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长的纠葛
——人蛇婚恋故事探析

2016-11-25刘建华

文学与文化 2016年1期
关键词:白娘子婚恋

刘建华

漫长的纠葛
——人蛇婚恋故事探析

刘建华

人蛇婚恋故事是异类婚故事的一个重要类型。其中又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蛇化身为男性与人间女子产生种种情爱纠葛,另一类是蛇化身女性与人间男子演绎种种悲欢离合。在人蛇婚恋故事发展的上千年的漫长过程中,蛇男和蛇女形象的发展轨迹却截然不同,蛇男愈发变得贪淫残暴,脱去人性特质;蛇女却愈发温婉多情,显示出温暖光辉的美好品质。

人蛇婚恋 蛇男 蛇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蛇一直是个比较特殊的存在,危险、神秘、冷血而充满力量,同时又踪迹不定,难以捉摸。这几种特质交织在一起,使我们对它始终持有一种复杂难言的情感。“尽管中国有蛇崇拜的遗迹,但人们还是认为蛇是卑贱讨厌的,当然,中国许多人都崇拜龙,但龙却是一个神话中的动物,蛇不一定能变成龙,在蛇变成龙之前,它只是个地上爬的、卑贱的、被人看不起的,有时候令人害怕的动物。”①丁乃通:《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页。可以说,在人类文化的早期,蛇就已经被赋予诸多内涵,成为一种承载丰富文化信息的符码。也正因为蛇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千百年来衍生出许许多多有关蛇的神奇故事,演绎着人蛇之间扯不断的情爱纠葛。

在家喻户晓的白蛇传型故事之前就已经存在大量的各种类型的人蛇婚恋故事。由于这类故事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奠定了一般受众对人蛇婚故事认识的基调,似乎人蛇婚恋从一开始就是充满浪漫色彩的传奇。其实不然,在此前漫长的历史中,蛇甚至一度是邪恶、阴暗、淫欲的象征。较早的人蛇婚恋故事中,蛇并不是化身女性,而大多以男性形象出现。在之后的蛇类化身为女性的故事中,蛇女的形象初期也并不美好。为了更清晰地展现蛇男和蛇女形象的发展变化,我们大体上以时间为轴线,依次探寻各个不同历史时期他们的主要特征,找出其形象演变的轨迹与深刻文化内涵。

一 蛇男形象的发展轨迹

1.骗婚——东晋人蛇婚。较早的时间可考的人蛇婚恋故事见于东晋陶潜的《搜神后记》,其卷十有一则故事《女嫁蛇》,可是说是这类故事的雏形。这一故事中,对蛇男本身未做细致刻画,除了幻化为人形外,基本未脱其蛇性,“新婚之夜数围柱,缠其女,从足至头”,以身缠人,依旧如蛇。女子情形更少刻画,只是从其情态可略窥一二。“抱乳母涕泣,而口不得言”,涕泪满面,却不敢言,抑或已无法出声。可见其为有意骗婚,手段卑劣狡诈,亦可预见女子的悲剧性命运。故事并未交待具体因果始末,可推测的是,在最初,蛇男以温良的士子形象出现,且装作家世显赫,使得大家攀附婚姻。这其中未见对其深入的有关人的品性的刻画,却颇费笔墨地写出其蛇的特征。之后,这类故事雏形更是发展为单纯直接的“淫蛇”故事。刘守华先生认为“这个情节结构并不完整的故事似乎就是中国蛇郎的雏形”。①刘守华等:《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08页。

2.要挟式婚姻——较早的蛇郎故事。有关蛇男的故事,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蛇郎故事,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异文。在相当长时期的大量蛇男故事中“蛇郎”故事还多少存在一些温情的因素,可能原因之一是故事中蛇郎本质上只是个充当蛇丈夫角色的配角。但即便如此,剥开温情脉脉的面纱,这场婚姻的实质却是一场恶霸无赖式的要挟。在汉民族的蛇郎故事中,故事的缘起是一位老人带着斧子为女儿砍花,不小心斧子落在蛇窝里,老人央求蛇郎归还斧子,蛇郎提出交换条件是老人把自己七个女儿中的一个嫁给他,否则不仅得不到斧子,连性命都保不住。结果几位姐姐都不愿嫁,只有最小的妹妹为了父亲的性命毅然决定下嫁。这场婚姻最根本的前提是蛇郎对人间女子的要挟,而且相对骗婚,要挟式婚姻更加明目张胆,变本加厉。

