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16-11-22奚丽红金书辉

中小学电教 2016年6期
关键词:整理思路导图

☆ 奚丽红 金书辉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长春 130021)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奚丽红金书辉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长春130021)

写作思维与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初中作文教学还存在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写作思路不够开阔、语言表达过于注重华美辞藻选择、写作素材零散且固化等问题。本文提议利用思维导图支持作文教学:一是利用思维导图厘清作文写作思路;二是利用思维导图整理作文写作素材;三是利用思维导图优化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思维导图;作文教学;作文素材

一、问题的提出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需求

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集中体现,作文教学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国家教育部新近发布的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体目标与要求”中对学生写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能力”,进一步从表达力、观察力、想象力乃至习作次数等多方面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提出明确要求[1]。作为发展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核心载体,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向来倍受重视。然而,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教学模式较为固化,缺少对学生写作与思维间的系统架构与联结,对趣味性表达关注不足等问题,使得学生写作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容易受限,在写作视野与思路缺乏应有的广度与深度的同时,难以激发其个性化表达欲望,显然与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2.思维导图及其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启示

思维导图,顾名思义为以图形图像的方式表征人们的思维过程,最初由著名的人类大脑潜能与学习法研究专家东尼·博赞提出,是一种通过综合运用文字、线条、符号、色彩、图像等多种元素整合人们思维过程中的节点、关系及意义等支持人们有效思维的实用工具。大量的研究与实践也表明,思维导图在人们思维训练、高效沟通与记忆、提升创造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广泛应用在写作、复习、沟通、计划、演讲、管理、做笔记和做总结等方面[2]。由于思维导图强调对人们思维过程的表征、整理、强化以及个性化创新,而有效的写作实则是人们统整自身思路与相关资料后清晰而适切地表达所思所想的过程。结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际与思维导图的特征,笔者发现,思维导图在厘清作文写作思路、整理作文写作素材、优化作文教学模式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由此,充分挖掘思维导图对写作的应用支持,对于进一步优化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效果,从而推进初中生充分而有效的个性化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二、利用思维导图厘清作文写作思路

作文写作思路是写作的基本蓝图和架构,引领着整个写作过程。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形成清晰合理且符合自身实际的写作思路,是初中生顺畅高效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想,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进一步激发其写作表达欲望和动力的基本前提。然而,初中生的社会阅历和写作经验有限,在形成写作思路过程中常常出现诸如写作思路较为单一狭隘,缺少合适的广度和深度;写作思路容易混乱或是天马行空,缺少一定的逻辑关联性;写作思路容易受到他人已有作文模式的影响,而少有个性化的创新表达等问题,从而难以形成合适的写作思路以支持作文过程。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在以下方面帮助学生厘清作文写作思路:

首先,呈现思路,即应用思维导图支持学生将其内在的各种思路以头脑风暴的方式不断呈现出来,一方面可缓解其混乱的思路所带来的焦虑,另一方面则为后续的思路整理提供基本资料来源。

其次,整理思路,即通过图、文、线、符号等对思维导图所呈现的思路进行关联梳理,一方面支持学生对其思路意义的自主建构,另一方面使学生对其思路的整体把握并进一步优化其对思路的自主调控。

最后,提炼思路,即学生以写作主题为导向,结合自身对已有思路的关联理解,提炼思路中的与逻辑关系,初步形成用于写作的思路和大纲,通过学生多次关联建构写作思路,促进其个性化的创新表达。

下文以初中语文作文《被遗忘的角落》为例说明思维导图在厘清作文写作思路的应用支持。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根据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习生活中有哪些“被遗忘的角落”,充分激发其想象力和表达欲望,然后让学生应用思维导图逐一对“被遗忘”和“角落”进行思路拓展与呈现,展示其对“被遗忘的角落”的全面理解。完成“呈现思路”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与事件、现象或是时机等相对应的具体而形象的“关键词”为“被遗忘”和“角落”间建构关联,整理现有思路,使学生进一步以可视化的方式较为完整地体会二者间的逻辑因果关系。在以建构关联的方式“整理思路”后,让学生对已有关联进一步提炼和筛选,选择出自己最想表达和说明的“被遗忘的角落”,然后在此基础上初步形成写作思路与大纲。图1为根据学生在作文课堂中所绘制的思维导图整合形成的思维导图,图2为一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形成的写作思路。可见,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可实现支持学生“呈现思路”、“整理思路”、“提炼思路”,使学生较为完整地体验写作过程,通过其自主的意义关联和建构,有效增进学生的个性化创新表达,提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效果。

