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四力”,做好新时代新闻报道
2019-01-15杜大军
杜大军
【关键词】新时代传播;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新闻报道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生活的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的讲话引起各界积极反响,特别是关于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字字珠玑,入脑入心。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好新闻。举目四望,凡是经得起岁月的沉淀的新闻作品,无不与这“四力”息息相关。在“四力”上下功夫,既是对认真落实“三贴近”的归纳概括,又是对深入开展“走转改”的拓展延伸。在新时代,无处不在的网络资源让我们享受便捷的同时,正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懒”!浮躁之风日渐盛行,一些年轻记者靠猎奇、猛料等手法来吸人眼球,而对于基层的关注明显不够,对社会变革更是漠不关心,相比一些老记者,他们更喜欢“宅起来”,新闻现场蜻蜓点水,然后再从网上总结些材料,通过复制粘贴就草草完成一件新闻作品。殊不知,这样的新闻不接地气,缺乏深度和认知,久而久之,越来越迷失自我、脱离群众,新闻作品也越来越苍白无力。
多年新闻工作的实践充分说明,要顺应时代潮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人,就必须以“四力”为着力点和突破口,练好内功,补齐短板,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采写出更具感染力和传播力的作品。
一、提升“脚力”, 练就一双“快脚板”
我们常说,脚板底下出新闻,源头活水在一线。基层一线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蕴藏着最鲜活、最丰富的新闻资源。增强脚力,就是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连接地气,要把反映人民心声和体现党的主张统一起来,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以大众视野、百姓视角,直面问题聚焦热点,更好地架起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
共享单车,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在可以说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它对于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带来方便之余它存在的问题也正一点一滴地暴露出来,如今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问题,也让市民们吐槽不已。在交通道口、绿化带旁、公园草坪上、甚至景观河道里,它的身影无处不在,无序投放、影响交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让人头痛不已。在做这篇调查报道时,恰逢三伏天,骄阳似火,我们冒着炎热天气,走访了瑶海、蜀山、包河等多个区的犄角旮旯,市民的无奈、企业的困惑、政府的应对一一采访拍摄到位,还采访了安徽大学社会学及经济学教授,从专家的角度分析利弊得失,最终花费一周时间采制完成了大型新闻调查节目《合肥街头共享单车超80万辆 乱象频发谁来管?》,该报道播出后,引发了大量观众的共鸣,他们纷纷以网上留言、打电话等方式,表达各自的看法和心声,政府部门对此也高度重视。
看到这样的结果,我们也非常欣慰。试想,如果我们当初稍微懈怠一下,少跑几个点,从网上找些素材,可能也能凑合成一篇新闻报道,但是绝不会有后来作品的感染力、影响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提升“脚力”,不仅要求我们沉下身子跑新闻,听听街谈巷议,看看田间地头,还要带着积极的心态走入百姓中间,学会和群众交朋友,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炼主题,挖掘典型,以形象、生动的新闻事实,用鲜活典型的事例,宣传党的政策,避免死板说教,闭门造车。
去年夏天,合肥市委宣傳部组织了一次对一名基层十九大代表的采访,当时天气也是高温难耐,市级主要媒体记者全部集中在这名代表的工作所在地了解情况。见此情景,我跟带队的市委宣传部领导请示:能不能直接去基层、去社区了解第一手的情况?在得到允许后,我直奔基层社区,走访多个困难家庭,从群众眼里、心里去捕捉这位代表日常的工作状态。那次采访,从早上9:00开始一直到中午12:30才结束。为了让采访更加详实,后来我又去了两次现场,全方位、深层次挖掘这位代表的感人事迹,虽然做这篇人物报道有点累人,但是我觉得很值!因为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四力”之一——“脚力”相吻合。
新闻是跑出来的!脚底的泥巴有多少,笔下的故事就有多少,心中沉淀的情感就有多深。提升“脚力”就应该扎根人民、深耕本土,放下架子,扑下身子,随时了解当地市民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准确把握受众脉搏,多创作一些“接地气”、带有泥土芳香的原生态新闻作品。