3.蛇行淫——唐代人蛇纠葛。在唐代蛇男大多化身为俊朗青年,趁夜间偷偷潜入女家,魅惑、诱奸女子。典型的有唐代薛用弱《集异记》记载的《朱觐》,故事中邓家有一个姿容端丽的女儿,不知为何常常被鬼魅幻惑,想尽办法疗治都没有效果,时常在夜晚可以看到“一人着白衣,衣甚鲜洁,而入全宾女房中……闻房内语笑甚欢,不成寝”。朱觐受托为主人除邪,暗中以箭射之,白衣人中箭逃走,朱觐再射,白衣人不知去向。后来人们发现其踪迹消失于一树洞前,派人砍伐大树,“果见一蛇,长丈余,身带二箭而死”。自此女子病愈如初。男蛇幻化为身着白衣的翩翩佳公子,每夜潜入少女房内,终被发现,中箭而死。

4.嫖娼——宋代男蛇的浪荡行径。在唐代的记载中蛇男引诱良家女子,而到了宋代,其则化身人形公然嫖妓。《夷间支戊》卷三《池州白衣男子》,故事较为独特。一位名叫李妙的女子,是池州的娼女,常常有白衣男子至其家“饮酒托宿,相得甚欢”。后来女子按老鸨吩咐派仆人尾随前去索取嫖资时,“但见大白蛇,望茅岗疾趋而去”,被发现后复又化身为蛇,潜逃而去,令人不齿。

5.强暴女性——宋代男蛇的罪恶行径。即直接以蛇形出现,公然强暴女性。宋代洪迈的《夷坚志》采录了不少这类故事。“蛇最能为妖,化形魅人,传记多载,亦有真形与妇女交会者。建炎间,民家少妇因归宁行两山间,闻林中有声,回顾,见大蛇在后,妇惊走。蛇昂首张口,疾追及,绕而淫之。妇宛转不得脱,呼叫求救。”又有胡氏妇,春日里去往田间送饭,“过丛薄中,蛇追之,妇弃担走,未百步惊颤而仆,为所及。以身匝绕,举尾搴裳”。“故事中惨遭不幸的女性大多为贫家已婚妇女,出事地点大多在野外,而且对女性施暴的蛇精大多以本来面目出现,行为极其残忍,令人发指,与唐代故事的差别甚为明显。”②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卷中),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594页。女子呼救后,其丈夫、邻里、族人赶来救助,却毫无用处,“蛇对众举首怒,呀口吐气,蓬勃如烟,众股栗,莫敢前”。因蛇穷凶极恶,众人胆寒不敢近前,其屈辱之状可知。

6.有意残害女性——清代蛇男罪行。如果说之前蛇男对女性的伤害还带有偶然性的话,那清代的蛇男就是刻意残害女性,性质有了根本不同。清代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卷三《李念三》中,记载晋地孟县有一乡人名李念三,实为蟒精所化。行踪诡异,相貌粗鄙,性情狡诈,女子羞于为婚,求入赘于乡下,亦无人响应。当地人大多自小就外出经商,素有“娶空房”的习俗,其中一美貌女子,成亲多年丈夫始终未归,李念三前往引诱进而强暴女子之后,女子即病,惨痛难言,几日而死,家人都不知缘由。入殓之时“腹穿肤裂,黄水汪洋”。自此之后,李念三肆无忌惮,施虐乡里。但凡见有女子独自外出,即出重金引诱,不从者即强行施暴,凡遇到的女子,都如同前面的商人妇一样,暴病而死。乡人恐惧莫名,不敢让女子外出。后来一次大雷雨,山里震死一已生角的巨蟒,角端有赤字曰“李念三”。

至此,在人蛇纠葛故事中,蛇男的恶劣行径发展到极致。由上述的几点,我们可以看到男蛇形象的大致演变过程,总体而言是越来越负面,成为淫乱、狡诈和残暴的象征。

二 蛇女形象的发展轨迹

1.以色相魅惑男性的蛇女——唐代的蛇女形象。蛇女故事的记载最早的见于唐代。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女蛇实为长安娼者的写照。尽管确有魅惑害人的嫌疑,但归根究底,其情可悯。唐代谷神子《博异志》中的《李黄》即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李黄在调选途中遇一白衣丽人,因艳羡其美色为之还债三十千,欢会数日后离去。仆人“觉李子有腥臊气异常”,归家后渐觉恍惚,卧床不起,最终身化为水。原来白衣丽人是一条白蛇,化身为新寡的美艳少妇,引诱男子,图谋财物。

