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6-11-26黄章匾
黄章匾
孟子“性善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黄章匾
【摘 要】诚信缺失、说话伤人、旷课随心情、迟到怪习惯的90后群体,不仅成为高校管理学生的难题,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头疼’大事。面临更加形势汹汹的00后学生,如何改变大学生的不良‘三观’,已显得非常地重要且紧迫。孟子认为性是人生来就有的,人的善性,本来就有,好像口之于美味,目之于美色一样,尧舜与吾同耳。孟子强调人性本善,恶的由来是一种习惯,是人为,不是原来面目。他认为人之所以变恶,变坏,不守规矩,是因为客观环境的影响和自己的自暴自弃!因此,通过研究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就能打破现有许多大学生把自己的坏习惯认定于天生的这样一种错误想法,进而通过后天的教育加以引导,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也正如孟子在《孟子·告子》上提出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通过现实的教育,发挥出学生真正的‘善’,从源头上剔除错误思想,促进大学生‘三观’的正确形成。
【关键词】性善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启示
西方哲学由宇宙论或本体论到伦理学,是彻头彻尾的“爱智学”,中国哲学则不然,与其说是知识的学问,毋宁说是行为的学问,中国先哲虽然不看轻知识,但不以求知识为出发点,亦不以求知识为归宿点,中国哲学以研究人类为出发点,最主要的是人之所以为人之道。儒家哲学专讲人之所以为人,而其中最为人关注之一的是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他强调人性本善,恶的由来是一种习惯,是人为,不是原来面目。他认为人之所以变恶,变坏,不守规矩,是因为客观环境的影响和自己的自暴自弃!因此,通过研究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就能打破现有许多大学生把自己的坏习惯认定于天生的这样一种错误想法,进而通过后天的教育加以改变,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这也正如孟子在《孟子·告子》上提出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通过现实的教育,发挥出学生真正的‘善’,从源头上剔除错误思想,促进大学生‘三观’的正确形成。
孟子主张性善论,一方面,孟子所说的性善,讲的是人秉承上天所生。他指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也。”《孟子·告子上》。人人都具有善性的端芽,有触即发,不待教育。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即所谓“四端”。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另一方面,孟子也认为:“人性虽有种种善的可能性,但是人多不能使这些可能性充分发达。”正如《中庸》所说:“惟天下至诚为能近其性”(天下人有几个这样“至诚”的圣人?因此便有许多人渐渐地把本来的善性淹没了,渐渐地变成恶人)。尽管孟子在《孟子·离娄下》提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孟子对于教育的标准。孟子说:“羿之教人射必至于彀,学者亦必至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并不是逼迫,是触发学生内心的错误,而不是直接的说教。我们可以发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以及他的教育思想与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不谋而合的;不是说教式的教育,而是引导性的教育,不是单向的灌输教育,而是平等交流认同的教育。因此,加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研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孟子是个文学家、思想家,更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君子三乐之一,他把教育看成一件“乐”事,这个“乐”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感到快乐,二是学生也感到快乐,而不是相反。如果学生对老师和学校本能的产生了反感,不想听课,那么这样的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因此孟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师来说,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学习意义,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看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同时也将这份快乐带给学生。孟子的教育强调人伦理和政治教化相结合,他认为孝顺是仁义之首,“大孝终身慕父母”,这也正是现在部分90后大学生所缺少的,很多大学生把行善论简单的理解为保持一颗友善之心,不要“残忍”便是所谓的性善,这个理解是非常片面的,这也正是作为思想工作教育者所必须要努力的方向,必须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摆正。所谓“教育”,那么必然既要有“教”,也必须要有“育”,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教”和“育”在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要同时并举。“育”是育人,这正是我们思想工作的核心。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即所谓“四端”,这要求我们思想工作教育者先“教”仁、义,在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理”,最后转化为自身的“智”,这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孟子性善论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孟子性善论的基础,同事转化为自身的“理”,亦可以用自身的“理”去更深刻的理解孟子性善论思想,转化为属于自身的行善智慧,这也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清华.孟子智慧[J].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9).
[2]梁启超.儒家哲学[J].中华书局,2015(1).
作者简介:黄章匾,男,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