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索
2016-11-20赵文静
赵文静
(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探索
赵文静
(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河北 石家庄 050000)
美育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涵之一,更是社会对人才素养的高要求。本文从实际教学中的美学价值观出发,分析了具体语文作品中蕴含的美学价值,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才能创造语文教育的新境界
语文教学;美育;探索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神健全、个性丰富、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创造型人才,是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最迫切需要的人才。美育在培养创造型人才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而语文教学美育将在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中起着其他任何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不仅是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如何联系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这是语文教学一个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二、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蕴含着巨大的审美价值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多为优秀之作,本身就是美的创造和结晶。这些脍炙人口的古今中外名篇,以其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创造出美的意境,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谐统一在语言文字之中,使之成为一个美学的"大观园"。如《桂林山水》、《黄果树瀑布》等课文,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也描写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通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在领略大自然美的同时,激发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感情。此外,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还可以体现美的各种形态,既含有朴素美和华丽美,又含阴柔美和阳刚美,可以说,一部语文教材,在面前展开了一个无比广阔的天地。如果我们能善于发现语文教材的审美价值,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地实施美育,就必定能使学生在准确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同时,提高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三、激发情感因素,培养美的感受力
所谓审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存在的美的体验和态度。人在审美时有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就是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对作者而言是"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对教师引导学生来说是"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作为审美的主客体皆是紧扣一个"情"字。如果教师能在语文教学中沟通作者与学习者的情感,使彼此灵犀互通、感情共鸣,必能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激发情感因素,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言,重视创设情景。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教师讲课前的开场白,即导言,是紧扣教学内容向学生发出的第一条信息,以导入新课。导言开得好,使学生产生愉悦与共鸣,并引发积极的情感,从而获得美的感受。借助朗读构筑作品意境,也是激发学生情感因素的手段之一。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把诗歌、散文的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地进行渲染,把学生领到一个美的境界,使学生在特定的情景内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这是一种时空艺术,一种听觉美感,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朗读技巧。激发情感因素,教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揭示教材本身蕴含的情感因素,按照一定的教学构思,运用各种传递手段激活学生的内在感情,以逐步提高学生内心感情体验的素质和水平。
四、启发想象,培养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接受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审美创造力。因为只有通过审美创造,才能使客观的审美对象得到丰富和发展,使学生将来在自己的生活中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这才是审美教育的目的所在。鉴赏美离不开想象,创造美更需要凭借想象,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无疑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形式。最常用的有续写、设想式半命题作文、情景作文这几种。续写是凭借想象写出原文未写或未曾写尽的内容。这种内容形式,既可加深对所读作品和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至于设想式半命题作文,无疑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形式。如题目《如果我是--》,用模拟角色的方法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再说情景作文,这类作文想象可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顺着时间推移作纵向联想,也可以按照事物间的逻辑关系作横向联想。作文教学中训练想象力的方式还有很多,如看图作文、写童话、编故事、听音乐写作文等。想象力是人人都有的,只要系统地安排学生写想象作文,多想办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就可以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坚持联系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美、艺术美,有意识、有目的、主动地实施美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引导他们辨别美与丑、高尚与邪恶、诚实与虚伪,使他们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理想的实现。必须指出的是,这种美育的渗透,应遵循语文本身的规律,潜移默化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甚至是牵强和随意的。正确的审美教育,应该把美育同智力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语文美育才能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也只有这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赵文静(1973-),女,汉族,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育与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