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陕北秧歌的动律特点

2016-11-20薛丹妮

艺术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动律特点

薛丹妮

摘 要:本文通过对陕北秧歌“扭、摆、拐、跳、闪”五大基本动律特点的逐一分析,分别阐述了陕北秧歌与我国其他地区秧歌动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陕北秧歌的起源、形成、流传和发展。

关键词:陕北秧歌;动律;特点

陕北地处陕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历史上曾是通往中原的边塞要地和屏障,也是古代众兵交战的沙场和兵家必争之地。同时,这里又是华夏民族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幅员辽阔。陕北秧歌正是诞生在这块古老土地上的一朵艳丽的民间艺术之花,它有着那山丹丹花一般的风姿,以其粗犷豪放、质朴优美的艺术风格,散发出泥土般的醉人芬芳,使陕北高原成为著名的“秧歌之乡”。

陕北秧歌主要流传在陕北的榆林和延安大部分地区,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民间广场集体性歌舞。它在表现陕北劳动人民的感情特点上突出了一个“扭”字;在抒发陕北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上突出了一个“唱”字;在体现陕北劳动人民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上突出了“场图”的艺术效果。它以其热情奔放的感情、生动活泼的舞蹈、质朴优美的歌唱、丰富多变的场图,在高亢热情的锣鼓和唢呐伴奏下,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特点。

陕北秧歌的基本动律主要是突出了“扭、摆、拐、跳、闪”这五个特征。正是它们的有机结合,才形成了陕北秧歌舞蹈的鲜明动律感和独特韵律性。

[扭]人们常把陕北秧歌的表演叫做“扭秧歌”,这个名称,非常准确地概括和反映了陕北秧歌的舞蹈动律特点和独特风格特点,也准确地抓住了陕北秧歌的基本形象。“扭”,主要是指胯与上身的“扭”,是指秧歌在表演中形成的以胯部为轴心的上下左右有规律的摆动;膝盖随着身体松弛自然地颤和摆。

上身靈活地“扭”,为陕北秧歌增添了很多光彩,散发出陕北秧歌独特的魅力。而膝的“扭”是突出秧歌风格的关键之一,膝盖扭得活则好,扭得死则僵。这可能是由于陕北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陕北地处高原,沟壑纵横,自然条件较差,生活较为艰苦,广大群众从小就得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由于长期身背肩扛负荷过大的重量,必然会影响膝盖的运动,膝盖不可能是僵直的,会出现微蹲的现象,而且随着身体的重量而上下颤动。经常爬山使之形成了一种高抬腿的习惯,一般是先弯后直,用力是在蹬直的时候。这些受劳动生产和自然环境影响形成的生活习惯,不同程度地对陕北秧歌的动律特点产生影响。因此,在扭秧歌时,膝盖要十分松弛,总是在平均节奏中上下起伏,上下屈伸。欲动先屈,重拍在蹬直的时候。

另外以往扭秧歌时全由男性表演,少不得要男扮女装。为了模仿封建社会妇女的神情体态,常常带有扭捏、羞涩和含情脉脉的动作表情。为了更女性化,就要夸大“扭”。有名的老艺人六旦旦,就是男扮女装,他虽已是年过花甲的老人,可他真叫把秧歌扭“活”了,把妇女细腻的动作表演得活灵活现。

“扭”可以说是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一大动律特征,几乎所有的汉族舞蹈都少不了“扭”但它们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差异:

陕北秧歌是充分利用胯、肩、腰、膝各个部位的有机配合和变化,而形成它灵活多变的“扭”。东北秧歌的“扭”主要是有脚下的“步”而带动的上肢的“扭”,是以腰部为轴心,形成的上下扭、前后扭、划圆扭等等,并在“扭”的当中渗透着一股“艮”劲。胶州秧歌的“扭”主要是由脚下的“拧、碾”而带动整个身体的“扭”,在“扭”的当中形成它特有的“三道弯”体态。

