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稷的鲁迅研究
2016-11-26童秀芬
童秀芬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林如稷的鲁迅研究
童秀芬
在鲁迅研究的历史长河中,“浅草社”“沉钟社”的主要发起人林如稷是一个很少被提及的名字,然而林如稷又是作为一个鲁迅研究者独特存在着。亲历者的参与、对鲁迅先生高度的美化(神化)、对鲁迅杂文战斗精神的侧重关注是林如稷鲁迅研究的特点;而这样的特点与林如稷家族史和时代政治话语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林如稷 鲁迅研究 亲历者 神化
鲁迅研究历来受很多学术研究者的关注:新中国成立时期得到初步的发展;“文革”时期鲁迅被歪曲、 篡改、 拔高,成为政治符号①;新时期更深入和多样化,不同学派随之产生。五六十年代林如稷的《仰止集》是四川大学鲁迅研究的重大贡献,是此阶段川大学科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林的鲁迅研究对中国的鲁迅研究的创新性、鲁迅形象的塑造方面有重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也使林如稷成为四川地区鲁迅的接班人之一。
一、林如稷鲁研特点表达
林如稷和鲁迅研究的相遇,源于他和鲁迅的缘分。林先生和鲁迅的关系是终生未曾见面,却永生相交。
首先:相比不同时代的鲁研学者来说是独特的存在——亲历者的研究。林如稷说:“在1919年的春天,我从《新青年》杂志上读到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等3篇小说。虽然当时我仅是17岁的少年,还不能完全了解这些作品的伟大意义,但那对社会黑暗的揭露,反复封建礼教的主题,的确使我这样一个受过蜀中连年灾祸和封建教育毒害的人,很为感动甚至震惊。”②林如稷对鲁迅的评价、作品的探讨也就受到了这样亲历经验的影响。
鲁迅形象评价方面:林如稷主要集中在革命家和文学家的鲁迅探讨,认为鲁迅集人民作家和革命战士于一身。1925年,中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各种军阀活动,这时候鲁迅给青年们沉闷的生活吹来了“热风”,鲁迅在1926年《一觉》中写道:“是的,青年的魂灵屹立在我的眼前,他们已经粗暴了,或者将要粗暴了,然而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因为他使我觉得是在人间,是在人间活着。”林如稷说:“我们这一小群迷途彷徨的青年,连当时不在北京的我在内,就是因为得到了鲁迅先生吹来的这一股热情之风,从此便有了灵魂上的鼓励,也自然不再轻易粗暴或消沉散漫了。”③
鲁迅作品评价方面:鲁迅的作品深深影响了林如稷,尤其是“战斗精神”。40年代,由于受战乱的影响,强烈的战斗性对林如稷的创作影响非常大,林先生用各种笔名写了很多战斗性非常强的杂文和讽刺诗,如杂文《吃草与吃人》和鲁迅的《狂人日记》非常地接近,都通过讽刺的手法反映“吃人的世界”。鲁迅去世前是林的人生导师,这种亲历者的参与下的研究,是不是就多了些客观、真实呢?
其二:热忱而带神化性的鲁迅研究。高度的热忱和强烈的感恩情结并存是林如稷鲁迅研究的出发点。
鲁迅塑造的美化。林先生认为鲁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个坚决反封建的斗士:认为鲁迅不仅悉心爱护和培育新的下一代,也有对青年作家的鼓励;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④对于中国的文化界来说,林认为鲁迅还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从这些“形象头衔”我们可以看到,林老对鲁迅的崇拜已经上升到 “神”一样的存在。
强烈的政治色彩:林对鲁迅在中国革命中的意义进行了探讨,高度地评价了鲁迅的价值。鲁迅革新了中国的文艺,明确地提出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战斗的方向:“五四时期”鲁迅就是以他的文章作为武器来进行革命和文学的斗争;林先生着重强调鲁迅的杂文的贡献:政论和文艺结合;鲁迅先生是中国人思想的引导方面做出了无可代替的贡献。林先生强调,鲁迅深厚的思想内容和精炼的艺术形式,都是来自于实际的战斗,都是为实际的战斗需要而创造的,鲁迅先生为中国的文学和中国的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对鲁迅先生以强烈的政治关怀,上升到政治的高度,何尝不是一种美化与拔高?
