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诱导性投资、被迫式竞争与产能过剩

2016-11-21韩文龙黄城谢璐

社会科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过度投资产能过剩

韩文龙++黄城++谢璐

〔摘要〕经验表明简单的斯密自由主义式的市场化改革和凯恩斯主义式的政府干预并不能有效解决目前中国部分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问题。从“投资决策—竞争—退出”的企业行为角度考察产能过剩形成机制发现,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优惠和降低土地等要素成本诱导性地干预了企业的投资决策,进而形成过度投资;而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为了获得生存空间和竞争优势,采取规模扩张为主的被迫式竞争一方面导致了产能过剩,另一方面高资产专用性又阻碍了产能过剩企业的退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既应坚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通过一体化、产能的空间转移和规制化解过剩产能。

〔关键词〕诱导性投资;过度投资;被迫式竞争;资产专用性;产能过剩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6)04-0025-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2015MZD006)

〔作者简介〕韩文龙,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

黄城,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谢璐,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1130。

一、文献回顾及问题的提出

国内外学者对产能过剩,尤其是中国的产能过剩进行了很多研究。总体上对产能过剩原因的解释可以归结为市场因素论和非市场因素论。

从市场角度解释产能过剩主要基于企业的竞争性策略、信息不对称、垄断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有学者指出维持竞争地位的策略性需要和面对市场不确定是大中型企业保持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1〕如林毅夫等即提出信息不对称论,认为“涌潮现象”导致了企业对其他企业的投资和总量信息的不了解,形成盲目投资和扩张,最终形成产能过剩〔2〕,且这种产能过剩对物价、就业、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具有一定的影响。〔3〕另有学者指出垄断也会导致产能过剩〔4〕,尤其是一些竞争性垄断行业,几个寡头为争夺市场份额而展开的产量竞争最终也会形成某个行业的产能过剩。而杨振认为激励扭曲导致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中国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5〕

从非市场因素解释产能过剩主要基于不当的财政补贴、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国企低成本扩张、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GDP竞争锦标赛、扭曲的投资、分配和信贷配给机制等。如江飞涛等提出我国的产能过剩是体制性问题,尤其是不当的政策性补贴更是导致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6〕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投资过度补贴相关投资,扭曲土地等要素市场,压低企业投资成本,形成了产能过剩问题。〔7〕正是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如政府购买和补贴以及对大企业的倾斜性产业政策等导致企业过度投资,最终形成了非周期性的产能过剩。〔8〕刘航等认为脱离产业演进规律的城镇化,迫使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和税收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过度干预,最终导致产能过剩。〔9〕地区性的贸易补贴竞争和FDI补贴竞争也是导致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10〕另外,企业内部成本外部化和国有企业的低成本扩张是导致体制性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11〕;地方政府官员之间的GDP竞争锦标赛是导致重复建设与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12〕;而扭曲的投资和分配体制、信贷错配等是导致大中型企业生产资料过剩、小型企业产能损耗和金融层面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13〕

①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是二战以后主要国家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方法。不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等国家的经济滞涨现象宣告了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方法失灵。

关于产能过剩解决之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化改革、结构调整、取消不必要的政府干预和补贴三个方面。范林凯等主张通过市场化改革解决产能过剩问题〔14〕,认为虽然市场化改革对地方性上市国企和民营上市企业的产能过剩消化作用明显,但是对中央级上市公司的产能过剩作用并不明显〔15〕,这说明单纯的市场化改革不能完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因材施治。盛朝迅提出应对不同技术水平、污染程度和附加值的行业实行分类治,采取“关、停、并、转”等方式逐步解决产能过剩。〔16〕王立国等提出,要建立有效的过剩产能治理机制需要政府加强社会性规制,减少经济性规制,强化市场调节,减少政府干预。〔17〕地方政府官员为了追求任期内的经济绩效,向企业提供相对较多的金融和土地优惠,助长了企业的投资冲动,导致产能利用率低,必须转变干部考核体制,加快要素市场培育,强化国企预算硬约束。〔18〕

