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非投资效率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6-12-23丁睿
丁睿
[摘要]投资行为是企业资金积累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行业中依然存在很多非效率投资的行为,比如盲目投资和脱离实际的多元化过度投资等。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必须采取措施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建立完善的投资机制,即加强公司治理建设,建立完善的投资机制,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等,以此最大化的提高收益减少风险.最终提升上市公司整体的投资效率和水平。
[关键词]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过度投资;投资不足;对策
[中图分类号]F470 [文献标识码]B
企业最为重要的财务行为主要是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三种行为。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运行期间,需要维持一定数额的资金.筹资活动是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资金运动的起点,所以筹资行为十分重要,决定公司资金筹集的渠道与方式:股利分配是指企业向股东分派股利,股利分配行为是分配企业的一部分:而投资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投资是上市公司发展的源泉.而筹资行为则是在上市公司存在资金不足或者遇到融资约束的情况发生的.因此不论是投资还是筹资行为,都是我们必须提高重视。但是现在上市公司却普遍存在了一些不科学的投资行为.比如随意投资和盲目投资的行为.甚至出现了一些仅凭主观想法就进行的投资.与之前承诺的投资项目和资金的使用去向不相符.这种做法既损害了上市公司的信誉.更影响了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投资.降低了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导致出现一些非效率的投资.因此.文章在了解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这些非投资效率的行为.来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相关利益,使得上市公司能够正常合理的经营下去。
一、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表现形式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等以及委托代理关系等的发生.使得上市公司中出现了很多非效率的投资行为.主要有过度投资、投资不足两种表现形式。
(一)过度投资(Over Investment)
过度投资是指对于一些投资前景或者净现值<0的项目.依然进行投资.使得投资的资金额或者项目量超过上市公司正常经营或者发展所需要的投资。詹森和麦克林(Jensen,Meckling)曾经提出了“自由现金流的假说”,假说认为.在上市公司经营的过程中.经营者以及其他的股东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来实现利益的共享.但是对于获取这些利润的成本却仅仅由经营者自己来负担.这就给经营者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负担.但是根据个人利益最大化这样一种原则.经营者为了能够使得自身利益实现最大化.就会出现一些分歧和矛盾.长时间就会使得经营者为了满足自己对于利益的渴望和需求.即使一些投资前景不是很乐观的项目.依然会做出投资的决策.将本应该分配给利益相关者的股利等用来投资到项目中去.这时就会出现过度投资。综上所述,过度投资是经营者在牺牲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来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的一种行为。
(二)投资不足(Under Investment)
投资不足是指由于资金流周转不灵或者融资约束等情况的发生.使得管理者即使对于一些投资情景良好或者NPV为正的项目.不得已放弃的一种做法.使得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不能满足正常的发展经营的需要的一种现象。梅耶斯(Myers)曾经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经营者和投资者由于所掌握和拥有的信息出现了不对称的现象.经营者对于上市公司整体的实际情况有非常明确清晰的把握.而投资者只能通过上市公司提供或者出局的报表来进行了解.这时肯恩胡出现企业的现金流不足.致使出现了投资不足的行为。针对投资不足的情况出现的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是过多的债务。上市公司一旦面临较高的债务的时候.一方面会使得上市公司的信誉下降.对于银行贷款方面的难度也会相应增大.投资者在投资时会进行更加全方面的考量.这无疑就加剧了上市公司经营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债务比较多,上市公司为了能够顺利的还款.必须对资金进行节流.无论是在日常的开销还是在项目的投资上,都会多方面的判断,因此,对于一些比较好的投资项目也依然必须要放弃.这就使得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大大的降低.制约了上市公司的发展。
二、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产生的原因
(一)公司治理机制约束不力
管理者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和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能够实现更高的报酬和回报.本身就会有过度投资的动机.这种长时间的过度投资就会导致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快速降低。但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普遍不是很完善.不能实行有效的约束.监事会等不能发挥实质性的监督作用.使得管理者独自对于上市公司的日常经营进行操控.成为了拥有最大控制权和决策权的人.这样就会造成由于没有对需要投资的项目进行详细可靠的了解和实地的调研掌控.就进行快速的投资.这样必然会导致上市公司的非效率的投资。因此,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就是必要的.加强内部的监督.发挥董事会监事会的真实作用.减少权力的分散和决策的集中.通过有效的控制和抑制上市公司管理者存在的一些过度投资等非效率投资的行为,能够使得上市公司整体的经营良好。
(二)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
