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结构量化初探

2016-11-25谢世超

长江丛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

谢世超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结构量化初探

谢世超

【摘 要】钢琴即兴伴奏技术是音乐专业人才必备的钢琴演奏与编配能力。高等院校、中等音乐专业学校等专业学校均开设此课程,本文通过此课程各个环节教学必须达到的教学目标为研究内容,针对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技术的键盘和声理论知识、钢琴伴奏音型法、钢琴伴奏课堂教学与考核、钢琴伴奏写作等问题进行有目的的量化,希望建立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使得此课程的教学能够全面、准确、深入的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 教学结构量化 键盘和声 音型法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是师范院校或音乐学院师范生专业必修课,是掌握即兴伴奏(或弹奏)技术的课程。所谓钢琴即兴伴奏,是指运用钢琴为单旋律配以和声,并以钢琴化的节奏织体为载体,辅助单线条旋律表达、烘托音乐形象的技能。它是运用钢琴弹奏技术将音乐作曲技术理论知识音响化的过程,这一技术不仅是中小学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也是音乐人才必备的专业应用技能。

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是钢琴演奏技能,具有一定钢琴演奏技术才是弹好钢琴即兴伴奏的关键。但一味强调钢琴演奏技术,会忽略即兴伴奏技术教学内容的结构,这对于全面、规范掌握即兴伴奏技术是不利的,但过分强调即兴伴奏技术的规范与掌握,脱离钢琴弹奏技术,即兴伴奏又会变得毫无声色。但也不是先将钢琴弹得特别出色之后,再去学习钢琴即兴伴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循环式变化进行的。

在钢琴演奏中有作曲家即兴构思的因素,在钢琴即兴伴奏中有钢琴演奏技术准确的技术表达。钢琴弹奏技术在即兴伴奏中应用时具有不同于钢琴演奏的特点,钢琴演奏是表达作曲家构思与目的的二度演奏创作,它需要完全依附作曲家的创作意图;钢琴即兴伴奏是在掌握客观弹奏技术、伴奏理论知识、音型法的同时,准确、有效地,带有即兴因素在内进行个人意图程式化、即兴化的作曲创作(旋律、和声、织体创作)、演奏创作。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以往存在知识结构不准确、各环节教学不具象,过于琐碎,教学目标仅停留在为简单歌曲伴奏编配分析上。这一课程中所涉及的若干理论知识(和声、音型法)、上课形式、考核形式及教学目标都可以进行具体量化,将这一课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避免盲目的“即兴”。

一、钢琴伴奏键盘和声

键盘和声学具有排列法的优越性,更适合在键盘上演奏,具有实际应用的特点。它是即兴伴奏的理论基础,主要学习和弦的种类、结构、音响特点、调试中各个和弦之间的连接关系、和弦转位形态、低音等问题。在章节的安排上应涉及:1、键盘和声基础知识,如与四部和声的关系、键盘和声自身特点、排列法等;2、键盘和声自然音部分,这部分主要以三和弦(正副三和弦)的原转位连接为主,并涉及属七和弦、副七和弦原转位的使用连接;3、键盘和声半音部分,这部分主要以重属和弦、副属和弦(副下属和弦)、交替大小调和弦;4、民族调式键盘和声;5、通俗歌曲键盘和声。在键盘和声教学中着重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和声感觉,如调式各音级和弦功能、音响色彩、音级倾向的不同意义;帮助学生熟悉相同和弦在不同调式中的键盘位置;帮助学生建立低音的使用概念。

二、钢琴即兴伴奏音型法

钢琴即兴伴奏中音型的使用是歌曲伴奏表达的重要载体,在初步掌握自然音和弦的使用以后,就可以进行即兴伴奏音型法的学习了。音型法主要是掌握钢琴伴奏音型的构成原理(节奏组织、和弦音的组织、各层次的搭配)、伴奏音型的种类、和弦在音型中的连接关系(和弦种类、和声节奏的把握)、音型与旋律的关系(和弦在音型中同旋律或远,或近的关系)、音型的低音选择等问题。以往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对于音型与和弦的使用,主要针对歌曲实际弹奏过程的讲解,缺少音型实际连接过程中具体和弦音的组合关系的讲解。导致在教学中,教师弹奏得非常精彩,到学生实际弹奏时,对于从哪个和弦排列开始,和弦音型连接过程中各个和弦音排列与展示的顺序,学生显得无从下手。如何解决和弦音型实际弹奏问题,还得从根本上将和弦音型法单独拿出来逐个讲解,这样就解决了实际弹奏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避免了弹奏音型时和弦音型不具体的问题。

三、不同歌曲风格与常用伴奏手法

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中主要针对歌曲伴奏的弹奏,歌曲风格多种多样,类型丰富多彩,这就给即兴伴奏教学带来不小的麻烦。即兴伴奏是根据歌曲风格的需要,运用准确、合适的伴奏音型与手法进行编配的,对于不同歌曲风格的量化,是对即兴伴奏常用手法的重要提示,即兴伴奏绝不是漫无目的的“乱即兴”。只有将不同歌曲风格进行具体分类,并结语出实用、常用的伴奏手法,才能够真正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效果,真正达到“即兴有据可依”的教学目标。歌曲风格的分类,也可以根据伴奏手法、伴奏层次的变化进行分类,如层次较少的,弹奏较缓慢的,可以运用在抒情的歌曲中;层次丰富,弹奏力度较强的伴奏,可以运用在颂歌式的曲目中。因为伴奏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如果从钢琴本身的音响、音区特点来讲就是不同音区功能的搭配,如低音层次、和声音型层、旋律层等,只要抓住钢琴层次这一重要特点,并根据歌曲所需要营造的艺术氛围,结语出使用的伴奏手法。常用伴奏手法主要集中在左右手音型搭配、左右手旋律变化交替、和弦的使用等方面。