图1 全班学生作文思路呈现思维导图

图2 某学生作文思路提炼思维导图

三、利用思维导图整理作文写作素材

如果说作文写作思路是写作的基本蓝图和架构,那么作文写作素材则是形成一篇好文章所必需的工具与材料。再好的作文写作思路,如果没有适当的作文写作素材做支撑,所写出的作文则易显空洞且经不起推敲。由于初中生的人生阅历和体验有限,为使其写出较好的文章,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其整理和积累作文写作素材的引导与支持尤为重要。

针对初中生在整理作文写作素材时常常遇到的问题,如:素材整理较为零碎随意,缺乏系统规划与安排;素材整理堆放明显,缺少对素材的归类汇总;素材整理层次单一,难以深入拓展等,从而使学生所整理的素材显得混乱,难以有效提取和应用。根据思维导图点线的基本结构和拓展,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支持学生对作文写作素材的系统整理与有效提取利用,这里以图2的学生《被遗忘的角落》写作思路为例说明思维导图对作文写作素材的整理和利用的支持。

主题式整理,即按照素材可以表达的主题对所收集的写作素材进行归类整理,以便于素材的提取和利用,如将作文主题划分为“遗忘的原因”、“自己的发现”、“自己的行动”等,然后将所收集的材料进行主题归类与梳理。

关联式整理,即在主题整理的基础上,尝试对不同主题间的素材进行关联,以形成新的视角和思路,增进素材的灵活运用,如将“被遗忘”和“要记住”两个主题关联起来,将二者的素材加以一一对应,使得“记住”的方法和措施更为适当合理。

递进式整理,即对不同主题的素材加以递进拓展,促进学生对主题素材的深入发掘与思考,如通过收集关于教室座位和相应学生的素材对“被遗忘”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和发掘。

四、利用思维导图优化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常规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多是教师单方面对学生写作思路、写作方式、素材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固化、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参与,很多学生甚至出现写作困难或是害怕写作等现象,从而使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常常难以获得应有的成效。思维导图是通过图像化的方式来表征思维过程,教师可利用这一特征从以下方面有效优化作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方面,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支持学生的协同创作。初中生由于其阅历有限,写作思路容易倾于单一,这就有必要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协作学习,增进学生写作思路的拓展,促进写作素材的有效整合。思维导图通过中心主题可使学生协同创作中持续聚焦在写作主题上,有效引导其协作学习贯穿始终。同时,学生基于思维导图的协作,可充分体现出组内各个学生的贡献,有效避免学生协作学习中“搭便车”的现象。而组间以思维导图作为成果汇报媒介,这种可视化的方式增进了学生对他人思路的理解与把握,从而有效促进小组间的学习交流与提高。

另一方面,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学生写作的个性化指导。由于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未能充分理解学生作文背后的实际思路和问题,教师常常只能根据对全班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点评,学生难以通过教师对作文的讲评获得实质提高。而教师若能够在前期的作文思路形成和作文素材整理中应用思维导图,那么,结合学生的思维导图和作文,教师可充分理解学生的行文思路,然后根据其实际的问题与作文误区进行个性化指导与优化,将能够使学生作文获得有效提升,从而提高其写作的自信心和满意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百度百科.思维导图[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tjNhSuGMqFUyLc-z1H-l-kpCtT82z6XIc66pnf0YIQ1ukHytABU-f3fIR0SP9lEZFU-kCr13YJQ1Sx3SN9fcDK.

[编辑:郑方林]

G434

A

1671-7503(2016)11-0052-03

猜你喜欢

整理思路导图
不同思路解答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我的思路我做主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