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隐性知识视角下的工业设计教育研究

2016-11-24王夏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5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工业设计

王夏

摘要:隐性知识是难以用符号和语言传递的知识,它的学习具有无意识性,无需刻意安排,它存在多个专业领域。隐性知识是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关键因素。工业设计专业知识具有内隐性。隐性知识理论下的工业设计教育改进途径包括:加大改革教学力度、建立交流平台、校企联合、采用合理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隐性知识;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教育;改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一、隐性知识的相关理论

1.隐性知识的内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波兰尼认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人们意识到,但很难以言传和难以用符号表达的知识。英国物理化学家、哲学家波兰尼在1958年《个人的知识》中第一次提出“隐性知识”这个概念,且创立了隐性知识理论,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哲学领域涉及隐性知识研究,格李门对“隐性知识提出新的解释和说明,即隐性知识也是知识,可以通过某些方式被传递、显示、习得、积累等。不一定要通过语言这种形式。同时还有其他领域的专家对隐性知识方面的研究:吉尔把裂脑研究成果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联系起来,还有东方的儒、道、释哲学思想。对隐性知识的研究还涉及到如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斯滕伯格发现隐性知识可以触及,可以有效测量,它存在于教学、管理、军事、法律等专业领域。美国学者瑞博认为内隐学习具有无意识性,在学习过程中无需有意安排。随着时代的发展,隐性知识的研究被更多国家专家学者的重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提出了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策略和步骤。国内对隐性知识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理论研究也有了一定成果。刘仲林教授首次将“隐性知识”的概念引入国内,将隐性知识的问题归入到人事论的研究领域中。张一兵教授再次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和认识论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学术界对隐性知识的研究水平逐渐提升。

2.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

显性知识是客观有形的知识,是一种系统的方法表达正式而规范的知识,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存在。隐性知识是难以用语言、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通常以经验、感悟、风俗、价值观等形式存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虽在表现形式不同,但两者并不是孤立的。显性知识的获得和学习是依赖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教育中地位不同。教学过程脱离不了隐形知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显性知识,更重要的是习得思维模式,这是显性知识所替代不了的。隐性知识虽然比显性知识较难发现、传承,但它可以为教育事业创造出更大价值。

二、隐性知识在工业设计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1.工业设计教育中的隐性知识

工业设计具有自身的知识构架。工业设计需要艺术学、管理学、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支撑,说明工业设计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如何将多门学科融合在一起一方面通过显性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通过经验、感悟等方面习得。因此,工业设计的知识构架特点与隐性知识有着重要的联系。工业设计的内隐性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工业设计教育具有跨学科的特征是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的突破点,隐性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因素。任何知识都有其隐性知识,越是未被接受的知识越是蕴含更多的隐性知识。第二,工业设计的本质已经从模块化、标准化转向个性定制化、产品服务化。工业设计教育也在向新的理论基础转变。

2.隐性知识的传递是培养工业设计创新人才的关键

工业设计创新是企业成长的驱动力,没有创造性培养的工业设计教育体系是不成功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核心应该是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工业设计人才创新性的培养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做支撑,基础理论的学习以显性知识存在,显性知识的学习与创造力培养一方面达到互补的效果,另一方面两者存在着相互制约,显性知识的获得在某些方面会固化学生的思维,这显然对工业设计人才的创新培养不利。隐性知识的获得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的提升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帅选。知识的获得不一定总是利于创造力发展,创新思维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固有知识的限制。因此,需要对知识加以管理,尤其是挖掘隐性知识在工业设计教育中的关键因素,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工业设计人才。

三、隐性知识理论下工业设计教育的改进途径

隐性知识不仅是培养工业设计人才的前提,更是提高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我们需要做的是隐性知识显性化,即尽快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内化。

1.加大改革教学力度,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逐步转换为学生主导的课堂。正如前面所讲工业设计是一门交叉性很强的课程,每门课程单独设立,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交叉,而无法从交叉学科中发现创新点。学科间的交叉往往不是显而易见,如何跨学科刷选有效信息是提高工业设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建立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隐性知识转化

工业设计的教育方向已经从视觉信息转向符合社会经济、文化、价值、产业生态链的系统教育,因此教师向学生隐性知识的传递是隐性知识的社会化阶段。教师可以搭建更多的座谈机会,以某项课题为导向来进行专业指导,以探讨心得的方式引导学生,锻炼学生的设计直觉、研究思维、创新思维。师生间的交流是一种反馈、相互学习的机会,教师要善于发掘、激发学生的隐性知识。

3.校企联合,建立设计工作坊,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工业设计处于企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它是企业创新的驱动力,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提高工业设计教育质量必须采取校企联合。企业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需要具备美学、工程学、管理组织等多项能力。正是多项能力的运用才能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对隐性知识的渴望和发掘。隐性知识本身就涉及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激发他们对隐性知识的渴望直接反应在工业设计教育质量。

4.采用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

学校和教师都过于渴望看到教育成效,工业设计教育本身的特点很难在短时间看到成效,只是对显性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必须加强教师对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教师每次的教授心得和体验都是很大一笔财富,不同个体感受经验整理后将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目前,高校对其重视不够,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隐性知识的传递符合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隐性知识的传递通过观察、感应、实践、总结获得,这些传递方式是培养创新型工业设计人才的保障。工业设计教育的本质包括:一方面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另一方面使产品适应市场化特征。通过对隐性知识传递的探究有助于提高工业设计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豪.基于隐性知识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的途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42-45.

[2]李宁.隐性知识及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探索[D].天津:天津大学,2007

[3]傅珊珊,余炳毛.研究生教育研究中专业隐性知识传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9-94.

[4]尹虎.工业设计创新与工业设计教育发展[J].东岳论丛,2014:153-156

[5]柳冠中.走中国当代工业设计之路[J].装饰,2005.

[6]宁绍强,穆荣兵.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探讨[J].包装工程,2004:126-130.

作者简介:王 夏(1984-),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成功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业设计、设计管理。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工业设计
如何处理初中信息技术中的隐性知识
高校艺术类产品设计专业学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研究
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的企业动态能力培育策略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卫浴空间安全扶手的通用设计研究
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地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