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国有资产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6-11-26石维才刘旭颖

长江丛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资产

李 梅 石维才 刘旭颖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高职《国有资产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李 梅 石维才 刘旭颖

高职院校的《国有资产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与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职培养目标的需求。为提高《国有资产管理》课程教学质量,本文对高职院校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国有资产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国企 教学改革 培养

我国高校资产评估专业起于八十年代后期。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混合所有制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和探索也逐步展开并逐步深化。由于资产评估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环节,为满足对资产评估专业人才的需求,一些院校相继把国有资产管理专业方向发展为资产评估专业方向。资产评估专业是一个跨学科专业,国有资产管理是资产评估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过去一直以理论课教学为主,实践实验环节较为缺乏。该课程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和工学等众多学科,单纯的理论教学已无法满足课程能力目标的要求,对国有资产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一、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紧扣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能够独立从事资产评估、资产管理以及财会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专业素质较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的国有资产管理的教学模式仍偏重于理论讲授,与学生目前高职院校的要求不相适应,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无法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国有资产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综合性的改革,不但要进行教学理论的探讨、指导思想的改变、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教学模式、考核模式的设计、实践、验证,还包括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与知识体系的构建,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心智,进而影响学生的生活。

建立确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国有资产管理教学模式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不仅涉及到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学资源,更与学校教学设备、教研经费及学生综合素养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

(三)体现出与本科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目前,许多本科院校相继开设了国有资产管理课程,也有一些院校将其作为财政学的一部分进行讲授。

高职院校的国有资产管理课程既要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些基本内容进行讲解,客观全面地介绍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又要按照“以适应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需求”、“知行合一”的要求,更加突出实践性与可操作性,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四)实现与资格考试的衔接

为了适应资产评估这一行业建立和发展的需要,使资产评估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伴随着资产评估业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资产评估法规和规章制度,并推出了资产评估师考试。国有资产评估与资产评估师考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经济法等内容相关,如国有资源性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投资性资产评估。国有资产管理课程改革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评估领域不断拓展对资产评估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新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建设案例库

案例教学法在国内外的职业教育( Professional Education)中获得广泛应用,成为高职学生比较满意的教学模式,也是高职教学改革中的重点。通过一个个开放性案例的研学,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且学会了怎样看待世界,怎样对待生活。因此,加大案例教学在《国有资产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比重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案例教学,笔者认为首先要结合高职教学规律和学生知识存量等情况,案例教学在课时分配上至少占40%的比重。其次是要建立动态案例库,及时搜集与关键知识点相适应的案例,剔除陈旧案例,保持与时俱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领域的新案例层出不穷,为课程提供了充足的案例信息,但是如何提炼使之成为与理论教学相适宜的案例是需要老师审慎考虑的。热点问题的收集与整理合适的案例,必然成为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第三,案例选择既要满足教学性,贴近教学内容,又应该蕴含着知识和能力的延伸和拓展,以及满足开放性教学需求等要求。选择案例过程中应注重典型性并贴近生活,来自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第四,案例的来源应广泛,既可以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搜集,还可以通过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资料收集,以简洁、清晰的案例扩充案例库。

案例需要与理论紧密结合,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时又能反映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案例设计中可设置部分复杂、模糊,或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通过激趣、解疑的方法导入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通过假设、寻找证据并得出结论。在案例讨论环节,激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搜集信息、自主学习、探究、质疑、争论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集思广益,以小组发言讨论为主,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达成共识,并按分组将讨论内容制作成PPT,派出代表或几个同学分担陈述案例分析结果。通过全方位的训练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资产管理软件模拟实训

通过对国有资产的配置、入账、统计等内容采用实验室虚拟化教学,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教学实验中心。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虚拟操作,亲身体验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不同角色发挥的不同作用,梳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流程,熟悉国有资产管的理信息化、现代化手段,提高走上岗后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久其公司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例,在模拟实训中,将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分为三种角色:

(1)工作人员。主要是录入、修改资产信息,进行资产领用和归还操作。

(2)资产管理人员。主要工作是进行资产审批工作。

(3)资产管理主管。主要工作是设置系统初始信息、处理异常情况和进行资产管理统计分析。

学生通过模拟三种不同的管理角色,了解资产设备的入库、出库、使用、管理、维修、报废、处置等资产设备管理的各个流通环节。

(三)联合建设模式

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岗位可能就是学习国有资产管理课程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在课程建设上与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相对稳定的实训场地和实训机会,是实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

通过院系与资产管理部门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国资部门开展校内资产评估、招投标、资产处置等工作,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真实资产管理各环节,将理论知识真正应用于实际工作。也可让学生参与学校国资管理工作、仪器设备处置前的评估工作、资产清查工作,通过协助院校资产管理员、房产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完成相关工作,在工作现场接受训练和教育,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需要精心策划及学生的相互配合,教师提前将学生分组,通过模拟资产配置、使用、报废、处置工作,由资产配置审批程序开始,以存量资产指导现实需求,拟定资产配置计划,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供应商。或者模拟办公用房调配,校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校办企业国有资产评估备案工作流程等,使学生对资产管理的内容有个较为直观的认识和理解。

(五)开设专家讲堂

专家讲堂是指邀请校内资产管理人员,结合从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经验,就相关专题举办专题知识讲座。讲座的专题可选择当前热点问题,也可选择如与行政事业单位关系密切的“公用房产资源配置与使用管理”、“国有资产处置政策与程序”等专题,还可选择与高等院校密切相关的如“高校所办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等专题报告,使学生对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六)课外拓展

在教学空间上也向社会延伸,向学生推荐“冬吴相对论”等访谈节目,逻辑思维、吴晓波等微信公众号,拓展学生的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引导学生关心时事,用时政知识辅助学生理解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了解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新举措,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决定》,力求全面、准确了解国有资产管理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意义。

[1]李硕.《国有资产管理》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5~66.

[2]杨彤.案例+模拟教学法在《国有资产管理》教学的应用[J].南方论刊,2009(11):104~105.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李梅(1980-),女,辽宁开原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师,副教授;石维才(1975-),男,陕西兴平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后勤与国有资产管理处副处长。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资产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途径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构建我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的思考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