尽管学者们从市场因素和非市场因素对中国产能过剩的原因给出了一些解释,并提出了一些治理的政策建议,但是这些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单纯的市场因素是否就会导致产能过剩?为什么中国的产能过剩更多地集中在产能利用率偏低的竞争性行业〔19〕,如钢铁、水泥、煤炭、造船和风电等行业成为目前产能过剩的“重灾区”?因此,简单的市场失灵论也许并不能解释产能过剩问题。同时,将我国产能过剩的原因过多地归因于不合理的财政和税收补贴机制,以及地方政府的过度干预又是否合理?詹姆斯·克罗蒂提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范围内都面临着长期的产能过剩。〔20〕可见,不仅中国,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单纯的政府失灵或政府干预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产能过剩问题。实践证明,处理过剩产能,简单的“市场化改革”“关、停、并、转”和“减少政府干预”等药方并不怎么奏效,反而,由于采用这些方法使一些行业陷入“扩张—调整—收缩—再扩张”的怪圈,始终没有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这说明治理产能过剩的政策思路和方法有问题。

本文从企业行为角度,即“投资决策—竞争—退出”的逻辑思路考虑产能过剩的原因。具体而言,就是要研究企业的诱导性投资、被迫式竞争和资产专用性导致的退出困境是如何影响企业决策行为,并最终导致产能过剩的。对于产能过剩的治理政策,我们将从规制、一体化和产能的空间转移给出新的思路。

二、 产能扩张与过剩的新解释

1.诱导性投资

投资是企业最重要的决策活动。企业投资会受到收益、风险、生产能力和外部环境等的影响。按照凯恩斯的观点,投资会受到“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投资初期和中期,其投资收益较高,投资热情较足;投资的中后期,随着投资收益率下降,投资的热情也随之降低,加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规律”,在三种规律的作用下,很容易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出现产能过剩,爆发经济危机。〔21〕但按照凯恩斯提出的解决办法,通过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可以增加全社会的有效需求。①

然而在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仅表现在直接通过财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还表现在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优惠和降低土地等要素成本诱导性地干预企业的投资决策。尤其是国有企业因为与政府具有密切的产权关系,其控制权主要掌握在政府手中,这就造成国有企业往往成为政府干预和调控经济的手段。实践中,地方政府给予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优惠和土地价格优惠也是最多的;与此对应,国有企业的投资决策也往往会受到地方政府的直接干预。一些大中型民营企业由于被地方政府选为“重点企业”,享受各种优惠,当然一定程度上其决策也会受到地方政府的诱导性干预。所以,钢铁、水泥、煤炭、电解铝和平板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

为了研究简练性,假定在区域Di内,N个同质企业i生产产品Wi,其投资决策主要受到市场需求预期和收益预期影响。没有政府提供的优惠条件时,如图1,市场的需求预期曲线为E(qi),企业的预期收益曲线为E(Ri),企业的投资曲线为E(Ki)。①此时,市场需求预期为E(q0i),收益预期为E(R0i),企业投资额为E(K0i),总产量为Q0i。政府给予优惠条件后,企业的市场需求预期和收益预期就会发生变化。因为以产量为基础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可以称之为显性补贴)既可以直接提高企业的收益,也可以激励企业增加产能。产量越高,获得的补贴可能也越多。而信贷优惠和降低土地等要素成本(可以称之为隐形补贴)能够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进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预期收益,激励企业扩张产能。因为,廉价的土地等要素成本有利于企业扩张产能,而便利的信贷可获得性有利于解决产能扩张的资本约束。如此,受到诱制性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预期曲线会向右平移到E(qhi)位置,企业投资曲线也会向右平移到E(Khi)位置,企业i会将市场需求预期提高到E(qh1i),收益预期提高到E(Rh1i),从而企业的投资额可以增加到E(Kh1i),产量可以增加到Qh1i。

①短期而言,企业的投资是不会改变或变动不大的,故可假设投资曲线为一条垂线。

且这一过程是不断推进的。只要区域Di内的市场需求没有饱和,在显性补贴和隐形补贴的激励下,企业会不断地提高市场需求预期和收益预期,加大投资额。最终,企业i将市场需求预期提高到E(qhni),收益预期提高到E(Rhni),进而企业的投资额也增加到E(Khni)。与此相对应,N个这样的企业参与生产,产品W的总产量会达到NQhni。这类似于“涌潮现象”,在诱导性投资作用下,企业会加速扩张产能,整个行业也会加速聚积产能。

2.被迫式竞争

随着产品W总产量的不断提高,区域Di内的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在这种情况下,N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将加剧。通过长期的价格战、质量竞争或其他形式竞争,N-Y个企业被淘汰,Y个企业存活下来。Y的个数越少,竞争者的规模可能也愈大,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越强。当Y=1时,区域Di内产品W的市场由一个企业控制,从而形成完全垄断。