缺乏批判性理解:正因为对于鲁迅先生有深厚的感情,同时也受到当时时代共语的限制,林如稷的鲁迅研究具有神化倾向。有学者认为在鲁迅研究的历史中,夏志清先生的鲁迅研究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他研究的客观性⑤,而不像新中国成立后的鲁迅研究带有很强的神化色彩。不管是在谈鲁迅先生对于他的教育中、鲁迅先生的创作方法分析中,还是在鲁迅先生的形象、意义辨析中,甚至在《鲁迅先生怎样对待劳动》这篇论文里面,都是对鲁迅先生予以高度的崇敬。不是非得对其进行批评才算是客观的研究态度,只是在研究的同时谈谈自己对革命和文学的理解何尝不是一种创新与公证呢?
其三:林先生对于鲁迅杂文“战斗精神”予以高度的关注。林老的《仰止集》始终都没有离开鲁迅战斗精神的阐述,尤其是对于杂文的精神内核分析。
从杂文研究方面说,林如稷在《学习鲁迅杂文的几点理解》中说道:“战斗精神是鲁迅杂文的生命。”⑥并且认为杂文在鲁迅的手里,有了新的创造“作为服务于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武器。”从小说方面看,林如稷先生用了一个词语来概括鲁迅小说的创作方法——“革命的战斗的现实主义”。林先生认为现实主义的“战斗性”是鲁迅小说创作的一个基点,鲁迅的一系列的小说所创造出的正面形象,也证明了他创作方法的战斗性和革命性。
因此,在亲历者的参与过程中,在感恩和神化共存的研究下,林老倡导应该学习鲁迅的战斗精神。在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看到鲁迅的伟大是一种眼光,然而美好的开始总是存在着很多的潜在危机,50年代林老一代人对鲁迅先生的尊敬和崇拜,在六七十年代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成为了政治的帮手,对文学本身何尝不是一种戕害呢?
二、林如稷鲁迅研究特点的根源
首先,林对鲁迅的态度和家族史紧密联系。林如稷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前请的秀才,父亲林冰骨先生受到“维新”运动的影响,加入了同盟会,还成了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的秘书,最后因不满袁世凯复辟而拂袖回川。林如稷先生身上的一身正气,受林冰骨影响是很大的。家族的历史培养了林先生的一身正气以及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在刚刚成立新中国的时代,“阶级性”和“战斗性”的呼声还在耳边缠绕,所以鲁迅先生的“政治思想”当然受到林老一代的支持和赞扬。因此,家族的文化与影响,不仅造就了林老对鲁迅先生内心真正的崇敬,也应时代表达出对战争年代“鲁迅精神”的赞美。
其次,时代的召唤、领导人的倡导也影响了林先生。林如稷先生的鲁迅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五六十年代,他的《仰止集》也是五六十年代鲁迅研究的重要标志性的成果。林如稷先生的鲁迅研究有追捧和神化倾向,对于林如稷先生这样一个宣称自己受到鲁迅先生影响和鼓励的青年来说,在战争岁月能够听到鲁迅的呼声,自然是响应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文艺也以鲁迅作为榜样,作为知识分子对鲁迅的崇敬,加上领导人的积极响应,政治话语的要求,林老对鲁迅的尊敬和崇敬就化为一种“神化”。
“鲁迅精神”在战争年代的价值是非常大的,然而在平年代呢?文革的爆发,用事实向我们证明了“神化”的副作用。鲁迅先生无疑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但把文学硬与政治意识形态结合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难道不也是鲁迅研究以及学者们做学术应该警惕的问题吗?正确但是又导致种种问题,不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吗?虽然有缺陷存在,但是林先生有他自己独特的新意存在。但愿林老一代曾经的尊敬和期望都能够得到公证和客观的体现。
注释:
①宁殿弼.中国鲁迅研究五十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探索,2000(01).
②林如稷.林如稷选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270.
③林如稷.仰止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2:5.
④摘自林如稷.仰止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2:17.
⑤古大勇.论夏志清对“神化鲁迅”研究范式突破的意义[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
⑥林如稷.仰止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62:76.
[1]林如稷.仰止集[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62.
[2]丁帆.乡土小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童秀芬(1991-),女,四川泸州人,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