2.美丽风雅的蛇妻——宋代的蛇女形象。宋代蛇女已大为改观,完全除去其魅惑的邪恶特质。蛇女不仅美貌,而且颇具古风,婚嫁也一如常人,除了一点小小的特殊生活习惯外,与普通人毫无二致。还有的勤俭持家,帮助丈夫,教养子女,没有丝毫可指摘的地方,只因偶然的窥视和好事者挑拨,反教夫妻分离,姻缘断绝。《夷间支戊》卷二《孙知县妻》记载孙知县妻“颜色绝艳,性好梅妆,容仪意态,全如图画中人”,唯一特殊的是洗澡时,要用帷幔重重遮蔽且不许婢女靠近。一日知县微醉,偷偷窥视,“正见大白蛇堆盘于盆内”,于是分床别睡,心中疑虑。妻子察觉后,却坦然自若。女主人虽为蛇精,却毫无邪魅之气,反而风雅富有情趣,几乎是人间淑女的形象了。

3.多情隐忍反遭厄运的蛇女——宋代的蛇女形象。夷坚志补卷二十二《钱炎书生》篇,蛇化为美女与钱炎的交往,二人感情甚笃,进而“有伉俪之约”。两人相处年月甚久,后来女子怀有身孕,无端被法师施以符术,现身蛇形后面对人类的世界畏惧退缩。钱炎道:“汝原是蛇精,我知之矣”,蛇女只是“默默不语,俄化为二蛇,一甚大,一甚小,逡巡而出”。蛇妻带着化为小蛇的孩子徘徊无助,黯然离去,不禁让人神伤。这里没有蛇女的心理描写,只是“逡巡”二字足以道出其复杂难言的心境:其中有依恋,有隐忍,更多的是深深的无奈和酸楚。

当然蛇女形象的演化也并非直线式的发展,大体趋势日趋美好,中间亦有曲折。宋代话本中的蛇女就仍未摆脱最早的魅惑男子的负面形象。《西湖三塔记》中记载一白蛇所化的白衣妇人初时与奚宣赞情深意长,甚至情愿将身嫁与宣赞。但是,没过多久白衣妇人就意图取宣赞之心肝取悦新人。不仅如此,在卯奴将宣赞救出后,时隔一年,白衣女依旧不依不饶地来索命。蛇女的发展轨迹还有一个重大转折,那就是由民间转向文人案头,这一转折以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为标志,此后的蛇女形象大都沿着这线索进一步发展。

4.尘世烟火中魔性未消的蛇女——明代冯梦龙笔下的蛇女形象。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标志着白蛇故事的完整呈现,但这时的白娘子更多尘世烟火和欲望气息,甚至称不上一个浪漫的爱情传奇。这个故事类型发展的新阶段其实质上更多地是一个转型过渡阶段,人蛇婚恋故事从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转向文人案头,从荒诞不经的臆测玄想转向市井小民的寻常生活,开始真正意义上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可以说是最世俗的蛇女故事,充满着市井烟火气,除了偶一显形的一点点诡异氛围,剩下的大多是如何买房、如何置地、如何做买卖营生、如何处理日常生活的种种,柴米油盐、人情世故,都点染得繁琐细致,娓娓道来。而且写浪漫爱情处少,写凡俗生活处多。二人初次相见,只是寻常偶遇的闲话家常,相互款款地问了姓名住处以及大体的家世营生,一位是烧香归来的生药铺的小哥,一位是拜坟归来的亡了官人的年轻孀妇,活脱脱一幅市井风俗画。蛇女形象虽然整体趋于正面,但远不如之后那样光辉美丽。她是介于魔性与神性之间的蛇女,不同于之前的蛇精和蛇妻,也不同于之后人们心目中的白娘子。

(1)直白泼辣、强悍果敢的蛇女。首先是对许宣。白娘子与许宣仅见一面,就自做媒人,借着许宣上门讨伞的由头谈婚论嫁起来。没有太多深情缱绻铺垫,也没有太多欲说还羞的爱慕,就是寻常市井的求婚求配,毫不掩饰。对与许宣的感情,她是主导的、控制的甚至是侵略性的,而且对双方的关系可谓是一手掌控。其次是对降妖者。许宣怀疑她为妖怪,听信道士的话要烧道符镇她,白娘子发觉后便要去会会那道士,要看看他是何模样。身而为妖,却毫不胆怯气短,相反极为强势跋扈。后来遇到法力高强的法海禅师,她依旧如故,惊风骇浪中与其斗法,毫不示弱。这里的白娘子始终个性强悍,丝毫没有隐忍求全、逆来顺受的气象。

