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幼儿心灵 推进课程游戏化

2016-11-26李秀英

长江丛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游戏化幼儿课程

李秀英



走进幼儿心灵 推进课程游戏化

李秀英

【摘 要】课程游戏化是我省幼儿园课程根本性的改革。本文阐述了如何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让课程实施更加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学前教育规律。

【关键词】幼儿 课程 游戏化

课程游戏化是江苏省幼儿园课程的一次根本性的改革,其目标是:以游戏精神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幼儿园课程改革,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如何让课程实施更加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学前教育规律,来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是每个幼儿园必须面临的问题。

一、明晰课程游戏化理念,勤于学是前提

(一)学习理论,让《指南》成为指导实践的“圣经”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描述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教师要带着问题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去发现幼儿行为,体会每个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不同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运用《指南》全面、积极、客观地评价他们,并思考如何给予当前阶段发展的幼儿以恰当的支持。

(二)参加培训,让专家成为指点迷津的“圣人”

园领导要带头参加各级各类关于课程游戏化的培训、观摩、研讨、交流活动,并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及时整理相关资料,对教师进行二次培训。根据“游戏精神是什么”、“幼儿园课程应该是怎么样的”、“课程游戏化怎么去做”这三大问题,去学习、去思考,与课程专家对话,有困惑可以提,有想法能说,将课程游戏化的思想播撒到每位教师的心田。

(三)加强沟通,让qq群成为取长补短的“圣地”

幼儿园可建立课程游戏化群,利用这个平台,及时转载各路专家学者的观点学说,畅谈和分享各自在课程游戏化建设方面的做法、困惑、愿景,可以设读书摘要、心得体会、活动掠影、每周一问等栏目,利用园内外的专家、姐妹园等资源,让教师开阔视野,接受新信息,在游戏中重新认识幼儿,用游戏精神重塑教育观,从游戏切入改造幼儿园课程,让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更有趣,活动形式更多样化,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提高课程游戏化能力,敏于行是捷径

(一)通过丰富与优化,改造课程游戏化方案

要从本园实际出发,在一日生活、户外活动、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活动中,不断增强课程意识,开发课程。通过课程审议对原教材进行增添或删减,吸收现有教材中的精华,发现问题和不足,通过环境创设、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家园共育等途径,构建具有园本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将“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用游戏方式组织课程,让幼儿在操作中、游戏中学习,努力让课程更加生动、丰富、有趣,符合幼儿的兴趣需要。

(二)通过调整与充实,创设课程游戏化环境

室内游戏区域设置时力求巧妙合理,可以根据幼儿游戏需要,改变活动室桌椅摆布方式,用玩具柜、小屏风等进行区域划分,对空间进行隔断,同时鼓励幼儿一区多用。在室外游戏区域设置时力求因地制宜,可开辟丰富多元的大型建构区、种植饲养区、创想涂鸦区、运动拓展区、帐篷角色区、露天表演区、玩沙玩水区、特色游戏区等相对独立的区域,供全园幼儿自主选择,实现玩具材料共享,班级幼儿互通,让幼儿在小树林里捡落叶、捉蜗牛,在小帐篷里“安家落户”,用野草、土灶烹制“美味佳肴”,尽享野趣。

(三)通过收集与梳理,建设课程游戏化资源

一要更新资源观念,明确开发利用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意义、途径,剖析本园在课程资源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发动教职工、家长、幼儿共同收集各类资源,绘制资源地图,设立实物资源库和电子资源库。二要收集梳理资源,统筹游戏活动中的各类实物、社会专家和网络信息等资源,着力建设班级、教研组、幼儿园三级课程资源库。这样,大大减少教玩具年年制作年年丢弃所造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提高课程资源的共享度和利用率。

三、实现课程游戏化目标,善于思是保障

(一)一日活动安排中如何“游戏化”

例如,实施弹性作息时间,让幼儿在自主空间更多的一日活动中,有自己选择、构思、体验、表达的权利。首先是减少集体教学活动时间,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和自由度。其次是作息时间稳定中有自主,提供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参照表,即除了餐点和午休时间,其他时间允许教师根据活动需要,灵活调配,减少环节过渡时间,减少幼儿的等待时间,从而满足幼儿自主选择和参与活动的需求。

(二)生活活动实施时如何“游戏化”

例如,自主完成一餐两点,打破传统点心、饭菜由保育员分好、装好,幼儿吃现成的做法,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洗手、取杯子、倒牛奶、拿饼干,自己盛饭盛菜,自己规划行走路线将饭菜端到座位。通过对幼儿自主进餐活动的实施,体会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都有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契机,同时能把这个认识迁移到其他生活活动中,用课程的思路去解决生活问题,减少教师干预,支持幼儿制定自己需要的规则,尝试自我服务与管理。

(三)园本特色凸显上如何“游戏化”

例如,走进传统节日彰显园本特色,可选取元宵、清明、立夏、端午、重阳、春节等民俗节日,进行节庆民俗文化教育。元宵节,让幼儿在做元宵尝元宵、做花灯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中,了解元宵节的一些风俗习惯。立夏节,根据昆山立夏吃蛋、吃豆的习俗,开展剥蛋、斗蛋、编蛋套、剥蚕豆、剥豆瓣活动。端午节,可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进行“包粽子送祝福”、“佩香袋送祝福”、“做龙舟送祝福”活动。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一个长期的、循环往复的、有内在规律的系统工程。我们须端正学风、作风,真学,真思,真做,并达到“学、思、行”统一,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理念,从而改变行为,找到贴近幼儿心灵的课程游戏化建设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高新区新华舍幼儿园)

猜你喜欢

游戏化幼儿课程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为幼儿园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游戏化语言:幼儿园活动游戏化的支柱
幼儿音乐课程教学游戏化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