[摆]陕北秧歌在“扭”的基础上又突出了“摆”,从而显示了舞蹈形象的优美和动律变化的韵味。“摆”包括人体肩、胸、臂、手、头等各个部位协调运动的力度和幅度变化。摆动时往往是以腰部的扭动而带动肩、胸以及双臂和双手的摆动,动作一般有大摆、中摆、小摆之分,有上摆、平摆、下摆之别。如榆林北部秧歌双臂皆属大摆状,双手摆动比肩高,形象显得粗犷、舒展。而南部秧歌皆后小摆状,双手多在腹前左右摆动,给人以欢快、活泼之感。

有的艺人为了更好地表现情绪,情不自禁地摆起头来。头的摆动变化更是丰富生动,有的是摇,有的是晃,有的是微微地颤动。这种摇头晃脑极好地体现了陕北人民乐观向上,悠然自得的个性。这种动静相宜、摆中有顿、局部与全局的映衬,使得舞蹈形象更加优美活泼。因此,可以说“摆”是“扭”的延伸和加强,是陕北秧歌塑造形象,表达情绪的一个重要发展。

[拐]“拐”可以说是在“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秧歌中的“走”不是平常人的走,而是在鲜明的节奏中,已经具有舞蹈化和艺术美的“走”。而“拐”又是对“走”的变化发展,是对步伐的点缀。使秧歌更加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拐”是由脚下不发的变化而带动身体的自然拐动,给人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如“三进一退步”就是在向前进行中步履节奏的变化,前三步向前走,最后一步后退,身体本身是向前走的,这是自然随之而向里拐或者转身180度,给人一种懂得变化,增加秧歌的趣味性。花鼓灯的动律中也有“拐”,但它与陕北秧歌中的“拐”却有着很大区别。花鼓灯中的“拐”是由上身的拧、倾而带动脚下溜起来,向后走弧线拐弯。并且是欲动先提,在拐之前就先拧、倾,暗示出它的流动;与陕北秧歌的“拐”形成明显的对比。

[跳]人们表演秧歌时,随着节奏的起伏、情绪的发展,逐渐增加动律变化的力度和幅度,这样又突出了陕北秧歌风格的一个特征~跳。有的是走几步,单腿跳一下,例如“十字步”等一些步伐,走三步一个跳;还有的是双腿跳,那花样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人们情感的自然流露,把秧歌的气氛推向高潮。

[闪]“闪”这一特征,是陕北秧歌突出的一点。当然,在东北秧歌中也有“闪”,但它一般只用在叫鼓的时候,用上身的“闪”来叫鼓示意。而“闪”在陕北秧歌中始终贯穿,从肩的“闪”到后背的“闪”等等,这也是体现民间舞的一个共性特点“逗”。“闪”是陕北秧歌的华彩之处,这一特征与陕北人的性格特点是分不开的。陕北人性格憨厚、感情纯真,而且骨子里渗透着幽默诙谐,这从陕北的语言里都能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所以,在扭秧歌时也会自然地显露出来,表达他们各自的思想感情。

陕北秧歌是有民间祭祀逐步演变为表演活动的,它的雏形是一种边走边唱的形式。当走和唱表达不了各自的思想感情的需要时,人们就情不自禁地跳起来。正如《诗经.大序》中说的:“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陕北秧歌的动律风格不单是外在的表现,它也具有丰富的内在思想感情。摆臂晃头、踢腿拐跳、闪身遮羞等等,都是根据其感情发展的需要,甚至许多优美活泼的动作是随着自己的情绪下意识地变现出来的。由于陕北秧歌的舞蹈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才使动律赋予强烈的艺术生命力,达到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这种内在思想感情的影响,使得陕北秧歌的动律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也是陕北人民粗犷奔放、乐观向上的个性宣泄,是陕北人民生活的极好写照。

参考文献:

[1] 贾安林.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赏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 李雪梅.地域民间舞蹈文化的演变[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 刘蓉.陕北秧歌的原始性特征[J].延安大学学报,2007(06).

[4] 赵鑫.陕北秧歌与东北秧歌动作风格的异同[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4).

猜你喜欢

动律特点
试论瑶族长鼓舞屈弹动律的形成因素及其训练价值
评《Smoke》
论中国古典舞“动律观”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藏族舞基本动律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