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报道如何增强“表现力”体现“传播力”?
——浅析符号化操作对主题报道的借鉴意义
2017-01-12□文/张超
□ 文/张 超
全会报道如何增强“表现力”体现“传播力”?
——浅析符号化操作对主题报道的借鉴意义
□ 文/张 超
编者按
对全国各级各类媒体来说,宣传报道好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鲜活地反映好各地各单位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风貌,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如何创新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让以全会报道为核心的主题报道讲事实有分析、动真情写实感,增强表现力、体现传播力?如何以此为契机,将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地方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相结合,更好履行主流媒体的职责使命?
本刊本期特约请几位相关报道的组织者共同讨论。
在中央全会召开前后,围绕全会展开的主题报道,任务集中、主题密集、过程持续,给报道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认为,此类报道可以以“符号化操作”为切入点增强表现力、形成传播力。借力符号化操作,可以完成三个方向的建设,即以符号形象丰富“主题”的引导力,以意义赋予体现“把握”的判断力,以融合解释增强“表达”的传播力。
六中全会 主题报道 符号 符号化操作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后,宣传报道好全会精神、全面鲜活地反映好各地各单位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面貌,是当下最重要的报道任务之一。在此过程中,借力媒体融合发展,各媒体关于六中全会的报道有声有色地进行着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回顾十八大以来的中央全会报道,更让人看到新闻舆论工作所应体现的责任担当和创新空间。这也提出了仍需探索的命题:此类主题报道如何解题,通过什么方式增强表现力、体现传播力。本文中,笔者尝试以“符号化操作”为切入点,探讨此类报道增强表现力的具体方向。
一、符号化操作是增强表现力的有效手段:以《羊小平砸缸》为例
主题报道往往围绕一个时期内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要决策部署等涉及国计民生和时代发展主题的内容展开。在信息碎片化、阅读浅显化和表达娱乐化的当下,要破解主题报道注意力流失的挑战,对报道进行符号化操作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手段。
理解符号化操作,首先应当理解什么是符号?[1]这里讲的“符号”是一种携带意义且能被解释的感知。符号从发出到被接受并得到解释,就是其身上的“天然意义”被替换为“解释意义”的过程。
在主题报道中,如何“破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面对大政方针、理论政策之类概括程度高且又相对抽象的表述,落实为报道活动,首先需要将其具体化、具象化,构建讲得通的逻辑,组织讲得透的素材,形成讲得顺的表达,最终收获讲得精彩的故事。2016年4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记者手记”《羊小平砸缸》,文章见报后受到广泛好评。这篇文章中就有一个代表性的符号——缸。
《羊小平砸缸》是以“扶贫攻坚”为主题的报道案例。我们所赋予“扶”和“贫”两个字的不同意义,在“缸”身上得以集中体现:因贫而得缸,缸留则贫在;因扶而砸缸,扶成则缸破。“缸”这一实体与贫困本身存在着联系:缸能存水,亦能困水。我们在文中看到,是“六口大缸”养活了一家三代,而同时也为了这“六口大缸”,一家人的生存被牢牢捆住了手脚。因此,“缸”在这篇文章中是具有符号意义和价值的。
理解了符号的含义,“符号化”就容易解释了。所谓“符号化”,就是让符号载体携带意义并能够被解释。“赋予意义”的过程,让“没有意义”变得“能被解释出意义”。在《羊小平砸缸》一文中,“砸缸”亦可解释“符号化”的含义。
扶贫是一个“破”与“立”平行的重建过程。要“破”的,是束缚人发展的旧观念、旧习惯、旧模式;要“立”的,是让人发展的新希望,是能够换来“粮食”的新生活。“砸缸”正能体现其中的道理。“砸缸”是一个过程,让一个家庭告别清苦却沿袭多年的生活习惯,并非易事。事实上,从人之常情着眼,在“缸”身上越是寄予着这个家庭绵延几代人的爱恨情仇,“砸缸”的完成也就越能体现出“攻坚”过程的艰巨性和结果的显著性。
可以说,《羊小平砸缸》通过对“缸”和“砸缸”的符号化操作,不仅顺利实现了让“扶贫攻坚”从抽象变具体,同时也为展开故事情节、构建叙事方式找到了起点。
二、主题报道中符号化操作的着力点:从《新华每日电讯》的全会报道谈起
在中央全会召开前后,围绕全会展开的主题报道,任务集中、主题密集、过程持续,给报道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符号化操作启示我们,在“主题”“把握”和“表达”三个方向上仍可以寻求更大的突破。借力符号化操作,可以完成这三个方向的建设。
(一)以符号形象丰富“主题”的引导力
媒介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一个根本问题必须明确,那就是“我们要坚持一个什么方向”。方向问题最集中的体现是报道主题。好的报道主题,需要我们在看齐意识、战略定力、政治立场、理论深度、服务方式等方面对新闻报道工作进行立体定位。这不仅涉及一个媒体机构、一个策划部门,一个报道个体建设怎样的报道价值观,更涉及到在具体的报道活动中执行怎样的生产方法论。