我们此处考虑1

如果区域Di内的市场需求已经饱和,那么Y个企业会不会继续维持生产?理论上只要企业的平均收益高于平均可变成本,即使亏损企业也会继续生产。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不断扩张规模,通过规模优势击垮竞争者成为企业的一种策略性选择。规模越大,企业越不愿意退出,反而转为生产更多。现实中,大型钢铁企业采取的正是不断扩张规模,维持生存,并击垮对方的策略,结果钢铁厂的规模越来越大,过剩产能也越来越多,尽管亏损严重,但是“大而不倒”却成了常态。

不仅企业i在区域Di内扩张,也会向Di以外的市场Dn-i扩张。在显性补贴和隐形补贴激励下,企业i仍然会不断加大投资额,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获得更高的收益。由于在区域Dn-i内已经存在生产同种产品W的企业,企业i要获得竞争性优势,只能通过大规模生产获得规模优势,进而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这也导致区域Dn-i内生产商品W的企业之间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企业被迫通过扩大规模、保持市场份额和获取优势地位成为一种“竞争常态”。被迫竞争的结果则为区域Dn-i内产品W严重过剩。

在被迫竞争过程中,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有利于激励本地企业扩张生产规模。由于一些行业的企业具有生产和销售的地域性,通过控制销售渠道等,一个地区往往可以形成为数不多的一个或几个企业控制整个区域性市场的格局,再形成种种进入壁垒,阻止其他区域的企业进入该市场,在垄断或垄断竞争中形成市场分割。进一步的,在区域性市场中会出现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地方性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本地国有企业或民营“重点”企业,往往通过一些隐性的保护性措施,如在审批和监管方面设置障碍,以阻止外来企业进入。这种举措无疑会强化本区域内企业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形成市场分割。为了争夺区域范围内的市场份额,已有的企业会不断扩张产能,最终结果便是形成区域性的产能过剩。如果大多数区域都出现了产能过剩,自然会形成全国性的产能过剩。

①市场力量是指单个企业或其他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的能力。

3.沉没成本与资产专用性

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标准竞争理论,如果某种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产品价格会降低,厂商将降低供给;整个市场会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出现市场出清。但是,现实中,钢铁等行业并没有出现所谓的“市场出清”,相反,在出现产能过剩情况下,一些企业还在不断地扩张规模,以图在需求增长中保持竞争优势。

出现产能过剩后,即使厂商处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会出现退出市场,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存在沉没成本和资产专用性问题。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企业不断扩张规模的过程也是企业不断投入固定资本、技术资源、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因此这些成本是已经投入并已经成为沉没成本的部分。钢铁、水泥、造船等行业本身投资规模大,一旦形成固定资产投资便成为沉没成本,当企业再次面临竞争时,其选择往往是“逆水行舟”,不断投资,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和开拓新市场。理由很简单,面对巨大的沉没成本,简单的退出策略会给企业造成“灭顶之灾”。

除了沉没成本以外,钢铁、水泥、造船和风力发电等行业的资产专用性也阻止了企业退出。资产专用性是威廉姆斯在解释交易费用问题时提出的,它指一些资产由于具有特定用途,一旦被锁定后就不能挪作他用,或者改为他用其价值会降低很多,甚至成为无价格的资产。威廉姆斯将资产专用性划分为五类:“地理区域的专用性”“人力资产的专用性”“物理资产的专用性”“完全为特定协约服务的资产”,以及“品牌商标资产的专用性”。〔22〕由于存在资产专用,一些投资规模要求大,技术要求高,资产专用性程度高的企业,在面临全行业产能过剩时,会存在很大的退出困境。为特定行业所投资的技术资源、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等,如果转为其他用途,不仅其转换难度很大,发挥作用的范围也会缩小。这就阻止了具有资产专用性企业的退出。即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能过剩局面,其选择要么是暂时的“停产歇业”,要么是激进的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张,通过挤占他人市场份额获得生存空间。只有通过规模优势和其他优势获得决定性的市场份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如果每一个现存的企业都选择激进的扩张性策略,那么整个行业的产能将不是减少,反而是以更大规模的过剩形式出现。

以上,我们从诱导性投资、被迫式竞争和资产专用性导致的退出困境解释了产能过剩的原因。为了做进一步的透彻分析,我们将利用一个不确定条件下的实物期权模型阐述产能过剩和退出困境。