二、提升“眼力” ,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收藏界有一句俗语:眼力不狠,收藏不真。新闻界也倡导提升“眼力”,因为新闻报道是一个发现、判断和提炼的过程,记者要善于观察,有敏锐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切忌走马观花、心浮气躁,要眼光独到,善于发现真善美,多创作一些好作品。
首先,要有辨别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辨别,是考验记者的判断能力,它是以记者的职业经历、政治觉悟、人生经验等为基础的。
在日常采访中,常常会有一些观众打来热线电话,反映各种维权诉求。纷繁复杂的线索中,记者会选择一些新闻价值较大的线索去采访。在一切都是未知的情况下,记者的辨别意识非常重要。举一个农民工讨要工资的案例。有数名工人爬到电厂高高的塔顶,声称不把拖欠的工资补齐,他们就要跳下来。我们接到热线后,急忙赶过去。到了现场,看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塔下耐心劝说这些人下来,而这几个人在塔顶上看到媒体来了,所提的条件也越来越过分。
根据多年的采访经验,我觉得其中必有蹊跷,可能不仅是眼前所见那么简单。我们仔细向当地的建设管理部门了解情况,原来是施工单位工程质量不合格,没有通过验收,按照之前的合同约定,扣除部分工程款。而这位承包人以“农民工工资不能拖欠”为由,有组织地煽动几个“法盲”民工前来闹事。见此情景,我们现场调整报道方案,等到他们被劝说下来、当地公安部门把当事人拘留之后,作了深入的追踪采访。面对镜头,当事人对自己的行为颇为后悔。该条新闻从接到线索到调查结束,完全来个逆转,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倘若我们没有甄别能力,不能进行有效识别,很可能会出现“添乱帮倒忙”的情况。
网络时代,信息鱼龙混杂。有些始作俑者,为了制造轰动的传播效果,制造假新闻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主流媒体,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风。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每天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事件发生。大多数弱势群体的投诉,我们理应仗义执言主持正义。但有些线索是恶意投诉,属于没理搅三分。这些人在反映问题时,总是把责任推给对方,把自己说得十分无辜,其目的就是把记者忽悠去,企图颠倒黑白、混淆视听。
任你乱云飞渡,我仍火眼金睛。这就要求记者善于拨开云雾、明辨是非,去伪存真、明察秋毫,然后根据新闻真实性原则作出准确判断,核实后再报道。
其次,要有发现力。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时刻都在考验我们的观察力和发现力。现在很多做社会新闻的记者都感慨线索太少,身边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有什么可写的。每天一上班,他们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热线本,查阅各种微信、微博、论坛等,这一方面是他们缺少人脉关系,通讯员或者“爆料人”比较少;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记者拥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各行各业发生的新闻并不少,如果多留心观察,保持谦逊的心态,就能在平凡人物、平凡事件中找到好的线索,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举个例子,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包河区义城街道在社区组织一场包粽子比赛,比一比谁的粽子包得又快又好!擂台上,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在飞快地卷叶、填馅,突然她上幼儿园的女儿跑到台上,也有模有样地包起了粽子。见此情景,我把镜头迅速对准这位小女孩,从端午节非遗文化期待传承的角度,采写了这条新闻,后来这条新闻被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采用。这再一次说明,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再次,要有构图力。就电视记者来说,对眼力的要求扩展到摄像技术上。每到一个新闻现场,我们环视四周,细致观察,既要突出细节、抓拍新闻对象的特写镜头,又要兼顾大局,做到特写、近景、中景、大景错落有致,让整条新闻画面比例协调、构图均衡、充满美感,这就要求记者要有构图力。
三、提升“脑力”,练就一个“最强大脑”
除了“脚力”、“眼力”外,“脑力”也至关重要。多出好作品,就应开动脑筋、勤于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立意深远、催人深思、令人信服的作品。
比较火的栏目《最强大脑》,它以“让科学流行起来”为口号,适当加入娱乐元素,使娱乐和科学相结合,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科学 。看了这档节目,我觉得记者也需要练就“最强大脑”,也需要学习各方面知识,因为现在记者日趋年轻化,很多记者都面临着知识和经验欠缺问题。因此,要通过不断的政治和业务学习,充实自己的大脑,夯实自己的技能,这样,做新闻才能游刃有余、不说外行话。