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债权人就会担心资金的安全性.就会引起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有时即使有投资净现值为正的项目.那样会继续增加债务.原有债权人为了自身资金的就会限制公司的投资行为.当对外呈现和提供的财务报表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偏高的时候.其他的投资者的投资会更加慎重.而且所要求的回报率会更高.这就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金使用的成本.融资成本上升.这时往往因为负债压力致使上市公被迫放弃一些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就会出现企业的投资不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情况.在投资过程中上市公司就会出现并加重了投资不足等非效率投资行为的出现和发生。有时长期负债有时也会助长了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为了能够降低资产负债率.会进行一些投资风险比较高但是收益回报也偏高的项目.但却没有结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情况.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过度投资的非效率投资。
短期负债和经理人对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的这种非效率投资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短期负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得上市公司减少过度投资行为的出现.由于负债的增高,对于投资项目能够更加的慎重。但是,对于经理人来讲.经理人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和规模是密切相关的.他们更关心是企业的规模和短期经济利益的注入.因此发展越快.管理人员就会有更大的升迁机会均等.所以经理人更关心的是短期的利益流入才能更快地体现经管理水平.就会出现经理人为了能够快速的给上市公司带来利益.而对于投资项目出现过度投资的情况和行为.这会引发经理人即使不盈利经理人员也能通过牺牲股东的利益来增加自己的财富和收益.从而造成非效率的投资.长远来看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和持续经营。
(三)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大
通常情况下.大股东持股比例大.对于公司的影响极大.甚至是决定性的.公司的重大决策是依据各个股东的持股比例来决定的.公司最大的股东拥有最多的经营决策的权力,对于公司的投资项目能够发表更多的意见,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股东会侵占公司小股东的利益.当大股东控股超过一定比例能够达到绝对优势时.大股东就会不断获取私人收益.从而通过投资资金的滥用及其他不正当的手段要想实现这一愿望需要.由于主观的臆断和个人投资风险度的接受程度不同.会使得投资项目和资金的分配不合理.而仅凭大股东一人来进行决策.造成上市公司的非投资效率的出现。
三、提高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对策
基于上述成因分析.建议有关部门和企业必须采取措施不断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公司治理建设
加强公司治理建设.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的机制.邀请专家、公司的职工和高管、投资者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来进行商议.不断的优化调整.保证独立董事能够具有话语权和独立性.对于董事会的成分和组成成员按照科学的方式重新划分.对于董事的持股数量适量的增加.使得董事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发表意见的权利.董事应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对于上市公司中管理者出现的过度投资或者投资不足的非效率投资情况及时发现.适时调整,保证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另外,监事会也应该对上市公司内部的投资情况实行监督.实行定期的内部检查和外部监督相结合.通过建立一张全面立体的监督体系和监管大网.来保证投资经营更加科学合理.极大程度的提高上市公司的有效率投资.使得投资者的利益能够得到最大化的保护和保障。
(二)建立完善的投资机制
完善的投资机制能够使得上市公司的投资项目和投资金额更加科学.从而最大化的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比如通过全面的考量和综合的判断.对于投资活动的选择更加爱的合适,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另外.对于资金的使用也应该建立完备的系统.包括资金如何运用、资金投资的额度、资金对于项目投资的决策以及资金后续的考核评估.通过系统之间良好的配合.既有利于我们把握和了解上市公司的资金投放是否合理.如果存在不合理之处.通过及时的总结整理.能够在今后更加避免此类情况的出现.对于投资效率高的项目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能够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建立完善的投资机制可以使我们正确的了解和掌握上市公司现有的投资体系和投资状况.更加全面的评价和判定.最大化的提高收益减少风险.最终提升上市公司整体的投资效率和水平。
(三)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
第一,建立透明合理的薪酬结构。
目前.我国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缺乏适当必要的关联性,不论企业效益如何,管理者的薪酬不受影响,所以高额薪酬计划不能很好的抑制公司高管的行为.使其对于他项目投资时审慎的考虑,因此不能很好地缓解公司过度投资问题。在此基础上,公司建立合理的高管激励机制.通过紧密的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进行挂钩.来保证公司高管的最大化利益与公司最大化利益同方向变动,呈现一致性,这能够极大程度的约束高管投资行为,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
第二,完善经理人持股的激励机制。
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公司经理人持股的配套机制.比如持续的期限.持股应该履行的承诺以及对其的约束等.这样能够使得经理人规范自身的言行.更好的从公司整体经营角度来触出发:另一方面,利用相关法规对经理人实施一定程度的股权激励.通过完善公司经理人持股的外部环境.保证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从而提升上市公司的整体投资效率,保证日常后续的经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