关方面重视。
三、深入思考,保持冷静辩证思维方式
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追求“是什么”的同时,更要追求“为什么”和“怎么办”,这是对新闻从业者思维深度的考量。事实上,很多时候,同一件事实有不同的侧面,从不同的视角观照,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仅仅从单一视角观照,得出的结论往往也会有失偏颇,不能全面反映事实的真实存在状态,简单报道出去,对社会也未必有益。这就要求新闻从业者要具备思维的宽度,习惯于深入思考,善于辩证地、理性地、独立地、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这也是深入基层调研的题中应有之意,甚至是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随着我国畜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标准化、现代化、集约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从提高发展规模、控制疫病、提升发展水平和畜产品质量等方面考虑,各级政府也鼓励这一发展方向。然而,我于2015年8月在山西省的几个畜牧业大县调研发现,基层畜牧业发展的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确实越来越高,但资本化水平也同时提高,兴建一个猪或者鸡养殖场所需资本动辄上百万甚至几千万。由此带来的一个明显效应,就是过去的很多养殖专业村和农民养殖户逐渐消亡。
对这一现象,我称之为畜牧业规模化现代化对农民养殖户形成了“挤出”效应。这种效应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普通农户畜牧业收入明显下降。也就是说,从畜牧业自身发展水平上看,有长足进步;从统计数据上看,农民人均畜牧业收入也在逐年增长;唯独农户真实的畜牧业收入在逐年下降。畜牧业的高发展水平和统计数据,掩盖了畜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减弱这一事实。由此,对政府管理者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相悖的命题:如何在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进行统筹与平衡?
在提出这个问题的同时,我结合山西一些地方的实践,给出自己的建议,即地方政府在提升以规模化和现代化为标准的畜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应当鼓励和引导企业与普通养殖农户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将养殖等环节利润让渡给普通农户,让普通农户在畜牧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也享有固定收益。这一稿件刊发后,得到业界普遍认可,山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均作出批示,相关部门在制订全省畜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过程中,专门将稿件理念吸纳其中,特别强调畜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实际贡献。
在深入基层采访调研过程中,记者很多时候会被习惯思维所左右,易陷入人云亦云的陷阱。这既是调研不深入的一种表现,也是思维宽度不足、深度不够、独立性不强的表现。在开展山西畜牧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时,如果仅停留于一般的深入采访,可能也会写出比较生动的关于畜牧业发展成就与趋势的稿件;但相较于后来刊发的稿件,就明显缺乏洞察力、前瞻性和深度。
(作者单位:新华社山西分社)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