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再认识
2016-11-26朱孔雨
朱孔雨
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再认识
朱孔雨
【摘 要】本文对幼儿园园本课程概念进行了厘清,阐述了园本课程的概念和内涵,园本课程与幼儿园课程不属于并列关系,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为本位由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开发出来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课程。
【关键词】园本课程 再认识
2001年9月教育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了幼儿园课程改革方向:“教师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以上赋予了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建设上更多的自主权,突出了园方对课程建设的重要作用,也让园方注重对自身课程体系的整合和构建。[1]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Curriculum)源自于拉丁语,有两个词性,名词意思是“跑道”,意思是课程是为学生设计的不同的跑道,揭示了学习的进程;五十年代,随着班授课制的出现,传统课程体系延续至今;动词的意思是“跑”,意味着学生着通过理论和实践,达到自我经验的主动建构,更进一步提升能力。现代课程之父泰勒认为课程的基本成分之一就是“学习经验“,把以前学者关注的课程本身转移到注重分析学习者自身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2]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代孔颖达《诗经·小雅》,但是含义与现在相差甚远。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课程”已有学习范围、课业及其进程的意思。《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一书中,“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项活动的总和”。
综上所述课程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设计的学科进程与安排。广义的定义指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二、园本课程的概念
《纲要》尽管没有提出园本课程的概念,但是提倡幼儿园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综合国内专家文献中的描述,园本课程是适合幼儿园实际和特色的课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其要素首先是教师,园本课程开发主体是幼儿教师。要求教师要立足幼儿园,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设计课程,促进幼儿主动建构知识经验。其次是幼儿,作为园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园本课程应该符合幼儿成长规律,让幼儿富有全面的、主动的、性个性的成长,顺应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幼儿健康成长。最后是整合资源,园本课程应该是与幼儿园的规模、师资、环境等条件相一致,是幼儿园所有条件的总和,课程建设整合了各领域的内容、教学手段、师资力量和幼儿园所有物质条件、区域条件幼儿家长条件等。
三、园本课程的特征
(一)课程内容注重基础性
“以幼儿为本”是园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课程内容即教材取向,园本课程应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就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儿童发展自己的本能和能力的方式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作为幼儿教师应该确定切合实际的园本课程目标,关注个别差异,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制定好园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计划和大纲,然后通过一定的技能和能力,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课程内容贴近生活
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的取向。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幼儿的方面看,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在内容选择上,园本课程要使生活成为幼儿的课程。利用幼儿直觉思维的特点,采用直观的、体验的、探索的、尝试错误等学习方式,激发幼儿潜能,培养感知能力,并初步学会一些与自身社会生活相贴近的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
(三)彰显办园特色
幼儿园特色是幼儿园发展壮大的基础之一,体现幼儿园自身独特的优势。。首先,要整合幼儿园现有资源,根据幼儿教育目标和师资水平等积极探索园所开发园本课程的内容和方式;其次,结合幼儿园特长,对本园、物质条件、园所文化以及办园理念等进行优化,做到园本课程的个性化,形成以幼儿园为本的适宜性课程形态。
(四)课程的生成性
幼儿园园本课程是生成性课程,其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师幼共同探索新知的生成、发展,共同完成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发展的动态生成过程。园本课程的开发和运作的历程彰显着特定情境中师生间的体验、顿悟、灵感和创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能动性、创造性,教师通过师幼互动,发现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共同整合利用课程资源,完成园本课程的开发。园本课程的生成性,其目的就是在于通过教师与幼儿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过程,课程跟随具体情境不断调整、发展、完善。
总之园本课程是幼儿园课程建设很重要一部分,对幼儿园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厘清了园本课程的含义,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与实施依据。
参考文献:
[1]但菲,靳美玲.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及分析[J].教育科学,2012(6):43.
[2]张元.幼儿教师专业化特征及实现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03(1):50.
(作者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作者简介:朱孔雨(1966-),女,汉族,湖北襄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