全会报道的主题是明确的,但如何“丰富”这个框架,是展开后续工作的前提,这也是每个报道单位都应当进行的全盘谋划。在这个方面,将“关键词”这一概念符号化,形成一种具有标识性的引导作用,是近两年来新华社在中央全会消息发布后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图1和图2是《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10月30日2版和2016年10月28日4版的版面截图。两篇稿件与全会公报消息同日发出,是最早对全会内容进行的解读。前文提到,符号是可被感知的。这就是说,能够成为符号的不一定是“实物”。这也大大丰富了符号的选择范围。这里,笔者需要提示的是,对“关键词”的符号化,实际上是赋予它两层意义:一是其表层含义中的“关键”,关键即紧要或起决定性作用,说明文章内容的重要性;二是“关键词”本身具有“检索性”,是能够起到“引领”作用、具有指向性的。之后的报道大多围绕这两篇文章的内容从不同方向展开,就是一个印证。例如,2015年10月31日至11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连续5天刊发“新华全媒头条”——《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在协调发展中拓展新空间》《用绿色发展厚植美丽中国》《坚持开放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让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成果》——就是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对“关键词”进行的更为全面的阐述。
□ 图1为《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10月30日2版截图。
□ 图2为《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10月28日4版截图。
□ 图3为《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11月2日1版截图。
□ 图4为《新华每日电讯》2015年11月2日2版截图。
(二)以意义赋予体现“把握”的判断力
在进行符号化操作的过程中,要对意义进行挖掘和赋予。这一过程尤其需要强调“把握”。“把握”实际上也就是理解好、掌握好、运用好“时、度、效”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时度效问题不是新的概念,然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新闻报道逐渐具备了全时性、全过程、零时差、零距离的新型传播特征,在时度效问题上,尤其对报道策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时效上见成效,在时机上抢先机,在力度上造声势,在分寸上见谋划,在效果上凝共识、在实效上赢口碑,这些都是对策划创意部门执行能力的考验。
这种“把握”的分寸感,同样也可以在符号化的过程中得到印证。2016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连续刊发新华社评论员“五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更大力度管党治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坚决维护中央权威》《让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热”起来》《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这组文章选题重大、立意严肃,因此,在编排策划中特别强调了呈现形态的符号化操作:版序、版位、标题形式、排文方式、加框及线型和颜色的选择等都做了模板化处理。这种模板化的样态,本身也是一种符号形式,通过形式感体现编辑部态度。这种态度也体现了策划创意过程中对时度效的辩证理解。
(三)以融合解释增强“表达”的传播力
主题报道要在思想认识上形成共同点,在情感交流上制造共鸣点,在利益关系上挖掘交汇点,需要不断增强“表达”的说服力、亲和力和感染力,引人入胜启人“入道”,循循善诱助人“悟道”。这其中既有表达的节奏和策略等艺术性问题,又有说话的方法和态度等技术性问题。在媒体融合的新环境中,当“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成为融合发展的关键,建设一种能够跨越不同传播媒介、通行于融媒体渠道的表达方式,同样也是媒体发展从“相加”进入“相融”的一个绕不开的命题。
符号化本身是一种能够帮助表达找到高效便捷途径的方法。前文中,笔者对《羊小平砸缸》的分析就是例证。在这里,笔者要提出的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可视化新闻作为可以横跨不同渠道的报道形式,应当成为融媒体报道中的一个利器。可视化表达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字意义视觉符号化的过程。
图3和图4是《新华每日电讯》2016年11月2日1版和2015年11月2日2版的截图。可视化图表的运用,是对抽象概念进行的视觉形象化处理。符号化成为某一具体视觉形象的结果。视觉形象的作用更有利于理解抽象概念的逻辑顺序和内容结构,即增强了易受性,又丰富了表现力。
新闻报道工作是突出创新的职业,我们对“表达”的理解,除了体现在讲“故事”的思路上,同样也表现在“讲”故事的形式上。是否可以这样定义,“讲故事”有两层含义:表面上看是通过素材建设逻辑,深层次讲是通过形象沟通感受,最终结果是通过理解形成共识。 (作者是《新华每日电讯》总编室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1]本文关于“符号”“符号化”的定义参考: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