(2)难逃情欲魔咒的蛇女。白娘子强悍且具有法力,她来到人间,不为夙世姻缘,也不为报恩修炼,只因难逃情欲的魔咒。她与许宣几经纠葛后,最终被法海降服,她对法海禅师说:“我是一条大蟒蛇,因为风雨大作,来到西湖上安身,不想遇着许宣,春心荡漾,按捺不住,一时冒犯天条。”她与许宣最初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许宣“见了此等如花似玉的美妇人,旁边又是个俊俏美女样的丫鬟,也不免动念”;她与许宣的最深的吸引,也不过是“白娘子放出迷人声态,颠鸾倒凤,百媚千娇,喜的许宣如遇神仙,只恨相见之晚”;许宣在因她获罪之后还与她再续前缘,仍不过是“被色迷了心胆”,仅仅是因美色生出几分留恋不舍来。所有的纠葛,无关深情,只关风月;所有的恩怨,不是因美丽的邂逅,只是一时春心荡漾,掀起尘世的波澜。

5.温婉多情、初具神性的蛇女——清代方成培笔下的蛇女形象。方成培及其以后作品中的蛇女已经相当接近普通受众心目中的蛇女形象。具备了一般意义上白娘子的几个主要特质。

(1)为宿世情缘甘心堕入红尘的白娘子。故事开篇即借佛祖之口点明因果,白娘子前世为西王母蟠桃园的一条白蛇,修行千年;许宣为佛祖座前的一位捧钵侍者,因着二人的夙缘,白蛇自堕轮回与许宣缔结姻缘。这里的白蛇虽身为异类,却修为深厚,深具仙缘。“道教女神崇拜对中国民间故事传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古代民间叙事文学中许多光彩焕发的女性,纷纷被请进道教神殿,另一方面,对女仙的信仰又向民间叙事文学领域渗透,成为促使其发生变异的一种无形力量。邪恶的蛇精、狐狸精在民间信仰和口头传说中常常转变成善良多情的蛇仙、狐仙。”①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567页。此时的白娘子已不是简单的蛇精,而是走下神坛的蛇仙了。这一点与此前的蛇女故事大相径庭,更符合世俗社会的人情规范。此前的蛇女故事大都没有涉及报恩之说。

(2)多情、深情、柔情似水的白娘子。既不是修行前的纵欲恣肆,张扬本性,也不是修行中六根清净、仙风道骨,而是富有自我牺牲精神,为求一份人间情爱不惜放弃底线的多情娘子了。正因一“情”字,白娘子虽身为蛇女,却完全脱去妖性,显示出光辉灿烂的人性和神性。尤其是在与许宣的对比之下,其痴情更是彰显无遗。为了与许宣缔结姻缘,放弃千年修为来到人间历经劫难;遗憾的是白娘子眼中看似“风流俊雅,道骨非凡”的许宣,同样是不能被“脱度”的“凡夫俗子”。

三 演变轨迹的背后

就历史阶段而论,蛇男故事,也即最早的有确切记载的人蛇婚恋故事出现在晋代。蛇女故事出现较晚,最早的出现在唐代,至明清则更为繁盛。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蛇男和蛇女的形象渐渐走上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就总体发展趋势而言,蛇男的特征紧紧围绕其“贪淫”一点,形象一路下滑,愈发变得丑陋卑劣、贪淫残暴,甚至脱去人性的特质,更多兽性色彩。而由唐代直至清代,蛇女形象一步步发展演化,渐渐脱去恐怖和邪恶的阴影,变得温婉多情,直至散发出神性的光辉。其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复杂而深刻的,尚存在很大的开掘与探讨空间,很难一言以蔽之,这里试尽力就此进行粗浅的探讨。