三、 进一步的讨论:企业的退出困境

从现有研究来看,对产能扩张和过剩演化过程的讨论主要采用博弈论模型和实物期权模型。博弈论模型侧重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进入时所表现的“潮涌现象”,使实际数量大于行业最优数量,从而导致产能过剩,或企业之间策略行为各异所导致的产能过剩;实物期权模型侧重于不同期权价值条件下企业的选择行为,尤其在投资选择方面所造成的产能过剩。然而,现有模型更多关注企业的自主决策行为,对政府行为与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研究不足,对企业退出困境的研究则更少。为此,本文以Dixit和Sudipto Sarkar不确定条件下的实物期权模型为基础〔23〕,以“政府补贴”和“市场力量”①作为“诱导性投资”和“被迫式竞争”的替代变量,引入政府行为,进一步分析第三部分提出的诱导性投资、被迫式竞争和资产专用性对企业退出决策行为的影响,并通过Matlab数值模拟方法,定量分析企业退出临界值与变量的相关性,从而为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四、一种新思路:一体化、产能的空间转移与规制

经验表明,依靠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的“关、停、并、转”措施并不能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通过对产能扩张、过剩原因以及动态演化过程的分析,本文认为,解决产能过剩的新思路是:既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如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一体化和企业自发逐利行为导致的产能空间转移;同时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如政府规制等措施,从而有效地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1.兼并、重组与纵向一体化

如前文所述,一些行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是存在诱制性投资和被迫式竞争,以及企业的沉没成本高、资产专用性强等,致使同一行业内部同质性企业数目过多、产业规模过大,过剩产能问题突出。如果降低某行业内的企业数目,维持合理的产量,那么一些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兼并重组方式将另外一些企业合并,最终形成少数几家大企业,减少激烈竞争带来的破坏性,形成有限竞争和有序竞争新格局。目前,一些资源型行业已经在实施横向一体化战略,即通过优势资源型企业对中小资源型企业进行整合,形成马歇尔所说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24〕山西省便通过兼并重组将两千多家中小型煤矿整合为130家,从而形成了大企业集团,提高了行业集中度,部分解决了资源破坏、安全隐患和产能过剩等问题。〔25〕另外,某些行业的企业可以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将产业链扩展到上游和下游,解决原料供给和销售问题,或者可以通过拉长产业链解决产业链前后端的问题,通过提高产业附加值解决扩张产能而形成的竞争困境,比如针对煤炭过剩问题,神华集团通过发展煤化工,提高经济附加值,解决煤炭产能过剩问题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不过,并不是所有行业都有利于实现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的。因为,横向一体化一方面会使企业面临技术扩散风险和“大企业病”;另一方面兼并重组后的大企业有可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扭曲价格,降低消费者的福利。而纵向一体化则会面临投资风险大和管理协调困难等弊病。一个行业到底是否适合采用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战略,既要考虑行业特点,又应考虑威廉姆斯提出的交易成本和治理成本问题。

2.产能的区域性与国际性空间转移

既然很多行业的资产具有专用性特征,通过“关、停、并、转”方式调整这些行业的过剩产能会造成巨大损失,企业不易退出,那么是否可以考虑通过产能的区域性与国际性空间转移解决这一问题呢?

生产和消费(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是具有区域性特征的。尽管随着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可以不在同一空间区域内,但是,考虑到原料供给地、生产成本、技术基础、运输成本和劳动力技能熟练程度的制约,一些行业的企业其生产仍然具有很强的空间区域性分布,如自然资源型行业。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性,以及两者之间的脱节,有可能形成区域性的产能过剩,这就需要通过跨区域的投资和运输,实现产能的空间性转移,即从产能过剩地区转移到产能需求旺盛地区。这个转移过程可以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内进行,也可以实现跨国界的空间转移。

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一国某些行业内部出现产能过剩后,可以通过产能输出和产能转移等方式,实现产能的跨国界转移。这样既可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又可以不断增加该国的财富。二战以后美国对欧洲实行的马歇尔计划解决了美国金融资本、技术和设备等的过剩问题。同样,20世纪六十年代后,日本通过三次大的产业转移,将比较劣势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东盟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既解决了日本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也形成了日本庞大的海外资产。日本进行国际产能输出主要依据的是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该理论认为,相对于美国等通过高技术对外投资的国家而言,日本应该从本国的比较劣势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以次向国外进行直接投资。小岛清根据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将其分为自然资源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生产与销售国际化型等四种类型。

过剩产能的跨国转移,一方面来自跨国公司的逐利行为,另一方面来自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引。二战以后,日本企业向亚洲其他国家的产能输出就是企业行为和政府行为有机结合的典型。当前,面对我国钢铁、水泥、煤炭、造船和风电等行业的过剩问题,一方面,企业主体应有走出去的意识和勇气,另一方面政府应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正是国家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的基础性制度和战略安排。

