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自太空的报道:新华社“神舟十一号”专题新闻浅析

2017-01-12文/武

中国记者 2016年12期
关键词:特约记者神舟新华社

□ 文/武 楠

来自太空的报道:新华社“神舟十一号”专题新闻浅析

□ 文/武 楠

如何在融媒时代将重大科技新闻事件报道得更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分析了新华社关于“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专题新闻报道,并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神舟飞船 科技新闻 专题报道 评析

·学者界面·

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历来是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是科技类新闻报道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新华社关于“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专题新闻报道可圈可点,为相关探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下面首先从传播基本要素方面对这次报道进行简要点评:

一是在传播主体方面,新华社采用了“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新华社通讯员+特邀专家”的报道团队组合。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首次邀请航天员担任“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通过从天宫实时连线的方式进行“天地对话”,播发了系列“太空日记”,全面展现航天员的太空工作、生活情况。这也正应了时下最为流行的“网红直播”模式,只不过我们这次的“网红”主角是创造了我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新纪录的景海鹏、陈冬两位航天员,这也是历史上航天员首次以新闻记者的身份从太空发回报道。这种全媒体传播时代基于现代航天科技手段的“飞天报道”,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二是在传播渠道方面,新华社积极探索媒介融合的发展路径,有效连通与不同受众群体的“最后一公里”。可以看到,此次新华社的专题报道内容,尤其是“新华社特约记者太空日记”系列报道,被加工制作成文图通稿、融媒体页面、H5页面、视频短片等,向媒体用户播发,并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新华网等终端呈现,是新华社在媒体融合方面的又一次重要尝试。

三是在传播形式和内容方面,新华社此次专题报道采取“跟随”式的报道策略,着重连续表现事件发展的全过程,并通过延伸拓展相关信息、推出独家策划等一系列手法,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可谓“专业+贴近+用心”。关于科技新闻报道,如何将精确性和专业性较强且艰深晦涩的科学专业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大众化语言,同时避免传媒对科学的误读,提高科技新闻传播的有效性,这是科技新闻传播考虑的重中之重。观察新华网专题报道网页,可有以下发现:

(一)在传播形式方面,大气的页面设计,丰富的栏目设置,瀑布流式的页面信息呈现方式,配以活泼的文字、图片、可视化图表、三维动画、音视频相结合的报道手段,贴合了新一代受众全新的阅读喜好,带领受众亲临一场“太空之旅”。

(二)在传播内容方面,既有关于此次航天飞行的焦点新闻、最新报道等通讯员采写报道,如“习近平同神舟十一号航天员亲切通话”“神舟十一号返回在即,主着陆场区准备就绪”等,满足了受众掌握最新动态资讯的急迫需求,又邀请专家对相关航天科技的知识和技术进行专门解读,如“研制单位揭秘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供电细节”,实现了“精准、专业”的科技传播诉求。

与此同时,以日记体形式发布的系列报道“太空日记”,将太空跑步、太空种菜、太空养蚕、太空泡茶、太空“私房话”等受众最为感兴趣的航天员工作场景、生活情境和生存状态表现出来,更符合了从受众关心的、与受众心理贴近的角度出发报道的原则。其中很多举动都是历史首次,比如“世界航天史上第一堂‘天地联讲科普课’上线播出”“中国航天员首次接受‘天地采访’”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重要时间节点的信息进行发布,伴之以生活化、场景化的表现手法,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媒体转载率及受众点击率较高。

此外,以网络连载的形式发布的系列专题片《天马行空三十三天》通过三位80后年轻航天人独特的视角,对话中国航天事业最权威的幕后英雄,详解绚丽天宫中的数十项有趣实验,全方位探访我国航天史上驻留时间最长的太空之旅,为科技迷提供了进一步了解的渠道。这些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四、在与受众互动方面,新华社各新媒体、网络终端广泛征集海内外受众提问——比如在推特和脸谱上发起话题标签“#提问中国航天员(#AskTaikonaut)”——从中整理出网友最想知道的问题,发给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邀请受众积极介入“议程设置”环节,与媒体共同构建“议题”,表达自己的意愿诉求。

可以看出,在重大科技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新华社作为国家权威主流媒体,无论是新闻采编能力、多媒体制作能力、信息整合能力、资源配置能力还是多方协调能力,都具有其他传统及新兴媒体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此外,新华社专题新闻报道体现了对人文关怀和受众体验心理的重视,采用多样化及个性化的信息表达方式,发挥信息可视化的优势,积极构建与受众的双向互动,使与受众生活距离较远的科技信息变得既直观易懂又不失精确性和专业性,增强了科技新闻的传播效果。

□ 上图为2016年11月7日,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航天员陈冬在天宫二号介绍航天员在太空中怎样锻炼身体,与地面健身相比有哪些不一样的感觉。这是航天员在天宫舱内锻炼。 (新华社/发)(中国航天员中心提供)

□ 中图为2016年11月15日,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航天员景海鹏(左)在天宫二号内首次接受“天地采访”,对话编辑部。 (新华社/发)

□ 下图为2016年11月17日,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航天员景海鹏、陈冬与地面上的航天员王亚平一起为全国青少年小朋友录制的一堂“太空科普课”上线播出。这是景海鹏在介绍“太空养蚕”装置。 (新华社/发)

综合比对央视新闻、人民网的微信公众平台的相关报道,我国主流媒体在重大科技报道的新媒体内容制作及发布方面也有一些可以改进之处,仅提几点建议:

一是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上重点把握事件重要时间节点的新闻发布,抢夺“头条”发布,即使未成“头条”,新闻标题的制作和亮点内容的突出也是“补救”的重要手段。

二是要集中火力、突出宣传特别策划,但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受众收视心理和收视需求,防止重复、琐碎内容的频繁发布给受众带来心理疲劳,反而会造成反向传播效果,此次报道,我国主流媒体新媒体的播发频率过于频繁,传播效果并不理想。

三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突出优势特色,不可面面俱到。互联网时代信息超载,受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感兴趣的信息,而科技新闻传播对于大部分受众而言,更多的是进行浅层科普,要想打通与受众“最后一公里”,面面俱到的信息报道必然不是明智之选,应该突出特色亮点,删繁就简,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个性化推荐,避免耗时耗力却效果不佳的报道策略。 (作者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中国传媒大学助理研究员)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特约记者神舟新华社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航天的神舟
再创新高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神舟十一号与
俄演习用核弹击退入侵者
韩国要造“迷你宙斯盾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