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林黛玉进贾府》中看王熙凤

2016-11-26汪小琴

长江丛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林黛玉进贾府个性特征形象

汪小琴



从《林黛玉进贾府》中看王熙凤

汪小琴

【摘 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王国维说《红楼梦》,哲学的也,宇宙的也,文学的也。其作品中人物,总计四百有余,对主要人物的刻画,各具情态,各有性格,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第三回《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中一个节选,曹雪芹却在此应用变化多端的手法,从写出场、绘肖像、见黛玉、回王夫人话,勾画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王熙凤形象,仅在第一次的出场中,她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键词】红楼梦 王熙凤 形象 个性特征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里的珍品,无论在思想内容上或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上的高峰。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说:《红楼梦》是一首无韵的《离骚》,也是一部“说”家之绝唱。《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总计四百有余,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一、写出场

作者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写王熙凤的出场,这也是《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正当贾母说多配一料丸药时,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脂矶斋点评: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跳纸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来者是谁,作者没有马上交代,而是把戏剧名角出场“挑帘红”加到了王熙凤身上,在没有正面描写人物之前,就先已通过人物的笑语声,传出了人物内在之神。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在林黛玉看来,此人实在是放诞无礼的,但这恰恰突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刻画出她性格中张扬泼辣的一面。接着作者再借贾母笑谑介绍,她深受贾母的宠信:“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贾母能够用这样戏谑的语言,三言两语就点出她的性格:泼和辣,也更说明她是深得贾母宠爱的特殊人物。

二、绘肖像

作者用浓墨重彩描摹了王熙凤的肖像:“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丹唇未启笑先闻。”这段文字不仅具体细腻地刻画了人物外部特征,而且透露出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写服饰,先概括通体的形象,再作铺张的描写,从头饰、裙饰和服装三方面写头上、项上珠光璀璨,身上彩绣辉煌。这服饰的描写,是细腻的工笔画,是实写,作者不吝笔墨地描绘渲染服饰,使一个泼辣、富贵、得势的少奶奶形象跃然纸上,鲜活动人。再仔细一瞧,那“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苗条的身量,“风骚”的体格,不露的威风。“丹凤眼”、“柳叶眉”本来是很美的,而作者却在“眼”和“眉”前加上定语“三角”、“吊梢”二词,依中国传统相面术《麻衣神相》讲,“三角眼”、“吊梢眉”乃为“狡黠、狠毒、”之相。这就暗示美艳的外表下可隐含着可怕的威势,极有心机,极善做作。这几句虚实结合,一个有生命的贵族少妇形象合眼如见。

三、见黛玉

王熙凤的言谈举止表现她的感情变化,反映她的内心世界:先是在贾母面前夸黛玉,“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这夸黛玉“标致”,不是开口就夸,而是上下打量之后再夸,是观察之后真心的夸,接下来就有了黛玉通身气派像老祖宗的嫡亲孙女的话,既夸了黛玉之美貌,又把三春(迎春、探春、惜春、)放在了合理的位置,实则讨贾母之欢心而不着一丝痕迹,可谓妙极!接着说“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这话她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说着,便用帕拭泪。”当贾母笑道“快再休提前话”时,王熙凤又迅速调整了角色,忙转悲为喜道:“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笑——悲——喜,转变何其迅速!表情要悲即悲,要喜即喜。之后王熙凤以当家少奶奶的身份,拉着林黛玉嘘寒问暖,一副当家人的模样,这充分表现了表嫂的亲切关怀和作为大管家的具体体现。在这短短一个片段中,把王熙凤善解人意、巧于逢迎、乖巧机灵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和也突出了她在贾府中的实权地位。

四、回王夫人话

回王夫人的话,王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作者一笔带过,表明她对黛玉是何等上心,更进一步说明她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也显示了她在荣国府中的地位以及管家的才干。她不仅深得贾母的欢欣,也得到王夫人的赞许,成为贾府中的实际掌权人。

曹雪芹不惜笔墨地描摹了贵族少妇王熙凤的出场、衣饰、容貌、体态、神情,又借人物的语言、动作,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在。她夸黛玉标致,叹黛玉命苦,对黛玉关怀备至,一切都忖度着贾母的心思行事,一切为了讨得贾母的欢心。至此,再睹其种种表演,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王熙凤,自然就不再是个抽象的名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王熙凤置于读者之前。

参考文献:

[1]马瑞芳.趣话王熙凤[J].文史知识,2009(01).

[2]胡梅君.传神文笔足千秋—析《林黛玉进贾府》[J].北京成人教育,1984(08).

作者单位:(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林黛玉进贾府个性特征形象
关于对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
苏轼散文的个性特征
从《林黛玉进贾府》品《红楼梦》“其中味”
步步谨慎,处处藏玄机
“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心理探究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浅谈《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出场的艺术
浅析贝多芬奏鸣曲OP.10 No.2 第一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