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阅读理解的现状和对策

2016-11-20丛海兵

人生十六七 2016年17期
关键词:议论文题目课文

丛海兵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中学,江苏 如东 226404)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阅读理解的现状和对策

丛海兵

(江苏省如东县双甸中学,江苏 如东 226404)

根据新课标及目前中考的实际情况,初中语文的考试中阅读理解占分的比例很大,阅读理解题在考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初中生特别是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在这方面失的分尤其的多。这引起了领导和社会家长们的关注,当然我们作为初中语文的一线教师就更加重视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阅读”一项规定,“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6、在阅读中了解叙诉、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7、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8、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9、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从以上文字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阅读理解的试题就是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设计题目的。那么农村初中学生在完成语文阅读理解的现状如何呢?我们又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来提高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正确率呢?

农村初中学生语文阅读理解的能力的现状很不容乐观。他们在完成阅读理解的时候主要存在以下的不足:

(一)文体意识不强。农村初中的学生普遍阅读的面比较狭窄,他们没有去图书馆或者新华书店读书的习惯和机会。他们没有养成好读书的良好的习惯,因此农村初中的学生对文章的题材没有多少印象,有时不能很好地辨别文章的题材,导致在完成阅读理解的题目的时候出现了混淆。如在回答议论文的语段分析的时候,谈到说明方法时,学生不是用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等说明方法,而是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辨别好议论文和其他的文体的关系。

(二)不能深入地解读文章。深入地解读题目是完成阅读理解题目的前提和基础。现代考试时的现代文阅读理解从课内转向到课外。没有了课内现代文阅读,学生对课文很不熟悉,尤其对农村初中的阅读量少的同学而言,有时做阅读理解题目的时候为了赶时间匆匆地将文章读了一遍就开始做题目,更有甚者有时竟然跳读文章后做题目。这样的阅读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文章的内容没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不够清晰,在这种前提下做阅读理解的正确率就会很低了。

(三)审题不仔细,读题目时囫囵吞枣。这在很多同学的身上都有体现,不少农村初中的学生不知道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完成迟子建的《会唱歌的火炉》的时候,有这么一条题目,“第5段中说姐姐是个干活实在的人,下文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这个题目的关键是“姐姐”和“下文”,我们一些同学不能抓住这样的关键词而到上文去找,结果答案就不正确了。这种审题不仔细的现象既是做题目时的粗心,更是一种不良的习惯。

(四)缺乏解题技巧。好的解题技巧能够帮助同学提高很多的分数。还是我在指导学生完成迟子建的《会唱歌的火炉》的时候,有一题“我从柴火中得到了那些收获?”题目中有“那些”一词,说明答案就不止一个,而且分值是3分,我们应该就可以判断这道题目肯定是3点答案,然后从文中去找出答案,这样答题的正确率才可能高些。农村初中的学生就缺少类似的解题技巧。

根据我语文教学的一些体会,我认为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把握全文,抓住文章的核心的信息

阅读过程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抓住文章核心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以先关注题目、写作时间、文章的作者以及文后注释等内容,在初步阅读了文章之后,要特别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并试着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小说,则要注意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描写等小说的三要素,如果是议论文,就要注意论点、论据、论证等三要素。在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文章的理解就不会太离谱了。

(二)养成圈点勾画带笔读书的方法

读阅读理解的文章主要采用的是精读的方法,而不是略读,更加不是跳读。重点的句子需逐字逐句仔细地推敲揣摩,所以平时练习必须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好习惯,从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文章的行文思路,重点语句的含义等等。如果逐渐养成了这一良好的习惯就能形成较强综合分析能力。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题干相关的内容,答题的时候就不需要再全文搜寻,从而既能准确把握答案又能够节省宝贵的时间。

(三)从文章中摘取原文来回答问题

从阅读理解的文章中去找原句,这是答题的 “黄金原则”。离开了原材料恐怕大家都答不准,答不对。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的方法是从原文中找出答案。阅读理解的大多数题目在文章中是能够找出答案的。不过,找出课文原句有时不一定能够直接用作答案,我们就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二次加工。可以摘取词语,可以抽取要点,可以压缩主干,可以重新组织。

(四)强化练习,从多练中逐渐掌握技巧。当然这样的多练并不是麻木地题海战术,我们并不提倡漫无目的地滥做题目。要注重在练习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技法指导。

以上是我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对农村初中学生完成阅读理解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猜你喜欢

议论文题目课文
议论文阅读专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关于题目的要求
简谈“议论文”写作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背课文
一道不等式题目的推广