地铁对合肥乃至安徽来说,都是一个新兴的交通工具。作为一个跑交通口的记者,刚开始去施工单位采访时,对方时不时从口中蹦出“盾构掘进”、“轨排拼装”等生僻词语,搞得我一头雾水。后来通过学习,慢慢地我对地铁施工工艺逐渐了解,现在无论去哪一处工地采访,我的提问都非常精准,这不仅增强了我的自信,提高了和对方的沟通效率,对语境的把控也更加从容不迫、应对自如。
从初窥门径到驾轻就熟,需要用知识去铸就“最强大脑”,这要求我们一方面强化政治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当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拍摄画面时,要增强场景掌控意识,选择好的角度,避免主题混乱,构图失衡;新闻写作时,要学会提炼和深化主题,做到表达手法多样,语言言简意赅,这样才能抓住重点写出精品。
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时代,很多人的学习是“碎片化学习”,在拥挤的地铁里、公交车上,在等人的间隙,“低头一族”会掏出手机,看看文章刷刷朋友圈,里面各种各样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多元化摄取资讯的需求,但是对这种学习方式不能有太多的指望,海量的内容会让人的思维变得凌乱,“浅阅读”难以真正提高知识水平。因此,我们要静下心来与书为友,切实提高理论水平和实操技巧,做到学以致用,武装于脑,砥砺于心,历练于手。
四、提升“笔力”, 练就一支“硬笔头”
文章创作,也强调“笔力”,笔力雄健,入木三分,生动形象,才能称得上是好文章。没有笔力作基础,就无法写出入脑入心的作品。对于记者来说,写作是基本功,要想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要打好日常的文字功底。
首先,化繁为简,语言要通俗。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七大创新平台之一,正在建设中的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是国内首个引进成熟质子设备无创治疗恶性肿瘤的医院。但由于质子的运行对于环境有严格要求,因而对于建设工艺的要求很高,仅一面墙的厚度就达8.5米,以防核辐射。在报道这家医学中心建设进度时,我是煞费苦心,因为其涉及的专业名词太多、学科性太强。为了不写外行话,短短的几百字报道,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电话咨询了专家,在介绍这一工程时,写道“任何东西都是把双刃剑,这质子医疗有利也有弊,它能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但对于一旁的医护人员来说,就必须小心提防,因为它的辐射隐患较大,如何预防?那就是把质子区四周的墙体加固加厚,用‘铜墙铁壁来屏蔽质子产生的辐射危害。”对于这一工程的特点,用“铜墙铁壁”一词作了概括,这样观众看了一目了然。
在日常新闻写作中,尤其是遇到过多的专业术语时,力求以浅显的语言来表达,只要能把问题讲明白就行了,避免文章写得生涩枯燥,让人看了头痛。
其次,换位思考,要贴近生活。一些时政报道居高临下的文风,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老百姓也不买账。做好时政报道,就要避免就事论事,悟出其中的精神,找出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然后写深写透。
没有平等的沟通,就没有思想的共鸣。作为记者,很多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了解他们的需求,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有的放矢,报道效果自然更好。因为我们的終端是群众,服务的对象是百姓,只有贴近他们的生活,才能写出他们喜闻乐见的作品。而要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前提是学会用群众的语言说话。写文章和说话一样,要以百姓之心为心,入情入理地说服他人,这样的文章自然会浸透着对群众的关爱,自然会得到群众的认可。因此,撰文时须站在群众的角度上布局谋篇,写群众喜欢看的文字,用群众容易理解的“谚语佳句”,使群众易于接受、读之有感。
千锤百炼出笔力,精雕细琢成文章。“硬笔头”是基本功,不是一时之功,必须持之以恒。要想提升“笔力”,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写作兴趣,扩大阅读量,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不断积累素材。只有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提高写作能力,练就娴熟的笔头功夫。
迈开腿,让脚力更强劲;睁大眼,让观察更细致;勤动脑,让自己更聪明;多动笔,让笔尖更有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四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它们是好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打牢这“四力”根基,才能扎扎实实练好内功,才能写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章,才能创作出一篇篇怀有真情实感、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作者单位:合肥电视台新闻频道)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