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思政课小班化教学推进策略

2016-11-26王玉芳

长江丛刊 2016年35期
关键词:大班小班化思政

王玉芳

(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千岛湖校区)



试论高校思政课小班化教学推进策略

王玉芳

高校思政课小班化教学是由目前思政课大班教学授课情况下,师生之间缺少沟通,学生对开课不理解,教学质量提不上来而提出来的,目前大班的情况下理应以小班化教学作为未来思政课教学的方向,并积极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情景、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对现阶段的大班教学做出调整,逐步向小班化教学迈进。

思政 小班化教学 分享 发展

一、高校思政理论课小班化教学的特点

(一)学生并未从小班化教学中得到实惠

真正的小班化改革应该是一件全教育界的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教,也涉及到学,更涉及到教与学条件的创设,单独的一个学校或是一个院校很难在小班化教学的改革上有所建树,在这种不务实的大环境下,表象的作为并没有掩盖其不作为,学生只不过是这场政治秀的龙套演员,不露脸当然也不传情,跟着忙碌到最后也就是挣一学分。

(二)小班化教学的思想并未得到贯彻

目前高校所进行的小班化教学除了班组人数相较于以前有所变化外,其余环节均变化不大,特别是与小班化教学相关的教学思想,并未在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小班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相较于大班也没有明显的改善,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依然受到忽略,教师依然是课堂的控制者,知识的权威,教授的内容也仅限于课本,方法也依然以灌输为主。

(三)小班化的推广仍显不足

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教学资源无论在地域上还是在学校之间分配都是不均的,在一些贫困地区,别说教育改革,就连基本的校舍和教师都很缺乏,大班、混班是最主要的授课形式,基本上不存在小班授课的情况。

二、高校思政理论课小班化教学的必然性

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升华人生,净化心灵的课程,它面向的对象时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承载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和谐。

(一)伦理层面上的局限性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毋庸置疑,学生只能接受不能辩驳。这种教育环境一旦形成,教师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便已形成,在大班教学情况下,教师立于讲台面向学生进行授课,学生面向教师正襟危坐,这种形式更像是一种潜在的对立,而不是一种平等的交流。

(二)在教育学层面的局限性

传统的思政大班课堂人数一般在120人左右,授课一般在阶梯教室进行,根据沃勒(Waller·W)课堂生态学的观点,他认为学生对课堂座位的选择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随机的却相对来说有固定的座位选择,无形中在思政大班课堂中形成了一个“中间活跃地带”,处于这个地带的学生,愿意并且能够实现与教师的课堂交流,并且容易引起教师得注意,剩下的人则被无意识的排除在教师的视线之外,无暇顾及。这种情况下,课堂变成了一部分人的课堂,另一部分人则成为了旁观者,大班教学无意识的成为了小班教学。

(三)在信息传播学层面的局限性

传统的思政课大班课堂中,学生面向教师而坐,教师面向学生而讲,这种设计保证了教师以最高效的方式讲授课程,也保证了教师可以再同一时间与所有的学生进行交流,但是,这种设计却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

三、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的变革与发展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是和旧式的课堂文化相契合的,是一种静态的、封闭的、规定式的教学方法。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承认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与教师实现充分的交流,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就是要树立教师的服务意识,让教师不再觉得自己是课堂的控制者和知识的权威,而是课堂的服务者和知识的引导者。

(二)适时动态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来说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进度、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等,另一个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最终的成绩检测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感受。

(三)转变课堂文化,建立以交流和分享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

课堂作为一个担负着特殊社会功能和文化使命的组织,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具有渗透与交融、和谐与共生及自为与自觉三个主要特征。开放性的课堂文化是人才培养对学校课堂教学的现实要求,在调查试验中我们也发现了这点,开放性课堂的本质是师生在创新性精神的引导下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学习共同体的建设,需在自由和开放的基础上进行,包容对立,尊重差异,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要互相协商和共同合作,全体成员要构建统一的愿景,并愿意为此愿景不懈努力。

[1]张雷声.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孙丽红.试论小班化教学的评价方法[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4(21).

[3]张学华.小班化教学及其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3(09).

[4]彭江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5]徐瑞,刘慧珍.教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千岛湖校区)

猜你喜欢

大班小班化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区域与集体教学融合视域下的数学活动——以大班数学活动《他是谁》为例
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小班化教育实践问题与对策分析
小班化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