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研究
2016-11-24黄福建韩珍丽
黄福建++韩珍丽
摘要: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对高校中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变革以适应最新的发展形势,是高校和政府教育部门都需要迫切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研究,指出了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中存在的管理部门机制不健全、权责不明确、融资困难、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所有者缺位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通过理论指导,从多个方面来改进当前高校的财务体系。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监督;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2
财务管理是当前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解决当前高校环境中的一些复杂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资本的定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资本不但包括物质形态上的财务资本,而且包括非物质形态上的知识资本,这些知识资本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转换成财务资本。面对高校资本的复杂性,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必须要能适应当今复杂新环境的发展要求。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用来加强对高校中财务资本的管理,并且提高财务的管理水平。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是根据财务管理的内容和高校办学特点而建立的内部经济控制制度,目的是为了正确划分权利责任和规范高校各部门间财产责任、财产行为和处理各方面财务的关系[1]。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由计划经济主导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校的发展需求,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高校未提供一个集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的综合财务管理机构
高校往往通过财务部门进行资金的收付,没有深刻分析资金的属性及需求,这样容易导致高校经费支出与实际需求脱节。而且,高校财务部门没有设置专门的财务分析机构,高校资金的会计核算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工不清晰,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的历史财务支出很难为高校的经济决策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指导信息。
2.高校的办学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融资困难
高校的办学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拨款、高校学生入学的学费、后勤市场化收益。
3.高校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经济责任机制
高校的各部门缺乏成本意识,这使得一些闲置资金没有充分利用。现行高校财务管理体系模式单一,学校各部门更多承担的是消费主体的角色,各部门缺乏经济创造的活力,不利于部门主体的理财能动性的发挥。
4.高校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公款私存,小金库,私用公款,账外账等现象屡见不止。高校的一些部门违法使用学校资金,但却缺乏管理部门的监督。在现行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弊端已经逐渐凸显出来,所以对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二、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普遍偏低,这极大的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政治素质的高低决定了财务管理人员能否坚持原则、公正公平和廉洁奉公的处理事务。业务素质包括了解国家的财政制度和法律法规、熟悉财务知识和管理技能,丰富的业务素质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避免工作陷入盲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职业人员的要求有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财务人员要坚持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强化服务、廉洁自律、参与管理。
2.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中的最大问题是“所有者缺位”
政府是高校办学资金的出资人,也是高校净资产的所有者[2]。政府将高校资产管理权交给高校管理者,而高校管理者并不承担相对于管理权的管理责任,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
3.高校的考核与奖励惩罚机制不合理
不能够有效地发挥该机制的激励作用,从而削弱了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高校内部的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不完善制约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近年来,有些高校财务部门不仅制度混乱、财务信息失真、审计制度不完善,而且未能得到很好的监督。这使得高校的财务部门权责不明确、效率低下。
三、解决高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1.树立新的理财观念、融资观念、风险观念
在计划经济情况下,高校的财务工作重点是监督好资金的使用,避免不合理的资金支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校财务部门要坚持科学理财、依法理财、成本效益权衡理财等原则。高校办学资金不单单依靠各级政府的拨款,高校要充分利用办学自主权,发挥高校特有的优势,拓宽筹资渠道,寻求高校办学资金渠道的多元化。在市场经济下,高校成为独立的办学主体,高校受市场风险的影响也日益增大,高校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收入风险与债务风险。在我国,许多高校纷纷开始进行“银企合作”,向银行贷款进行办学,许多高校可能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及利息,这产生极大的财务风险,影响了高等教育持续健康的发展[3]。
2.构建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
首先要有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要素是现代高校科学管理的重要核心内容,其本质是办学资源。因此需要拓宽办学资源的来源、提高资源的品质、优化资源的多样性,并建立一套遵循科学管理理念的体系。其次,要发扬绩效管理的理念。高校的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是最能反映大学管理体系优劣的评价标准,而运用绩效管理的理念可以逐步的提高高校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从而提高高校的整体水平。再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民主是现代高校制度的核心,必须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贯穿于管理体制的方方面面。最后,为了高校可以长久、有效、健康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要以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发展规划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构建高校财务管理体系预算方案
预算是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和绩效预算是可以提高预算执行效果的有效预算方法。零基预算可以判断和分析预算的必要性,滚动预算可以提升预算的准确行,绩效预算可以提高各级部门的积极性。本文提出一种有效控制预算的方案,建立反馈调节机制,可有效控制高校资源。首先,由财务部统筹高校资源,然后由各部门进行预算并汇总到财务部,财务部进行分析和审核并对各部门进行绩效判定,合格的通过预算,不合格的重新进行预算。
四、总结
本文先分析了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体系中存在经费支出与实际需求脱节、办学资金困难、缺乏成本意识、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剖析了其存在的根本原因为管理人员普遍业务素质不高、管理体制不完善、绩效机制不健全,最后建立了有效的高校财务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李配,马李华.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初探[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8.8,.
[2]谭华林,杨小娟.关于高校财务体系构建的思考[J].事业财会,2007.6.
[3]焦鸿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财会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