可以说,蛇男更多象征蛇的自然性,而蛇化为女性则是社会化的产物,具有更多的文化内涵,反映社会的文化思潮。整体而言,蛇与性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已成为一种共识。东方人类的始祖女娲是人首蛇身,最早的伏羲女娲图,实则就是两条交尾的大蛇。在西方,蛇以撒旦形象出现引诱人类偷吃禁果。具体而言,蛇与男性的欲望的关联主要在于三点:一是其形状引人联想;二是其较强的生殖能力;三是其神秘莫测、游移不定的属性容易让人对其“赋魅”。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指出:“许多在神话和民间传说中代表性器的动物在梦中亦有同样的意思……男性器官最重要的象征则是蛇。”①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赖其万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79页。上世纪90年代,杨甫旺在《蛇崇拜与生殖文化初探》一文中,结合文献考古和民族学调查资料,对我国古代氐羌系统各民族的蛇崇拜、彝族民俗生活中的蛇崇拜现象作了分析叙述,认为“蛇崇拜的实质就是生殖,是人类生殖文化的体现”。②杨甫旺:《蛇崇拜与生殖文化初探》,《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第68页。纵观整个发展过程,蛇男的最主要特性就是贪淫,成为性的符号化象征。

同样,将蛇视为淫荡的象征,并将其比附在女性的身上,方也存在于东西。当然,与蛇男的直接的性意味不同,蛇女的性象征要相对复杂隐曲。“比起男性之性的隐喻,女性之性似乎更为隐曲……对性的定位也就意味着对蛇的定位。当性处于被人类顶礼膜拜的阶段时,蛇的身份往往也就是蛇神,一旦性在文明体制的框架下被隔离出来,除了在生殖意义上的被确认,此外就被当做丑恶的异己之物给予强制性的抑制与排斥,蛇也就随之成了淫邪的象征”。③蔡春华:《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07页。早期蛇女所带有的负面性暗示,还因为两个要素:“其一是图腾信仰的衰落。其二是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后,蛇在佛教世界里的淫荡象征的影响,尤其《大藏经》将淫荡的性别确定为女性,大概这也就是美女蛇的最早来源”。④蔡春华:《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第106页。

还有一点与蛇男不同,除了最初的化身为妓外,蛇女大多与人间男子结为正式的夫妻,以妻子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而其他形式的婚外关系较少。可见蛇男象征的是随意的、偶发的、比较简单直接的性关系,指向性本身;而蛇女则要复杂得多,她是象征既在社会文化框架内的,又不那么符合体制规范的两性关系,不是单纯的性符码,而是社会文化思潮中对两性关系思考与定位的隐曲显现。唐代风气开化,文人士子狎妓成风,蛇女也就被定位为娼女的形象;宋代理学盛行,男女大防戒备森严,蛇女就被定位为虽为异类但却恪守闺范的蛇妻;明代则是多种声音交互存在,一方面理学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重情泛性的思潮波涛暗涌,此时的蛇女化身为充满矛盾的白娘子,因此兼具魔性与人性。明代以后,蛇女的代表形象——白娘子,其发展的基本取向渐趋定型,魔性渐消,人性和神性日益彰显,于是就有了美丽多情、仁心济世的白娘子。“历代有许多文人大家对《白蛇传》进行了极有影响的改编和加工,这种改编和加工的前提依然是儒文化体系,而且这种具有深刻含义和历史价值的工作往往是具历时性的,一代依附一代地进行扬弃性的改编和加工。”①朱卫道:《宗教情绪与人伦精神:中西蛇女故事比较》,载戴不凡编著《名家谈白蛇》,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于是,随着社会和文化思潮的发展,蛇女渐渐变为美丽多情、善良坚贞的神仙一流的人物,以往种种蛇女形象都淹没在了白娘子的女性光辉之中。

Emotional Entanglement——An Analysis of Human-Snake Love and Marriage

Liu Jianhua

The story of human-snake love and marriage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eccentric love story.It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types: one in which a snake incarnates in the form of a man and falls in love with a woman in the human world; the other in which a snake incarnates in the form of woman and gets entangled romantically with a man.In the human-snake love stories of a thousand years, the images of male snake and female snake evolved differently, with male snake becoming obscene and atrocious, losing human characters, and female snake turning out to be more gentle and affectionately, presenting the conventional morality.

Human-Snake Love and Marriage; Male Snake; Female Snake

(刘建华,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城市文化与“天津学”

猜你喜欢

白娘子婚恋
论方成培《雷峰塔》中的“宿命论”思想
发胖也有好处
黑皮肤的“白娘子”
男权社会下的温柔起义
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
奶茶妹妹婚恋启示录
如释重负
浙江杭州雷峰塔
青年婚恋现状数据
婚恋心理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