四、钢琴即兴伴奏上课与考核形式

即兴伴奏上课形式主要以集体课形式为主,上课主要以理论讲解、教师演示、个别学生辅导展示等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的优点是理论讲解集中,教师可以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细致的教学安排与进展。但同时大课的教学方式也会忽略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技能性的特点,因为钢琴即兴伴奏除了理论内容的教学外,更重要的是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在上课形式上如条件允许可以将理论课大班上课形式同小组技能课结合起来进行,提高课程技能课教学的比重,这样可以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学效果。针对不同专业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时,大课可以与集体技能课相结合,针对学年中不同教学时段进行合理安排,如理论课教学集中在每月的前两周,后两周集中进行单独的集体课教学,针对前半月教学中所讲授的知识进行个体辅导与作业检查。另外,如果钢琴专业师范生的钢琴即兴伴奏课上课形式还可以加大技能课的比重,以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课为主,调整授课内容安排,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规格与教学效果。在钢琴即兴伴奏课考核形式上,根据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学人数、教学安排,考核形式可以做不同的安排。如在上课班级、人数较多,教学上课时数较少,师资力量缺乏情况下,可以做阶段性考核,针对每周期教学安排,进行月考、季考。如果教学时间充足的话,也可以同大课课堂检查与月考、季考相结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进展与教学效果,及时进行教学的调整。如果学生上课人数合理,上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每周课堂教学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完成阶段性教学目标,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考核形式还可以与舞台实践结合起来,如学期末声乐考试学生之间互相弹奏钢琴伴奏、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成果舞台展示、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的钢琴即兴伴奏环节等,均可以作为该课程的考核形式,灵活安排考核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即兴伴奏的积极性,最终提高钢琴即兴伴奏教程的教学效果。

五、钢琴即兴伴奏伴奏谱的写作

以往的钢琴即兴伴奏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歌曲编配与弹奏的教学为主。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学生弹奏不规范、会弹不会写、会弹不会讲的情况,因为师范生专业技能中有关自弹自唱、伴奏的应用环节还是非常多的,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如果只停留在简单的弹唱、歌曲伴奏的简单编配上,显得没有足够的理论写作支撑。就像中文专业的学生只会朗诵文章,而不会创作文章,不会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通过某种具体的形式成文、成型,那学习知识表面的简单模仿,也不会很深层次的感受知识的魅力与原理。钢琴即兴伴奏同朗诵文章、表达自己的感受,创作成“型”的文章有非常相似的地方,钢琴伴奏绝不能停留在只会简单的弹奏,更重要的是需要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将所学变为准确的谱面表达,真真正正明白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样弹的真实道理。钢琴即兴伴奏的写作是将即兴的构思通过实际弹奏,把不准确、不合理的地方做以修改,将准确、合理、有效果的伴奏变成真实、可见的乐谱,将“不可见的即兴”转化为“可见的即兴”,这样做不仅只锻炼了学生钢琴伴奏的能力,提高了钢琴即兴伴奏准确、可见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带动其他课程的深入学习,如音乐理论、作曲、钢琴技能课等。钢琴即兴伴奏伴奏谱写作,可以根据课时安排、曲目的长短、课程阶段目标进行写作、弹奏与作业电子稿的课堂修改,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钢琴即兴伴奏伴奏谱写作具有重要的作用,真正从“即兴的不可见”转化为“可见的即兴”伴奏了。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不同于钢琴技能课的教学,也不同于音乐理论教学,在它的教学中既有理论知识的内容,也有演奏技术的教学,同时它还有自身创造性的内容。所谓创造的内容,比如和弦音响的个人认知、和声节奏把握、低音的使用、伴奏音型与歌曲内容的关系以及伴奏手法的运用等相关钢琴即兴伴奏知识,都是个人必然的知识积累与分析量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掌握必然知识的基础上,个人的主观感受与必然知识组织的实时表达。有些同学总是觉得钢琴即兴伴奏不可琢磨,也有人认为钢琴即兴伴奏只是一部分有天赋人的独享,更有人认为钢琴即兴伴奏是钢琴演奏中二流层次人的作为。其实这些观点都有他主观认为的原因,但对于钢琴即兴伴奏本质的量化认知还缺少正确的理解,或者还停留在表面和主观感受上。我认为钢琴即兴伴奏就像钢琴演奏教学一样也有比如:基本练习、音阶、和弦、音程、八度、旋律、调式、音响的理解、歌曲的曲风分类、个人审美等等“可见”的标准或者知识量化。钢琴即兴伴奏绝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绝不是神秘,绝不是不屑一顾,也不是一部分人的独享,好的钢琴即兴伴奏标准就像音乐的精神一样是简单、朴素的,它是有据可循的。

参考文献:

[1]刘冬云.高师钢琴即兴伴奏编配之我见[J].钢琴艺术,2003(02).

[2]张慧,周冬梅.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中国音乐教育,2005(05).

[3]连续敏.弹好钢琴即兴伴奏的六大要点[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02).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作者简介:谢世超(1977-),男,汉族,河南开封人,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与演奏、声乐艺术指导。

猜你喜欢

钢琴即兴伴奏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应用探究
《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有效教学模式实验报告
高师音乐学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析钢琴即兴伴奏的音型形态及作品应用
试论大学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的改革
浅谈钢琴即兴伴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改革与研究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改革之我见
钢琴即兴伴奏的特点及提高即兴伴奏能力的途径分析
钢琴即兴伴奏的审美价值与艺术性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