3.利用规制的调节作用

通过规制解决产能过剩,可以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来考虑:一是对政府自身的行为进行规制,二是政府通过经济和社会规制对企业行为进行规制。

从政府层面看,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优惠和降低土地等要素成本诱导性地干预了企业的投资决策,导致过度投资,因此对政府自身的行为进行规制是非常必要的。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具有生产性政府的特征,且具有自主投资和干预企业投资的冲动性。要规制地方政府的行为,首先应建立财政预算硬约束,禁止地方政府通过财政和税收等方式过度补贴相关企业。其次,形成严格的考核体系,将产能过剩等指标逐渐纳入官员考核体系。再次,进一步完善土地等要素市场的“招、拍、挂”机制,禁止地方政府非法向企业低价出让土地。

从市场层面看,信息不对称、过度竞争、低环境成本和低自然资源成本等是形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些问题,利用规制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将规制分为直接规制和间接规制,其中直接规制,即狭义的公共规制又分为经济规制和社会规制。〔26〕间接规制是对不公平竞争的规制,经济规制是对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领域的规制;社会规制则应用于外部性和非价值性领域。在产能过剩的治理过程中,可以通过经济规制措施,如价格限定、产业规划和审批,以及合同规制等影响企业的决策,进而影响市场中的资源配置美国经济学家史普博提出规制有三种形态:直接干预市场资源的配置机制、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和企业投资决策进而影响市场均衡的规制。,以此调节林毅夫等提出的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涌潮现象”。对于由过度竞争导致的产业规模扩张,以及由此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如发改委)可以通过对垄断、不公平竞争和交易行为进行间接规制从而部分消除产能过剩问题。对于那些能耗高、污染大和环境破坏性强的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禁止和限制缺乏安全保障,破坏、污染环境,资源消耗大的企业的生产行为,逐渐淘汰其在安全、环境和能耗方面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产能。

在现实中,对产能过剩的规制行为多是由政府实施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市场失灵导致的问题。但是,政府实施规制,一方面需要高昂的监督和实施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发展GDP的需要,对于规制和淘汰安全性差、污染大和能耗高的落后生产方式存在弱激励问题,所以,政府规制也存在局限性。这就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保障政府规制的有效性。

五、结论

从理论上而言,简单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解释中国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实践经验也表明,简单的斯密自由主义式的市场化改革和凯恩斯主义式的政府干预并不能有效地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本文从“投资决策—竞争—退出”的企业决策行为角度思考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优惠和降低土地等要素成本诱导性地干预了企业的投资决策。因为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廉价的土地等要素成本有利于企业扩张规模,便利的信贷可获得性则有利于解决企业规模扩张的资本约束,因而助长企业过度投资。(2)在竞争过程中,为了获得生存空间和竞争优势,企业之间以扩张规模为主的被迫式竞争导致了产能过剩。如果生产某种产品具有规模效应,不断扩张规模是最佳竞争性策略,那么每个企业都希望通过扩大规模和挤占对方市场达到制胜的目的,最终区域内某产品的产能就会出现大规模扩张,直至形成过剩产能。(3)高的沉没成本和专用性资产阻碍产能过剩企业的退出。由于存在资产专用性,一些投资规模要求大、技术要求高、资产专用性程度高的企业在面临全行业产能过剩时便存在很大的退出困境。因为针对特定行业而投资的技术资源、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等转换为其他用途的难度很大,发挥作用的范围也会缩小,这便阻止了具有资产专用性企业的退出。

针对我国存在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我们提出的解决思路是,既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通过重组、兼并和纵向一体化提高行业集中度和产业附加值,进而解决由于依靠规模扩张性竞争而导致的产能过剩;通过产能的区域性与国际性空间转移,如“一带一路”建设等解决国内过剩产能问题;通过加强对政府自身行为的规制,减少其对企业投资行为的过度干预;通过经济性规制和社会性规制淘汰安全性差、环境污染重、能耗高的落后生产方式与落后产能。

猜你喜欢

过度投资产能过剩
上市公司非投资效率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机械制造业如何应对产能过剩危机
法律环境、债权治理与过度投资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政府补助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研究
煤炭行业的现状、挑战与机遇分析
高管薪酬、企业避税与过度投资的关系研究
债务融资与公司投资效率关系的研究
国有企业政治关联与过度投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