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朱子治家格言》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启示
2016-11-25王琦
王 琦
浅析《朱子治家格言》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启示
王 琦
【摘 要】《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634字,文字通俗易懂,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内容虽短但其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对当今现实社会仍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本文着重对其文章所涉及内容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启示做简要阐述,以求体现其当代教育意义,以其精华为当代所用。
【关键词】朱子治家格言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
《朱子治家格言》内容涉及生活方方面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有重要启示,也可以说文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散落于全文634字之中,体现着朱柏庐的思想政治教育观,既有自省慎独之道,又有读书借鉴之法,内外兼修,细细品读之下,达醍醐灌顶之效。
一、慎独自省法
开篇第二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直译为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开篇便着重于“想”的力量,在深刻挖掘一点很容易想到朱老先生其实在告诫我们时常运用慎独之法以达自省之效。在文中中段“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这句话直译为:旁人说三道四,不能轻易相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情有所矛盾,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个人的过错呢?这句朱老先生则直接点明为人处世要时常反省自己,要凡事三思。在朱老先生看来,世人要时常以慎独之力量,以达到修身之效。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需要借鉴之道。
二、言传身教法
言传身教即以身作则,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实际行动教育启发别人。关于这点在朱老先生那里得到充分肯定。他提到“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后代。只有自己崇尚俭朴之道并且切实做到俭朴之道,把勤俭节约切实落实到现实生活之处,这种以身作则的方式更能达到对后代子孙、世人的教导,基于这点思维考虑,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以身作则的重要现实意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受教育者,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之效。
三、环境熏陶法
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就是强调环境熏陶的无形力量,好的环境能使人养成良好的品行道德,成为一个高尚之人;反之,处于不利于良好品行的道德环境之中,很难成为一个品行高尚之人。朱老先生文中讲到“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与不良少年交往过甚,时间长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的做人保持自谦的品行,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当处于危难环境之中,遇到急事难事的时候,就可以依靠他们的指点或帮助,从而走出困境。这句话表面似乎是在说如何交友,探索交友之道,细细品读之下实则更为强调环境熏陶的力量,好的环境塑造人,不良环境毁灭人。清晰的给予思想政治教育者方式方法的启示,要充分重视环境的力量,注重良好环境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努力为受教育者提供有利于良好道德、思想发展的内外环境,以隐性的力量达到“无声胜有声”之效。
四、以书为鉴法
书籍使人进步,读书使人明智。现代人已经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意义,把书籍作为教子育人的利器,人类进步的精神食粮。早在明末清初的朱老先生已经非常注重运用书籍的力量以完成对子孙为人处世之教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祖先虽已逝久远,祭祀则不可不虔诚;自己的子孙即便愚钝,四书五经之经典却不可不读。“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读圣贤之书,目的在于学圣贤之行为,不仅仅是为了科举金榜题名;做一个官吏,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而不应过于考虑自己和家庭的得失?这两句经典之言,都映射出朱老先生对读书之看中,主要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尤其是读经典之作的意义,注重以经典之作明心知性,以经典之作洗涤内心,同时明确一个人读书的目的,在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备圣贤之心的高尚之人。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除了自己要用心诵读经典汲取其中养分之外,更要注重以经典之作影响受教育者,及时选取适合的经典之作并推荐给受教育者,同时积极引导其完成整个学习过程,真正做到以书为鉴。
《朱子治家格言》虽短,但其教育价值却“长”,是中国优秀教育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启示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闪烁着智慧的光辉,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卫绍生注译.国学经典丛书:弟子规·弟子职·朱子治家格言[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2]江海萍.朱用纯思想初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3]杨伯峻译注.国学经典导读孟子[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李合亮.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作者简介:王琦(1989-),男,汉族,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